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李克用放縱士兵剽掠陽曲、榆次,還攻陷忻州,遂在忻州留駐,按兵不發,每天隻在附近籌措糧草。
河東節度使鄭從讜的兵力,大部分都已經派去南方勤王去了,隻好向振武節度使契苾璋求救。
契苾璋,是在李國昌叛逃到韃靼後繼任振武節度使的,現在聽說李克用率軍迴來了,正擔心自己的地盤,想要趁他立足未穩去攻打他,卻又覺得名不正言不順,正在煩惱。
忽然接到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求救,當下大喜,於是點起帳下兵馬,會同突厥、吐穀渾部落精兵,共有六萬大軍,率軍來攻李克用,一連攻破李克用幾個大寨。
這一日,李克用和諸將正在飲酒,忽報轅門外有一支兵來索戰。李克用派人打探,原來卻是振武節度使契苾璋帳下大將安休休、薛阿檀前來挑戰。
十三太保李存孝道:“父帥且留杯中酒,待兒去拿一將來才飲。”
言畢,飛身上馬出營,大叫:“來將何人?”
二人答道:“吾乃振武軍大將安休休、薛阿檀是也!”
李存孝更不答話,拍馬向前,二將一齊迎敵,戰不數合,李存孝大喝一聲,輕舒猿臂,把二將活擒過來,勒馬迴營,其時酒尚未寒。
李克用大喜,即對二將道:“你二人願降否?”
二將對李存孝佩服得很,立即表示願意投降。
李克用遂命他二人,連同他們帶的士兵,全部歸於李存孝帳下聽令。李克用原有四十八員大將,現在又收了二人,遂將他二人一道,稱為五十大將。李存孝與二將結為兄弟,折箭為盟,永相救援。
契必璋失了兩員大將,不敢再戰,連夜退守太原。
李克用率軍進逼陽曲。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派大將張彥球,率軍五千,扼守百井關。
臨行前,鄭從讜說:“沙陀兵馬,兵強馬壯,李克用本人就是天下難得的猛將,更何況新收的十三太保,個個英雄。我們兵少,隻能憑險據守,切不可與他爭戰。”
張彥球許諾,率軍前往百井關。
沙陀先鋒大將、十三太保李存孝,率三千飛虎軍來到百井關下,日日挑戰,張彥球緊記鄭從讜囑咐,不敢出戰,隻是日夜戒備。
李克用聽說婁煩有牧馬場,有大量軍馬,於是下令李存孝去奪馬。
李存孝跨上千裏渾,與薛誌勤、賀黑虎、安休休、薛阿檀四將,統領三千飛虎兵,殺奔婁煩縣。這婁煩縣在晉陽城的西邊,屬於嵐州轄地。
唐嵐州刺史湯群,原來是龐勳部將,十三年前,曾鎮守泗州,兵敗投降,輾轉做到嵐州刺史。徐州軍隊素以勇猛著稱,而湯群又是徐州軍的猛將,聽說沙陀軍來婁煩搶奪牧馬場,當下點兵迎戰。
兩軍對陣,湯群罵道:“沙陀逆賊,安敢來搶奪我馬場!”
李存孝怒喝:“你也是龐勳餘孽,何不早降!”
湯群迴罵道:“你若勝過我手中......”
他話未說完,隻見李存孝身後一員大將縱馬出戰,提刀便砍向湯群麵門。湯群連忙挺槍招架。不數合,被薛阿檀虛晃一刀,伸手抓住胸口,拽下馬,拖迴本陣,喝令士兵綁了。
“你,你,你,不講武德!我不服!你趁我不備偷襲。”他氣得大罵。
李存孝笑道:“各位兄弟,他不服。誰與他再比試比試?”
“我來!”說話的是安休休。
李存孝命將湯群鬆綁放迴去。讓他充分準備好。
安休休縱馬出陣,高聲叫道:“你準備好了沒有?快來與我決一死戰!”
湯群縱馬出陣,與安休休鬥在一起,不數合,又被安休休捉住。
李存孝問:“你服氣了沒有?”
湯群:“我服了!早聽說沙陀人勇猛,說十三太保如何如何,以前還不相信。將軍賬下能人怎麽多。末將情願歸降!”
於是將手下整個嵐州,投降李存孝,獻上好馬一萬匹。李存孝命他仍然留任嵐州刺史,為大軍籌措糧餉,自率三千飛虎軍趕著馬群迴營。
卻說朱溫,跟隨黃巢一起造反好幾年了,屢次得到黃巢的提拔,被收為義子,又官居高位,這些年率軍南征北戰,打仗時搶來的美人兒,也不知有幾十個,他本性好色,那裏肯做了和尚,隻管吃素?
隻是因為情人眼裏出西施,少年時認定了宋州刺史的女兒窈窕淑女張麗華,縱使挑選了幾個嬌娃,在身邊伺候,甚至有的還給他生了一兒半女,他心中總嫌不夠優秀,總覺得是味同嚼蠟,無甚可取,今日享用,明日拋棄,總不曾留任何一個常在身邊,娶為正妻。
這次迴到同州,卻是喜從天降。天公作美,他的心上人張麗華,竟然淪落到了同州,被他部下搶掠到手。眾人見她美貌,氣質高貴,不敢侵犯。又聽她口音,乃是大帥的同鄉,不敢造次,遂獻到朱溫座前。
朱溫見一花容月貌的女子跪在案下,瑟瑟發抖,朱溫定神一瞧,正是這些年心中念念不忘的好女郎,雖然她頭發蓬亂,身穿粗布衣裳,卻不失沉魚落雁之貌,難掩驚世駭俗之美。不禁失聲道:“你是從前宋州刺史的小姐張麗華麽?”
女子低聲稱是。朱溫連忙下座把她攙扶起身,連聲道:“請起!請起!張小姐是我同鄉,突遭兵禍,想是受驚不小了!”
張麗華含羞稱謝,起來站在一旁,仍然驚魂未定。
朱溫又問她父母家人情況,張女答道:“亂軍之中,家父已去世,家母亦失散,小女子跟隨了一班老鄉逃難,顛簸大半年,流離至此,還幸虧遇見將軍的部下,念在同鄉情分,不曾為難,才得苟活到現在。”
朱溫高興得雙手擊掌道:“自從少年時在宋州郊外,在小姐上香的寺廟,一睹芳容,傾慕已久,近些年東奔西走,時常派人到宋州貴府上探問,竟然沒有消息。我已私下發誓,娶婦不得如卿,情願終身不娶,所以到了今天,尚未娶妻呢。老天爺保佑,再次見到小姐。這正所謂三生有幸呢!”
張女聞言,禁不住兩頰飛紅,低頭無言。
朱溫就叫來女傭,將張麗華帶下去梳洗打扮,又選擇了黃道吉日,正式成婚。到了好日子,高朋滿座,好不熱鬧。新郎朱溫穿著大齊將軍官服,身披大紅花,倒也是喜氣洋洋;張麗華精心打扮,珠圍翠繞,裝束如天仙一般,身穿紅色嫁衣,頭上頂了紅蓋頭,紅蓋頭蓋不住窈窕身材,與朱溫並立在紅地毯上,拜了天地,再遙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洞房花燭,盡不享的溫柔纏綿。
後人有詩歎道:
強盜居然識風流,窈窕淑女君好逑。試看同州交拜日,和聲竟爾配雎鳩。
朱溫既得張麗華為妻,又有一美少年,原名叫康勤,聰明伶俐,朱溫深愛之,收為養子,更名為朱友文,也令他管張氏叫媽媽。一家人一起朝夕相處,真是快活極了。
先前,大齊皇帝黃巢,派大將朱溫,為同華防禦使,兼同州刺史,進逼河中,抵禦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恰好,楊複光被任命為左驍衛上將軍,兼京城南麵行營都監使,率手下的忠武軍八都將,來助王重榮。
朱溫屢次被王重榮、楊複光打敗。王重榮、楊複光遂進兵渭北,與朱溫相持。朱溫自知難以抵敵,急忙派遣使者去長安,請求增兵,不料黃巢竟然不允許。
朱溫又接連上表,先後十次,起初是不答一詞,後來甚至下詔嚴詞駁斥,說他手擁強兵,不肯為大齊國效力雲雲。
朱溫未免憤悶,反複差人打探,終於探明底細,原來是大齊尚書左仆射孟楷,因上次朱溫斬了其好友王溥,與朱溫結下仇怨,接到朱溫告急表章,先瞞而不報,後暗中讒間,以致如此。
朱溫大怒。楊複光又看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關鍵時刻,楊複光又拿出他的絕活,政治思想工作----招安。
楊複光秘密潛入同州城,了解到朱溫的親信謝瞳和自己是福建老鄉,刻意結交他。又以高官厚祿為誘餌,勸降、收買了朱溫的部將胡真,讓二人極力勸朱溫投降。
這一天,朱溫正在煩惱不已,門客謝瞳勸說道:
“黃巢起於草莽,趁著唐朝衰落,諸藩鎮不和而僥幸得到天下,不是靠功德成就霸業,俗話說,德不配位,不可能長久,甚至不一定能得到善終。現在大唐天子逃難到蜀中,召集天下藩鎮出兵勤王,諸藩鎮兵馬皆到,說明天下人心仍然思唐;況且他們派將軍您隻率少許人馬在同華與唐軍主力惡戰,自己卻私下派重兵守衛藍田等南下的道路,作為將來撤退的後路。將軍力戰在外,而孟楷庸人牽製於內,危險就在眼前。秦朝大將章邯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不得不選擇背叛秦朝。”
朱溫的親信胡真也讚同謝瞳的說法,道:“大丈夫該當機立斷,稍有貽誤,走漏了風聲恐怕就會有危險。”
朱溫發火道:“你二人是要我當叛徒,陷我於不義啊!”
謝瞳說:“黃巢造反,才是大唐叛徒。大帥降唐,歸順朝廷,乃是棄暗投明。”
朱溫知道,義父黃巢勢力日蹙,他這個草頭皇帝必不能久,心下又惱恨孟楷,聽了二人這番言語,不禁點頭稱是。
朱溫與諸將商議,朱珍、徐懷玉、張存敬、郭言等全部讚成。
郭言,乃是太原人,南遷到南陽新野縣安家,少年時就躬耕持家,鄉裏稱頌。前幾年,黃巢大軍路過新野,被裹挾從軍,輾轉撥到朱溫帳下為將。
朱溫又與妻子張氏商量,說準備投降唐朝,不知可否?
張氏本是唐朝官員的女兒,她的父親,曾經擔任宋州刺史,當然極力讚成。
朱溫於是決定降唐,叫人把黃巢派駐部隊的監軍嚴實、馬恭,引誘過來,將他二人殺死,傳其首級號令軍前,說要降唐,改邪歸正,棄暗投明。
這時候,正是中和二年,大齊皇帝黃巢金統三年,公元882年,九月十七日。
朱溫與楊複光見麵,相談甚歡。之前他們在鄧州不打不相識,互相都很佩服。朱溫也不嫌棄楊複光是個宦官,與他歃血為盟,結成異姓(異性)兄弟。
朱溫又派人帶上一份厚禮,送信給王重榮。因朱溫母親也姓王,與王重榮同一輩份,而王重榮年齡又比朱溫大十幾歲,朱溫遂認他為舅舅,說是情願舉州歸附,投降唐朝,乞他幫忙,謀個一官半職就好。現成的人情,王重榮當然笑納。乃派掌書記李巨川過河與朱溫商談細節。
李巨川出身隴西李氏,其先祖李逢吉曾經出任宰相。他性情溫和,神態安詳,思維敏捷,言輒中理,文章出眾,因此王重榮聘請他為掌書記。
王重榮初次出任節度使,經驗不足,又受命討伐黃巢,每天收到大量的文書、詔書,需要迴複並安排應對,他頃刻就能答複,安排得井井有條。王重榮需要寫的奏章、檄文,全部出自他的手筆,朝廷、鄰道都很讚歎。
這次朱溫投降,李巨川安排得滴水不漏。
這時唐僖宗李儇(李儼)正派首相王鐸,擔任諸道行營都都統,在河中府前線指揮。王重榮、楊複光派人向王鐸匯報。
王鐸聽說勁敵朱溫要求投降,喜出望外,叫他們引朱溫來河中府見麵。
朱溫秘密渡過黃河,趕到河中府,先拜見王重榮,口稱:“舅舅在上,受孩兒一拜。”
王重榮叫其子王珂,時年尚幼,出來拜見朱溫,稱朱溫為表哥。朱溫稱其為表弟。
王重榮領朱溫拜見王鐸。王鐸濃眉長髯,非常威嚴,表情嚴肅,朱溫顫栗不敢出聲。
王鐸一見朱溫,這人身長大約八尺,膀闊三停,臉如噀血,須若金針,耳猶兩翼,藍發狼牙,甚是醜陋。但是畢竟他見多識廣,並不驚訝,開口問道:“你就是朱溫?聽說你在黃巢手下,戰功赫赫,也是高級將領。”
朱溫壯著膽子說:“末將隻為混口飯吃罷了。末將母親也姓王,若蒙不棄,願意做您的外孫侍奉您。”
王鐸大喜:“我看你是個識時務的英雄。你想做個什麽官?”
朱溫囁嚅道:“外孫兒時的夢想,就是做官當做執金吾。也不知道執金吾是個什麽官。”
王鐸哈哈大笑:“哈哈哈。這執金吾,就是金吾衛大將軍,正三品呢!”
朱溫嚇了一跳:“正三品?那麽大?”
王鐸道:“沒問題。我就封你為左金吾衛大將軍。”
朱溫立即跪下,說:“從今往後,外孫就是宰相大人的人了,隻要您吩咐一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王鐸大喜,道:“好!隻要你一切都聽本相的,什麽都好說。我再封你為同華節度使,正二品大官。你現有同州,就是你的駐地,還有華州,你把它打下來,也是你的地盤。”
朱溫高興極了,連連說:“謝謝外公!謝謝外公!”
王鐸有很多蓋好玉璽的空白詔書,當場墨敕除官,封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兼同華節度使,命他攻打華州。
朱溫大喜,領命返迴同州。
王鐸又派人,帶上謝瞳一起,飛馬報告遠在成都的僖宗。
唐僖宗李儇(李儼)接連接到兩處奏章,非常欣慰,對左右說道:“這是上天賜朕哩!隻是這個人的名字太難聽了。朱溫,豬瘟,不知道養豬的最怕豬得瘟病嗎?朕給他改一個名字,就叫朱全忠吧,全心全意,忠於朕,忠於大唐。”
於是下詔,賜朱溫名全忠,還任命他為河中行營招討副使。
朱溫少年時的夢想,像漢光武帝年輕時一樣,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到這時,兩個願望竟然都實現了!去年已經娶了張麗華為妻,今年又做了左金吾衛大將軍,甚至還超額,當上了節度使。而且,還攀上了宰相王鐸這個靠山,將來想飛黃騰達還不容易?
朱溫又得僖宗皇帝親自賜名全忠。朱溫一想,全忠二字,拆開來,就是“人王中心”,心中暗喜。從此朱溫與官軍聯絡,一同攻打黃巢。
大齊皇帝黃巢任命的華州刺史李詳,眼見得朱溫投降唐朝,被封為右金吾衛大將軍、同華節度使,皇上還賜名朱全忠,待遇這麽好,非常眼紅。
正好朱全忠(朱溫)也想立功,派人來勸降。李詳準備投降唐朝。不料,被黃巢的監軍發覺,黃巢大怒,遂將李詳斬首。黃巢令派弟弟黃鄴出任華州刺史。
李詳的部將王遇,駐守華陰縣,號令部下為李詳報仇,驅逐黃鄴,舉州歸唐。王鐸用空白詔書,任命王遇為華州刺史。
黃巢派親王黃揆及大將王璠,率大軍攻克華州。降唐的華州刺史王遇逃奔同州,投奔朱全忠(朱溫)。
黃揆、王璠再轉攻同州,朱全忠(朱溫)難以抵擋,隻得放棄同州,東渡黃河,投奔新認的舅舅、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這時,各道勤王兵馬都已經殺到了京城長安周圍,對黃巢占領的長安孤城形成了包圍態勢。大齊皇帝黃巢的勢力範圍,除了孤城長安,幾乎僅限於同、華二州。
但是各道兵馬,先前多半都被黃巢打怕了,連吃敗仗,不敢輕易出戰,多數都在逗留觀望,都希望別人先出頭,自己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動作。
卻說平盧節度使,先前是宋威,曾經擔任討伐王仙芝起義的招討使。後來宋威病故,由曾元裕接替。不久,曾元裕也病故了。再下一任節度使是安師儒。
現在,平盧軍大將王敬武,起兵叛亂,驅逐節度使安師儒,王敬武自稱平盧軍留後。王敬武投降黃巢,向黃巢進獻錢糧。
這時候各道勤王兵馬都已來到關中聚集,隻有平盧軍沒有派兵來。唐朝宰相王鐸,派判官、諫議大夫、前隱士張浚去青州,勸王敬武歸順朝廷。
這時正是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十月。關內大饑荒,餓死不少人。官軍也很缺糧草。
張浚來到青州,求見王敬武,王敬武因為已經投降黃巢,所以對張浚的到來,並不熱心,也沒有出迎。
張浚見到王敬武,責備道:“王大帥貴為封疆大吏,是保家衛國的高官,是帝國的屏障,百姓的依靠。不過,我看你一定是半個月沒有睡過好覺了吧?”
王敬武大驚:“你怎麽知道?”
張浚說:“我看你印堂發暗,雙目無神,十天之內,必有血光之災!”
王敬武道:“願聞其詳!”
張浚卻不著急,說:“你還不請我坐下,沏上一壺好茶,我們慢慢說。”
王敬武立即請張浚上座,又吩咐人沏茶。
張浚品了一口茶:“這茶,卻是不錯。”又說:“王大帥。我奉了皇上的命令,攜帶聖旨來,就是欽差大臣,是你的長官,又代表朝廷。你對長官、朝廷無禮,你的下屬難道不會效仿嗎?何況你上個月擅自驅逐節度使安大帥,私自執掌節度使的權力,你能保證你的下屬都是心服口服?你能隨時隨地了解你的部將們在想什麽?有沒有人想要幹掉你取而代之?”
一席話說得王敬武驚慌失措,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素知張先生乃世間少見的大才,在終南山隱居,實乃世外高人!請先生教我。”
張浚對他說:“人生首先應該懂得順與逆,其次應該知道利和害。黃巢隻是一個販私鹽的黑社會幫派頭目,利用詭計,趁中原防守空虛,僥幸進入長安,也敢稱王稱霸。試問王大帥,你反叛累代帝王,奴顏媚膝地侍奉黃巢逆賊,究竟能得到什麽好處?黃巢能給你錢財,還是給你權力?黃巢封你為節度使,你的部下都認可嗎?他們當年在沂州,在宋州,可都是與黃巢血戰到底的勇士!如今天下各道兵馬,全部都已經集中到了京城長安附近,唯獨你淄青的兵馬沒有到,但是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各鎮幾十萬大軍,爭相發兵勤王,將長安團團包圍,黃巢的死期,應該不遠了。一旦這些勤王的兵馬,平定了黃巢,天子迴到京城,大帥你有何麵目見天下人呢?假如幾十萬勤王大軍來到青州問話,你如何迴答他們呢?”
這一番話,如醍醐灌頂,把王敬武驚出一身冷汗!他竦然起身,向張浚表示感謝,並立即把黃巢派來的監軍給殺了,然後命大將朱瑄,率軍八千,糧草一批,跟隨張浚一路西行,前來長安勤王。
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跟李克用世代結親,來往密切。
王處存對結義兄弟、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說:“黃巢大軍非常強盛,要設法召迴我親家李克用來,才有可能打敗黃巢。”
王重榮與京城南麵行營都監使楊複光商議,楊複光非常讚同。
楊複光說:“李克用的父親李國昌,與我義父(指楊玄階)曾經在鹽州一起共事,我知道他一家絕非故意反叛朝廷。李克用本欲南下勤王,之所以還在忻州觀望,原因是與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之間互相都有猜忌,鄭從讜鎮守太原,隻要他不借道,李克用就不敢南下。如果用朝廷的聖旨曉喻鄭公,命令他與李克用修好,估計李克用肯定願意前來,戴罪立功。以沙陀騎兵的驍勇,作為先鋒,定可早日平定黃巢。”
於是二人一起向宰相,時任行營招討都都統王鐸提出建議。
王鐸本是個沒什麽主見的人,聽了二人建議,也覺得很好,立即就用皇上發的空白詔書召李克用,並曉諭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令以國事為重,與李克用捐釋前嫌,讓李克用大軍南下勤王。
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接到宰相王鐸的指示,知道李克用真的是朝廷下旨召喚來勤王的,當然奉命,於是送信給李克用,自己責備自己說之前不該阻攔李克用南下,耽誤他報效朝廷。
李克用於是親率十三太保,與數百騎兵,來到太原,與鄭從讜見麵,談得非常投機。鄭從讜送給李克用還有大量糧草。另外又送名馬、金銀、絲綢若幹。
嵐州刺史湯群,自從李克用兵馬南下後,終日惶恐,怕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怪罪,乃投靠振武節度使契必璋。鄭從讜奏報朝廷,調湯群為懷州刺史。懷州,位於東都洛陽北麵,隸屬於河陽節度使。朝廷準奏,鄭從讜派使者攜帶詔書,前往嵐州。
十月一日,使者抵達嵐州,湯群殺之,舉州歸附契必璋。
兩天後,消息傳到河東,鄭從讜派馬步都虞侯張彥球率軍討伐,攻陷嵐州,生擒湯群,斬首示眾。
李克用、周德威及十三太保等,率五萬大軍,日夜兼程,經嵐州、石州(今呂梁),打算進駐河中,與王重榮匯合。
命十三太保李存孝率部下三千飛虎兵為先鋒。飛虎兵皆是一人三馬,輪換著騎,因此速度飛快,行軍速度可以加快一倍,達到每天三、四百裏。
命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率一萬人緊隨其後,望河中府進發。
雁門節度使是這次臨時設置,從河東節度使轄地北部劃出,管轄雲、蔚、朔三州。
王鐸又上奏僖宗,將嵐州劃歸李克用暫管。李克用接到任命,格外踴躍。
陳景思道:“此去河中府不遠,河中是長安的東門,朝廷金牌調取一十八鎮諸侯,屢次與賊軍奮戰,總是敗多勝少,因而會兵一處,隻等大帥兵到,協力破巢。不可久停,速宜進兵。”
這時,乃是中和二年,大齊皇帝黃巢金統三年,公元882年,十二月。
人馬正行,忽報前麵塵埃起處,金鼓齊鳴,一彪人馬到來。眾視之,乃大都統王鐸、副都統崔安潛,及總監軍宦官楊複光等率十八鎮節度使,前來迎接李克用。李克用一馬當先,眾節度使皆滾鞍下馬,與李克用相見。
李克用問道:“大唐一十八鎮諸侯,人馬盡有,不能保駕,使聖上遠奔,失其社稷,此何理也?”
王鐸道:“我等皆懷報國之心,爭奈巢賊部下,驍勇善戰者極多,因此眾人措手不及,屢戰屢敗。”
李克用道:“吾想高祖、太宗太原起義之時,六十四處煙塵,一十八處擅改年號,苦爭血戰,創立三百年大唐天下,如此英雄,今子孫如此懦弱,被巢賊侵奪如此,何也?”
楊複光道:“此天之曆數,有泰有否,時勢不同。”又向李克用介紹眾藩鎮姓名,並各鎮守地方:
第一鎮:名門望族,四世三公,封爵晉國公,大司徒,侍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桃李滿天下,學生滿朝廷,官拜諸道行營招討都都統,仍兼同平章事,兼義成軍節度使王鐸。尚未赴鎮,直接從行在成都而來。
第二鎮:簪纓世代,門閥名家,仗義待人,揮金似土,壽安公主嫡孫,封爵常山王,檢校太尉兼尚書令,遙兼同平章事,剪滅龐勳功臣,成德節度使王景崇。駐地鎮州(今河北正定)。
第三鎮:將門虎子,高尚誌節,封爵魏郡王,檢校太尉,遙兼同平章事,魏博節度使韓簡。駐地魏州(今大名縣)。
第四鎮:勇冠三軍,威武不群,諸道行營左行軍司馬,忠武節度使周岌。駐地許州(今許昌)。其實周岌並未離鎮,而是派忠武都將鹿晏弘、王建等率兵隨總監軍宦官楊複光勤王。
第五鎮:軍官世家,勇冠三軍,檢校工部尚書,諸道行營右行軍司馬,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駐地蒲州。
第六鎮:博古知今,撥亂反正,蜀漢丞相諸葛孔明之後,檢校尚書右仆射,遙兼同平章事,諸道行營左先鋒使,河陽節度使諸葛爽。駐地孟州。
第七鎮:威嚴多智,驍勇剛悍,諸道行營右先鋒使,宣武節度使康實。駐地汴州。
第八鎮:賑窮救急,誌大心高,催遣綱運租賦防遏使,感化節度使時溥。駐地徐州。
第九鎮:撥亂反正,威鎮羌胡,名聞涼州,河南都統,邠寧度使朱玫。駐地邠州(今陝西彬縣)。
第十鎮:忠君愛國,義薄雲天,京城名少,檢校刑部尚書,東麵招討使,義武節度使王處存。駐地定州。
第十一鎮:德行純備,節操過人,北麵招討使,鄜延(又名保大軍)節度使李孝昌。駐地鄜州(今陝西富縣)。
第十二鎮:威震西北,政尚清肅,賜姓李,封夏國公,西麵招討使,夏綏(又名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駐地夏州(又名統萬城,今山西靖邊縣白城子村)。
第十三鎮:沉毅果斷,武藝超群,京城西麵都統,鳳翔節度使李昌言。駐地鳳翔府。
第十四鎮:棄暗投明,武藝超群,左金吾衛大將軍,同華節度使朱全忠(朱溫)。駐地同州,暫時借住河中府。
第十五鎮:精通韜略,善曉兵機,昭義節度使孟方立。駐地邢州(今邢台)。
第十六鎮:交遊豪傑,結納英雄,天平節度使曹存實。駐地鄆州。
第十七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奉天節度使齊克儉。駐地奉天(今陝西乾縣)。
第十八鎮:英勇冠世,剛勇絕倫,平盧節度使王敬武。駐地青州。王敬武未離鎮,派大將朱瑄率兵前來。
諸鎮軍馬,多寡不等,共計二十萬。李克用番漢人馬,獨有五萬,氣勢洶洶,威壓諸鎮。
十八鎮節度使,並非全部兵馬都在河中府。有一些是駐紮在長安城西北方位,大家對長安形成了半包圍態勢,隻是部分將帥到了河中府。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
河東節度使鄭從讜的兵力,大部分都已經派去南方勤王去了,隻好向振武節度使契苾璋求救。
契苾璋,是在李國昌叛逃到韃靼後繼任振武節度使的,現在聽說李克用率軍迴來了,正擔心自己的地盤,想要趁他立足未穩去攻打他,卻又覺得名不正言不順,正在煩惱。
忽然接到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求救,當下大喜,於是點起帳下兵馬,會同突厥、吐穀渾部落精兵,共有六萬大軍,率軍來攻李克用,一連攻破李克用幾個大寨。
這一日,李克用和諸將正在飲酒,忽報轅門外有一支兵來索戰。李克用派人打探,原來卻是振武節度使契苾璋帳下大將安休休、薛阿檀前來挑戰。
十三太保李存孝道:“父帥且留杯中酒,待兒去拿一將來才飲。”
言畢,飛身上馬出營,大叫:“來將何人?”
二人答道:“吾乃振武軍大將安休休、薛阿檀是也!”
李存孝更不答話,拍馬向前,二將一齊迎敵,戰不數合,李存孝大喝一聲,輕舒猿臂,把二將活擒過來,勒馬迴營,其時酒尚未寒。
李克用大喜,即對二將道:“你二人願降否?”
二將對李存孝佩服得很,立即表示願意投降。
李克用遂命他二人,連同他們帶的士兵,全部歸於李存孝帳下聽令。李克用原有四十八員大將,現在又收了二人,遂將他二人一道,稱為五十大將。李存孝與二將結為兄弟,折箭為盟,永相救援。
契必璋失了兩員大將,不敢再戰,連夜退守太原。
李克用率軍進逼陽曲。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派大將張彥球,率軍五千,扼守百井關。
臨行前,鄭從讜說:“沙陀兵馬,兵強馬壯,李克用本人就是天下難得的猛將,更何況新收的十三太保,個個英雄。我們兵少,隻能憑險據守,切不可與他爭戰。”
張彥球許諾,率軍前往百井關。
沙陀先鋒大將、十三太保李存孝,率三千飛虎軍來到百井關下,日日挑戰,張彥球緊記鄭從讜囑咐,不敢出戰,隻是日夜戒備。
李克用聽說婁煩有牧馬場,有大量軍馬,於是下令李存孝去奪馬。
李存孝跨上千裏渾,與薛誌勤、賀黑虎、安休休、薛阿檀四將,統領三千飛虎兵,殺奔婁煩縣。這婁煩縣在晉陽城的西邊,屬於嵐州轄地。
唐嵐州刺史湯群,原來是龐勳部將,十三年前,曾鎮守泗州,兵敗投降,輾轉做到嵐州刺史。徐州軍隊素以勇猛著稱,而湯群又是徐州軍的猛將,聽說沙陀軍來婁煩搶奪牧馬場,當下點兵迎戰。
兩軍對陣,湯群罵道:“沙陀逆賊,安敢來搶奪我馬場!”
李存孝怒喝:“你也是龐勳餘孽,何不早降!”
湯群迴罵道:“你若勝過我手中......”
他話未說完,隻見李存孝身後一員大將縱馬出戰,提刀便砍向湯群麵門。湯群連忙挺槍招架。不數合,被薛阿檀虛晃一刀,伸手抓住胸口,拽下馬,拖迴本陣,喝令士兵綁了。
“你,你,你,不講武德!我不服!你趁我不備偷襲。”他氣得大罵。
李存孝笑道:“各位兄弟,他不服。誰與他再比試比試?”
“我來!”說話的是安休休。
李存孝命將湯群鬆綁放迴去。讓他充分準備好。
安休休縱馬出陣,高聲叫道:“你準備好了沒有?快來與我決一死戰!”
湯群縱馬出陣,與安休休鬥在一起,不數合,又被安休休捉住。
李存孝問:“你服氣了沒有?”
湯群:“我服了!早聽說沙陀人勇猛,說十三太保如何如何,以前還不相信。將軍賬下能人怎麽多。末將情願歸降!”
於是將手下整個嵐州,投降李存孝,獻上好馬一萬匹。李存孝命他仍然留任嵐州刺史,為大軍籌措糧餉,自率三千飛虎軍趕著馬群迴營。
卻說朱溫,跟隨黃巢一起造反好幾年了,屢次得到黃巢的提拔,被收為義子,又官居高位,這些年率軍南征北戰,打仗時搶來的美人兒,也不知有幾十個,他本性好色,那裏肯做了和尚,隻管吃素?
隻是因為情人眼裏出西施,少年時認定了宋州刺史的女兒窈窕淑女張麗華,縱使挑選了幾個嬌娃,在身邊伺候,甚至有的還給他生了一兒半女,他心中總嫌不夠優秀,總覺得是味同嚼蠟,無甚可取,今日享用,明日拋棄,總不曾留任何一個常在身邊,娶為正妻。
這次迴到同州,卻是喜從天降。天公作美,他的心上人張麗華,竟然淪落到了同州,被他部下搶掠到手。眾人見她美貌,氣質高貴,不敢侵犯。又聽她口音,乃是大帥的同鄉,不敢造次,遂獻到朱溫座前。
朱溫見一花容月貌的女子跪在案下,瑟瑟發抖,朱溫定神一瞧,正是這些年心中念念不忘的好女郎,雖然她頭發蓬亂,身穿粗布衣裳,卻不失沉魚落雁之貌,難掩驚世駭俗之美。不禁失聲道:“你是從前宋州刺史的小姐張麗華麽?”
女子低聲稱是。朱溫連忙下座把她攙扶起身,連聲道:“請起!請起!張小姐是我同鄉,突遭兵禍,想是受驚不小了!”
張麗華含羞稱謝,起來站在一旁,仍然驚魂未定。
朱溫又問她父母家人情況,張女答道:“亂軍之中,家父已去世,家母亦失散,小女子跟隨了一班老鄉逃難,顛簸大半年,流離至此,還幸虧遇見將軍的部下,念在同鄉情分,不曾為難,才得苟活到現在。”
朱溫高興得雙手擊掌道:“自從少年時在宋州郊外,在小姐上香的寺廟,一睹芳容,傾慕已久,近些年東奔西走,時常派人到宋州貴府上探問,竟然沒有消息。我已私下發誓,娶婦不得如卿,情願終身不娶,所以到了今天,尚未娶妻呢。老天爺保佑,再次見到小姐。這正所謂三生有幸呢!”
張女聞言,禁不住兩頰飛紅,低頭無言。
朱溫就叫來女傭,將張麗華帶下去梳洗打扮,又選擇了黃道吉日,正式成婚。到了好日子,高朋滿座,好不熱鬧。新郎朱溫穿著大齊將軍官服,身披大紅花,倒也是喜氣洋洋;張麗華精心打扮,珠圍翠繞,裝束如天仙一般,身穿紅色嫁衣,頭上頂了紅蓋頭,紅蓋頭蓋不住窈窕身材,與朱溫並立在紅地毯上,拜了天地,再遙拜高堂,夫妻對拜,然後洞房花燭,盡不享的溫柔纏綿。
後人有詩歎道:
強盜居然識風流,窈窕淑女君好逑。試看同州交拜日,和聲竟爾配雎鳩。
朱溫既得張麗華為妻,又有一美少年,原名叫康勤,聰明伶俐,朱溫深愛之,收為養子,更名為朱友文,也令他管張氏叫媽媽。一家人一起朝夕相處,真是快活極了。
先前,大齊皇帝黃巢,派大將朱溫,為同華防禦使,兼同州刺史,進逼河中,抵禦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恰好,楊複光被任命為左驍衛上將軍,兼京城南麵行營都監使,率手下的忠武軍八都將,來助王重榮。
朱溫屢次被王重榮、楊複光打敗。王重榮、楊複光遂進兵渭北,與朱溫相持。朱溫自知難以抵敵,急忙派遣使者去長安,請求增兵,不料黃巢竟然不允許。
朱溫又接連上表,先後十次,起初是不答一詞,後來甚至下詔嚴詞駁斥,說他手擁強兵,不肯為大齊國效力雲雲。
朱溫未免憤悶,反複差人打探,終於探明底細,原來是大齊尚書左仆射孟楷,因上次朱溫斬了其好友王溥,與朱溫結下仇怨,接到朱溫告急表章,先瞞而不報,後暗中讒間,以致如此。
朱溫大怒。楊複光又看到了一個千載難逢的良機。關鍵時刻,楊複光又拿出他的絕活,政治思想工作----招安。
楊複光秘密潛入同州城,了解到朱溫的親信謝瞳和自己是福建老鄉,刻意結交他。又以高官厚祿為誘餌,勸降、收買了朱溫的部將胡真,讓二人極力勸朱溫投降。
這一天,朱溫正在煩惱不已,門客謝瞳勸說道:
“黃巢起於草莽,趁著唐朝衰落,諸藩鎮不和而僥幸得到天下,不是靠功德成就霸業,俗話說,德不配位,不可能長久,甚至不一定能得到善終。現在大唐天子逃難到蜀中,召集天下藩鎮出兵勤王,諸藩鎮兵馬皆到,說明天下人心仍然思唐;況且他們派將軍您隻率少許人馬在同華與唐軍主力惡戰,自己卻私下派重兵守衛藍田等南下的道路,作為將來撤退的後路。將軍力戰在外,而孟楷庸人牽製於內,危險就在眼前。秦朝大將章邯也是因為同樣的原因不得不選擇背叛秦朝。”
朱溫的親信胡真也讚同謝瞳的說法,道:“大丈夫該當機立斷,稍有貽誤,走漏了風聲恐怕就會有危險。”
朱溫發火道:“你二人是要我當叛徒,陷我於不義啊!”
謝瞳說:“黃巢造反,才是大唐叛徒。大帥降唐,歸順朝廷,乃是棄暗投明。”
朱溫知道,義父黃巢勢力日蹙,他這個草頭皇帝必不能久,心下又惱恨孟楷,聽了二人這番言語,不禁點頭稱是。
朱溫與諸將商議,朱珍、徐懷玉、張存敬、郭言等全部讚成。
郭言,乃是太原人,南遷到南陽新野縣安家,少年時就躬耕持家,鄉裏稱頌。前幾年,黃巢大軍路過新野,被裹挾從軍,輾轉撥到朱溫帳下為將。
朱溫又與妻子張氏商量,說準備投降唐朝,不知可否?
張氏本是唐朝官員的女兒,她的父親,曾經擔任宋州刺史,當然極力讚成。
朱溫於是決定降唐,叫人把黃巢派駐部隊的監軍嚴實、馬恭,引誘過來,將他二人殺死,傳其首級號令軍前,說要降唐,改邪歸正,棄暗投明。
這時候,正是中和二年,大齊皇帝黃巢金統三年,公元882年,九月十七日。
朱溫與楊複光見麵,相談甚歡。之前他們在鄧州不打不相識,互相都很佩服。朱溫也不嫌棄楊複光是個宦官,與他歃血為盟,結成異姓(異性)兄弟。
朱溫又派人帶上一份厚禮,送信給王重榮。因朱溫母親也姓王,與王重榮同一輩份,而王重榮年齡又比朱溫大十幾歲,朱溫遂認他為舅舅,說是情願舉州歸附,投降唐朝,乞他幫忙,謀個一官半職就好。現成的人情,王重榮當然笑納。乃派掌書記李巨川過河與朱溫商談細節。
李巨川出身隴西李氏,其先祖李逢吉曾經出任宰相。他性情溫和,神態安詳,思維敏捷,言輒中理,文章出眾,因此王重榮聘請他為掌書記。
王重榮初次出任節度使,經驗不足,又受命討伐黃巢,每天收到大量的文書、詔書,需要迴複並安排應對,他頃刻就能答複,安排得井井有條。王重榮需要寫的奏章、檄文,全部出自他的手筆,朝廷、鄰道都很讚歎。
這次朱溫投降,李巨川安排得滴水不漏。
這時唐僖宗李儇(李儼)正派首相王鐸,擔任諸道行營都都統,在河中府前線指揮。王重榮、楊複光派人向王鐸匯報。
王鐸聽說勁敵朱溫要求投降,喜出望外,叫他們引朱溫來河中府見麵。
朱溫秘密渡過黃河,趕到河中府,先拜見王重榮,口稱:“舅舅在上,受孩兒一拜。”
王重榮叫其子王珂,時年尚幼,出來拜見朱溫,稱朱溫為表哥。朱溫稱其為表弟。
王重榮領朱溫拜見王鐸。王鐸濃眉長髯,非常威嚴,表情嚴肅,朱溫顫栗不敢出聲。
王鐸一見朱溫,這人身長大約八尺,膀闊三停,臉如噀血,須若金針,耳猶兩翼,藍發狼牙,甚是醜陋。但是畢竟他見多識廣,並不驚訝,開口問道:“你就是朱溫?聽說你在黃巢手下,戰功赫赫,也是高級將領。”
朱溫壯著膽子說:“末將隻為混口飯吃罷了。末將母親也姓王,若蒙不棄,願意做您的外孫侍奉您。”
王鐸大喜:“我看你是個識時務的英雄。你想做個什麽官?”
朱溫囁嚅道:“外孫兒時的夢想,就是做官當做執金吾。也不知道執金吾是個什麽官。”
王鐸哈哈大笑:“哈哈哈。這執金吾,就是金吾衛大將軍,正三品呢!”
朱溫嚇了一跳:“正三品?那麽大?”
王鐸道:“沒問題。我就封你為左金吾衛大將軍。”
朱溫立即跪下,說:“從今往後,外孫就是宰相大人的人了,隻要您吩咐一聲,赴湯蹈火,在所不辭!”
王鐸大喜,道:“好!隻要你一切都聽本相的,什麽都好說。我再封你為同華節度使,正二品大官。你現有同州,就是你的駐地,還有華州,你把它打下來,也是你的地盤。”
朱溫高興極了,連連說:“謝謝外公!謝謝外公!”
王鐸有很多蓋好玉璽的空白詔書,當場墨敕除官,封朱溫為左金吾衛大將軍,兼同華節度使,命他攻打華州。
朱溫大喜,領命返迴同州。
王鐸又派人,帶上謝瞳一起,飛馬報告遠在成都的僖宗。
唐僖宗李儇(李儼)接連接到兩處奏章,非常欣慰,對左右說道:“這是上天賜朕哩!隻是這個人的名字太難聽了。朱溫,豬瘟,不知道養豬的最怕豬得瘟病嗎?朕給他改一個名字,就叫朱全忠吧,全心全意,忠於朕,忠於大唐。”
於是下詔,賜朱溫名全忠,還任命他為河中行營招討副使。
朱溫少年時的夢想,像漢光武帝年輕時一樣,做官當做執金吾,娶妻當娶陰麗華,到這時,兩個願望竟然都實現了!去年已經娶了張麗華為妻,今年又做了左金吾衛大將軍,甚至還超額,當上了節度使。而且,還攀上了宰相王鐸這個靠山,將來想飛黃騰達還不容易?
朱溫又得僖宗皇帝親自賜名全忠。朱溫一想,全忠二字,拆開來,就是“人王中心”,心中暗喜。從此朱溫與官軍聯絡,一同攻打黃巢。
大齊皇帝黃巢任命的華州刺史李詳,眼見得朱溫投降唐朝,被封為右金吾衛大將軍、同華節度使,皇上還賜名朱全忠,待遇這麽好,非常眼紅。
正好朱全忠(朱溫)也想立功,派人來勸降。李詳準備投降唐朝。不料,被黃巢的監軍發覺,黃巢大怒,遂將李詳斬首。黃巢令派弟弟黃鄴出任華州刺史。
李詳的部將王遇,駐守華陰縣,號令部下為李詳報仇,驅逐黃鄴,舉州歸唐。王鐸用空白詔書,任命王遇為華州刺史。
黃巢派親王黃揆及大將王璠,率大軍攻克華州。降唐的華州刺史王遇逃奔同州,投奔朱全忠(朱溫)。
黃揆、王璠再轉攻同州,朱全忠(朱溫)難以抵擋,隻得放棄同州,東渡黃河,投奔新認的舅舅、唐河中節度使王重榮。
這時,各道勤王兵馬都已經殺到了京城長安周圍,對黃巢占領的長安孤城形成了包圍態勢。大齊皇帝黃巢的勢力範圍,除了孤城長安,幾乎僅限於同、華二州。
但是各道兵馬,先前多半都被黃巢打怕了,連吃敗仗,不敢輕易出戰,多數都在逗留觀望,都希望別人先出頭,自己看情況再決定下一步動作。
卻說平盧節度使,先前是宋威,曾經擔任討伐王仙芝起義的招討使。後來宋威病故,由曾元裕接替。不久,曾元裕也病故了。再下一任節度使是安師儒。
現在,平盧軍大將王敬武,起兵叛亂,驅逐節度使安師儒,王敬武自稱平盧軍留後。王敬武投降黃巢,向黃巢進獻錢糧。
這時候各道勤王兵馬都已來到關中聚集,隻有平盧軍沒有派兵來。唐朝宰相王鐸,派判官、諫議大夫、前隱士張浚去青州,勸王敬武歸順朝廷。
這時正是僖宗中和二年,公元882年,十月。關內大饑荒,餓死不少人。官軍也很缺糧草。
張浚來到青州,求見王敬武,王敬武因為已經投降黃巢,所以對張浚的到來,並不熱心,也沒有出迎。
張浚見到王敬武,責備道:“王大帥貴為封疆大吏,是保家衛國的高官,是帝國的屏障,百姓的依靠。不過,我看你一定是半個月沒有睡過好覺了吧?”
王敬武大驚:“你怎麽知道?”
張浚說:“我看你印堂發暗,雙目無神,十天之內,必有血光之災!”
王敬武道:“願聞其詳!”
張浚卻不著急,說:“你還不請我坐下,沏上一壺好茶,我們慢慢說。”
王敬武立即請張浚上座,又吩咐人沏茶。
張浚品了一口茶:“這茶,卻是不錯。”又說:“王大帥。我奉了皇上的命令,攜帶聖旨來,就是欽差大臣,是你的長官,又代表朝廷。你對長官、朝廷無禮,你的下屬難道不會效仿嗎?何況你上個月擅自驅逐節度使安大帥,私自執掌節度使的權力,你能保證你的下屬都是心服口服?你能隨時隨地了解你的部將們在想什麽?有沒有人想要幹掉你取而代之?”
一席話說得王敬武驚慌失措,如芒刺在背,坐立不安:“素知張先生乃世間少見的大才,在終南山隱居,實乃世外高人!請先生教我。”
張浚對他說:“人生首先應該懂得順與逆,其次應該知道利和害。黃巢隻是一個販私鹽的黑社會幫派頭目,利用詭計,趁中原防守空虛,僥幸進入長安,也敢稱王稱霸。試問王大帥,你反叛累代帝王,奴顏媚膝地侍奉黃巢逆賊,究竟能得到什麽好處?黃巢能給你錢財,還是給你權力?黃巢封你為節度使,你的部下都認可嗎?他們當年在沂州,在宋州,可都是與黃巢血戰到底的勇士!如今天下各道兵馬,全部都已經集中到了京城長安附近,唯獨你淄青的兵馬沒有到,但是多你一個不多,少你一個不少,各鎮幾十萬大軍,爭相發兵勤王,將長安團團包圍,黃巢的死期,應該不遠了。一旦這些勤王的兵馬,平定了黃巢,天子迴到京城,大帥你有何麵目見天下人呢?假如幾十萬勤王大軍來到青州問話,你如何迴答他們呢?”
這一番話,如醍醐灌頂,把王敬武驚出一身冷汗!他竦然起身,向張浚表示感謝,並立即把黃巢派來的監軍給殺了,然後命大將朱瑄,率軍八千,糧草一批,跟隨張浚一路西行,前來長安勤王。
義武節度使王處存,跟李克用世代結親,來往密切。
王處存對結義兄弟、河中節度使王重榮說:“黃巢大軍非常強盛,要設法召迴我親家李克用來,才有可能打敗黃巢。”
王重榮與京城南麵行營都監使楊複光商議,楊複光非常讚同。
楊複光說:“李克用的父親李國昌,與我義父(指楊玄階)曾經在鹽州一起共事,我知道他一家絕非故意反叛朝廷。李克用本欲南下勤王,之所以還在忻州觀望,原因是與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之間互相都有猜忌,鄭從讜鎮守太原,隻要他不借道,李克用就不敢南下。如果用朝廷的聖旨曉喻鄭公,命令他與李克用修好,估計李克用肯定願意前來,戴罪立功。以沙陀騎兵的驍勇,作為先鋒,定可早日平定黃巢。”
於是二人一起向宰相,時任行營招討都都統王鐸提出建議。
王鐸本是個沒什麽主見的人,聽了二人建議,也覺得很好,立即就用皇上發的空白詔書召李克用,並曉諭河東節度使鄭從讜,令以國事為重,與李克用捐釋前嫌,讓李克用大軍南下勤王。
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接到宰相王鐸的指示,知道李克用真的是朝廷下旨召喚來勤王的,當然奉命,於是送信給李克用,自己責備自己說之前不該阻攔李克用南下,耽誤他報效朝廷。
李克用於是親率十三太保,與數百騎兵,來到太原,與鄭從讜見麵,談得非常投機。鄭從讜送給李克用還有大量糧草。另外又送名馬、金銀、絲綢若幹。
嵐州刺史湯群,自從李克用兵馬南下後,終日惶恐,怕河東節度使鄭從讜怪罪,乃投靠振武節度使契必璋。鄭從讜奏報朝廷,調湯群為懷州刺史。懷州,位於東都洛陽北麵,隸屬於河陽節度使。朝廷準奏,鄭從讜派使者攜帶詔書,前往嵐州。
十月一日,使者抵達嵐州,湯群殺之,舉州歸附契必璋。
兩天後,消息傳到河東,鄭從讜派馬步都虞侯張彥球率軍討伐,攻陷嵐州,生擒湯群,斬首示眾。
李克用、周德威及十三太保等,率五萬大軍,日夜兼程,經嵐州、石州(今呂梁),打算進駐河中,與王重榮匯合。
命十三太保李存孝率部下三千飛虎兵為先鋒。飛虎兵皆是一人三馬,輪換著騎,因此速度飛快,行軍速度可以加快一倍,達到每天三、四百裏。
命大太保李嗣源、二太保李嗣昭率一萬人緊隨其後,望河中府進發。
雁門節度使是這次臨時設置,從河東節度使轄地北部劃出,管轄雲、蔚、朔三州。
王鐸又上奏僖宗,將嵐州劃歸李克用暫管。李克用接到任命,格外踴躍。
陳景思道:“此去河中府不遠,河中是長安的東門,朝廷金牌調取一十八鎮諸侯,屢次與賊軍奮戰,總是敗多勝少,因而會兵一處,隻等大帥兵到,協力破巢。不可久停,速宜進兵。”
這時,乃是中和二年,大齊皇帝黃巢金統三年,公元882年,十二月。
人馬正行,忽報前麵塵埃起處,金鼓齊鳴,一彪人馬到來。眾視之,乃大都統王鐸、副都統崔安潛,及總監軍宦官楊複光等率十八鎮節度使,前來迎接李克用。李克用一馬當先,眾節度使皆滾鞍下馬,與李克用相見。
李克用問道:“大唐一十八鎮諸侯,人馬盡有,不能保駕,使聖上遠奔,失其社稷,此何理也?”
王鐸道:“我等皆懷報國之心,爭奈巢賊部下,驍勇善戰者極多,因此眾人措手不及,屢戰屢敗。”
李克用道:“吾想高祖、太宗太原起義之時,六十四處煙塵,一十八處擅改年號,苦爭血戰,創立三百年大唐天下,如此英雄,今子孫如此懦弱,被巢賊侵奪如此,何也?”
楊複光道:“此天之曆數,有泰有否,時勢不同。”又向李克用介紹眾藩鎮姓名,並各鎮守地方:
第一鎮:名門望族,四世三公,封爵晉國公,大司徒,侍中,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桃李滿天下,學生滿朝廷,官拜諸道行營招討都都統,仍兼同平章事,兼義成軍節度使王鐸。尚未赴鎮,直接從行在成都而來。
第二鎮:簪纓世代,門閥名家,仗義待人,揮金似土,壽安公主嫡孫,封爵常山王,檢校太尉兼尚書令,遙兼同平章事,剪滅龐勳功臣,成德節度使王景崇。駐地鎮州(今河北正定)。
第三鎮:將門虎子,高尚誌節,封爵魏郡王,檢校太尉,遙兼同平章事,魏博節度使韓簡。駐地魏州(今大名縣)。
第四鎮:勇冠三軍,威武不群,諸道行營左行軍司馬,忠武節度使周岌。駐地許州(今許昌)。其實周岌並未離鎮,而是派忠武都將鹿晏弘、王建等率兵隨總監軍宦官楊複光勤王。
第五鎮:軍官世家,勇冠三軍,檢校工部尚書,諸道行營右行軍司馬,河中節度使王重榮。駐地蒲州。
第六鎮:博古知今,撥亂反正,蜀漢丞相諸葛孔明之後,檢校尚書右仆射,遙兼同平章事,諸道行營左先鋒使,河陽節度使諸葛爽。駐地孟州。
第七鎮:威嚴多智,驍勇剛悍,諸道行營右先鋒使,宣武節度使康實。駐地汴州。
第八鎮:賑窮救急,誌大心高,催遣綱運租賦防遏使,感化節度使時溥。駐地徐州。
第九鎮:撥亂反正,威鎮羌胡,名聞涼州,河南都統,邠寧度使朱玫。駐地邠州(今陝西彬縣)。
第十鎮:忠君愛國,義薄雲天,京城名少,檢校刑部尚書,東麵招討使,義武節度使王處存。駐地定州。
第十一鎮:德行純備,節操過人,北麵招討使,鄜延(又名保大軍)節度使李孝昌。駐地鄜州(今陝西富縣)。
第十二鎮:威震西北,政尚清肅,賜姓李,封夏國公,西麵招討使,夏綏(又名定難軍)節度使拓跋思恭,駐地夏州(又名統萬城,今山西靖邊縣白城子村)。
第十三鎮:沉毅果斷,武藝超群,京城西麵都統,鳳翔節度使李昌言。駐地鳳翔府。
第十四鎮:棄暗投明,武藝超群,左金吾衛大將軍,同華節度使朱全忠(朱溫)。駐地同州,暫時借住河中府。
第十五鎮:精通韜略,善曉兵機,昭義節度使孟方立。駐地邢州(今邢台)。
第十六鎮:交遊豪傑,結納英雄,天平節度使曹存實。駐地鄆州。
第十七鎮:貫通諸子,博覽九經,奉天節度使齊克儉。駐地奉天(今陝西乾縣)。
第十八鎮:英勇冠世,剛勇絕倫,平盧節度使王敬武。駐地青州。王敬武未離鎮,派大將朱瑄率兵前來。
諸鎮軍馬,多寡不等,共計二十萬。李克用番漢人馬,獨有五萬,氣勢洶洶,威壓諸鎮。
十八鎮節度使,並非全部兵馬都在河中府。有一些是駐紮在長安城西北方位,大家對長安形成了半包圍態勢,隻是部分將帥到了河中府。
欲知後事如何,且看下迴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