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國,汴州府,汴梁宮後庭。


    “不,兒臣不當皇帝,父皇正值壯年,兒臣豈能覬覦神器,請父皇收迴成命。”


    年僅十五歲的趙桓,跪在趙佶麵前,哭的那叫一個傷心欲絕。


    “父皇啊,兒臣真的不想坐這皇位,也不想當這太子了!”


    他再三懇求趙佶改變心意,一把抱住他的腳嚎啕大哭。


    看的出,趙桓是真的不想當這皇帝,而且絕對是發自內心的。


    “你給我起來!”


    趙佶沉喝一聲,強行讓太監把趙桓從地上扶起。


    “你看看你現在,可有半點我皇家儲君的樣子?趕緊把眼淚擦一下,準備接旨。”


    趙桓一聽,頭搖的跟撥浪鼓,臉上表情如同便秘似的難看。


    “父皇,兒臣真的沒有做好心理準備,還請父皇繼續執掌大宋江山,這大宋,不可以沒有父皇!”


    趙佶聞言,起身走到趙桓跟前,仔細幫他整理下有些淩亂的發絲,語重心長道。


    “皇兒啊,朕知道這個時候讓你撐起大宋這片搖搖欲墜的天,


    是難為你了,但你可是我趙家的子孫,更是大宋的儲君,此刻絕對不能退縮,


    何況這江山,早晚也會交到你手裏,隻不過這一天早到了而已,父皇沒用,


    沒能給你留下一片完好的江山,反而讓你在如此危難時刻委以重任,說實話,朕這心裏也過意不去。”


    說著,趙佶眼角落下兩行淚來。


    “父皇!”


    他一哭,趙桓也跟著繼續哭起來。


    父子二人在後庭注視中,上演了一出年度親情大戲,當真是感動了所有在場觀眾。


    趙桓是真的不願意在這個時候登基。


    眼下宋國局勢岌岌可危,汴河北岸的十五萬金兵虎視眈眈,隨時就要破城而入。


    而汴州府內軍民人心惶惶,對金兵到來深感恐懼。


    朝堂之上也全是一片淒涼的景象,就差把畏敵如虎四個字貼在臉上。


    選擇這種時候登基扭轉局勢,趙桓對自己的能力有一個清晰的認知。


    那就是辦不到,絕對辦不到。


    趙佶這邊,之所以退位也是抱著幾乎相同的想法。


    金兵軍勢強盛,自己又無力改變宋國羸弱局麵,繼續呆在皇位上,除了每天擔驚受怕外,再也沒有其他作用。


    此時還不如趕緊禪位給太子趙桓,索性拋開一切包袱,趁金兵尚未渡河,以太上皇的身份,趕緊離開汴州府趕往涇陽城避難。


    父子二人心思各異,一個堅決不受,一個堅持要禪位。


    幾番僵持過後,見趙桓遲遲不願接旨,索性就強硬讓內侍太監宣讀了禪位詔書,強行把趙桓扶上了皇位。


    趙桓是哭著坐到了這張無數人夢寐以求,此刻自己卻唯恐避之不及的龍椅上。


    直到他精神恍惚的接過帝璽,才確認自己現在已經是大宋新的君主。


    隻是這君主眼下處境,真的一點都不樂觀。


    “父皇,你教教兒臣,眼下局麵兒臣該怎麽做?”


    趙佶語重心長地叮囑道:“皇兒,現在開始你要自稱為朕,父皇沒什麽好教你的,


    大宋的一切都由你來決斷,望皇兒當為大宋子民著想,莫要有懈怠之意,做一位比父皇更好的好皇帝。”


    說完,趙佶向趙桓用力頭點點頭,給予了一絲堅定的信念。


    接著,頭也不迴,瀟灑拂袖離開了後庭。


    “父皇,父皇,你別走啊,父皇——”


    登基第一盞茶時間,趙桓是在極度惶恐狀態下度過的。


    事到如今,他也知道沒有任何退路,隻能選擇硬著頭皮來收拾這爛攤子。


    大宋曆四百二十一年,九月二十六日辰時整,趙桓於汴梁宮正殿接受百官膜拜,正式成為宋國新君。


    就在趙桓登基第二日,沈浪的楚國使團來到了汴州城。


    趙桓聽過沈浪的名號,得知是他到來後,立馬請他入宮覲見。


    他現在迫切需要找到解決眼前困境的辦法,而宋國朝臣全都靠不住,隻能問問沈浪的意見。


    一入汴梁宮,趙桓便親自前來迎接。


    “是鎮國公來了,朕仰慕鎮國公久矣,今日一見也算是得償所願,請鎮國公坐朕的車駕。”


    對於趙桓的熱情,沈浪隻是淡淡拒絕:“陛下,在下不過是楚國使臣,


    豈能有趙官家親自相迎,這禦駕車輦,臣實在是不敢坐,還望海涵。”


    但趙桓堅持要沈浪與自己同車,並露出滿臉為難的表情:“鎮國公,朕眼下心亂如麻,


    唯有鎮國公在身邊陪伴,朕的心才會平複下來,還請鎮國公莫要推辭,請上車吧。”


    趙桓一副愁眉苦臉模樣甚是可憐,加上態度誠懇不似做作,沈浪也不好再推托。


    “既然陛下這般相邀,那恭敬不如從命。”


    見沈浪答應,趙桓喜出望外,忙做了個請勢:“鎮國公,請。”


    “陛下,請。”


    客套迴禮後,兩人一前一後便上了車輦。


    看到沈浪被一國之君如此禮遇,心中湧現出一絲濃濃的嫉妒,卻也隻能隨駕跟在禦輦下行走。


    車輦內,趙桓主動跟沈浪拱手道:“鎮國公,求您一定要救救朕,朕現在,都不知道該如何是好。”


    說著,竟是要當麵給沈浪跪下。


    沈浪忙阻止他:“陛下萬萬不可如此,你乃萬金之軀當注意儀態,有何難處不妨說來一聽。”


    趙桓道:“鎮國公,我大宋如今的局勢想來你也是知道的,金軍囤與汴河北岸虎視眈眈,汴州府內人心惶惶,


    朕從父皇手裏接過的是一個風雨飄搖的江山,跟您說句實話吧,朕真的不想當這皇帝,真的不想……”


    沈浪:“陛下何必如此,既然太上皇把皇位交給了你,那一定是相信陛下能把事情處理好的。”


    趙桓一聽,麵露不忿之色:“父皇那是知道局勢如危卵,自己不想擔這罵名,所以才把皇位傳給了朕,


    說句不孝的話,父皇這是在甩包袱,要讓朕來擔這罵名呐。”


    沈浪瞪大雙眼:“陛下千萬不要這麽想,太上皇一定不是你所想的那般。”


    “俗話說,知子莫若父,子亦明父心啊。”趙桓擦了下眼淚,“父皇沉迷詩詞歌賦,喜愛收藏古玩珍畫,更是常與宮外美嬌娘花前月下盡顯風流,


    這些年更是為了采購奇花異石來妝點禦花園,都快把國庫的銀子都掏空了,眼下外敵來犯,我大宋卻是拿不出足夠的軍餉來激勵守城的軍民。”


    話到一半,他又衝沈浪拱手求道:“鎮國公,就當朕求您了,能不能給朕出個主意解了眼下困境,


    既然您能輔佐女帝陛下讓大楚展現中興之相,一定也可以幫大宋渡過眼下難關。”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拆家的二哈並收藏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