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為文人,謙虛是必備品德。
“使君過獎了,且不說難以聚集三十六位玄級。就算使君真的聚齊了三十六位玄級武將,以我如今的實力,也根本不足以將他們全部提升到地級武將層次,對上神級武將,依舊不夠看。”
辛評不是喜歡自吹自擂的武將,對自己的實力有清醒的認知。
辛評身側,另一位天級謀士,郭圖臉上也難掩驚訝之色,他也是第一次見識到辛評的這套陣法,見下方趙雲被困於陣中,心中思慮萬千。
“仲治此陣的確威力不俗,就是不知這陣法能堅持多久?”
郭圖是謀士,考慮問題就是比較全麵,眼前陣法威力看似很大,可若是隻能堅持極短時間,其重要性就大打折扣了。
辛評見狀,嘴角露出一絲淺笑,解釋道:
“所謂三三不盡,六六無窮。此陣以三人為一小陣,暗合天地人三才;每兩小陣又成一中陣,取陰陽調和;最後六六大陣,取無窮無盡之意。”
袁譚沒聽辛評的話還好,一聽他的解釋,反而眉頭緊皺,因為他根本沒聽懂辛評說了啥。
想要問吧,看著辛評說得沾沾自喜,郭圖聽得津津有味,又覺得問出來顯得自己無知。
於是,袁譚幹咳一聲,岔開話題道:
“此戰可能拿下趙雲否?”
辛評尚未開口,自覺掌握了此陣精髓的郭圖便道:
“若是沒有外力幹擾,以這三十六人生生不息,又互相補充的情況來看,縱然不能直接擊殺趙雲,也完全能耗盡他的體力,最終將其生擒活捉。”
袁譚聞言大喜,自動忽略了前麵一句,道:
“若真能生擒趙雲,譚親自在父親麵前,為仲治請功!”
辛評和郭圖對視一眼,各自搖頭不語。
以辛評和郭圖的眼光來看,想要擒殺趙雲實在太難。
倒不是陣法不給力,而是敵方有呂布。
辛評之所以開戰這麽久,一直沒有動用這套陣法,目的就是為了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若是在野戰之時動用此陣,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武將,隻要實力超過這三十六位武將 合力,都能從外部攻破陣法,這就失去了困殺的意義。
惟有將人引入城中,在外部力量來不及救援之時,才有可能將困入其中的武將斬殺,或者擒拿。
此次趙雲孤軍深入城中,倒並非袁譚有意算計,隻能說是因勢利導,看能否借這個機會拿下呂布麾下大將。
就在呂布讓趙雲協助臧霸入城的同時,呂布的側翼受到了來自顏良的攻擊。
經過十餘日的野戰,顏良兵力也大大縮水,現在隻剩下八千人馬,其中三千步兵被他留下守衛大營,他親自率領五千騎兵隨時關注著戰況。
臧霸攻城的情況,不僅呂布看在眼中,城牆上的袁譚,以及城外的顏良都同樣看在眼中。
當顏良看到趙雲也加入攻城的時候,便知大事不妙,當即親自領兵前來騷擾呂布大軍。
呂布當即令張遼率領本部騎兵去迎戰顏良。
然而,顏良卻根本沒有跟張遼交戰的想法,他仗著騎兵的速度,與張遼來了一場追逐大戰,也算吸引了呂布軍的部分火力。
對於其他的,顏良也表示無奈,拖住張遼,他就已經盡全力了!
除了顏良之外,袁譚的另一頂尖戰力,高覽這時候也沒閑著,他正站在城牆上,指揮城上部隊對缺口處的敵人進行火力覆蓋。
高覽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將缺口處正在繼續攻擊城牆的士兵清幹淨,以防止缺口擴大,並方便城中士兵修補城牆。
除此之外,袁譚想要伏殺趙雲,就必須防止呂布這邊其餘的頂尖戰力來援,將高覽暴露在敵人的視野之內,可以迷惑敵人。
因為城牆缺口並不是很大,加上視野死角的關係,縱然是呂布這個神級武將,隔得太遠也隻能看到缺口內有刀光劍影,必定是趙雲和臧霸與敵人交上手了,但是具體情況並不清楚。
袁譚的算盤打得很好,呂布作為一軍之主,在城中形勢不明的前提下,為了安全起見,極有可能繼續觀望。
可惜,呂布終究不是袁譚,不是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
令張遼去防備顏良之後,呂布自己也動了。
他對身後騎在踏雪烏騅上的太史慈吩咐一聲之後,便騎著赤兔馬,帶領一千精銳騎兵朝著城池衝去。
太史慈在琅琊山一戰時,傷勢過重,養了足足一個多月的傷,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完全恢複,不過已經能上陣殺敵。
大戰一月有餘,呂布的兵力比袁譚也多不了多少,大概還有三萬有餘。
張遼、臧霸各自率領五千,趙雲又領了五百親兵去援助臧霸,現在大營中還有兩萬大軍。
不過,平常城外的戰場並不大,呂布不可能讓大軍一擁而上。
因為這樣一來,軍隊密度太大,敵人無論是弓弩,還是投石,或者火攻,都將造成數倍的傷害。
所以,呂布隻帶了一千精銳騎兵。
騎兵不善於攻城不假,但若是城池被破之後,騎兵卻能發揮重大作用。
城牆上,高覽第一時間看到那一騎火紅色的身影。
“不好,呂布來了!”
高覽心中大驚,大戰數十日,呂布身為一軍主將,動手的機會極少,一般都隻是在後方用弓箭救援麾下重要武將。
畢竟到了他這個位置,如果還動不動就親自上前廝殺的話,麾下文臣武將都會極力反對。
文臣反對的理由很簡單,縱然呂布天下無敵,但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天下並非沒有能克製呂布的方法,比如袁氏的冀州鼎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被敵人找到機會,施加暗算,呂布也不敢保證自己每次都能那麽幸運。
武將之所以反對,就更簡單了,凡事都要君主親自上陣的話,要他們何用?
若每次呂布都親自上陣廝殺,不僅顯得麾下武將無能,同時也剝奪了他們立功的機會。
武將出生入死,征戰沙場,目的不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以前的呂布,是沒有辦法,不得不親自上陣。
然今時不同往日,呂布軍氣候已成,他的身份已經不允許他身先士卒。
“使君過獎了,且不說難以聚集三十六位玄級。就算使君真的聚齊了三十六位玄級武將,以我如今的實力,也根本不足以將他們全部提升到地級武將層次,對上神級武將,依舊不夠看。”
辛評不是喜歡自吹自擂的武將,對自己的實力有清醒的認知。
辛評身側,另一位天級謀士,郭圖臉上也難掩驚訝之色,他也是第一次見識到辛評的這套陣法,見下方趙雲被困於陣中,心中思慮萬千。
“仲治此陣的確威力不俗,就是不知這陣法能堅持多久?”
郭圖是謀士,考慮問題就是比較全麵,眼前陣法威力看似很大,可若是隻能堅持極短時間,其重要性就大打折扣了。
辛評見狀,嘴角露出一絲淺笑,解釋道:
“所謂三三不盡,六六無窮。此陣以三人為一小陣,暗合天地人三才;每兩小陣又成一中陣,取陰陽調和;最後六六大陣,取無窮無盡之意。”
袁譚沒聽辛評的話還好,一聽他的解釋,反而眉頭緊皺,因為他根本沒聽懂辛評說了啥。
想要問吧,看著辛評說得沾沾自喜,郭圖聽得津津有味,又覺得問出來顯得自己無知。
於是,袁譚幹咳一聲,岔開話題道:
“此戰可能拿下趙雲否?”
辛評尚未開口,自覺掌握了此陣精髓的郭圖便道:
“若是沒有外力幹擾,以這三十六人生生不息,又互相補充的情況來看,縱然不能直接擊殺趙雲,也完全能耗盡他的體力,最終將其生擒活捉。”
袁譚聞言大喜,自動忽略了前麵一句,道:
“若真能生擒趙雲,譚親自在父親麵前,為仲治請功!”
辛評和郭圖對視一眼,各自搖頭不語。
以辛評和郭圖的眼光來看,想要擒殺趙雲實在太難。
倒不是陣法不給力,而是敵方有呂布。
辛評之所以開戰這麽久,一直沒有動用這套陣法,目的就是為了等待一個合適的時機。
若是在野戰之時動用此陣,無論是普通士兵,還是武將,隻要實力超過這三十六位武將 合力,都能從外部攻破陣法,這就失去了困殺的意義。
惟有將人引入城中,在外部力量來不及救援之時,才有可能將困入其中的武將斬殺,或者擒拿。
此次趙雲孤軍深入城中,倒並非袁譚有意算計,隻能說是因勢利導,看能否借這個機會拿下呂布麾下大將。
就在呂布讓趙雲協助臧霸入城的同時,呂布的側翼受到了來自顏良的攻擊。
經過十餘日的野戰,顏良兵力也大大縮水,現在隻剩下八千人馬,其中三千步兵被他留下守衛大營,他親自率領五千騎兵隨時關注著戰況。
臧霸攻城的情況,不僅呂布看在眼中,城牆上的袁譚,以及城外的顏良都同樣看在眼中。
當顏良看到趙雲也加入攻城的時候,便知大事不妙,當即親自領兵前來騷擾呂布大軍。
呂布當即令張遼率領本部騎兵去迎戰顏良。
然而,顏良卻根本沒有跟張遼交戰的想法,他仗著騎兵的速度,與張遼來了一場追逐大戰,也算吸引了呂布軍的部分火力。
對於其他的,顏良也表示無奈,拖住張遼,他就已經盡全力了!
除了顏良之外,袁譚的另一頂尖戰力,高覽這時候也沒閑著,他正站在城牆上,指揮城上部隊對缺口處的敵人進行火力覆蓋。
高覽這樣做有兩個目的。
最主要目的是為了將缺口處正在繼續攻擊城牆的士兵清幹淨,以防止缺口擴大,並方便城中士兵修補城牆。
除此之外,袁譚想要伏殺趙雲,就必須防止呂布這邊其餘的頂尖戰力來援,將高覽暴露在敵人的視野之內,可以迷惑敵人。
因為城牆缺口並不是很大,加上視野死角的關係,縱然是呂布這個神級武將,隔得太遠也隻能看到缺口內有刀光劍影,必定是趙雲和臧霸與敵人交上手了,但是具體情況並不清楚。
袁譚的算盤打得很好,呂布作為一軍之主,在城中形勢不明的前提下,為了安全起見,極有可能繼續觀望。
可惜,呂布終究不是袁譚,不是養尊處優的世家子弟。
令張遼去防備顏良之後,呂布自己也動了。
他對身後騎在踏雪烏騅上的太史慈吩咐一聲之後,便騎著赤兔馬,帶領一千精銳騎兵朝著城池衝去。
太史慈在琅琊山一戰時,傷勢過重,養了足足一個多月的傷,到現在為止,依舊沒有完全恢複,不過已經能上陣殺敵。
大戰一月有餘,呂布的兵力比袁譚也多不了多少,大概還有三萬有餘。
張遼、臧霸各自率領五千,趙雲又領了五百親兵去援助臧霸,現在大營中還有兩萬大軍。
不過,平常城外的戰場並不大,呂布不可能讓大軍一擁而上。
因為這樣一來,軍隊密度太大,敵人無論是弓弩,還是投石,或者火攻,都將造成數倍的傷害。
所以,呂布隻帶了一千精銳騎兵。
騎兵不善於攻城不假,但若是城池被破之後,騎兵卻能發揮重大作用。
城牆上,高覽第一時間看到那一騎火紅色的身影。
“不好,呂布來了!”
高覽心中大驚,大戰數十日,呂布身為一軍主將,動手的機會極少,一般都隻是在後方用弓箭救援麾下重要武將。
畢竟到了他這個位置,如果還動不動就親自上前廝殺的話,麾下文臣武將都會極力反對。
文臣反對的理由很簡單,縱然呂布天下無敵,但是明槍易躲暗箭難防,天下並非沒有能克製呂布的方法,比如袁氏的冀州鼎就是其中之一。
一旦被敵人找到機會,施加暗算,呂布也不敢保證自己每次都能那麽幸運。
武將之所以反對,就更簡單了,凡事都要君主親自上陣的話,要他們何用?
若每次呂布都親自上陣廝殺,不僅顯得麾下武將無能,同時也剝奪了他們立功的機會。
武將出生入死,征戰沙場,目的不就是為了建功立業,封妻蔭子?
以前的呂布,是沒有辦法,不得不親自上陣。
然今時不同往日,呂布軍氣候已成,他的身份已經不允許他身先士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