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蘇一聽匡當的話語便明白了這邸報署眾人為難的東西是什麽,不由得心內有些汗顏:
“還是當初有些考慮不周啊,畢竟這個時代並不像後世一樣信息大爆炸,
什麽事情傳播的都極其迅速,每天都有足夠的時事報道。”
匡當見扶蘇若有所思,又接著補充道:“再者便是大秦邸報刊印速度遠遠勝過傳遞,特別是在邊遠之郡縣,
往往是一期邸報尚未傳至,下一期邸報又發往,其中對人馬物力的損耗也是一樁難事,因此不得不將其商討一番。
隻是還沒有得出最後結論,尚未來得及向太子殿下請示,便被太子殿下親眼得見而已。”
匡當一口氣將所有問題吐露出來。
反正這些東西最後都會先向扶蘇稟報,既然他現在在場就索性和盤托出,還能省些其中的來迴周折。
至於一旁的將閭們,既然扶蘇能帶其人突襲邸報署,想來是已然獲得了足夠信任,自然也沒有什麽好避諱的。
“所言甚是,本宮昔日所做之規製確實應隨時事發展有所改進,爾等可有規製?”
扶蘇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當即做了表態。
“我等初步商討所得,均以為六日一刊為佳,一則恰逢休沐之期,天下秦吏不必因此懈怠分神公事,
二來也可積攢更多政令政論傳遞,同時也減少往來郵傳成本,畢竟蘇紙如今仍未能滿足天下所需。
隻是如此一來,各地政令傳達不免有所遲緩,特別是陛下若有緊急詔命,便有些相悖了,因此還在商討之中。”
張蒼接過話茬,他是邸報署主官,在這種要出結論的時候自然要承擔起來責任。
“如此而言,本宮也以為六日一刊為佳,至於緊急詔命,畢竟是少數時候才可得見,可臨時增刊發行,也能適應陛下所需。”
扶蘇略作沉吟,很快便準許了張蒼等人的提議,同時也解決了眾人關於緊急詔命的疑慮。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邸報署眾人對視一眼,紛紛出言讚同,這的確是個好辦法。
而在一旁安靜聆聽的將閭心中卻有著更多感想:
“太子殿下在這邸報署內的影響力還真是非同一般,輕易便能置喙其中大事。”
“爾等稍候將此事草擬成文,本宮親自將其上書父皇,想必不會有所差池。”扶蘇特意在將閭麵前強調一番。
然後又繼續說道:“爾等不是憂愁版麵內容過於稀少麽,今日正好可先將一事刊登其上。
將閭弟,快來為彼輩解惑一二。”
將閭自然知道扶蘇說的是踏碓的事情,隻是臉上不免顯出些許猶疑之色:
“這...踏碓之物畢竟未曾有量產,輕易詔告天下是否有所不當?”
“將閭弟且放心,凡是大秦邸報,刊行前必會交由父皇親自審閱,若是父皇覺之不當,自然不會發出。”
扶蘇微微一笑,打消了將閭的疑慮,後者拿出踏碓圖紙,便對著邸報署眾人一陣口若懸河:
“...這便是‘踏碓’之用,相信此物能占上大秦邸報些許版麵,還望諸位斟酌詞句,將其廣詔天下。”
將閭一番言語博得了眾人的一致肯定,張蒼作為總編徑直拍板:
“此等利國利民之物自然可得刊登,我等這就緊急撰文。”
“些許文章而已,交由文吏撰寫便是。
如今事情既然已經圓滿解決,那諸位也就無須逗留於此了吧,還是快些將新稿整出為宜。”
扶蘇在一旁冷不丁地插了一嘴。
張蒼心思何等剔透,當下便安排了一名文吏前去撰寫文章,並遣散眾人,隻留匡當與端木未共處於室。
“此期大秦邸報,應當刊載了本宮被冊立為太子一事吧?”
眼見閑雜人等盡皆退走,扶蘇便對著張蒼徑直出言詢問。
“自是如此,太子殿下被冊立之事自然位居本期大秦邸報頭版頭條,端木未,拿一份邸報給太子殿下閱覽。”
張蒼心知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連忙讓端木未把草擬好的邸報拿上來交給扶蘇過目。
扶蘇接過端木未雙手遞來的邸報,開始靜心掃視,片刻之後才對著張蒼說道:“張總編的文筆自然是無可挑剔。
此份邸報排版分割也是上上之選,隻是本宮觀之,即便加上將閭弟的踏碓之物,也仍有冗餘之地,不妨再加上些許內容。”
“還請太子殿下明示。”張蒼輕易便能理解扶蘇的意思,但對於具體的細節卻是琢磨不透,隻得直言相詢。
“本宮受父皇恩典,得有開府建製之權,可授府內六百石官職,隻是本宮入朝未久,輔弼之臣不多。
爾等也是身負重任,無暇分身供職,因此本宮意欲效仿先王,在此期邸報之上發布求賢令,攬天下之才。”
鑒於在場的都是自己人,扶蘇也就不再遮掩,徑直把此行的最大目的道來。
在摸清嬴政對自己的態度之後,扶蘇的舉止顯得愈發激進。
當然,此事他早就在正旦私宴之時秘密請示過嬴政,得到了後者許可,不然扶蘇也不會如此貿然行事。
“太子殿下既然有所需,我等自然不敢有所辭,吾這就親自書上一封求賢令,為太子殿下分憂。”
張蒼想也沒想地就答應下來,這不僅是因為扶蘇對其的恩惠和情誼,更是得益於其對扶蘇的信任。
張蒼不認為扶蘇這番看似出格的建議是一時頭昏腦熱的結果,在他看來,這必然是得了嬴政首肯之舉。
饒是如此,張蒼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感慨:“太子殿下被冊立儲君之位後行事風格都大有不同,一改往日韜光養晦之舉啊。”
“無須勞煩,本宮早已有所準備,隻是要交由爾等前來斟酌一二,看看是否有無可供改進之處。”
扶蘇卻是直接拒絕了張蒼的請命。
在這個沒有唐詩宋詞的年代,這種能宣揚自己文采的時刻可是少之又少,自然要抓住機會。
說話間扶蘇便從袖中掏出一張蘇紙遞給張蒼,信心滿滿地等待著後者的反應。
張蒼雙手接過蘇紙,細細地讀了起來: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扶蘇所作的求賢令篇幅並沒有多長,張蒼很快便通讀一遍完畢,還是不由得感慨出聲:
“昔日太子殿下所作政論便是千古雄文,吾生平僅見,可隨著太子殿下事務日漸繁忙,大秦邸報上終究再難求得文章。
不想今日又得一足以流傳後世之文,雖不如前者篇幅宏大,甚至略有些儉省之意,但卻絲毫未失長篇氣力,甚至猶有過之。
雖是求賢之令,寫的卻是起伏交幻,感情如層巒疊嶂,行文似遊龍戲水,實在是世所罕見,蒼遠不如之,何談增刪斟酌之語?”
“哈哈,張蒼所言實在是有些誇張,不過一家之言而已,匡當、端木未,爾等過來斟酌一二。”
扶蘇雖然表麵謙虛,心裏卻是對張蒼的話語頗為受用,不然也不會讓匡當二人再來看上一眼。
“這作品可是典型的建安風骨,雖然篇幅極短,氣勢魄力卻是十足,自然入得了爾等法眼。”
沒錯,扶蘇直接將後世曹操發布的求賢令給抄了過來。
隻是把其中有關陳平的典故稍微改了改,用吳起的事跡替代。
同樣是有些許汙點而才能傑出之輩,套入其中自然不會有所違和之意,張蒼作此反應自然也不為怪。
“皇兄還有如此才華?我還以為先前的政論是其門客所作,如今看來倒是小覷皇兄了。”
將閭雖然沒能看到扶蘇所寫內容,但張蒼的表情並不似作偽。
再聯想起昔日那期刊載了扶蘇署名政論的邸報,將閭終於推翻了此前的想法。
“太子殿下大才,匡當|端木未遠不如也。”
一旁的匡當和端木未也傳閱完畢,他們倒沒有多少震驚,隻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畢竟他們都是墨家出身,本來就不擅長政論歌賦。
自然也難以像張蒼一般震驚,隻是覺得扶蘇寫的的確簡明扼要,富有文采而已。
“將閭弟也來臧否一二。”眼見這兩個榆木疙瘩沒給出自己想要的反應,扶蘇又笑眯眯地將文章遞給了將閭。
將閭頗有些無奈,他又如何感覺不出來扶蘇此時的炫耀之情,心內不由得腹誹:
“皇兄一向是謙遜有禮,怎的到了這文章上便是如此心切?”
殊不知,扶蘇早就苦惱於秦朝時期文化不昌,自己所積累的詩詞歌賦從來派不上用場。
好不容易有了這麽個炫耀的時機,又怎會錯過?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
“嘶”將閭心內倒吸一口涼氣,下意識抬頭看了扶蘇那滿麵春風的臉龐一眼,確認無誤後心內頗有些不敢置信:
“太子殿下文風何時如此犀利難當?
言語之間竟是透露著一股從未有過的王者之氣,難不成真是勢位不同,風格也隨之差異?”
扶蘇看著將閭臉上泛起的驚詫之色,心中更是滿足,對其明知故問道:
“將閭弟自幼熟讀各家典籍,可有指教之處?”
將閭終於迴過神來,苦笑一聲說道:“太子殿下莫要拿將閭玩笑了,幼時成績便不如皇兄多矣,更何況是今日之奇文哉?
將閭先前還對張總編的話語有些不以為然,認為其略有吹捧之意,如今觀後才知自身思慮狹小,未曾識得青天。”
“哈哈哈,既然爾等皆如此言之,本宮再行謙虛卻是有些惱人了,張總編,就直接刊載此文罷。”
扶蘇終於不再客套,示意張蒼重新為邸報排版草擬,又補充了一句:
“踏碓之事一定要彰顯將閭弟之作用,令世人皆知吾弟才能,也好為日後入朝搏下聲望。”
“還是當初有些考慮不周啊,畢竟這個時代並不像後世一樣信息大爆炸,
什麽事情傳播的都極其迅速,每天都有足夠的時事報道。”
匡當見扶蘇若有所思,又接著補充道:“再者便是大秦邸報刊印速度遠遠勝過傳遞,特別是在邊遠之郡縣,
往往是一期邸報尚未傳至,下一期邸報又發往,其中對人馬物力的損耗也是一樁難事,因此不得不將其商討一番。
隻是還沒有得出最後結論,尚未來得及向太子殿下請示,便被太子殿下親眼得見而已。”
匡當一口氣將所有問題吐露出來。
反正這些東西最後都會先向扶蘇稟報,既然他現在在場就索性和盤托出,還能省些其中的來迴周折。
至於一旁的將閭們,既然扶蘇能帶其人突襲邸報署,想來是已然獲得了足夠信任,自然也沒有什麽好避諱的。
“所言甚是,本宮昔日所做之規製確實應隨時事發展有所改進,爾等可有規製?”
扶蘇也認識到這個問題,當即做了表態。
“我等初步商討所得,均以為六日一刊為佳,一則恰逢休沐之期,天下秦吏不必因此懈怠分神公事,
二來也可積攢更多政令政論傳遞,同時也減少往來郵傳成本,畢竟蘇紙如今仍未能滿足天下所需。
隻是如此一來,各地政令傳達不免有所遲緩,特別是陛下若有緊急詔命,便有些相悖了,因此還在商討之中。”
張蒼接過話茬,他是邸報署主官,在這種要出結論的時候自然要承擔起來責任。
“如此而言,本宮也以為六日一刊為佳,至於緊急詔命,畢竟是少數時候才可得見,可臨時增刊發行,也能適應陛下所需。”
扶蘇略作沉吟,很快便準許了張蒼等人的提議,同時也解決了眾人關於緊急詔命的疑慮。
“太子殿下所言甚是。”邸報署眾人對視一眼,紛紛出言讚同,這的確是個好辦法。
而在一旁安靜聆聽的將閭心中卻有著更多感想:
“太子殿下在這邸報署內的影響力還真是非同一般,輕易便能置喙其中大事。”
“爾等稍候將此事草擬成文,本宮親自將其上書父皇,想必不會有所差池。”扶蘇特意在將閭麵前強調一番。
然後又繼續說道:“爾等不是憂愁版麵內容過於稀少麽,今日正好可先將一事刊登其上。
將閭弟,快來為彼輩解惑一二。”
將閭自然知道扶蘇說的是踏碓的事情,隻是臉上不免顯出些許猶疑之色:
“這...踏碓之物畢竟未曾有量產,輕易詔告天下是否有所不當?”
“將閭弟且放心,凡是大秦邸報,刊行前必會交由父皇親自審閱,若是父皇覺之不當,自然不會發出。”
扶蘇微微一笑,打消了將閭的疑慮,後者拿出踏碓圖紙,便對著邸報署眾人一陣口若懸河:
“...這便是‘踏碓’之用,相信此物能占上大秦邸報些許版麵,還望諸位斟酌詞句,將其廣詔天下。”
將閭一番言語博得了眾人的一致肯定,張蒼作為總編徑直拍板:
“此等利國利民之物自然可得刊登,我等這就緊急撰文。”
“些許文章而已,交由文吏撰寫便是。
如今事情既然已經圓滿解決,那諸位也就無須逗留於此了吧,還是快些將新稿整出為宜。”
扶蘇在一旁冷不丁地插了一嘴。
張蒼心思何等剔透,當下便安排了一名文吏前去撰寫文章,並遣散眾人,隻留匡當與端木未共處於室。
“此期大秦邸報,應當刊載了本宮被冊立為太子一事吧?”
眼見閑雜人等盡皆退走,扶蘇便對著張蒼徑直出言詢問。
“自是如此,太子殿下被冊立之事自然位居本期大秦邸報頭版頭條,端木未,拿一份邸報給太子殿下閱覽。”
張蒼心知接下來的才是重頭戲,連忙讓端木未把草擬好的邸報拿上來交給扶蘇過目。
扶蘇接過端木未雙手遞來的邸報,開始靜心掃視,片刻之後才對著張蒼說道:“張總編的文筆自然是無可挑剔。
此份邸報排版分割也是上上之選,隻是本宮觀之,即便加上將閭弟的踏碓之物,也仍有冗餘之地,不妨再加上些許內容。”
“還請太子殿下明示。”張蒼輕易便能理解扶蘇的意思,但對於具體的細節卻是琢磨不透,隻得直言相詢。
“本宮受父皇恩典,得有開府建製之權,可授府內六百石官職,隻是本宮入朝未久,輔弼之臣不多。
爾等也是身負重任,無暇分身供職,因此本宮意欲效仿先王,在此期邸報之上發布求賢令,攬天下之才。”
鑒於在場的都是自己人,扶蘇也就不再遮掩,徑直把此行的最大目的道來。
在摸清嬴政對自己的態度之後,扶蘇的舉止顯得愈發激進。
當然,此事他早就在正旦私宴之時秘密請示過嬴政,得到了後者許可,不然扶蘇也不會如此貿然行事。
“太子殿下既然有所需,我等自然不敢有所辭,吾這就親自書上一封求賢令,為太子殿下分憂。”
張蒼想也沒想地就答應下來,這不僅是因為扶蘇對其的恩惠和情誼,更是得益於其對扶蘇的信任。
張蒼不認為扶蘇這番看似出格的建議是一時頭昏腦熱的結果,在他看來,這必然是得了嬴政首肯之舉。
饒是如此,張蒼心中也不由得有些感慨:“太子殿下被冊立儲君之位後行事風格都大有不同,一改往日韜光養晦之舉啊。”
“無須勞煩,本宮早已有所準備,隻是要交由爾等前來斟酌一二,看看是否有無可供改進之處。”
扶蘇卻是直接拒絕了張蒼的請命。
在這個沒有唐詩宋詞的年代,這種能宣揚自己文采的時刻可是少之又少,自然要抓住機會。
說話間扶蘇便從袖中掏出一張蘇紙遞給張蒼,信心滿滿地等待著後者的反應。
張蒼雙手接過蘇紙,細細地讀了起來: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嚐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
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求取之耳...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扶蘇所作的求賢令篇幅並沒有多長,張蒼很快便通讀一遍完畢,還是不由得感慨出聲:
“昔日太子殿下所作政論便是千古雄文,吾生平僅見,可隨著太子殿下事務日漸繁忙,大秦邸報上終究再難求得文章。
不想今日又得一足以流傳後世之文,雖不如前者篇幅宏大,甚至略有些儉省之意,但卻絲毫未失長篇氣力,甚至猶有過之。
雖是求賢之令,寫的卻是起伏交幻,感情如層巒疊嶂,行文似遊龍戲水,實在是世所罕見,蒼遠不如之,何談增刪斟酌之語?”
“哈哈,張蒼所言實在是有些誇張,不過一家之言而已,匡當、端木未,爾等過來斟酌一二。”
扶蘇雖然表麵謙虛,心裏卻是對張蒼的話語頗為受用,不然也不會讓匡當二人再來看上一眼。
“這作品可是典型的建安風骨,雖然篇幅極短,氣勢魄力卻是十足,自然入得了爾等法眼。”
沒錯,扶蘇直接將後世曹操發布的求賢令給抄了過來。
隻是把其中有關陳平的典故稍微改了改,用吳起的事跡替代。
同樣是有些許汙點而才能傑出之輩,套入其中自然不會有所違和之意,張蒼作此反應自然也不為怪。
“皇兄還有如此才華?我還以為先前的政論是其門客所作,如今看來倒是小覷皇兄了。”
將閭雖然沒能看到扶蘇所寫內容,但張蒼的表情並不似作偽。
再聯想起昔日那期刊載了扶蘇署名政論的邸報,將閭終於推翻了此前的想法。
“太子殿下大才,匡當|端木未遠不如也。”
一旁的匡當和端木未也傳閱完畢,他們倒沒有多少震驚,隻是發自內心的佩服。
畢竟他們都是墨家出身,本來就不擅長政論歌賦。
自然也難以像張蒼一般震驚,隻是覺得扶蘇寫的的確簡明扼要,富有文采而已。
“將閭弟也來臧否一二。”眼見這兩個榆木疙瘩沒給出自己想要的反應,扶蘇又笑眯眯地將文章遞給了將閭。
將閭頗有些無奈,他又如何感覺不出來扶蘇此時的炫耀之情,心內不由得腹誹:
“皇兄一向是謙遜有禮,怎的到了這文章上便是如此心切?”
殊不知,扶蘇早就苦惱於秦朝時期文化不昌,自己所積累的詩詞歌賦從來派不上用場。
好不容易有了這麽個炫耀的時機,又怎會錯過?
“...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後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於渭濱者乎...”
“嘶”將閭心內倒吸一口涼氣,下意識抬頭看了扶蘇那滿麵春風的臉龐一眼,確認無誤後心內頗有些不敢置信:
“太子殿下文風何時如此犀利難當?
言語之間竟是透露著一股從未有過的王者之氣,難不成真是勢位不同,風格也隨之差異?”
扶蘇看著將閭臉上泛起的驚詫之色,心中更是滿足,對其明知故問道:
“將閭弟自幼熟讀各家典籍,可有指教之處?”
將閭終於迴過神來,苦笑一聲說道:“太子殿下莫要拿將閭玩笑了,幼時成績便不如皇兄多矣,更何況是今日之奇文哉?
將閭先前還對張總編的話語有些不以為然,認為其略有吹捧之意,如今觀後才知自身思慮狹小,未曾識得青天。”
“哈哈哈,既然爾等皆如此言之,本宮再行謙虛卻是有些惱人了,張總編,就直接刊載此文罷。”
扶蘇終於不再客套,示意張蒼重新為邸報排版草擬,又補充了一句:
“踏碓之事一定要彰顯將閭弟之作用,令世人皆知吾弟才能,也好為日後入朝搏下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