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內閣首輔表態了
科舉,我書畫雙絕,詩仙在世 作者:林桐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汴梁城,趙府內宅。
近日來,風平浪靜,昔日的喧囂已然消散無蹤,整個府邸重歸靜謐安寧。
趙麟亦收斂心神,屏除諸般雜念,全心全意投入書海之中,全力以赴備戰明年之鄉試。
其後院的薛芊芊與蘇府的蘇詩詩,皆係其未婚妻室。
此二女不僅容貌秀美,更兼心地善良,深明大義,知曉此時不宜叨擾未婚夫婿讀書上進,故未曾前來相擾。
然於日常生活中,對趙麟關懷備至,未曾有絲毫懈怠。
或親手製作鬆軟舒適之靠墊,或精心縫製散發幽香之香囊;
今日烹飪一道美味佳肴供其品嚐,明日則奉上一盒精致珍饈以表心意……
然而,此二女均乃聰慧伶俐、秀外慧中的女子,彼此間並未流露出任何爭風吃醋之態。
趙麟麵對未婚妻們的細膩心思,嘴角微揚,心中暗自歡喜,安然自得地沉浸於這份幸福之中。
這日,他剛晨讀完,正在書房外舒展筋骨,練習射箭。
便聽到兩道爽朗的戲謔聲。
“我說趙兄弟,你這倒是悠閑啊,讀書、射箭,好不快哉啊。”
“哈哈,是啊。說不定還有紅袖添香夜讀書呢。”
話音剛落,祁謙、張茂二人笑著走進了小院。
趙麟見到好友到來,忙把他們迎進了書房。
為二人倒茶的同時,又無奈笑道。
“大宗師前日說我讀書懈怠了,切勿驕狂自大,自認為明年就能中舉。”
“還讓我每過三五日,去一趟學政衙門考問一番。”
祁謙、張茂二人聽了,皆是感歎不已:“大宗師這是看重你呀,想我中原七府學子,恐怕也隻有你有如此殊遇。”
“是啊,尋常士子哪裏又能入得了大宗師的法眼?”
趙麟當然也深知這一點,他心中當然知道這位林大叔多麽看重自己。
可以說,愛之深,責之切吧。
對自己更是抱有了極大的期望,唯有親傳子弟才能享有他這般的教導了。
大宗師林大叔對自己的這番知遇之恩,實屬讓他感動不已,唯有苦讀詩書,奪下明年鄉試魁首才能報答他的恩情。
三人聊了一會,便迴到了正題。
“殿下已決定明日就去守陵了,你這邊若是實在走不開的話……”
趙麟聽了,則是搖了搖頭:“一起去吧,在哪裏讀書都是一樣的。再者,又能與你這個學識淵博的舉人坐而論道,何樂而不為呢?”
一起陪著魏王朱麒守陵,是他們三人約定好的事情,他焉能失信於人?
“哈哈,好,那裏條件比較苦,你可不要待了兩三天就想迴來啊。”張茂打趣道。
趙麟則是笑著看向他:“我說二位兄長,你們忘了我出身貧寒了?論吃苦耐勞,絕對比你們強。”
“哈哈……”
京城,皇宮。
奉天殿,早朝依舊沒有結束。
眾官員紛紛上前稟奏政務。
隨著一件件政務被商議解決,大殿中的氣氛也逐漸熱烈起來。
最後,到了內閣閣老們稟奏政事。
本來一直養病在家的內閣老首輔,此次不但來參加了早朝,而且鶴發童顏,神采奕奕,哪裏有一絲疾病纏身的樣子?
隻見他率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奏。”
老首輔手持笏板,沉聲開口。
隆佑皇帝微微頷首,麵帶笑意溫和地看著他,示意他繼續。
這位老首輔便繼續道:“陛下,臣以為,我大周帝國以仁孝治天下,當以仁孝為本。”
“魏王殿下此次上奏,願為雙親守孝,實乃不孝,當為天下人表率。”
“臣懇請陛下,下旨褒獎魏王,令其為天下人表率,結廬守孝。”
說到最後,這位老首輔躬身一禮,一臉的正色。
他的話音一落,大殿中頓時響起了一片附和聲。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不少官員都站出來附和這位內閣首輔的建議。
他的這個提議,其實跟之前那些清流文官的提議差不多,都是想要借機褒獎魏王,同時打壓楊必成。
不過,他作為內閣首輔,地位尊崇,威望極高。
他站出來提出這個建議,自然比那些清流文官更有說服力。
而且,他的提議也更為巧妙。
他沒有直接說要打壓楊必成,而是說要褒獎魏王,讓魏王為天下人表率,結廬守孝。
這樣一來,就顯得他大公無私,一切都是為了朝廷和天下百姓。
而楊必成那老狐狸,就成了不仁不孝之人,被天下人唾棄。
不得不說,老首輔不愧是侍奉數代帝皇的重臣,他的這個提議,比那些清流文官們高明多了。
隆佑皇帝聽了他的提議,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他微微頷首,道:“愛卿所言極是,魏王此舉,的確當為天下人表率。”
“朕就依愛卿所言,下旨褒獎魏王,令其結廬守孝,為天下人表率。”
“同時,朕也要讓那些不忠不孝之人看看,什麽是仁孝之道!”
說到最後,隆佑皇帝的語氣中,已經帶上了一絲冷意。
很顯然,他已決定不再掩飾對楊必成那老狐狸的不滿了。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們聽了隆佑皇帝的話,心中都是一凜。
他們知道,陛下這是借著魏王的事情,在向楊必成那老狐狸發難呢。
一時間,大殿中的氣氛都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而那些原本還心存僥幸,想要觀望一下的官員們,此時也徹底打消了念頭。
他們知道,這次魏王與楊必成之間的爭鬥,已經徹底分出了勝負。
魏王勝了,而楊必成那老狐狸,則是徹底敗了。
想通這一點後,一些原本還在猶豫的官員,也紛紛站出來附和溫懷誠的建議。
“陛下,臣也以為魏王此舉當為天下人表率,臣懇請陛下下旨褒獎。”
“臣附議!”
……
一時間,附和的聲音此起彼伏。
而那些楊必成一派的官員們,此時卻是麵色慘白,如喪考妣。
他們知道,這次楊必成是真的栽了。
而且,還是栽得這麽徹底,這麽淒慘。
就連內閣首輔,都站出來支持魏王了。
這一下,還有誰敢再支持楊必成?
楊必成一派的官員們,此時心中充滿了絕望。
他們知道,自己這一派,已經徹底完了。
近日來,風平浪靜,昔日的喧囂已然消散無蹤,整個府邸重歸靜謐安寧。
趙麟亦收斂心神,屏除諸般雜念,全心全意投入書海之中,全力以赴備戰明年之鄉試。
其後院的薛芊芊與蘇府的蘇詩詩,皆係其未婚妻室。
此二女不僅容貌秀美,更兼心地善良,深明大義,知曉此時不宜叨擾未婚夫婿讀書上進,故未曾前來相擾。
然於日常生活中,對趙麟關懷備至,未曾有絲毫懈怠。
或親手製作鬆軟舒適之靠墊,或精心縫製散發幽香之香囊;
今日烹飪一道美味佳肴供其品嚐,明日則奉上一盒精致珍饈以表心意……
然而,此二女均乃聰慧伶俐、秀外慧中的女子,彼此間並未流露出任何爭風吃醋之態。
趙麟麵對未婚妻們的細膩心思,嘴角微揚,心中暗自歡喜,安然自得地沉浸於這份幸福之中。
這日,他剛晨讀完,正在書房外舒展筋骨,練習射箭。
便聽到兩道爽朗的戲謔聲。
“我說趙兄弟,你這倒是悠閑啊,讀書、射箭,好不快哉啊。”
“哈哈,是啊。說不定還有紅袖添香夜讀書呢。”
話音剛落,祁謙、張茂二人笑著走進了小院。
趙麟見到好友到來,忙把他們迎進了書房。
為二人倒茶的同時,又無奈笑道。
“大宗師前日說我讀書懈怠了,切勿驕狂自大,自認為明年就能中舉。”
“還讓我每過三五日,去一趟學政衙門考問一番。”
祁謙、張茂二人聽了,皆是感歎不已:“大宗師這是看重你呀,想我中原七府學子,恐怕也隻有你有如此殊遇。”
“是啊,尋常士子哪裏又能入得了大宗師的法眼?”
趙麟當然也深知這一點,他心中當然知道這位林大叔多麽看重自己。
可以說,愛之深,責之切吧。
對自己更是抱有了極大的期望,唯有親傳子弟才能享有他這般的教導了。
大宗師林大叔對自己的這番知遇之恩,實屬讓他感動不已,唯有苦讀詩書,奪下明年鄉試魁首才能報答他的恩情。
三人聊了一會,便迴到了正題。
“殿下已決定明日就去守陵了,你這邊若是實在走不開的話……”
趙麟聽了,則是搖了搖頭:“一起去吧,在哪裏讀書都是一樣的。再者,又能與你這個學識淵博的舉人坐而論道,何樂而不為呢?”
一起陪著魏王朱麒守陵,是他們三人約定好的事情,他焉能失信於人?
“哈哈,好,那裏條件比較苦,你可不要待了兩三天就想迴來啊。”張茂打趣道。
趙麟則是笑著看向他:“我說二位兄長,你們忘了我出身貧寒了?論吃苦耐勞,絕對比你們強。”
“哈哈……”
京城,皇宮。
奉天殿,早朝依舊沒有結束。
眾官員紛紛上前稟奏政務。
隨著一件件政務被商議解決,大殿中的氣氛也逐漸熱烈起來。
最後,到了內閣閣老們稟奏政事。
本來一直養病在家的內閣老首輔,此次不但來參加了早朝,而且鶴發童顏,神采奕奕,哪裏有一絲疾病纏身的樣子?
隻見他率先站了出來。
“陛下,臣有本奏。”
老首輔手持笏板,沉聲開口。
隆佑皇帝微微頷首,麵帶笑意溫和地看著他,示意他繼續。
這位老首輔便繼續道:“陛下,臣以為,我大周帝國以仁孝治天下,當以仁孝為本。”
“魏王殿下此次上奏,願為雙親守孝,實乃不孝,當為天下人表率。”
“臣懇請陛下,下旨褒獎魏王,令其為天下人表率,結廬守孝。”
說到最後,這位老首輔躬身一禮,一臉的正色。
他的話音一落,大殿中頓時響起了一片附和聲。
“臣附議!”
“臣也附議!”
……
一時間,不少官員都站出來附和這位內閣首輔的建議。
他的這個提議,其實跟之前那些清流文官的提議差不多,都是想要借機褒獎魏王,同時打壓楊必成。
不過,他作為內閣首輔,地位尊崇,威望極高。
他站出來提出這個建議,自然比那些清流文官更有說服力。
而且,他的提議也更為巧妙。
他沒有直接說要打壓楊必成,而是說要褒獎魏王,讓魏王為天下人表率,結廬守孝。
這樣一來,就顯得他大公無私,一切都是為了朝廷和天下百姓。
而楊必成那老狐狸,就成了不仁不孝之人,被天下人唾棄。
不得不說,老首輔不愧是侍奉數代帝皇的重臣,他的這個提議,比那些清流文官們高明多了。
隆佑皇帝聽了他的提議,眼中閃過一絲滿意之色。
他微微頷首,道:“愛卿所言極是,魏王此舉,的確當為天下人表率。”
“朕就依愛卿所言,下旨褒獎魏王,令其結廬守孝,為天下人表率。”
“同時,朕也要讓那些不忠不孝之人看看,什麽是仁孝之道!”
說到最後,隆佑皇帝的語氣中,已經帶上了一絲冷意。
很顯然,他已決定不再掩飾對楊必成那老狐狸的不滿了。
大殿中的文武百官們聽了隆佑皇帝的話,心中都是一凜。
他們知道,陛下這是借著魏王的事情,在向楊必成那老狐狸發難呢。
一時間,大殿中的氣氛都變得有些緊張起來。
而那些原本還心存僥幸,想要觀望一下的官員們,此時也徹底打消了念頭。
他們知道,這次魏王與楊必成之間的爭鬥,已經徹底分出了勝負。
魏王勝了,而楊必成那老狐狸,則是徹底敗了。
想通這一點後,一些原本還在猶豫的官員,也紛紛站出來附和溫懷誠的建議。
“陛下,臣也以為魏王此舉當為天下人表率,臣懇請陛下下旨褒獎。”
“臣附議!”
……
一時間,附和的聲音此起彼伏。
而那些楊必成一派的官員們,此時卻是麵色慘白,如喪考妣。
他們知道,這次楊必成是真的栽了。
而且,還是栽得這麽徹底,這麽淒慘。
就連內閣首輔,都站出來支持魏王了。
這一下,還有誰敢再支持楊必成?
楊必成一派的官員們,此時心中充滿了絕望。
他們知道,自己這一派,已經徹底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