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縣試初探
翌日,天還未亮,陳平便早早洗漱完畢,將行囊收拾整齊後悄然推開房門,雖然策論考試在下午,但陳平習慣早做準備。
陳平沒有和陳伯告別,他知道如果自己等陳伯醒後再出發,那兄長一定會親自把自己送到縣中。
可現在已經是九月十五,農田中的莊稼正是豐收待割之時,若要送自己到縣中參加察舉,陳伯又要浪費一天的農忙。
而陳伯必然會將這一天的任務攤派到其他日子,那樣隻會加重陳伯的負荷,這不是陳平心中想要看到的。
所以陳平走了,靜悄悄地走了,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但陳平不知道的是,當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鄉間土路上時,一道並不高大的身影正倚在門邊,默默地注視著他。
“汝既然早早醒來,為何不叫住平弟將其送到縣中,偏偏在這徒自注視。”婦人的輕聲細語打斷了陳伯的思緒。
眼見陳平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線之內,陳伯才對著妻子緩緩開口:“平弟既然不願讓某相送,某又何必強求呢?”
雖然陳平的動作如此輕微,但常年務農的陳伯根本沒有一個拂曉是能安然入眠的,更何況現在時辰已然不早。
所以當自己弟弟起床時窸窸窣窣的動靜傳來,陳伯便早已醒轉過來,隻是不曾起身而已,唯有默默遙送陳平。
陳平嫂嫂一陣沉默不語,陳伯卻又拿上農具,借著晨曦啟明的一點光亮向田中去了。
經過一個早上的徒步,陳平終於從戶牗鄉中趕到了陽武縣內。
看著遠比平時多出數倍不止的人流,陳平知道,這些都是如自己一般從各鄉各裏趕來縣試的士子。
陳平決定先去考試的校場看看,雖然策論的考試在明天,但是考生們所用的考場都是一樣的。
但當陳平到了校場之後,卻根本看不清楚考場內的細節。
且不提那些披甲執銳的縣兵,單單是考場外聚攏的人群便已然將視線盡皆遮蔽,饒是陳平生的高大,卻也無可奈何。
“看來吾隻能待明日入場之時方才能知曉了。”陳平搖了搖頭,轉身邁步離開,這情況根本沒有留下的必要。
在縣中尋了一家旅舍,陳平要了一碗粟米便狼吞虎咽起來,摸著手中尚且帶著體溫的半兩錢,陳平的決心更加堅定。
在客棧最後複習了一晚,天色剛剛拂曉,陳平便來到了考場。
或許是因為策論比較冷門,或許是因為距離開考的時間還有很多,或許是陳平來的太早,
總之此時的考場並不像昨日一般摩肩接踵,隻有稀稀拉拉的士子在外等候。
眼見如此情景,陳平的緊張心情也緩解稍許,自己尋了個僻靜處靜待開考。
“當~”隨著代表入場的鑼聲響起,陳平隨著士子們一同湧入校場,向著監考的秦吏出示了驗傳,得到了一塊木牌。
木牌上刻著戊,十四的字樣,這就是陳平的準考證了。
在負責引導工作的一個差役的幫助下,陳平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考場,又是一番核驗之後,陳平在自己的位置上跪坐下來,靜待開考。
周邊的士子並沒有幾個相熟的麵孔,陳平不由得苦笑起來,自己的同窗早已成家置業,又如何會來參加這察舉。
但陳平很快就收束心神,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無論其他人的生活有多麽優渥,自己的命運隻在今天。
戊字考場中的士子們並沒有等待許久,不多時一名秦吏打扮的男子便手持木盒進入考場。
在其和原先在考場查驗身份的考官核驗無誤後,便打開木盒,取出了其中蘇紙,向著陳平等人分發下去。
“禁止偷窺他人試卷,禁止攜帶夾帶,禁止出言相詢,若有違規者立時驅逐,三年內不得再行察舉...”
先前查驗身份的秦吏趁著分發蘇紙的間歇開始宣講起了考試紀律,考生們聚精會神,生怕觸犯了哪一條後便被驅逐考場。
“...若有內急者舉臂示意,考試途中禁止提前交卷...”隨著宣講紀律的秦吏話音到了尾聲,在場的士子們也都拿到了試卷。
陳平拿起案上的蘇紙,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來一股小心翼翼的感覺,好像捧著一枚華美易碎的玉璧。
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張紙關乎著陳平的前途,更是因為陳平隻在傳聞中聽說過這蘇紙,而並沒有實際使用過。
陳平在心中感慨:“昔日隻得於朝廷布告詔令時得見蘇紙,今日卻終於能親筆書寫,
不想這察舉竟是以蘇紙為載體,端是有些奢侈,縣中所謂的大戶人家也沒有能用的上的,
不過越是如此,朝廷對察舉之製的重視就越是可見一斑,吾必於此嶄露頭角!”
雖然蘇紙早已經被廣詔天下,更是被嬴政不遺餘力地在普及,但大部分人都是隻聞其聲而未見其實。
受製於製作成本的限製,連在官署之中蘇紙也無法完全替代竹簡,就更別說流傳推廣到民間了,這需要長久的時間。
“試論為吏之道”第一道題目映入眼簾,陳平心中波瀾不驚,這是早有準備的題目,作為秦吏不可能繞開這則法令。
但陳平並沒有像周邊的士子一樣急於作答,而是將整個試卷都細細翻閱一遍,
對整體的題量和內容都有了一個初步印象,計算好時間分配後才開始動筆。
要知道,一次察舉之試的時間僅僅隻有一個時辰,若是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高的分數,就必須合理分配時間。
陳平終於開始下筆,考場當中寂靜無聲,隻有士子們在蘇紙上奮力書寫的摩挲之音。
“試論為吏之道?看來這初次察舉難度比吾想象中還是低了幾分。”正在沛縣丙字考場當中巡考的蕭何心裏泛起了嘀咕。
作為一縣功曹,蕭何在此次察舉當中自然也少不了任務,那便是巡視考場,以防考生們徇私舞弊。
雖然察舉是由縣令主持組織,但考題卻是由鹹陽直接印發,經過郵驛係統秘密傳來,更是有著封泥確保安全。
一縣中的吏員們實際上隻是承擔著建設考場、充當監考人員、發布考試細則的內容,根本無法得知具體的考試題目。
這也是為了公平和隱秘起見,扶蘇早在呈報的奏章中便思慮周全。
若不是考慮到時間太短,秦朝沒有條件給每個士子都配備一個獨立房間,扶蘇原本還打算仿照明清製度一人一考場呢。
因此蕭何雖然身為一縣功曹,但事先也並不知曉考題內容,隻有借著巡考的機會偷偷瞄上正在奮筆疾書們的考生試卷幾眼。
“今日所考之科為策論,考生人數明顯少於明法,但這隻是縣試取吏,自然不會太過側重,郡試之時便不一定了。”
身為考官的蕭何卻是已經在考慮郡試的問題了,在親自體驗到察舉流程後,蕭何已然不再打算觀望,而是決心一試。
蕭何巡查一番,本來還打算和監考的曹參寒暄一二,但眼見後者沉迷在觀看考生作答中無法自拔,便打消了這個想法。
因為曹參實在是有點太過失態了,好歹是一個獄掾,結果現在整個人都快壓到考試的士子身上了,蕭何決定裝成不認識他。
更何況考場之中對監考的吏員們也是有紀律的,並不能夠旁若無人地談話,這是對考生們的尊重和保障。
因此蕭何在繞了考場兩圈之後,便拔腿邁出了這沛縣丙字考場,他要巡查的地方可不止這一處,必須要抓緊時間。
翌日,天還未亮,陳平便早早洗漱完畢,將行囊收拾整齊後悄然推開房門,雖然策論考試在下午,但陳平習慣早做準備。
陳平沒有和陳伯告別,他知道如果自己等陳伯醒後再出發,那兄長一定會親自把自己送到縣中。
可現在已經是九月十五,農田中的莊稼正是豐收待割之時,若要送自己到縣中參加察舉,陳伯又要浪費一天的農忙。
而陳伯必然會將這一天的任務攤派到其他日子,那樣隻會加重陳伯的負荷,這不是陳平心中想要看到的。
所以陳平走了,靜悄悄地走了,沒有發出一點聲響。
但陳平不知道的是,當他的身影漸漸消失在鄉間土路上時,一道並不高大的身影正倚在門邊,默默地注視著他。
“汝既然早早醒來,為何不叫住平弟將其送到縣中,偏偏在這徒自注視。”婦人的輕聲細語打斷了陳伯的思緒。
眼見陳平的身影漸漸消失在視線之內,陳伯才對著妻子緩緩開口:“平弟既然不願讓某相送,某又何必強求呢?”
雖然陳平的動作如此輕微,但常年務農的陳伯根本沒有一個拂曉是能安然入眠的,更何況現在時辰已然不早。
所以當自己弟弟起床時窸窸窣窣的動靜傳來,陳伯便早已醒轉過來,隻是不曾起身而已,唯有默默遙送陳平。
陳平嫂嫂一陣沉默不語,陳伯卻又拿上農具,借著晨曦啟明的一點光亮向田中去了。
經過一個早上的徒步,陳平終於從戶牗鄉中趕到了陽武縣內。
看著遠比平時多出數倍不止的人流,陳平知道,這些都是如自己一般從各鄉各裏趕來縣試的士子。
陳平決定先去考試的校場看看,雖然策論的考試在明天,但是考生們所用的考場都是一樣的。
但當陳平到了校場之後,卻根本看不清楚考場內的細節。
且不提那些披甲執銳的縣兵,單單是考場外聚攏的人群便已然將視線盡皆遮蔽,饒是陳平生的高大,卻也無可奈何。
“看來吾隻能待明日入場之時方才能知曉了。”陳平搖了搖頭,轉身邁步離開,這情況根本沒有留下的必要。
在縣中尋了一家旅舍,陳平要了一碗粟米便狼吞虎咽起來,摸著手中尚且帶著體溫的半兩錢,陳平的決心更加堅定。
在客棧最後複習了一晚,天色剛剛拂曉,陳平便來到了考場。
或許是因為策論比較冷門,或許是因為距離開考的時間還有很多,或許是陳平來的太早,
總之此時的考場並不像昨日一般摩肩接踵,隻有稀稀拉拉的士子在外等候。
眼見如此情景,陳平的緊張心情也緩解稍許,自己尋了個僻靜處靜待開考。
“當~”隨著代表入場的鑼聲響起,陳平隨著士子們一同湧入校場,向著監考的秦吏出示了驗傳,得到了一塊木牌。
木牌上刻著戊,十四的字樣,這就是陳平的準考證了。
在負責引導工作的一個差役的幫助下,陳平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考場,又是一番核驗之後,陳平在自己的位置上跪坐下來,靜待開考。
周邊的士子並沒有幾個相熟的麵孔,陳平不由得苦笑起來,自己的同窗早已成家置業,又如何會來參加這察舉。
但陳平很快就收束心神,這是自己最後的機會,無論其他人的生活有多麽優渥,自己的命運隻在今天。
戊字考場中的士子們並沒有等待許久,不多時一名秦吏打扮的男子便手持木盒進入考場。
在其和原先在考場查驗身份的考官核驗無誤後,便打開木盒,取出了其中蘇紙,向著陳平等人分發下去。
“禁止偷窺他人試卷,禁止攜帶夾帶,禁止出言相詢,若有違規者立時驅逐,三年內不得再行察舉...”
先前查驗身份的秦吏趁著分發蘇紙的間歇開始宣講起了考試紀律,考生們聚精會神,生怕觸犯了哪一條後便被驅逐考場。
“...若有內急者舉臂示意,考試途中禁止提前交卷...”隨著宣講紀律的秦吏話音到了尾聲,在場的士子們也都拿到了試卷。
陳平拿起案上的蘇紙,舉手投足間都透露出來一股小心翼翼的感覺,好像捧著一枚華美易碎的玉璧。
這不僅僅是因為這張紙關乎著陳平的前途,更是因為陳平隻在傳聞中聽說過這蘇紙,而並沒有實際使用過。
陳平在心中感慨:“昔日隻得於朝廷布告詔令時得見蘇紙,今日卻終於能親筆書寫,
不想這察舉竟是以蘇紙為載體,端是有些奢侈,縣中所謂的大戶人家也沒有能用的上的,
不過越是如此,朝廷對察舉之製的重視就越是可見一斑,吾必於此嶄露頭角!”
雖然蘇紙早已經被廣詔天下,更是被嬴政不遺餘力地在普及,但大部分人都是隻聞其聲而未見其實。
受製於製作成本的限製,連在官署之中蘇紙也無法完全替代竹簡,就更別說流傳推廣到民間了,這需要長久的時間。
“試論為吏之道”第一道題目映入眼簾,陳平心中波瀾不驚,這是早有準備的題目,作為秦吏不可能繞開這則法令。
但陳平並沒有像周邊的士子一樣急於作答,而是將整個試卷都細細翻閱一遍,
對整體的題量和內容都有了一個初步印象,計算好時間分配後才開始動筆。
要知道,一次察舉之試的時間僅僅隻有一個時辰,若是想在有限的時間內得到最高的分數,就必須合理分配時間。
陳平終於開始下筆,考場當中寂靜無聲,隻有士子們在蘇紙上奮力書寫的摩挲之音。
“試論為吏之道?看來這初次察舉難度比吾想象中還是低了幾分。”正在沛縣丙字考場當中巡考的蕭何心裏泛起了嘀咕。
作為一縣功曹,蕭何在此次察舉當中自然也少不了任務,那便是巡視考場,以防考生們徇私舞弊。
雖然察舉是由縣令主持組織,但考題卻是由鹹陽直接印發,經過郵驛係統秘密傳來,更是有著封泥確保安全。
一縣中的吏員們實際上隻是承擔著建設考場、充當監考人員、發布考試細則的內容,根本無法得知具體的考試題目。
這也是為了公平和隱秘起見,扶蘇早在呈報的奏章中便思慮周全。
若不是考慮到時間太短,秦朝沒有條件給每個士子都配備一個獨立房間,扶蘇原本還打算仿照明清製度一人一考場呢。
因此蕭何雖然身為一縣功曹,但事先也並不知曉考題內容,隻有借著巡考的機會偷偷瞄上正在奮筆疾書們的考生試卷幾眼。
“今日所考之科為策論,考生人數明顯少於明法,但這隻是縣試取吏,自然不會太過側重,郡試之時便不一定了。”
身為考官的蕭何卻是已經在考慮郡試的問題了,在親自體驗到察舉流程後,蕭何已然不再打算觀望,而是決心一試。
蕭何巡查一番,本來還打算和監考的曹參寒暄一二,但眼見後者沉迷在觀看考生作答中無法自拔,便打消了這個想法。
因為曹參實在是有點太過失態了,好歹是一個獄掾,結果現在整個人都快壓到考試的士子身上了,蕭何決定裝成不認識他。
更何況考場之中對監考的吏員們也是有紀律的,並不能夠旁若無人地談話,這是對考生們的尊重和保障。
因此蕭何在繞了考場兩圈之後,便拔腿邁出了這沛縣丙字考場,他要巡查的地方可不止這一處,必須要抓緊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