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文心匯汴”詩詞雅集的落幕,汴州城的文人圈中引發了前所未有的爭議。


    正統士人們紛紛皺起眉頭,對於這等摒棄華麗辭藻、直抒胸臆的表達方式感到難以接受。


    “此等詩詞,無異於市井俚語,豈能登大雅之堂!”


    一位身著儒衫的老者,胡須花白,怒不可遏地拍案而起,在他的書房內對著滿屋的弟子發泄著不滿。


    “老師息怒,學生以為,詩詞之道,貴在表情達意。趙麟公子此詩,雖無華麗辭藻,卻字字真情,亦不失為佳作。”


    一名年輕的士子鼓起勇氣,輕聲反駁,眼中閃爍著對創新的渴望。


    而趙麟本人,對於這場突如其來的爭議,卻是淡然處之。


    他深知,在這個以科舉取士、重視傳統文脈的時代,推行白話詩詞無異於逆水行舟。


    但他更明白,詩詞的本質在於觸動人心,而非拘泥於形式。


    麵對那些激烈的批評,趙麟隻是微微一笑,道。


    “詩詞本為心聲,無論是士子還是百姓,皆有抒發情感、描繪生活之願。我所做的,不過是嚐試以更貼近人心的方式去表達這份情感罷了。”


    他的這番話,雖未直接迴應那些批評,卻以其獨特的視角和包容的心態,贏得了部分士子的共鳴。


    他們開始重新審視趙麟的白話詩詞,試圖從中尋找那份被傳統所忽視的真摯與樸素。


    與此同時,紀曉也密切關注著這場爭議。


    他深知,這場爭議不僅關乎詩詞的形式與內容,更關乎魏王朱麒在文人中的聲望與地位。


    於是,他暗中布局,一方麵利用自己的影響力平息部分過激的言論。


    另一方麵則巧妙地將魏王朱麒與這場詩詞爭議聯係在一起,展現出其對於文化多樣性的尊重與包容。


    “詩詞之道,百花齊放方為春。趙麟公子的嚐試,雖不為所有人接受,但其勇氣與才情卻值得我們敬佩。”


    在一次文人聚會上,紀曉以欽差的身份發表了自己的看法,既表達了對趙麟的支持,又巧妙地提升了魏王朱麒在文人中的形象。


    再者,人家是文曲星,又是中原小詩仙,各種詩詞信手拈來,就能傳遍大江南北。


    所以,就算他說兩句白話詩,也沒有人敢懷疑他的才情。


    這場詩詞爭議,如同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在汴州城的文人圈中持續發酵。


    詩會雖已落幕多日,但其影響卻如同餘音繞梁,久久不散。


    趙麟的那幾首白話詩,以其獨特的韻味和真摯的情感,觸動了無數人的心弦。


    街頭巷尾,茶館酒樓,人們競相傳頌,議論紛紛。


    “你聽說了嗎?趙公子那幾首詩,真是別開生麵,讓人耳目一新。”


    一位書生模樣的青年對同伴說道。


    “是啊,尤其是那首《春風笑》,簡直寫出了我心中所想,卻又無法言喻的情感。”


    同伴點頭讚同,眼中閃爍著對趙麟才華的欽佩。


    而魏王朱麒,則因趙麟的詩詞而更添了幾分文治武功的光輝形象。


    在士人眼中,他不僅是一位英勇善戰的王爺,更是一位懂得欣賞並扶持才子的明主。


    中原七府內,那些曾經猶豫不決、保持中立的世家望族,此刻也開始了內心的掙紮與抉擇。


    他們深知,在這個風起雲湧的時代,站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與此同時,整個中原七府的上層,已悄然出現了變化。


    汴州城,某將門世家。


    “父親,您看這魏王殿下與趙公子,如今聲望日隆,我們是否也該有所表示?”


    年輕的世子向其父——家族族長問道。


    族長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此事需謹慎。魏王殿下雖有雄才大略,但朝中局勢複雜多變。”


    “不過,那趙麟卻有王佐之才,確屬難得。我們可以先暗中觀察,再做定奪。”


    於是,這些世家望族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密切關注魏王朱麒與趙麟的動向。


    他們之間的每一次會麵、每一份合作,都成為了他們評估局勢的重要依據。


    官場之中,更是暗流湧動。


    那些原本對魏王朱麒持觀望態度的官員們,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


    他們開始私下裏交流意見,討論魏王朱麒與當前朝政的種種關係。


    “我看這魏王殿下,日後必成大器。咱們若能早些投靠,定能分得一杯羹。”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吏對同僚說道。


    “話雖如此,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畢竟,朝中局勢複雜多變,咱們可不能輕易站隊。”


    另一位官員則顯得更為謹慎。


    然而,無論他們心中如何盤算,都無法忽視一個事實:


    魏王朱麒與趙麟的聲望正在迅速攀升,他們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了官場的每一個角落。


    對於這一切的變化,魏王朱麒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與決心。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趙府,書房。


    書卷盈案,墨香四溢。


    炭火燒的正旺,哪怕窗外寒風凜冽,此時房間內卻是溫暖如春,


    趙麟身著素衣,靜坐桌前,手中緊握著泛黃的書卷,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時局的深思。


    旁邊通紅爐火,似乎也在為這靜謐的時光添上一抹生動。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趙麟輕聲吟誦著這句古訓,心中卻是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與規劃。


    他深知,在這個科舉至上的時代,唯有才學方能立身,唯有智慧方能安身。


    因此,他每日除了處理魏王朱麒交予的瑣事之外,便是將自己沉浸在書海之中,苦讀不輟。


    從四書五經到諸子百家,從詩詞歌賦到時事評論,他無一不涉獵,無一不精通。


    他的才情與智慧,也在這日複一日的積累中愈發深厚。


    然而,趙麟並未因此而忘卻對時局的關注。


    他深知,魏王朱麒的崛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朝中暗流湧動,世家望族與官員們的心思更是難以捉摸。


    因此,他時常派遣心腹之人外出打探消息,將中原七府的風吹草動一一收集起來,細細分析。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我書畫雙絕,詩仙在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桐並收藏科舉,我書畫雙絕,詩仙在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