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業!滾出來!”


    “今日必須要給我們一個交代!”


    “說,是不是你貪墨了軍糧中飽私囊,卻拿黃土來糊弄我們!”


    “李業,你趕緊出來跟我說清楚,不然我們可就要攻城了!”


    府都東城樓外,數萬東州士兵齊聚。


    最顯眼位置,一幅由帆布製作的橫幅迎立三丈高空。


    上書曰:為國鎮守邊疆,常年任勞任怨,奈何遭受上官壓迫,饑寒交迫無以為繼,今此行徑實乃無奈之舉。


    另有兩名士兵雙手舉著長布,寫著八個大字:要餉吃糧,天經地義。


    一時間,那場麵人山人海,異常壯觀。


    兵卒的叫罵聲,威脅聲,口哨聲交織一片,真是烏煙瘴氣。


    城頭守衛此刻各個瑟瑟發抖,這樣的場麵他們也是生平僅見,一個個縮在垛口後連個屁都不敢放。


    “呔!”


    忽然一聲大吼,軍中猛然站出一個黑臉大漢。


    “哇呀呀——”


    隻見他調到一口戰鼓上,一邊搓手一邊嘴裏發出極其激昂的怪叫聲。


    “要餉吃糧,要餉吃糧啊,哇呀呀——”


    壯漢肌膚黝黑,宛若張飛臨世,在鼓麵上是又叫又跳。


    他的舉動引來周圍兵卒陣陣歡聲雀躍。


    “好樣的鄧大腳!”


    “鄧大腳,嚇死那幫龜孫,讓他們知道我東州大營的士兵不是好惹的孬種。”


    “繼續喊啊鄧大腳,東州大營就指望你了。”


    一片起哄聲中,鄧大腳表演的更加賣力了。


    “都給我安靜!”


    忽然,城頭響起一陣雄渾音浪,竟是蓋過了兵卒的呐喊。


    抬頭望去,卻見城牆上站著一名身穿勁裝的和尚,正雙手合十,目光炯炯有神。


    之前吵鬧聲音,在淨空出現那一刻,立馬安靜下來。


    “李大人到!”


    淨空話音一落,李業的身影出現在城牆上。


    “唉。”


    看到城外這樣混亂的場麵,李業隻覺一股前所未有的疲憊感席卷全身。


    他強打起精神衝他們招招手:“眾將士,本官知道你們今日到此是為了什麽,我知道你們受了委屈,


    其實本官也一樣,東州糧倉起火,你們心急,本官卻比你們更急,隻是現在急又有什麽用呢?


    問題還是要解決才行啊……”


    結果他話還沒說完,就被人無情打斷了。


    “夠了,你說這麽多屁話有什麽用,拿黃土當糧食給我們吃,你把我們當人看麽?”


    “李業!我本以為你是好官,平日裏那些風言風語我也沒當真,


    若非親眼所見你運來的米袋裏都是黃土,我現在都還相信你的為人!


    真是太讓我們失望了!”


    “狗官,你老實告訴我們,是不是拿我們的軍糧去換錢了!今天我們來這裏就是要討個公道的,


    我們平日操練已經很苦了,從軍不就為了有頓飽飯?現在你知道蜀地沒糧食,是打算囤積糧草中飽私囊麽?”


    兵卒們你一言我一語,原本沉寂下去的氣氛,再次被調動起來。


    一時間,山唿海嘯的謾罵聲傳入李業耳朵。


    對這些不堪入目的罵聲,李業隻是選擇默默承受,努力不讓自己發作。


    這時候,兵卒們的理智已經徹底失去,再說什麽都是無用的。


    唯一能解決問題的關鍵,隻有一樣。


    那就是讓這些失智的兵卒親眼見到軍糧擺在麵前。


    “兄弟們,砸!”


    軍中不知道誰蠱惑了一聲,下一刻,兵卒們齊齊抓起自己腳下的石塊,用力向城頭砸去。


    “大人小心!”


    淨空眼疾手快,一甩袖子,立刻把丟向李業的石頭掃落,拉著他快速後撤幾步。


    李業的侍衛則頂著盾牌,擋下石塊洗禮,不斷後退。


    場麵已經完全失控,情緒激動的士兵猶如一口口敞開的火藥桶,隻差一點火星,就會天翻地覆。


    “大人,先撤吧,等他們冷靜些再談。”


    “罷了,走吧。”


    李業在淨空勸說下,隻能暫時退迴下了城樓。


    城外東州大營兵卒鬧餉的消息迅速傳到沈浪耳中。


    聽到這個消息後,沈浪隻是微微一笑。


    “預料之中的事,燒毀糧倉的目的,不就是為了讓東州兵不戰自亂麽?”


    “眼下東州兵隻鬧不亂,關鍵是易萬城的三萬石糧草和閬中運來的糧還能讓士兵吃飽飯,


    一旦這些糧食都吃完了,挨餓的士兵可是什麽都做的出來。”


    法孝直在一旁聽著沈浪說起,點點頭:“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去年改稻為桑的計劃算是徹底成功了,


    眼下民間因為有鎮國公便宜的糧食可以采購,各大米行又被擠兌的無利可圖,隻能轉而種植桑苗來彌補損失,


    說實話,現在的蜀地,是災荒還是豐收,就全在鎮國公的一念之間了。”


    法孝直說這話時,背後冷汗直冒。


    眼前這位年輕的帝君心思縝密,深不可測,所布之局環環相扣,一旦入局便再難脫身。


    先是抬高蜀地絲錦地位,出台政令鼓勵民間貴族富戶使用蜀錦,再以巨額利潤誘使王府入套,把所有財力和精力都集中在蜀錦織造上。


    而後派人買通民間人士,宣傳蜀錦優勢,誘導眼界不高的農戶改種桑苗謀取利益,導致民間耕地所產於往年大幅下降。


    同時,各地糧商進駐蜀中,也是改稻為桑的一部分,高價從農戶手中收走新糧,又把米行陳米全部收空,直接導致下半年蜀中糧食大幅短缺。


    隻是這件事薑崇在的時候根本無法執行,沈浪又提早布局向女帝求了一份出征調令。


    他抓準薑崇迫切想跟關中豪族結交的心理,上演了一出出征戲碼,料定薑崇一定會接受調令出兵涼州,走的必然是岐道一途,順利把他調離了府都。


    最後,失去薑崇坐鎮的東州大營成為一盤散沙,再燒毀東州糧倉後,沈浪已經徹底掌控了主動權。


    如今整個蜀地的生殺大權,完完全全掌握在了沈浪手裏。


    隻要以糧為餌,就能控製住東州兵馬。


    想到這些,法孝直不由覺得可笑。


    為薑崇的籌謀感到可笑。


    他費盡心思擴編的幾十萬人馬,就這樣被沈浪不費一兵一卒玩弄在鼓掌。


    “好了,局也差不多了,再鬧兩天就該我來收尾。”


    沈浪放下茶盞,平靜地說了一句。


    “李業是個聰明人,知道眼下局勢隻有我能平息,就等他上門吧。”


    法孝直:“鎮國公,要不快一些吧,薑崇可能已經在迴來的路上了。”


    沈浪卻不屑一顧:“有兵的薑崇,我可能還要顧忌他兩分,現在沒了牙齒和利爪的病貓,我還用在乎他能施展什麽手段麽?”


    法孝直一聽,仔細想想好像也是這麽迴事。


    現在的薑崇迴不迴來,的確已經改變不了大局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不愛拆家的二哈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不愛拆家的二哈並收藏功高蓋主怕被殺,結果女帝要下嫁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