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麟沒想到王府的這次宴席請了這麽多人。


    當然,都屬於他們這一陣營的。


    這應該是魏王借著為欽差特使安誠送行的機會,舉辦的慶功宴。


    怎麽說他們這次與靖王、楊必成的初次交鋒,讓對方狼狽而走、铩羽而歸,甚至偷雞不成還蝕把米。


    對方不但沒有在汴梁城安插成功釘子,甚至還使魏王朱麒威望大增,實力初成。


    如此快慰之事,焉能不邀請眾人慶祝一番?


    用前世的話說,這是他們小團夥的首次團建,為的就是增進感情、鼓舞士氣,再創輝煌。


    府尊蒲存義雖是初次單獨來王府,卻是一點也不怯場。


    他與中原首富蘇方正、大太監安誠,談笑風生,氣氛融洽且歡快。


    在場幾人,也隻有他們三人年齡相仿。


    再加上那位大太監和蘇首富都是附庸風雅之人,隨著逐漸的熟絡,三人大有相見恨晚之意,惺惺相惜之情。


    微醺之間,竟開始以義兄義弟相稱了。


    趙麟、祁謙見此一幕,相視一笑,這位蒲府尊還真是個老狐狸,作為士大夫,他身上倒是沒有那股清高孤傲。


    為了前程,他倒也能舍下身段,拉下臉麵與大太監相交。


    這樣的人,活的很是通透,他知道自己想要什麽。並且,會為了心中的理想,摒棄那些虛無縹緲的虛假東西。


    唯有實際利益,才是他追求的。


    就憑這份心胸手腕,將來若是魏王能承基大業,恐怕內閣或六部,定有這老狐狸的一席之地。


    不過蒲存義雖圓滑世故,還是有幾分原則的,不像那個欽差副使、禮部侍郎翟進那麽沒有底線。


    這樣的人相處好了,倒也不失一個潛在的助力。


    所以趙麟對於這類人,心中非但不討厭,反而有幾分的賞識。


    而且,一般這樣的人不但智商高,情商也高,與誰都能打成一片。


    隻要蒲存義願意與對方結交,無論是誰都能與相處的極為融洽。


    大宗師林世海是如此,如今他的嶽父蘇方正、大太監安誠亦是如此。


    也許這就是人的天賦吧,反正他趙麟是做不到這一點的。


    魏王朱麒作為此次晚宴的主人,待客方麵雖還有些稚嫩,但終究是天皇貴胄出身,自幼接受這方麵的教育。


    今晚的舉止儀態,倒也可圈可點,逐步顯露雄主風采。


    蒲存義、安誠、蘇方正望向他的眼神,也充滿了敬意。


    誰不希望自己孤注一擲,全力投效之人,是一代英明神武的雄主?


    魏王朱麒表現的越是雄才大略,就越能令效忠之人信心倍增,從而引得更多人的投效。


    至於什麽要他再隱忍,再等等時機,顯然這些已不再合乎時宜了。


    雙王奪嫡已經揭開了帷幕,此次雙方的正麵交鋒,更是徹底把魏王朱麒推到了台前。


    他若再低調,那麽隻會被人認為懦弱、無能,不但當今皇帝會對他失望,那些保持中立觀望的文武大臣,也會轉投到靖王的陣營。


    在趙麟看來,等楊必成那老狐狸迴鄉丁憂,靖王就如同少了一個左膀右臂。


    雙方力量此消彼長的情況下,相信魏王還能再吸引到一些中立的力量。


    對此,無論是趙麟、祁謙,還是大太監安誠等人,都充滿了信心。


    “殿下,先王爺的三周年忌日快要到了,天氣漸寒,您守孝之時且要保重身體。相信您的孝行德性,定會感動天地的。”


    大太監安誠趁著微醺之際,若有深意建言道。


    在場諸人都是聰明人,焉能不明白他的意思?


    話裏話外的意思很明顯,那就是讓魏王朱麒為父守靈七七四十九日,與孝行敗壞的楊必成形成鮮明對比。


    如此一來,便能贏得士大夫們的敬重。


    沒有人不希望將來的皇帝,是一個仁孝之君。


    “本王已令人在陵前構築草廬,等祭奠過後先王,本王就在那裏靜思哀悼雙親。”


    魏王朱麒神色凝重,點了點頭。


    “天氣轉冷,殿下您也要保重身體啊。”


    蒲存義、蘇方正二人也建言道。


    如今他們已經是一條戰船上的人,當然希望魏王名望越高越好,但前提條件得保護好自身的健康。


    否則,一切都是虛妄。


    “放心,本王在一年前就開始像先祖那樣,學習武藝騎射了。也許達不到太祖太宗那般的文治武功,但康健有力的程度還是有的。”


    魏王朱麒略帶少年心性,笑著展現了一下自己的臂膀。


    大太監安誠、府尊蒲存義等人看著他那筆挺而又修長的身軀、炯炯有力的眼神,不覺欣慰一笑。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科舉,我書畫雙絕,詩仙在世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林桐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林桐並收藏科舉,我書畫雙絕,詩仙在世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