經過聯合調查組緊張、快速和詳盡的調查,初步查明康州一礦二采區的透水原因,為炭場溝裏鼇莊礦采空區的老塘積水所致。
鼇莊礦由一個從平洲市來的私人老板康江石投資興建,建礦已有五年多時間。該礦最初主要開采康州一礦八五零水平以上的保護煤柱,年產量在兩萬噸左右。
康江石年輕時,曾在康州的一個石山裏燒石灰發了一筆財。後來聽說挖煤賺錢快,他才把從石灰窯上掙來的錢投資到了小煤窯上。他並不懂煤礦的生產技術,剛開始時把采煤巷道打到岩石裏,白白虧了不少錢。
不知經哪位高人指點,鼇莊礦的井下采煤巷道,最終竟然直接打到了康州一礦二采區的煤層上。
這可是一塊肥肉哇!
康江石組織人力加大開采力度,前兩年鼇莊礦的煤炭產量,已經突破了四萬噸。康江石由此大賺了一把。
康江石隻顧著挖煤,哪會顧忌采空區迴填和井下積水的問題?況且他在建井之初,就沒充分考慮小窯的排水問題,鼇莊礦井口根本沒有修建攔截暴雨的排洪溝。
也怪那天老天爺下的那場雨真是太大了。地麵的雨水洶湧澎湃地從井口直接流到井底,與采空區裏積存已久的泥水合為一路,早就被積水泡地鬆軟的煤層,哪能承受住得了如此之重?
“嘩啦”一聲巨響,底端煤層破碎。洪流以勢不可擋之勢,衝向康州一礦二采區通風巷道。
一場驚心動魄的透水事故,就這樣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負責協調工作的劉永強把這個初步調查結果,打電話向調查組組長杜振東做了匯報。
杜振東是康州礦務局主管煤礦安全工作的副局長,他的級別為副廳局級,屬於西北省煤炭工業局向煤炭部推薦,由煤炭部任命並委托西北省煤炭工業局管理的幹部。同時,他還兼任著康州礦務局安全監察局的局長。
杜振東雖然親自掛帥擔任聯合調查組的組長,但由於他工作繁忙,在布置完調查任務之後,他就迴到礦務局機關大院開展其他工作。劉永強作為康州礦務局安全監察局的副局長,級別隻是正縣處級。不論從級別上,還是從工作關係上,杜振東都是他的直接領導。調查組的各項具體工作,杜振東委托劉永強具體協調安排。
聽了劉永強的匯報,坐在辦公室裏的杜振東握著電話怒道:“這鼇莊礦的窯主,簡直肆無忌憚,膽大包天!是誰,給了他開采我們康州一礦煤炭資源的權力?”
劉永強在電話那頭點頭說道:“這些小煤窯的窯主們,哪個不是後台深厚、關係網複雜?他們盜采礦務局資源的事情,我們不知向上反映了多少次,可一直拿他們沒辦法。杜局長,他們這是有恃無恐呢,我們安監部門又有什麽辦法呢?”
杜振東聽出了劉永強話裏的意思,對這個情況,他也是了解的。
不過看著國家的資源被這些小窯胡挖濫采,而且暗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作為安全主管副局長的杜振東還是感到務必憂慮,他對劉永強說道:“這些小煤窯長此以往,康州一礦身邊不是放著一個隨時爆炸的炸彈嗎?劉局長,你們盡快形成一個完整的調查報告。我們拿他們沒辦法,但我們可以向省煤炭局反映上去,他們也該管一管這些小煤窯了。”
劉永強在電話那頭說道:“好的杜局長,我會盡快形成調查報告。”
給杜振東打完電話,劉永強想了想,覺地有必要將初步調查結論,給康州一礦礦長、調查組副組長李宗正通報一下情況,他便撥通了李宗正的手提電話。
“喂,李礦長啊,我是劉永強啊,我給領導你匯報一下調查工作進展情況呐!”劉永強和李宗正是平級幹部,倆人不存在匯報不匯報的問題。劉永強之所以這麽說,純粹是為了客氣。
“哇呀我說劉局長,你這話可是折我的陽壽呢!”李宗正趕緊客氣道,“劉局長,你辛苦了。有空你來我這裏坐坐,咱們喝倆杯。怎麽樣,調查工作有結論了嗎?”
“嗬嗬,好。已經有了初步結論。這次透水,主要是鼇莊礦采空區的老塘積水所致。”劉永強說道。
“是嘛?哎呦劉局長,這些小煤窯,也確實該管管了。他們再這樣下去,我這個當礦長的,真是寢食難安啊。”李宗正聽了舒了一口氣。
“可不是嘛!不過小煤窯這些事兒,可不是我這個小小的芝麻官能管得了哇!還是李礦長你要多多操心了。”劉永強深有同感地說道。
倆人又聊了一會關於小煤窯的話題,說完各掛了電話。放下電話,李宗正感到格外輕鬆。這些天,他的精神可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透水事故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礦井卻因此次透水而停產清淤,每天的損失可是不小。假若調查結論說是因一礦管理方麵的原因導致透水,他這個當礦長的怎麽著都難咎其責。現在這場透水是鼇莊礦所致,那他就基本沒什麽責任了。
李宗正忽然想起了還躺在醫院裏的曹海旺和那位叫程自強的小夥子。要不是這位小夥子及時向調度室報警,那些不知情況的礦工們,哪裏能來得及逃生呢?一旦出現重大人員傷亡,我這個礦長還能繼續當嗎?
萬幸,萬幸,真是萬幸!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叫程自強的小夥子,簡直就是我李宗正頭上這頂烏紗帽的保護人呐!再說,他在危急時刻還出手救了曹海旺的性命。從另一層意義上說,相當於他同時保住了兩個礦長的前途和命運啊!
嗯,對這種見義勇為、做出突出貢獻之人,我這個人當礦長的難道不該主動去慰問慰問嗎?必須的!
李宗正操起桌上的電話,剛打算打給礦辦公室主任牛一峰,他猛然間又想起礦黨委書記康端宇來。
我們康州一礦出了這種年輕礦工的先進人物典型,作為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委書記,也該一並前去慰問並做好宣傳工作嘛!
李宗正隨之撥通了康端宇辦公室的座機電話:“喂,康書記啊?我是李宗正呐。有件事兒,我想與你商量商量。”
“哦,李礦長,我來你辦公室,還是在電話裏說呢?”康端宇說話一貫顯地軟綿綿地客客氣氣,但李宗正清楚,他的心思卻是複雜得很。
“還是電話裏說吧。我礦這次透水事故,已初步查明是鼇莊礦采空區的老塘積水所致。不過,在這次逃難過程中,程自強同誌臨危不懼,及時報警,避免了人員傷亡。對這樣優秀的年輕同誌,我們應該及時做好樹典型學先進的工作嘛!”
“對對對,李礦長考慮地十分周全!聽到程自強同誌的先進事跡,這幾天我心裏也正琢磨這個事情。沒想到李礦長你,還是想到我前麵去了。”康端宇表示讚同地說道。
“那我倆算是想到一起去了。嗯,這真是太好了。康書記,要不這樣吧?我倆首先代表礦黨政組織,去醫院慰問一下曹礦長和程自強,你看能抽出時間嗎?”
“哎呀,李礦長,我正要去找你說這個事兒呢!嗬嗬李礦長,我想呢,我們倆代表組織去慰問,是不是要帶點兒慰問金或者慰問品呢?”
“嗯,康書記,這個你倒真是想到我前頭去啦。我們不但要帶去慰問金,還要好好獎勵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我看,先讓財務科從福利經費裏支取四千元,倆人各兩千元。你看這樣妥當不?”
“我完全同意。咱倆現在就去醫院嗎?那我通知一下宣傳部門的同誌,做好攝像和宣傳報到工作。”
“行。那好,我也通知辦公室的同誌,去財務科領取現金。過會兒咱倆在樓下匯合。”
“好的。”
礦長書記要親自出馬到醫院去慰問曹海旺和程自強,專門為礦領導服務的相關科室誰敢不重視呢?當然是高度重視周密安排迅速行動了!
當礦行政辦公室主任牛一峰陪著礦長李宗正走下樓時,隻見樓下己經停好了三台車。一台是礦長的專車桑塔納,一台是書記的專車切諾基,還有一台八座小型麵包車。
康端宇正與圍繞著他的一群人說著什麽話。
李宗正隨意地掃視了一眼,隻見人群中有礦黨委辦公室主任邴長山,有礦團委書記董軍文,有擰著攝像機的宣傳幹事鄒發樹,有財務科科長賀誌平,有工會女幹事鮮靜靜,再就是小車班的三位小車司機。
李宗正心裏暗道,康書記,你這個排場,是不是有點兒太大了?
見李宗正下樓,康端宇立即朝他問道:“李礦長,我簡單安排了下。咱們現在就走嗎?”
“好,康書記辛苦了,我們上車吧!”李宗正點點頭,示意大家上車。
聽到這話,三個司機立即鑽進了駕駛室裏。在場的人除人李宗正和康端宇倆人,其他人誰敢乘坐礦長、書記的專車呢?誰敢那麽做,要麽是受到了礦長或書記本人的邀請,要麽是腦袋被驢踢暈了。
在場的人都是聰明人,雖然說文件裏沒有寫,但該遵守的等級次序秩序,那肯定是要遵守的。他們按慣例都鑽向那輛麵包車。
見此情況,李宗正朝康端宇點點頭,說了聲“康書記上車吧!”說完率先轉身上了礦長專車。康端宇待李宗正上車,也抬腿上了書記專車。
三台車依次起步,朝著礦務局總醫院方向駛去。
鼇莊礦由一個從平洲市來的私人老板康江石投資興建,建礦已有五年多時間。該礦最初主要開采康州一礦八五零水平以上的保護煤柱,年產量在兩萬噸左右。
康江石年輕時,曾在康州的一個石山裏燒石灰發了一筆財。後來聽說挖煤賺錢快,他才把從石灰窯上掙來的錢投資到了小煤窯上。他並不懂煤礦的生產技術,剛開始時把采煤巷道打到岩石裏,白白虧了不少錢。
不知經哪位高人指點,鼇莊礦的井下采煤巷道,最終竟然直接打到了康州一礦二采區的煤層上。
這可是一塊肥肉哇!
康江石組織人力加大開采力度,前兩年鼇莊礦的煤炭產量,已經突破了四萬噸。康江石由此大賺了一把。
康江石隻顧著挖煤,哪會顧忌采空區迴填和井下積水的問題?況且他在建井之初,就沒充分考慮小窯的排水問題,鼇莊礦井口根本沒有修建攔截暴雨的排洪溝。
也怪那天老天爺下的那場雨真是太大了。地麵的雨水洶湧澎湃地從井口直接流到井底,與采空區裏積存已久的泥水合為一路,早就被積水泡地鬆軟的煤層,哪能承受住得了如此之重?
“嘩啦”一聲巨響,底端煤層破碎。洪流以勢不可擋之勢,衝向康州一礦二采區通風巷道。
一場驚心動魄的透水事故,就這樣不可避免地發生了…
負責協調工作的劉永強把這個初步調查結果,打電話向調查組組長杜振東做了匯報。
杜振東是康州礦務局主管煤礦安全工作的副局長,他的級別為副廳局級,屬於西北省煤炭工業局向煤炭部推薦,由煤炭部任命並委托西北省煤炭工業局管理的幹部。同時,他還兼任著康州礦務局安全監察局的局長。
杜振東雖然親自掛帥擔任聯合調查組的組長,但由於他工作繁忙,在布置完調查任務之後,他就迴到礦務局機關大院開展其他工作。劉永強作為康州礦務局安全監察局的副局長,級別隻是正縣處級。不論從級別上,還是從工作關係上,杜振東都是他的直接領導。調查組的各項具體工作,杜振東委托劉永強具體協調安排。
聽了劉永強的匯報,坐在辦公室裏的杜振東握著電話怒道:“這鼇莊礦的窯主,簡直肆無忌憚,膽大包天!是誰,給了他開采我們康州一礦煤炭資源的權力?”
劉永強在電話那頭點頭說道:“這些小煤窯的窯主們,哪個不是後台深厚、關係網複雜?他們盜采礦務局資源的事情,我們不知向上反映了多少次,可一直拿他們沒辦法。杜局長,他們這是有恃無恐呢,我們安監部門又有什麽辦法呢?”
杜振東聽出了劉永強話裏的意思,對這個情況,他也是了解的。
不過看著國家的資源被這些小窯胡挖濫采,而且暗藏著巨大的安全隱患,作為安全主管副局長的杜振東還是感到務必憂慮,他對劉永強說道:“這些小煤窯長此以往,康州一礦身邊不是放著一個隨時爆炸的炸彈嗎?劉局長,你們盡快形成一個完整的調查報告。我們拿他們沒辦法,但我們可以向省煤炭局反映上去,他們也該管一管這些小煤窯了。”
劉永強在電話那頭說道:“好的杜局長,我會盡快形成調查報告。”
給杜振東打完電話,劉永強想了想,覺地有必要將初步調查結論,給康州一礦礦長、調查組副組長李宗正通報一下情況,他便撥通了李宗正的手提電話。
“喂,李礦長啊,我是劉永強啊,我給領導你匯報一下調查工作進展情況呐!”劉永強和李宗正是平級幹部,倆人不存在匯報不匯報的問題。劉永強之所以這麽說,純粹是為了客氣。
“哇呀我說劉局長,你這話可是折我的陽壽呢!”李宗正趕緊客氣道,“劉局長,你辛苦了。有空你來我這裏坐坐,咱們喝倆杯。怎麽樣,調查工作有結論了嗎?”
“嗬嗬,好。已經有了初步結論。這次透水,主要是鼇莊礦采空區的老塘積水所致。”劉永強說道。
“是嘛?哎呦劉局長,這些小煤窯,也確實該管管了。他們再這樣下去,我這個當礦長的,真是寢食難安啊。”李宗正聽了舒了一口氣。
“可不是嘛!不過小煤窯這些事兒,可不是我這個小小的芝麻官能管得了哇!還是李礦長你要多多操心了。”劉永強深有同感地說道。
倆人又聊了一會關於小煤窯的話題,說完各掛了電話。放下電話,李宗正感到格外輕鬆。這些天,他的精神可一直處於高度緊張狀態。
透水事故雖然沒有造成人員傷亡,但礦井卻因此次透水而停產清淤,每天的損失可是不小。假若調查結論說是因一礦管理方麵的原因導致透水,他這個當礦長的怎麽著都難咎其責。現在這場透水是鼇莊礦所致,那他就基本沒什麽責任了。
李宗正忽然想起了還躺在醫院裏的曹海旺和那位叫程自強的小夥子。要不是這位小夥子及時向調度室報警,那些不知情況的礦工們,哪裏能來得及逃生呢?一旦出現重大人員傷亡,我這個礦長還能繼續當嗎?
萬幸,萬幸,真是萬幸!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這叫程自強的小夥子,簡直就是我李宗正頭上這頂烏紗帽的保護人呐!再說,他在危急時刻還出手救了曹海旺的性命。從另一層意義上說,相當於他同時保住了兩個礦長的前途和命運啊!
嗯,對這種見義勇為、做出突出貢獻之人,我這個人當礦長的難道不該主動去慰問慰問嗎?必須的!
李宗正操起桌上的電話,剛打算打給礦辦公室主任牛一峰,他猛然間又想起礦黨委書記康端宇來。
我們康州一礦出了這種年輕礦工的先進人物典型,作為主管思想政治工作的黨委書記,也該一並前去慰問並做好宣傳工作嘛!
李宗正隨之撥通了康端宇辦公室的座機電話:“喂,康書記啊?我是李宗正呐。有件事兒,我想與你商量商量。”
“哦,李礦長,我來你辦公室,還是在電話裏說呢?”康端宇說話一貫顯地軟綿綿地客客氣氣,但李宗正清楚,他的心思卻是複雜得很。
“還是電話裏說吧。我礦這次透水事故,已初步查明是鼇莊礦采空區的老塘積水所致。不過,在這次逃難過程中,程自強同誌臨危不懼,及時報警,避免了人員傷亡。對這樣優秀的年輕同誌,我們應該及時做好樹典型學先進的工作嘛!”
“對對對,李礦長考慮地十分周全!聽到程自強同誌的先進事跡,這幾天我心裏也正琢磨這個事情。沒想到李礦長你,還是想到我前麵去了。”康端宇表示讚同地說道。
“那我倆算是想到一起去了。嗯,這真是太好了。康書記,要不這樣吧?我倆首先代表礦黨政組織,去醫院慰問一下曹礦長和程自強,你看能抽出時間嗎?”
“哎呀,李礦長,我正要去找你說這個事兒呢!嗬嗬李礦長,我想呢,我們倆代表組織去慰問,是不是要帶點兒慰問金或者慰問品呢?”
“嗯,康書記,這個你倒真是想到我前頭去啦。我們不但要帶去慰問金,還要好好獎勵這位優秀的年輕人。我看,先讓財務科從福利經費裏支取四千元,倆人各兩千元。你看這樣妥當不?”
“我完全同意。咱倆現在就去醫院嗎?那我通知一下宣傳部門的同誌,做好攝像和宣傳報到工作。”
“行。那好,我也通知辦公室的同誌,去財務科領取現金。過會兒咱倆在樓下匯合。”
“好的。”
礦長書記要親自出馬到醫院去慰問曹海旺和程自強,專門為礦領導服務的相關科室誰敢不重視呢?當然是高度重視周密安排迅速行動了!
當礦行政辦公室主任牛一峰陪著礦長李宗正走下樓時,隻見樓下己經停好了三台車。一台是礦長的專車桑塔納,一台是書記的專車切諾基,還有一台八座小型麵包車。
康端宇正與圍繞著他的一群人說著什麽話。
李宗正隨意地掃視了一眼,隻見人群中有礦黨委辦公室主任邴長山,有礦團委書記董軍文,有擰著攝像機的宣傳幹事鄒發樹,有財務科科長賀誌平,有工會女幹事鮮靜靜,再就是小車班的三位小車司機。
李宗正心裏暗道,康書記,你這個排場,是不是有點兒太大了?
見李宗正下樓,康端宇立即朝他問道:“李礦長,我簡單安排了下。咱們現在就走嗎?”
“好,康書記辛苦了,我們上車吧!”李宗正點點頭,示意大家上車。
聽到這話,三個司機立即鑽進了駕駛室裏。在場的人除人李宗正和康端宇倆人,其他人誰敢乘坐礦長、書記的專車呢?誰敢那麽做,要麽是受到了礦長或書記本人的邀請,要麽是腦袋被驢踢暈了。
在場的人都是聰明人,雖然說文件裏沒有寫,但該遵守的等級次序秩序,那肯定是要遵守的。他們按慣例都鑽向那輛麵包車。
見此情況,李宗正朝康端宇點點頭,說了聲“康書記上車吧!”說完率先轉身上了礦長專車。康端宇待李宗正上車,也抬腿上了書記專車。
三台車依次起步,朝著礦務局總醫院方向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