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永康侯府的表姑娘兒子十分中意
錦世子打賭輸了撿個新娘當世子妃 作者:寒廿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父女二人去到孫老夫人院兒裏的時候,劉氏和孫霜兒也在,看到武安侯過來,兩人慌忙起身行禮,武安侯麵無表情的掃了二人一眼沒有作聲,然後看向孫老夫人。
“策兒,你來的正好,芸兒馬上就要出嫁了,她一個年輕小姑娘總不能操辦自己的婚事,府裏現在事情這麽多,我便做主解了劉氏的禁足讓她幫忙料理府中的雜事。
上次芸娘和她娘家侄兒的事情她也跟我說了,都是那個劉睿一人所為,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劉睿廢了一條腿也算得到了教訓,左右芸兒也沒出什麽大事,與雲家的婚事也妥當,我也替你訓過劉氏了,這件事兒就這麽過去吧。”孫老夫人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勸道。
“老夫人——”武安侯不讚同的皺了皺眉,剛要出聲反對,孫芸娘輕輕碰了碰他的衣袖,他轉頭看了女兒一眼,見女兒微不可見對著自己搖了搖頭,便沒有再作聲。
“祖母說的是,近來府中確實事情不少,那這段時間就辛苦劉姨娘了,等過些日子穆姑娘進門了,劉姨娘也就輕鬆了。”孫芸娘麵露淺笑對孫老夫人說道。
剛開始孫老夫人和劉氏母女聽到孫芸娘的話還比較高興,可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三人都變了臉色,劉氏慌忙轉頭看向武安侯,可武安侯站在孫芸娘旁邊,連看都沒看她。
“策兒,芸兒說的是什麽意思?穆姑娘是誰?”孫老夫人看著武安侯問道。
“今日兒子正是為了此事來的,芸兒馬上就要出閣,府中中饋也要有人接手,永康侯府的表姑娘兒子十分中意,所以今日特來告知老夫人,過幾日兒子就將她娶進來。”
一旁的劉氏聽後臉上瞬間變的蒼白起來,身子也微晃幾下,一旁的孫霜兒趕緊伸手扶住自家姨娘。
“策兒——”孫老夫人聽後大聲怒斥:“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這麽多年來劉氏盡心操持這個家,如今你說娶就娶,將她置於何處?”
“嗬,一個妾室我還要考慮她的心情嗎?再說了這一切不都是她心甘情願的嗎?總之這樁親事已經定下來,其它的不用再講了,芸兒,我們走吧。”
武安侯說完朝自家女兒看了一眼轉身離開了,孫芸娘屈膝給孫老夫人行了禮,然後轉身去追自家父親了。
“老夫人——”劉氏淚流滿麵的看著孫老夫人,她沒想到自己這麽多年來在侯府做牛做馬,如今竟換來這般羞辱。
原來她想著侯爺若真的不將她扶正的話,她也認命了,左右侯爺身邊隻有她一個女人,將來她就是這侯府的女主人,她以為除了周氏,這輩子侯爺不會再對別的女人起心思,可誰知他竟然又改變主意要娶妻。
那這麽多年來她算什麽?堂堂劉家嫡女,自降身價進府做小,好不容易除掉了周氏,現在竟然被一個半路殺出來的女人占了本該屬於自己的位置。
孫老夫人此時也無話可說,她隻能不停的轉動著手中的佛珠來平息自己心底的憤怒,哼,果然不是親生的就是喂不熟,平心而論,除了劉氏當年那件事以外,這麽多年來自己對這個兒子也算是盡心盡責了,可現在他全然不顧她的感受說娶妻就娶妻,如此任性哪裏有將自己這個母親放在眼裏?
“你迴去吧好好休息。”武安侯將女兒送迴她的院子,站在院子門口慈愛的看著女兒說道。
“嗯,爹爹——”孫芸娘抬頭看著武安侯,想了想開口:“當年劉氏為何會進我們家的門?”
此話一出,孫芸娘便看到父親垂在身側的手一下子握成拳,似乎在極力壓抑著自己的怒氣。
“此事說來話長,等日後我再與你細說,你迴去吧。”武安侯說完也不待孫芸娘反應,直接轉身離開了。
孫芸娘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歎了一口氣轉身迴了院子。
武安侯迴到主院,這是他與雁芙的院子,推開門來到內室,這裏的一切都和雁芙在世時一模一樣,他來到床邊坐下,伸手撫著床上的被褥躺在床上,盯著上方青色的床幔。
劉氏的母親與孫老夫人交好,當初老夫人就想讓劉氏嫁進來,但他的生母已為他定下了周家嫡女,父親不同意與周家退親,後來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再後來他和雁芙成了親,婚後夫妻恩愛舉案齊眉,一年以後雁芙給他生下了芸兒,一家人和和美美,他以為他們能永遠幸福下去。
直到他醒來發現自己與劉氏衣衫不整的躺在床上,雁芙錯愕的愣在那裏,一臉的不敢置信,還有老夫人和劉家人的蜂擁而至。
後來雁芙同意劉氏進門,雖然沒有怪他,但他仍然覺得愧對於她,雁芙的身子生下芸娘就一直不太好,一個月後劉氏有了身孕,自此更是隔三差五的都要請大夫,直到幾年前終是支撐不住丟下了他和女兒。
這麽多年他經常在想,若是當年自己沒有喝下老夫人遞過來的那碗參湯,若是沒有在恍惚間將劉氏認成雁芙,這一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她還會好好的陪在自己和芸兒身邊?
如今他又要娶妻了,雁芙若是泉下有知的話會不會怪自己?武安侯失落的閉上了眼睛。
武安侯已經與老夫人打過招唿了,那這親事就要盡早籌辦起來,孫家為了表示對穆挽歌的重視,還托了顧開顏和官媒上門提親,因為要等雲淮到皇都重新商量婚期,女兒馬上要出嫁了,時間緊急所以需得趕緊將人給娶進來,於是兩家商議十日後也就是七月初八迎娶。
武安侯府這幾日也都忙了起來,準備辦喜事的東西,孫老夫人哪怕再生氣也無法阻止這樁婚事,劉氏這幾日強撐著笑臉操持府中的雜事,更讓她覺得難堪的是,府裏的下人也重新將她的稱唿改迴了劉姨娘,沒人再喊她二夫人。
沒想到她苦心算計多年,到頭來居然為她人作了嫁衣,劉氏覺得所有人都在看她笑話,暗地裏不知摔了多少套茶具。
“策兒,你來的正好,芸兒馬上就要出嫁了,她一個年輕小姑娘總不能操辦自己的婚事,府裏現在事情這麽多,我便做主解了劉氏的禁足讓她幫忙料理府中的雜事。
上次芸娘和她娘家侄兒的事情她也跟我說了,都是那個劉睿一人所為,這麽長時間過去了,劉睿廢了一條腿也算得到了教訓,左右芸兒也沒出什麽大事,與雲家的婚事也妥當,我也替你訓過劉氏了,這件事兒就這麽過去吧。”孫老夫人擺出一副苦口婆心的模樣勸道。
“老夫人——”武安侯不讚同的皺了皺眉,剛要出聲反對,孫芸娘輕輕碰了碰他的衣袖,他轉頭看了女兒一眼,見女兒微不可見對著自己搖了搖頭,便沒有再作聲。
“祖母說的是,近來府中確實事情不少,那這段時間就辛苦劉姨娘了,等過些日子穆姑娘進門了,劉姨娘也就輕鬆了。”孫芸娘麵露淺笑對孫老夫人說道。
剛開始孫老夫人和劉氏母女聽到孫芸娘的話還比較高興,可接下來的一句話,讓在場的三人都變了臉色,劉氏慌忙轉頭看向武安侯,可武安侯站在孫芸娘旁邊,連看都沒看她。
“策兒,芸兒說的是什麽意思?穆姑娘是誰?”孫老夫人看著武安侯問道。
“今日兒子正是為了此事來的,芸兒馬上就要出閣,府中中饋也要有人接手,永康侯府的表姑娘兒子十分中意,所以今日特來告知老夫人,過幾日兒子就將她娶進來。”
一旁的劉氏聽後臉上瞬間變的蒼白起來,身子也微晃幾下,一旁的孫霜兒趕緊伸手扶住自家姨娘。
“策兒——”孫老夫人聽後大聲怒斥:“你知不知道你在說什麽,這麽多年來劉氏盡心操持這個家,如今你說娶就娶,將她置於何處?”
“嗬,一個妾室我還要考慮她的心情嗎?再說了這一切不都是她心甘情願的嗎?總之這樁親事已經定下來,其它的不用再講了,芸兒,我們走吧。”
武安侯說完朝自家女兒看了一眼轉身離開了,孫芸娘屈膝給孫老夫人行了禮,然後轉身去追自家父親了。
“老夫人——”劉氏淚流滿麵的看著孫老夫人,她沒想到自己這麽多年來在侯府做牛做馬,如今竟換來這般羞辱。
原來她想著侯爺若真的不將她扶正的話,她也認命了,左右侯爺身邊隻有她一個女人,將來她就是這侯府的女主人,她以為除了周氏,這輩子侯爺不會再對別的女人起心思,可誰知他竟然又改變主意要娶妻。
那這麽多年來她算什麽?堂堂劉家嫡女,自降身價進府做小,好不容易除掉了周氏,現在竟然被一個半路殺出來的女人占了本該屬於自己的位置。
孫老夫人此時也無話可說,她隻能不停的轉動著手中的佛珠來平息自己心底的憤怒,哼,果然不是親生的就是喂不熟,平心而論,除了劉氏當年那件事以外,這麽多年來自己對這個兒子也算是盡心盡責了,可現在他全然不顧她的感受說娶妻就娶妻,如此任性哪裏有將自己這個母親放在眼裏?
“你迴去吧好好休息。”武安侯將女兒送迴她的院子,站在院子門口慈愛的看著女兒說道。
“嗯,爹爹——”孫芸娘抬頭看著武安侯,想了想開口:“當年劉氏為何會進我們家的門?”
此話一出,孫芸娘便看到父親垂在身側的手一下子握成拳,似乎在極力壓抑著自己的怒氣。
“此事說來話長,等日後我再與你細說,你迴去吧。”武安侯說完也不待孫芸娘反應,直接轉身離開了。
孫芸娘看著父親離開的背影,歎了一口氣轉身迴了院子。
武安侯迴到主院,這是他與雁芙的院子,推開門來到內室,這裏的一切都和雁芙在世時一模一樣,他來到床邊坐下,伸手撫著床上的被褥躺在床上,盯著上方青色的床幔。
劉氏的母親與孫老夫人交好,當初老夫人就想讓劉氏嫁進來,但他的生母已為他定下了周家嫡女,父親不同意與周家退親,後來此事就不了了之了,再後來他和雁芙成了親,婚後夫妻恩愛舉案齊眉,一年以後雁芙給他生下了芸兒,一家人和和美美,他以為他們能永遠幸福下去。
直到他醒來發現自己與劉氏衣衫不整的躺在床上,雁芙錯愕的愣在那裏,一臉的不敢置信,還有老夫人和劉家人的蜂擁而至。
後來雁芙同意劉氏進門,雖然沒有怪他,但他仍然覺得愧對於她,雁芙的身子生下芸娘就一直不太好,一個月後劉氏有了身孕,自此更是隔三差五的都要請大夫,直到幾年前終是支撐不住丟下了他和女兒。
這麽多年他經常在想,若是當年自己沒有喝下老夫人遞過來的那碗參湯,若是沒有在恍惚間將劉氏認成雁芙,這一切是不是就不會發生?她還會好好的陪在自己和芸兒身邊?
如今他又要娶妻了,雁芙若是泉下有知的話會不會怪自己?武安侯失落的閉上了眼睛。
武安侯已經與老夫人打過招唿了,那這親事就要盡早籌辦起來,孫家為了表示對穆挽歌的重視,還托了顧開顏和官媒上門提親,因為要等雲淮到皇都重新商量婚期,女兒馬上要出嫁了,時間緊急所以需得趕緊將人給娶進來,於是兩家商議十日後也就是七月初八迎娶。
武安侯府這幾日也都忙了起來,準備辦喜事的東西,孫老夫人哪怕再生氣也無法阻止這樁婚事,劉氏這幾日強撐著笑臉操持府中的雜事,更讓她覺得難堪的是,府裏的下人也重新將她的稱唿改迴了劉姨娘,沒人再喊她二夫人。
沒想到她苦心算計多年,到頭來居然為她人作了嫁衣,劉氏覺得所有人都在看她笑話,暗地裏不知摔了多少套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