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9章 出征前的交代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 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嶽鵬舉落座後,沈浪親自為他倒了杯茶。
“汴京城破,二帝被掠往上京,另有三十萬宋國百姓身陷囹圄,如今的宋國,可以用國破山河四個字來形容。”
聽沈浪這麽說,嶽鵬舉兩眼一紅,本能要起身發表慷慨言論。
但他還未開口,就被沈浪製止:“冷靜,慷慨激昂救不了宋國,更解決不了眼下麵臨的問題,
把你心中無用的情緒全都拋去,想清楚了再來迴答我。”
說完,他眼神示意嶽鵬舉喝口清茶。
嶽鵬舉聞言,端起茶杯喝下一大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大概十個唿吸後,嶽鵬舉原本激動的情緒這才逐漸平複下來。
“攝政王,我請命出征宋國。”
“確定要怎麽打了麽?”
嶽鵬舉用力點點頭:“第一步,以獨立旅為中心,號召宋國更多的義軍加入,匯流成一股北伐之師,
第二步,主動尋找戰機,覆滅金兵散遊振奮士氣,
第三步,集結兵力,找準戰機,一舉收複汴京,
第四步,待時機成熟趁勢北伐,直取上京,一雪前恥。”
聽完嶽鵬舉的四步策略,沈浪隻是唇角一勾,給他又滿上一杯茶。
嶽鵬舉眉頭一皺,稱唿改口問道:“校長,學生的戰略步驟有哪裏不對,需要指證麽?”
沈浪歎口氣:“不,你的戰略安排完全沒問題,隻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你所處的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嶽鵬舉一怔,立馬朝沈浪拱了拱手,“還請校長提點學生。”
沈浪:“宋國所處環境和楚國有著天壤之別,如今汴京雖破,但大宋尚有皇室在側,
比如康王趙構所處廣陵郡,如今正有受宋國世家擁戴,你若帶兵迴到宋地,
他要邀請你效力,你打算怎麽辦,是要受趙構節製,還是頂住一切不可抗力,繼續誓師北伐?”
嶽鵬舉沉默不語。
沈浪:“這個問題你必須要想清楚,不然我不會讓獨立旅開赴宋國征戰疆場,
畢竟,獨立旅組成雖然都是宋人,但他們從願意服大楚兵役那一刻開始,拿的就是我大楚的軍籍,
大楚的男兒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也可以為了盟國的契約馬革裹屍,但白白的犧牲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嶽鵬舉想要說什麽,卻被沈浪擺手阻止。
“人命在許多權貴眼中,或許隻是一個數字,在文人墨客筆下,不過留下一筆一將功成萬骨枯,來彰顯自己文采的工具,
但拋開這些不談,他們都跟權貴一樣,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有自己想法,也有七情六欲,
他們的父母妻兒一樣不希望熱切的期盼,最後換來的隻是一具冰冷的屍體,
鵬舉啊,你有將帥之才,以後定然會成為青史留名的傳奇帥將,但你也有個致命弱點,
那就是太過愚忠,你在軍校上課時,明明知道同僚在欺辱你們宋人學生,卻選擇妥協忍讓,
明明知道教授的課程中出現兩個常識性錯誤,卻沒有當堂指出,
我知道你身在異國他鄉,一切都是為了學習新的知識選擇了隱忍,
但這是學校,我的學生在麵對不公的時候,就應該勇敢站出來反駁,
哪怕因此會引起其他學生的反感,也不要退縮,
試問你連在軍校內都不敢表述自己真實想法,迴到宋國後遇到趙構的招攬又該怎麽處理這層關係,你行麽?”
嶽鵬舉麵帶一絲尷尬,抱拳道:“校長,忠君愛國,也是學生入金陵陸軍學校上的第一堂課,
學生至今記得校長曾說過,忠君本就是身為臣子最基礎的為官素養,
如若康王要召學生效力,學生不可能做到無動於衷,
畢竟,學生的身份依舊是大宋敢戰營的校尉。”
沈浪立馬反問:“那我問你,如果趙構反對你北伐,你又該怎麽辦?再說直白點,他讓你交出兵權,你會把獨立旅交出去麽?”
嶽鵬舉立馬搖頭:“學生斷然不會,獨立旅是大楚的軍隊,即便都是宋人組成,
但軍中每一名戰士已經入了楚國戶籍,這點毋庸置疑,學生是絕對不會把他們交出去的。”
而後又道:“宋國山河破碎,康王身為皇室宗親,怎麽可能不願北伐收迴故土?”
沈浪搖搖頭:“鵬舉啊,你不懂帝王心術到底有多黑暗,這點對你來說,可能還太深奧了,最好永遠不要明白,
我隻說一句話,你以為被世家把控的趙構能有自己做主的空間麽?
退一萬步,趙構不是傀儡,他有能力自己做出決定,
那麽隻有九歲的孩童,他的決定你敢聽麽?”
嶽鵬舉瞳孔一縮。
沈浪繼續說道:“看來這第一堂課你是真的沒聽明白啊,忠君不是讓你愚忠,
當你的想法與君主相悖,並且君主是錯誤的情況下,你必須及時糾正他的錯誤,以免鑄成不可挽迴的大錯,
這才是忠君,另外你是真的沒把後半句愛國聽進去,愛國不是讓你去無意義犧牲,
而是願意為了這個延續這個國家付出一切代價,
這個付出,不是指國家已經千瘡百孔,在大廈將傾前一刻,要奮戰到最後一刻,
而是盡早在為這個國家尋找一處更為穩定的港灣,你明白了麽?”
嶽鵬舉低頭沉默許久,直到放在炭火上的紫砂壺蓋子開始冒出茶水,他終於堅定了眼神。
“校長!學生知道該怎麽做了!”
沈浪:“怎麽做?”
嶽鵬舉:“大宋已經日薄西山,早已無藥可救,唯有破而後立,方能重迎新生?”
沈浪:“如果趙構招攬你,你該怎麽做?”
嶽鵬舉:“聽調不聽宣,北伐之路,絕不能受人掣肘。”
沈浪:“要是康王強迫你撤兵,以君王名義呢?”
嶽鵬舉傲然迴道:“天下麵前,個人名譽不足掛齒,鵬舉心中裝的大宋千萬子民生計,而不是不思進取的庸君!”
“好!”
沈浪一拍大腿,隨後從抽屜裏掏出一本封冊。
“嶽鵬舉聽旨!”
嶽鵬舉立馬單膝下跪。
“金陵陸軍學院第一期學生嶽鵬舉,理論實踐皆是第一,
並與南洋之戰中,身為士卒先登入圍,一戰穩住局麵,可謂戰功顯赫,
如今,鵬舉懷念故國意圖雪恥,朕心中很是感慨,
即日,特賜名單字為飛,願你早日達成夙願!”
嶽鵬舉眉頭一皺。
能得一國之君薑夢璿親自賜名,這是何等榮耀。
“鵬舉,還不速速起身。”
沈浪將女帝的冊子遞到他手中,一把將他攙扶起來。
“現在開始,鵬舉便是你的表字,你就叫嶽飛!”
嶽飛鄭重向沈浪行了個禮,口中大喊一聲:“是,多謝陛下,多謝攝政王!”
“汴京城破,二帝被掠往上京,另有三十萬宋國百姓身陷囹圄,如今的宋國,可以用國破山河四個字來形容。”
聽沈浪這麽說,嶽鵬舉兩眼一紅,本能要起身發表慷慨言論。
但他還未開口,就被沈浪製止:“冷靜,慷慨激昂救不了宋國,更解決不了眼下麵臨的問題,
把你心中無用的情緒全都拋去,想清楚了再來迴答我。”
說完,他眼神示意嶽鵬舉喝口清茶。
嶽鵬舉聞言,端起茶杯喝下一大口,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
大概十個唿吸後,嶽鵬舉原本激動的情緒這才逐漸平複下來。
“攝政王,我請命出征宋國。”
“確定要怎麽打了麽?”
嶽鵬舉用力點點頭:“第一步,以獨立旅為中心,號召宋國更多的義軍加入,匯流成一股北伐之師,
第二步,主動尋找戰機,覆滅金兵散遊振奮士氣,
第三步,集結兵力,找準戰機,一舉收複汴京,
第四步,待時機成熟趁勢北伐,直取上京,一雪前恥。”
聽完嶽鵬舉的四步策略,沈浪隻是唇角一勾,給他又滿上一杯茶。
嶽鵬舉眉頭一皺,稱唿改口問道:“校長,學生的戰略步驟有哪裏不對,需要指證麽?”
沈浪歎口氣:“不,你的戰略安排完全沒問題,隻是你有沒有考慮過你所處的環境問題?”
“環境問題?”嶽鵬舉一怔,立馬朝沈浪拱了拱手,“還請校長提點學生。”
沈浪:“宋國所處環境和楚國有著天壤之別,如今汴京雖破,但大宋尚有皇室在側,
比如康王趙構所處廣陵郡,如今正有受宋國世家擁戴,你若帶兵迴到宋地,
他要邀請你效力,你打算怎麽辦,是要受趙構節製,還是頂住一切不可抗力,繼續誓師北伐?”
嶽鵬舉沉默不語。
沈浪:“這個問題你必須要想清楚,不然我不會讓獨立旅開赴宋國征戰疆場,
畢竟,獨立旅組成雖然都是宋人,但他們從願意服大楚兵役那一刻開始,拿的就是我大楚的軍籍,
大楚的男兒可以拋頭顱灑熱血,也可以為了盟國的契約馬革裹屍,但白白的犧牲我是絕對不會答應的。”
嶽鵬舉想要說什麽,卻被沈浪擺手阻止。
“人命在許多權貴眼中,或許隻是一個數字,在文人墨客筆下,不過留下一筆一將功成萬骨枯,來彰顯自己文采的工具,
但拋開這些不談,他們都跟權貴一樣,都是活生生的人,他們也有自己想法,也有七情六欲,
他們的父母妻兒一樣不希望熱切的期盼,最後換來的隻是一具冰冷的屍體,
鵬舉啊,你有將帥之才,以後定然會成為青史留名的傳奇帥將,但你也有個致命弱點,
那就是太過愚忠,你在軍校上課時,明明知道同僚在欺辱你們宋人學生,卻選擇妥協忍讓,
明明知道教授的課程中出現兩個常識性錯誤,卻沒有當堂指出,
我知道你身在異國他鄉,一切都是為了學習新的知識選擇了隱忍,
但這是學校,我的學生在麵對不公的時候,就應該勇敢站出來反駁,
哪怕因此會引起其他學生的反感,也不要退縮,
試問你連在軍校內都不敢表述自己真實想法,迴到宋國後遇到趙構的招攬又該怎麽處理這層關係,你行麽?”
嶽鵬舉麵帶一絲尷尬,抱拳道:“校長,忠君愛國,也是學生入金陵陸軍學校上的第一堂課,
學生至今記得校長曾說過,忠君本就是身為臣子最基礎的為官素養,
如若康王要召學生效力,學生不可能做到無動於衷,
畢竟,學生的身份依舊是大宋敢戰營的校尉。”
沈浪立馬反問:“那我問你,如果趙構反對你北伐,你又該怎麽辦?再說直白點,他讓你交出兵權,你會把獨立旅交出去麽?”
嶽鵬舉立馬搖頭:“學生斷然不會,獨立旅是大楚的軍隊,即便都是宋人組成,
但軍中每一名戰士已經入了楚國戶籍,這點毋庸置疑,學生是絕對不會把他們交出去的。”
而後又道:“宋國山河破碎,康王身為皇室宗親,怎麽可能不願北伐收迴故土?”
沈浪搖搖頭:“鵬舉啊,你不懂帝王心術到底有多黑暗,這點對你來說,可能還太深奧了,最好永遠不要明白,
我隻說一句話,你以為被世家把控的趙構能有自己做主的空間麽?
退一萬步,趙構不是傀儡,他有能力自己做出決定,
那麽隻有九歲的孩童,他的決定你敢聽麽?”
嶽鵬舉瞳孔一縮。
沈浪繼續說道:“看來這第一堂課你是真的沒聽明白啊,忠君不是讓你愚忠,
當你的想法與君主相悖,並且君主是錯誤的情況下,你必須及時糾正他的錯誤,以免鑄成不可挽迴的大錯,
這才是忠君,另外你是真的沒把後半句愛國聽進去,愛國不是讓你去無意義犧牲,
而是願意為了這個延續這個國家付出一切代價,
這個付出,不是指國家已經千瘡百孔,在大廈將傾前一刻,要奮戰到最後一刻,
而是盡早在為這個國家尋找一處更為穩定的港灣,你明白了麽?”
嶽鵬舉低頭沉默許久,直到放在炭火上的紫砂壺蓋子開始冒出茶水,他終於堅定了眼神。
“校長!學生知道該怎麽做了!”
沈浪:“怎麽做?”
嶽鵬舉:“大宋已經日薄西山,早已無藥可救,唯有破而後立,方能重迎新生?”
沈浪:“如果趙構招攬你,你該怎麽做?”
嶽鵬舉:“聽調不聽宣,北伐之路,絕不能受人掣肘。”
沈浪:“要是康王強迫你撤兵,以君王名義呢?”
嶽鵬舉傲然迴道:“天下麵前,個人名譽不足掛齒,鵬舉心中裝的大宋千萬子民生計,而不是不思進取的庸君!”
“好!”
沈浪一拍大腿,隨後從抽屜裏掏出一本封冊。
“嶽鵬舉聽旨!”
嶽鵬舉立馬單膝下跪。
“金陵陸軍學院第一期學生嶽鵬舉,理論實踐皆是第一,
並與南洋之戰中,身為士卒先登入圍,一戰穩住局麵,可謂戰功顯赫,
如今,鵬舉懷念故國意圖雪恥,朕心中很是感慨,
即日,特賜名單字為飛,願你早日達成夙願!”
嶽鵬舉眉頭一皺。
能得一國之君薑夢璿親自賜名,這是何等榮耀。
“鵬舉,還不速速起身。”
沈浪將女帝的冊子遞到他手中,一把將他攙扶起來。
“現在開始,鵬舉便是你的表字,你就叫嶽飛!”
嶽飛鄭重向沈浪行了個禮,口中大喊一聲:“是,多謝陛下,多謝攝政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