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3章 名聲在外
特工贅婿,皇上求我娶公主 作者:噴怒的河豚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在許子霖登船的這天,塘南碼頭的戰報,也呈遞到了梁帝的禦案之上。
梁帝望著禦案上的戰報,如此重大的勝利,按常理來說,他本應感到高興才對,即便不高興,也該有怒意,畢竟自己親命的官員竟被偷梁換柱,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而且,對方在塘南城聚集數千水匪,他們究竟意欲何為?
當地知府又是幹什麽吃的?然而,梁帝卻並未發怒,他的表情極為平淡。
可當他拿起奏折,遞交給被宣進宮的陳明軒、秦國公、李國公以及六部官員時,明顯可以看到他握奏折的指節微微發白。
“陳大人,你覺得此事該如何獎勵鎮北王?”
陳明軒並未去接奏章,伴君如伴虎,這麽多年在梁帝麵前辦事,陳明軒對梁帝的脾氣還是頗為了解的。
梁帝越是平靜,就意味著他的內心越不平靜。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俯地,頭磕在地上。
“臣,有罪!還請陛下責罰!”
“陳大人何罪?”
“臣有失察之罪,塘南縣縣令是臣的學生,也是臣推薦其前往唐南縣上任的,臣有罪!”
梁帝歎了口氣。
“起來吧!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更何況子霖已經說明,王縣令在三年前上任途中已被人殺害,被錢文宇冒名頂替。
不過你說的也對,你有失察之罪,三年,整整三年,一個水匪竟能把持一個縣城,佯裝圍剿水匪,實際上是與水匪合謀收斂錢財。
把一縣百姓,把朕,玩弄於股掌之中。
若不是子霖這次去圍剿水匪,豈不是讓這群水匪成了氣候?將來還會謀奪我大梁江山?”
梁帝越說越氣,聲音也越來越大。秦國公等人忙跪下。
“陛下息怒!”
梁帝冷笑:“息怒?朕該如何息怒?給我查,查查看我大梁江山到底有多少這樣冒名頂替之人,還有塘南縣縣丞知情不報,斬立決。
陽州城上下所有官員罰俸兩年降一級,綏陽府知府革職查辦。
身為一方大員,居然讓一個冒名之人,當我大梁百姓父母官三年,他是眼瞎嗎?
一群蠢貨!給朕查,查查到底有多少瀆職徇私枉法的官員,朕絕不輕饒。”
梁帝說完之後,坐在龍椅上輕輕揉著眉心。
“你們都起來吧!朕,今後不想再看到此類事情,六部各自核查。”
六部官員齊聲應是。
陳明軒再次告罪:“臣有失察之責,請陛下責罰!”
梁帝擺了擺手:“陳大人,你也起來吧,就罰俸一年吧!眼下招賢考在即,希望你們都能引以為戒,不要讓賊人鑽了空子,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謝陛下,微臣謹記!”
梁帝沉思片刻,才再次開口。
“子霖圍剿水匪遭遇預謀刺殺,此事軍部尚書還是要細查,一定要追查出幕後到底是誰,要治子霖死地。”兵部尚書站出來應是。
梁帝看向三位國公。
“原州關是要地,現在楚國雖然沒有對我大梁開戰的意圖,但朕覺得,我大梁與楚國遲早有一戰,三位國公誰願前往替朕監軍?”
三人毫不猶豫,同時上前單膝跪地。
“末將願往!”
梁帝對三人的表現非常滿意:“嗯!這事不急,至於誰去你們三人商量,三日後剛好要往原州關運糧,到時你們給朕答複便是!”
“是,陛下!”
三人再起身時,就開始暗暗較勁起來。梁帝沒有理會他們,而是再次開口道。
“運河周邊的水匪這兩年確實有些過於猖狂,既然鎮北王願意帶兵剿匪,那就讓他帶著許家軍繼續剿匪吧!”
眾人沒有反對,今日的事太大,若是梁帝真要追究下來,恐怕陽州官場全要換人,就是他們恐怕也難逃追責。
梁帝或許是累了:“你們都退下吧!朕累了。”
眾人躬身行禮,退出禦書房。梁帝依靠在龍椅上,手指有節奏地在腿上敲擊著。
“老李啊!你說朕是不是該把袁啟虎大將軍從原州關調迴呢?”梁帝也是學許子霖的,老李自然就是李公公。
“奴才不敢,陛下還是找幾位國公商量吧!”
梁帝自覺沒趣:“瞧把你嚇的,罷了,這許家小子,看來這滿朝文武就沒一個敢跟朕叫板說真話的,人生寂寞如雪啊!這小子在京城時讓朕厭煩無比,這真離開了還真有些不習慣,似少了很多樂趣啊!”
李公公躬身站在一旁,沒敢言語。
在許子霖啟程出來剿滅水匪那天.
三嬸和三個姑姑帶著許家一群小子們也抵達溪安。
他們也第一次見到了林嬌嬌,那日林嬌嬌裹著頭巾在茶園裏采茶。
三嬸和三個姑姑見到她時,滿心滿眼都是滿意,一直拉著她說話。以至於忽略了帶來的小孩子們。
這就導致許恆被一老道給劫走,燕十三和一眾暗中保護的護衛都未能追上。
“故人相托,諸位夫人無需擔心,不必尋找,十年之後自會迴府相認!”
“這個玉佩!這個玉佩!”
大姑許琴手捧著玉佩,眼淚簌簌落下,玉佩上麵赫然雕刻著一個“武”字。
“這是小四的玉佩!”
二姑姑也是眼含熱淚說道。小四也就是許家二爺,許武,許子霖的二叔,在許家排行老四。
“二哥還活著?”
三姑含淚問道。
三嬸接過玉佩,平複心情,又看了看那人留下的書信,搖了搖頭。
“應該是二叔活著的時候相交的朋友,就是不知為何今日帶走小恆!”
“那小恆會不會有事?我們該怎麽給母親二嫂交代啊!”
三姑姑有些著急。
大姑此刻也平靜下來:“應該不會有事,如果有事他應該不會隻帶走恆兒,還留下書信和信物。”
三嬸點頭:“嗯!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最近這些天還是不要讓孩子們四處亂跑了,信件和信物今日派人快馬送迴京城,讓老太君知道。”
燕十三在一旁插話。
“幾位夫人,也無需擔心,那人能在我們手上逃脫,必不是一般之人,帶走小少爺定不會對小少爺怎麽樣!”
三嬸點頭:“有勞燕少俠了!”林嬌嬌也覺得燕十三說的有道理,也說道。
“小恆,定然不會有事,我們在溪安這麽久,若對方是懷著惡意而來,以十三的身手都難以追上,那他也無需帶走小恆了!”
眾人都明白林嬌嬌的意思,若是對方想殺人滅口就無需那麽麻煩。
“當然,我們也不能像對方信中說的,真的不去尋找,如今我們茶行在建寧州也算名聲在外,我會讓江湖上的朋友幫忙打探。”
梁帝望著禦案上的戰報,如此重大的勝利,按常理來說,他本應感到高興才對,即便不高興,也該有怒意,畢竟自己親命的官員竟被偷梁換柱,而自己卻渾然不知。
而且,對方在塘南城聚集數千水匪,他們究竟意欲何為?
當地知府又是幹什麽吃的?然而,梁帝卻並未發怒,他的表情極為平淡。
可當他拿起奏折,遞交給被宣進宮的陳明軒、秦國公、李國公以及六部官員時,明顯可以看到他握奏折的指節微微發白。
“陳大人,你覺得此事該如何獎勵鎮北王?”
陳明軒並未去接奏章,伴君如伴虎,這麽多年在梁帝麵前辦事,陳明軒對梁帝的脾氣還是頗為了解的。
梁帝越是平靜,就意味著他的內心越不平靜。他撲通一聲跪在地上,雙手俯地,頭磕在地上。
“臣,有罪!還請陛下責罰!”
“陳大人何罪?”
“臣有失察之罪,塘南縣縣令是臣的學生,也是臣推薦其前往唐南縣上任的,臣有罪!”
梁帝歎了口氣。
“起來吧!朕沒有怪罪你的意思,更何況子霖已經說明,王縣令在三年前上任途中已被人殺害,被錢文宇冒名頂替。
不過你說的也對,你有失察之罪,三年,整整三年,一個水匪竟能把持一個縣城,佯裝圍剿水匪,實際上是與水匪合謀收斂錢財。
把一縣百姓,把朕,玩弄於股掌之中。
若不是子霖這次去圍剿水匪,豈不是讓這群水匪成了氣候?將來還會謀奪我大梁江山?”
梁帝越說越氣,聲音也越來越大。秦國公等人忙跪下。
“陛下息怒!”
梁帝冷笑:“息怒?朕該如何息怒?給我查,查查看我大梁江山到底有多少這樣冒名頂替之人,還有塘南縣縣丞知情不報,斬立決。
陽州城上下所有官員罰俸兩年降一級,綏陽府知府革職查辦。
身為一方大員,居然讓一個冒名之人,當我大梁百姓父母官三年,他是眼瞎嗎?
一群蠢貨!給朕查,查查到底有多少瀆職徇私枉法的官員,朕絕不輕饒。”
梁帝說完之後,坐在龍椅上輕輕揉著眉心。
“你們都起來吧!朕,今後不想再看到此類事情,六部各自核查。”
六部官員齊聲應是。
陳明軒再次告罪:“臣有失察之責,請陛下責罰!”
梁帝擺了擺手:“陳大人,你也起來吧,就罰俸一年吧!眼下招賢考在即,希望你們都能引以為戒,不要讓賊人鑽了空子,寒了天下百姓的心!”
“謝陛下,微臣謹記!”
梁帝沉思片刻,才再次開口。
“子霖圍剿水匪遭遇預謀刺殺,此事軍部尚書還是要細查,一定要追查出幕後到底是誰,要治子霖死地。”兵部尚書站出來應是。
梁帝看向三位國公。
“原州關是要地,現在楚國雖然沒有對我大梁開戰的意圖,但朕覺得,我大梁與楚國遲早有一戰,三位國公誰願前往替朕監軍?”
三人毫不猶豫,同時上前單膝跪地。
“末將願往!”
梁帝對三人的表現非常滿意:“嗯!這事不急,至於誰去你們三人商量,三日後剛好要往原州關運糧,到時你們給朕答複便是!”
“是,陛下!”
三人再起身時,就開始暗暗較勁起來。梁帝沒有理會他們,而是再次開口道。
“運河周邊的水匪這兩年確實有些過於猖狂,既然鎮北王願意帶兵剿匪,那就讓他帶著許家軍繼續剿匪吧!”
眾人沒有反對,今日的事太大,若是梁帝真要追究下來,恐怕陽州官場全要換人,就是他們恐怕也難逃追責。
梁帝或許是累了:“你們都退下吧!朕累了。”
眾人躬身行禮,退出禦書房。梁帝依靠在龍椅上,手指有節奏地在腿上敲擊著。
“老李啊!你說朕是不是該把袁啟虎大將軍從原州關調迴呢?”梁帝也是學許子霖的,老李自然就是李公公。
“奴才不敢,陛下還是找幾位國公商量吧!”
梁帝自覺沒趣:“瞧把你嚇的,罷了,這許家小子,看來這滿朝文武就沒一個敢跟朕叫板說真話的,人生寂寞如雪啊!這小子在京城時讓朕厭煩無比,這真離開了還真有些不習慣,似少了很多樂趣啊!”
李公公躬身站在一旁,沒敢言語。
在許子霖啟程出來剿滅水匪那天.
三嬸和三個姑姑帶著許家一群小子們也抵達溪安。
他們也第一次見到了林嬌嬌,那日林嬌嬌裹著頭巾在茶園裏采茶。
三嬸和三個姑姑見到她時,滿心滿眼都是滿意,一直拉著她說話。以至於忽略了帶來的小孩子們。
這就導致許恆被一老道給劫走,燕十三和一眾暗中保護的護衛都未能追上。
“故人相托,諸位夫人無需擔心,不必尋找,十年之後自會迴府相認!”
“這個玉佩!這個玉佩!”
大姑許琴手捧著玉佩,眼淚簌簌落下,玉佩上麵赫然雕刻著一個“武”字。
“這是小四的玉佩!”
二姑姑也是眼含熱淚說道。小四也就是許家二爺,許武,許子霖的二叔,在許家排行老四。
“二哥還活著?”
三姑含淚問道。
三嬸接過玉佩,平複心情,又看了看那人留下的書信,搖了搖頭。
“應該是二叔活著的時候相交的朋友,就是不知為何今日帶走小恆!”
“那小恆會不會有事?我們該怎麽給母親二嫂交代啊!”
三姑姑有些著急。
大姑此刻也平靜下來:“應該不會有事,如果有事他應該不會隻帶走恆兒,還留下書信和信物。”
三嬸點頭:“嗯!不過也不能掉以輕心,最近這些天還是不要讓孩子們四處亂跑了,信件和信物今日派人快馬送迴京城,讓老太君知道。”
燕十三在一旁插話。
“幾位夫人,也無需擔心,那人能在我們手上逃脫,必不是一般之人,帶走小少爺定不會對小少爺怎麽樣!”
三嬸點頭:“有勞燕少俠了!”林嬌嬌也覺得燕十三說的有道理,也說道。
“小恆,定然不會有事,我們在溪安這麽久,若對方是懷著惡意而來,以十三的身手都難以追上,那他也無需帶走小恆了!”
眾人都明白林嬌嬌的意思,若是對方想殺人滅口就無需那麽麻煩。
“當然,我們也不能像對方信中說的,真的不去尋找,如今我們茶行在建寧州也算名聲在外,我會讓江湖上的朋友幫忙打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