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嚴重的一次分手,她和幾個姐妹去看電影,一邊看,一邊哭,下半場去ktv,唱得聲嘶力竭。
唱到半夜,癱倒在沙發上,迷離的燈光照在她的臉上,支離破碎。
姐妹們也醉了,卻是更嗨了。
這個ktv隔音效果並不是十足十,她們的聲音完全蓋住了其他包廂的人。
吳可捂著眼睛,無聲無息,旁人疑惑,這麽吵,也能睡過去?還是醉得不省人事了?擔心地搖搖她,試探她的反應。她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事。
她隻是想起陳彥東了。
傷口已經結痂脫落,留下了快疤,不會再痛,但看到還是會想起。她就是這樣的心情。
和他分手之後,她也萎靡了一陣。她帶著決絕如壯士割腕的心情,把他送她的東西扔的扔,送的送,沒留一件。
終究會好的。她這麽想。
吳可最近一次聽到陳彥東的消息,是他考上了大學。該學校很不錯,他從小展現的聰明沒有被辜負。
反觀她呢,高中匆忙上完,沒考上大學,整日在外麵遊玩。
她認識了很多人,男男女女,形色各異。她瘦下來了,也學會穿著打扮,圈子裏,還挺吃得開。可她還是會感到空虛。漫無邊際,宇宙般,她隻覺自己無處可去。
有時候,她覺得抑鬱症還沒好,用少許菸酒來麻痹自己,慢慢的,她發現,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缺陷。
她仿佛得到了慰藉。
這種慰藉也是空虛的,但至少比菸酒好。
吳可找了工作。她也得生活呀,男人是靠不住的,在她交了第三任男友後,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便利店櫃員、餐廳服務員、超市收銀員、服裝店導購,短短四年,她都做過。她不嫌這些工作沒出息,因為她自知學歷不夠,沒那個資本挑三揀四。
她租住了間老式小區的小房子,一個月租金一千,包水電,微薄的工資支出這部分後,剩下的勉強夠她零用。
也幸虧她沒墮落到深淵,需要靠出賣皮肉來賺錢。
雖平庸,但也平靜。
直到林越澤和枝子請她和陳彥東。
她出社會早,和林越澤、枝子這種尚在象牙塔裏的不一樣。他們尚有學生氣在,而她已經被社會打磨得世故了。
看到陳彥東,她有一瞬間的驚詫,很快掩過去,對他笑了笑,說:好久不見。
真的好久好久了。
六七個年頭有了吧?
他躥高了,輪廓也更鮮明了,變黑還是變白,她已記不清了。
看,時間就是這樣,哪怕愛得真切,恨得真切,這麽多年過去,也都淡了。
真的,她心裏已經掀不起大的波瀾了。
那頓飯吃得很愉快。
林越澤和枝子會走到這一步,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他們當事人身在霧中,可旁人看得清清楚楚。
聽說林越澤腦後有塊反骨,從小就是讓廖阿姨頭疼的角色,把喬家院子鬧得雞飛狗跳的事也沒少幹。有的大人看見他,就要笑著啐一句:小兔崽子。
枝子搬過來之後,他就慢慢收斂起來了。他還是野,但不鬧了。
而枝子呢,像她崇拜陳彥東一樣地跟著林越澤玩兒。
初中分開三年,他們高中又考到一所學校了。
他們還是在一起玩。
林越澤看枝子的眼神變了,或者說,當年都是小孩子,心無雜念,眼神自然純淨。
她隱約有感覺,林越澤喜歡枝子,枝子也喜歡林越澤,區別大概是,一個自知,一個不自知而已。
現在,是她直覺驗證的一天。
她由衷為他們開心。
可人心終究是複雜的,說不嫉妒是假的,尤其是對比這麽強烈的情況。但她不想鬧僵關係。感謝枝子,她依舊那麽善良。
吃完飯,林越澤和枝子坐車迴家,陳彥東說要送她。
她沒作聲,被當做默認了。
走了很長一段路,陳彥東才開口說話,說的卻很無厘頭,「身上都沾了火鍋味。」
她點頭,「是啊。早知道是吃火鍋,就不穿這麽好的衣服來了。」
陳彥東笑了,「噴點檸檬水就好了。」
不痛不癢,毫無營養的一段對話過後,就算是破冰了。
他們又聊起彼此的近況,聊電影、工作、住房,甚至菜價、房價,但絕口不提往事。
這是難得的默契。
吳可似乎又嚐出絲絲當年和他談戀愛時的味道——有點澀口,但主調仍是甜的。
不過這感覺也就轉瞬即逝罷了。
她不會再像那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一樣,沉湎在自己的幻覺中。
陳彥東是變了,變好還是變壞,卻無法通過短短的對話得出結論,她不是飛蛾,不會貿然撲向這團火。
隻能說,他們依舊可以做朋友。
吳可並不缺朋友,他也不是最獨特的那個。
雖說那些所謂的朋友有幾分虛情,幾分假意,她把握不透,但活在這個世界上,必要的社交關係,該維持的,還是得維持。
和陳彥東也是這樣。
所以,走到她家樓下,她笑著對他說:「我先上去了,有空常聯繫。」
維持這樣不遠不近,或者表麵客套的關係就好。
也隻需要做到這一步。
好馬不吃迴頭草,更何況,她對他的愛意已不在。哪怕陳彥東眼神很深地望著她,似乎有什麽話要說,她也隻是,說了句再見,扭頭就走。
唱到半夜,癱倒在沙發上,迷離的燈光照在她的臉上,支離破碎。
姐妹們也醉了,卻是更嗨了。
這個ktv隔音效果並不是十足十,她們的聲音完全蓋住了其他包廂的人。
吳可捂著眼睛,無聲無息,旁人疑惑,這麽吵,也能睡過去?還是醉得不省人事了?擔心地搖搖她,試探她的反應。她擺了擺手,示意自己沒事。
她隻是想起陳彥東了。
傷口已經結痂脫落,留下了快疤,不會再痛,但看到還是會想起。她就是這樣的心情。
和他分手之後,她也萎靡了一陣。她帶著決絕如壯士割腕的心情,把他送她的東西扔的扔,送的送,沒留一件。
終究會好的。她這麽想。
吳可最近一次聽到陳彥東的消息,是他考上了大學。該學校很不錯,他從小展現的聰明沒有被辜負。
反觀她呢,高中匆忙上完,沒考上大學,整日在外麵遊玩。
她認識了很多人,男男女女,形色各異。她瘦下來了,也學會穿著打扮,圈子裏,還挺吃得開。可她還是會感到空虛。漫無邊際,宇宙般,她隻覺自己無處可去。
有時候,她覺得抑鬱症還沒好,用少許菸酒來麻痹自己,慢慢的,她發現,現代人或多或少都有精神缺陷。
她仿佛得到了慰藉。
這種慰藉也是空虛的,但至少比菸酒好。
吳可找了工作。她也得生活呀,男人是靠不住的,在她交了第三任男友後,深刻地明白了這個道理。
便利店櫃員、餐廳服務員、超市收銀員、服裝店導購,短短四年,她都做過。她不嫌這些工作沒出息,因為她自知學歷不夠,沒那個資本挑三揀四。
她租住了間老式小區的小房子,一個月租金一千,包水電,微薄的工資支出這部分後,剩下的勉強夠她零用。
也幸虧她沒墮落到深淵,需要靠出賣皮肉來賺錢。
雖平庸,但也平靜。
直到林越澤和枝子請她和陳彥東。
她出社會早,和林越澤、枝子這種尚在象牙塔裏的不一樣。他們尚有學生氣在,而她已經被社會打磨得世故了。
看到陳彥東,她有一瞬間的驚詫,很快掩過去,對他笑了笑,說:好久不見。
真的好久好久了。
六七個年頭有了吧?
他躥高了,輪廓也更鮮明了,變黑還是變白,她已記不清了。
看,時間就是這樣,哪怕愛得真切,恨得真切,這麽多年過去,也都淡了。
真的,她心裏已經掀不起大的波瀾了。
那頓飯吃得很愉快。
林越澤和枝子會走到這一步,是她意料之中的事。
他們當事人身在霧中,可旁人看得清清楚楚。
聽說林越澤腦後有塊反骨,從小就是讓廖阿姨頭疼的角色,把喬家院子鬧得雞飛狗跳的事也沒少幹。有的大人看見他,就要笑著啐一句:小兔崽子。
枝子搬過來之後,他就慢慢收斂起來了。他還是野,但不鬧了。
而枝子呢,像她崇拜陳彥東一樣地跟著林越澤玩兒。
初中分開三年,他們高中又考到一所學校了。
他們還是在一起玩。
林越澤看枝子的眼神變了,或者說,當年都是小孩子,心無雜念,眼神自然純淨。
她隱約有感覺,林越澤喜歡枝子,枝子也喜歡林越澤,區別大概是,一個自知,一個不自知而已。
現在,是她直覺驗證的一天。
她由衷為他們開心。
可人心終究是複雜的,說不嫉妒是假的,尤其是對比這麽強烈的情況。但她不想鬧僵關係。感謝枝子,她依舊那麽善良。
吃完飯,林越澤和枝子坐車迴家,陳彥東說要送她。
她沒作聲,被當做默認了。
走了很長一段路,陳彥東才開口說話,說的卻很無厘頭,「身上都沾了火鍋味。」
她點頭,「是啊。早知道是吃火鍋,就不穿這麽好的衣服來了。」
陳彥東笑了,「噴點檸檬水就好了。」
不痛不癢,毫無營養的一段對話過後,就算是破冰了。
他們又聊起彼此的近況,聊電影、工作、住房,甚至菜價、房價,但絕口不提往事。
這是難得的默契。
吳可似乎又嚐出絲絲當年和他談戀愛時的味道——有點澀口,但主調仍是甜的。
不過這感覺也就轉瞬即逝罷了。
她不會再像那個十幾歲的小女孩一樣,沉湎在自己的幻覺中。
陳彥東是變了,變好還是變壞,卻無法通過短短的對話得出結論,她不是飛蛾,不會貿然撲向這團火。
隻能說,他們依舊可以做朋友。
吳可並不缺朋友,他也不是最獨特的那個。
雖說那些所謂的朋友有幾分虛情,幾分假意,她把握不透,但活在這個世界上,必要的社交關係,該維持的,還是得維持。
和陳彥東也是這樣。
所以,走到她家樓下,她笑著對他說:「我先上去了,有空常聯繫。」
維持這樣不遠不近,或者表麵客套的關係就好。
也隻需要做到這一步。
好馬不吃迴頭草,更何況,她對他的愛意已不在。哪怕陳彥東眼神很深地望著她,似乎有什麽話要說,她也隻是,說了句再見,扭頭就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