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世人,隻知道“鐵飯碗”,好像隻要有了工作就可以一直幹到退休,然後把崗位傳給子女,自己迴家安享晚年,卻不知道其實除了九十年代國企改革發生的下崗潮外,在59年也發生過類似的事兒。


    形成的原因說複雜也複雜,說簡單也簡單,畢竟很多事兒其實都是有延續性的,並非孤立的存在。


    1958年中央對統購統銷政策進行了調整,原來由國家嚴格控製的統購統銷模式變成了“差額管理,調撥包幹”,因此各省在完成統銷任務後,手裏會有留下相當一部分的返銷糧。


    從1958年3月開始,商業部門開始貫徹“大購大銷”的農產品購銷方針,征購的時候多征,返銷的時候多返。


    這種政策的出台,直接促成了地方上“放衛星”、虛報糧食產量的底氣和動力。


    反正我報的再高,統購上去後還要再返銷迴來,我把全部的糧食都征收上去以後,我這裏沒了糧食,又可以通過返銷再買迴來。


    這就是為什麽“畝產萬斤”的大衛星在1958年被放出來的原因,因為有返銷糧食。


    我造一個畝產萬斤典型,不僅能賺取政治資本,還能滿足一些群眾的炫耀心態,至於征收造成的糧食缺口,我可以用返銷糧填上。


    正常情況下,這麽想其實沒錯,但是錯在各處都這麽報以後,上麵就信以為真了,進而認為應該迅速將人力資源向工業集中,促進工業發展。


    於是,一邊拚命浮誇,另一邊就給各個企業單位定高指標。


    為了完成任務,廠礦企業就開始拚命招工,擴大生產完成上級下達的任務。


    於是乎,58年就從城市和農村一下子擴充了兩千萬工人出來。


    要知道,在這次大規模招工前,全國工人總數在三千多萬人。


    有人問,既然是58年擴產,那陳建國咋就沒進廠當工人?


    其實原因很簡單,這些廠礦都在郊區,或者說鄉下,畢竟擴產需要地方,城裏哪裏還有空地給你建廠?


    陳建國不是家裏就有個現成的崗位等待他去繼承,守著家門又不遠,自然對這些崗位挑肥揀瘦、不屑一顧。


    也是在那時候,他寧願去給街道辦守大門,都不願意去鄉下那些新開的廠房車間上班。


    結果就是兩千萬工人招了,城市裏的供應糧暴增,直接把農村口糧吃了。


    而在農村,因為響應發展工業的政策,各地積極參與“大煉鋼鐵”和接踵而至的自然災害,又一下失去上千萬年輕壯勞力抗災,農業生產遭到嚴重破壞,農產品產量大減。


    全國範圍內,幾乎就是在毫無征兆的情況下陷入了“大饑荒”。


    現在,因為各地糧食緊張的問題出現,高層也發覺情況有些不對。


    根據各方收集到的情況,於是派出多路調查人員下去了解基層真實情況。


    而現在到了年底,摸排的情況也已經逐漸匯總,上麵知道實際情況,於是乎就要對此錯誤進行糾正。


    陳建國聽到的消息就是,去年新增的兩千萬產業工人,大部分都怕是保不住崗位,還得迴鄉下去。


    這次裁員,軋鋼廠還要好點,畢竟因為他們的產量是受到鋼材產量的影響,所以提升的指標有限,所以並沒有進行擴招。


    這次的事兒,倒是和他們關係不大。


    不過聽到陳建國耳中,那也是心驚膽戰的。


    要知道,當初要不是嫌路遠,他差點就去上班了。


    想想,剛工作兩年就失業迴家。


    知道歸知道,陳建國也隻對閻解成說很多單位不會再招工的事兒,多說無益,自己丟掉了工作的機會還說什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四合院:從1958開始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鹹魚作者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鹹魚作者並收藏四合院:從1958開始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