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變故
特工贅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作者:噴怒的河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其實說白了,近兩年大梁因許子霖搞出的作坊,使得皇家私庫充盈,國庫裏也有了些壓箱底的銀子。
不然,李兆基膽子再大,也不敢如此冒險。
自古以來,開戰拚的不光是戰場上的實力,還有國家的財力。若財力不夠,再勇猛的軍隊也會敗得一塌糊塗。
經過數次確認後,司徒靖終於相信李兆基死了。
他仰天長笑,笑得差點岔氣。
“哈哈哈!老天有眼,那小子終於死了。大梁戰神又如何,還不是在陰溝裏翻了船,被自己的大哥害死。這大梁皇家一個個都不是什麽好鳥!”
“傳我命令,集合三軍,5 日後大軍出擊,進攻大梁,拿下北川關!”
傳令兵應是,很快下去。
身邊的軍師看著離去的傳令兵,略有所思。
“軍師可有什麽要說的?”
廖軍師點了點頭,躬身道:“將軍,為了以防萬一,不如先派一隊前去試探。這段時間我們也可以等聖上那邊迴信,還有糧草!”
司徒靖擺手道:“軍師放心,糧草本將軍早就準備好了。至於陛下,他不過是毛都沒長齊的孩子,還不是我大哥說什麽他就聽什麽?
我大哥若知道李兆基已死,定會支持我進攻北川!隻要咱們攻破北川,我大湧鐵騎可踏平大梁。到時論功行賞,軍師定會成為我大湧新國師!”
司徒靖根本不把大梁放在眼裏,他覺得能夠阻攔他的人隻有李兆基。
至於其他人,曾經有許家軍,現在大梁隻不過是羊糞蛋子表麵光而已。至於許子霖,雖然有才,但畢竟在軍中還沒成氣候,他根本不擔心。
遼國時見司徒靖堅持,也不再阻攔,心中歎了口氣,退到一邊,聽著司徒靖與眾將軍商量進攻大北川關之事。
在斷峰山的許子霖已經離開。
他們剛穿過一座丘陵,從林間走出來時,看到三三兩兩、大包小包的人。開始時他們並沒在意,隻是越往前走,人就越多。
“少爺,不對啊!大楚該不會出事了吧!怎麽突然那麽多人像是逃荒一樣?”
周賓凝眉問道。許子霖也覺得不對勁,點了點頭:“嗯!上去問問什麽情況,是不是前麵出事了!”
周賓來到一個老大爺跟前。
“大爺,你們這是往哪去啊?怎麽還拖家帶口的?”
大爺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往前走,但也沒有不理會周賓,歎了口氣。
“你們是外鄉人吧!唉!到了這裏我們應該也是外鄉人了。你們也別再往前走了,前麵打起來了。”
“打起來?誰跟誰打起來了?什麽情況?”
周賓詫異,許子霖他們此刻也湊了上來。
“還能有誰呢?陛下死了,據說傳位四皇子,可是諸位皇子並不相信,幾位皇子爭奪皇位打得頭破血流。後來楚賢王也帶兵造反,正在四處抓兵丁與朝廷對戰呢!”
大爺說完,就又加快了腳步。
許子霖眉頭皺得極深。
“少爺!我們現在怎麽辦?看樣子這位大爺說的沒錯,恐怕大楚真的亂起來了。”
“嗯!再往前走走,我們需要更多的消息。”
眾人再往前走了一段,得到的消息更多,也更準確。楚國東邊的楚賢王起兵造反,他們這些人都是事先得知消息,提前逃出來的。
後麵的百姓,估計兇多吉少。
戰爭一旦開啟,無論是官員還是鄉紳,或者軍中的將領,都不會關心百姓死活。
開戰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糧草、兵卒,沒有怎麽辦?征收。征收不上來怎麽辦?
那自然就是搶了。
這樣一來,哪裏還有百姓活路。自然而然,他們得知消息後就會拖家帶口地逃。或逃進大山裏,或逃進沒有戰亂、能庇護他們的地方。
“少爺,我們迴去吧!大楚這一亂,恐怕邊境也會不穩。”許子霖點頭:“嗯!迴去。”
他們來的時候是帶有馬匹的,隻可惜全都死在了斷峰山。
沒辦法,人可以上樹,那些馬兒他們根本沒來得及放跑,他們就已經昏倒。
決定了返迴北寧城,他們就沒有猶豫。昨天路過一座山時,發現山上有一夥土匪。他們當時並沒有動手解決,現在看來是派上用場了!
他們快速折返,在天黑之前就到了土匪所在的山下。
等到夜深,他們 7 人在土匪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將他們全部解決。
土匪寨裏自然是有一些被土匪搶上山的婦孺,他們並沒有理會,交代他們自行離開後,騎著土匪寨裏的馬連夜就朝大梁方向趕。
他們跑了一天一夜,到斷峰山時剛好遇到太陽下山,於是都在斷峰山外休息。
等到第二天太陽剛出來,他們就再次上馬,衝進斷峰山,沒了蹤影。
斷峰山外早起的百姓,看到這一幕搖了搖頭:
“唉!斷峰山又要多幾條冤魂嘍!”
斷峰山這邊的百姓明顯還不知楚國已經內亂的事,依然早出晚歸在地裏忙活著。
出了斷峰山,又走兩日。土匪的馬匹又不是什麽好馬,早就累得不行了。
好在這邊的縣城也不知內亂的事,他們高價換了 7 匹馬,再次趕路。
這次剛跑出半天,就遇到沿途尋著記號找來的陳平和李俊武兩人。
沒錯,許子霖離開北寧城之前就交代過,他會沿途留下標記,遇到突發情況可以快速找到自己。
“你們怎麽來了?是北寧城出了什麽事嗎?”
陳平喘著氣:“少爺,我們可算找著你了,快迴去,李家老爺找上門來了!”
許子霖一聽,眉頭就是一皺:“李逸祖父?他來幹什麽?”
陳平搖頭:“不知道,他一來就讓薛將軍讓我們兩人來找你迴去,你快迴去吧!已經過去 6 日了。”
許子霖點頭:“嗯!”
一行人快速疾馳。來的時候需要留意標記,自然就會慢上很多。
即使迴去不需要找標記,他們也在疾馳三日後才到達濟安城。
北寧城這幾日每日都有船過來,一過來就慢慢卸貨。
卸完,濟安城的士兵不催,他們也不走,甚至還會進城逛逛。為的就是等許子霖他們迴來。
不然,李兆基膽子再大,也不敢如此冒險。
自古以來,開戰拚的不光是戰場上的實力,還有國家的財力。若財力不夠,再勇猛的軍隊也會敗得一塌糊塗。
經過數次確認後,司徒靖終於相信李兆基死了。
他仰天長笑,笑得差點岔氣。
“哈哈哈!老天有眼,那小子終於死了。大梁戰神又如何,還不是在陰溝裏翻了船,被自己的大哥害死。這大梁皇家一個個都不是什麽好鳥!”
“傳我命令,集合三軍,5 日後大軍出擊,進攻大梁,拿下北川關!”
傳令兵應是,很快下去。
身邊的軍師看著離去的傳令兵,略有所思。
“軍師可有什麽要說的?”
廖軍師點了點頭,躬身道:“將軍,為了以防萬一,不如先派一隊前去試探。這段時間我們也可以等聖上那邊迴信,還有糧草!”
司徒靖擺手道:“軍師放心,糧草本將軍早就準備好了。至於陛下,他不過是毛都沒長齊的孩子,還不是我大哥說什麽他就聽什麽?
我大哥若知道李兆基已死,定會支持我進攻北川!隻要咱們攻破北川,我大湧鐵騎可踏平大梁。到時論功行賞,軍師定會成為我大湧新國師!”
司徒靖根本不把大梁放在眼裏,他覺得能夠阻攔他的人隻有李兆基。
至於其他人,曾經有許家軍,現在大梁隻不過是羊糞蛋子表麵光而已。至於許子霖,雖然有才,但畢竟在軍中還沒成氣候,他根本不擔心。
遼國時見司徒靖堅持,也不再阻攔,心中歎了口氣,退到一邊,聽著司徒靖與眾將軍商量進攻大北川關之事。
在斷峰山的許子霖已經離開。
他們剛穿過一座丘陵,從林間走出來時,看到三三兩兩、大包小包的人。開始時他們並沒在意,隻是越往前走,人就越多。
“少爺,不對啊!大楚該不會出事了吧!怎麽突然那麽多人像是逃荒一樣?”
周賓凝眉問道。許子霖也覺得不對勁,點了點頭:“嗯!上去問問什麽情況,是不是前麵出事了!”
周賓來到一個老大爺跟前。
“大爺,你們這是往哪去啊?怎麽還拖家帶口的?”
大爺沒有停下腳步,繼續往前走,但也沒有不理會周賓,歎了口氣。
“你們是外鄉人吧!唉!到了這裏我們應該也是外鄉人了。你們也別再往前走了,前麵打起來了。”
“打起來?誰跟誰打起來了?什麽情況?”
周賓詫異,許子霖他們此刻也湊了上來。
“還能有誰呢?陛下死了,據說傳位四皇子,可是諸位皇子並不相信,幾位皇子爭奪皇位打得頭破血流。後來楚賢王也帶兵造反,正在四處抓兵丁與朝廷對戰呢!”
大爺說完,就又加快了腳步。
許子霖眉頭皺得極深。
“少爺!我們現在怎麽辦?看樣子這位大爺說的沒錯,恐怕大楚真的亂起來了。”
“嗯!再往前走走,我們需要更多的消息。”
眾人再往前走了一段,得到的消息更多,也更準確。楚國東邊的楚賢王起兵造反,他們這些人都是事先得知消息,提前逃出來的。
後麵的百姓,估計兇多吉少。
戰爭一旦開啟,無論是官員還是鄉紳,或者軍中的將領,都不會關心百姓死活。
開戰就意味著需要大量的糧草、兵卒,沒有怎麽辦?征收。征收不上來怎麽辦?
那自然就是搶了。
這樣一來,哪裏還有百姓活路。自然而然,他們得知消息後就會拖家帶口地逃。或逃進大山裏,或逃進沒有戰亂、能庇護他們的地方。
“少爺,我們迴去吧!大楚這一亂,恐怕邊境也會不穩。”許子霖點頭:“嗯!迴去。”
他們來的時候是帶有馬匹的,隻可惜全都死在了斷峰山。
沒辦法,人可以上樹,那些馬兒他們根本沒來得及放跑,他們就已經昏倒。
決定了返迴北寧城,他們就沒有猶豫。昨天路過一座山時,發現山上有一夥土匪。他們當時並沒有動手解決,現在看來是派上用場了!
他們快速折返,在天黑之前就到了土匪所在的山下。
等到夜深,他們 7 人在土匪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將他們全部解決。
土匪寨裏自然是有一些被土匪搶上山的婦孺,他們並沒有理會,交代他們自行離開後,騎著土匪寨裏的馬連夜就朝大梁方向趕。
他們跑了一天一夜,到斷峰山時剛好遇到太陽下山,於是都在斷峰山外休息。
等到第二天太陽剛出來,他們就再次上馬,衝進斷峰山,沒了蹤影。
斷峰山外早起的百姓,看到這一幕搖了搖頭:
“唉!斷峰山又要多幾條冤魂嘍!”
斷峰山這邊的百姓明顯還不知楚國已經內亂的事,依然早出晚歸在地裏忙活著。
出了斷峰山,又走兩日。土匪的馬匹又不是什麽好馬,早就累得不行了。
好在這邊的縣城也不知內亂的事,他們高價換了 7 匹馬,再次趕路。
這次剛跑出半天,就遇到沿途尋著記號找來的陳平和李俊武兩人。
沒錯,許子霖離開北寧城之前就交代過,他會沿途留下標記,遇到突發情況可以快速找到自己。
“你們怎麽來了?是北寧城出了什麽事嗎?”
陳平喘著氣:“少爺,我們可算找著你了,快迴去,李家老爺找上門來了!”
許子霖一聽,眉頭就是一皺:“李逸祖父?他來幹什麽?”
陳平搖頭:“不知道,他一來就讓薛將軍讓我們兩人來找你迴去,你快迴去吧!已經過去 6 日了。”
許子霖點頭:“嗯!”
一行人快速疾馳。來的時候需要留意標記,自然就會慢上很多。
即使迴去不需要找標記,他們也在疾馳三日後才到達濟安城。
北寧城這幾日每日都有船過來,一過來就慢慢卸貨。
卸完,濟安城的士兵不催,他們也不走,甚至還會進城逛逛。為的就是等許子霖他們迴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