眭固被張飛這如同打雷一般的聲音,嚇了一大跳,站在大帳裏緊張不已。
看著張飛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感覺他似乎想要吃了自己一樣,渾身流起了冷汗。
劉雋嘴角輕笑,起身上前說道,
“益德且慢!”
張飛迴頭看了一眼劉雋,然後乖乖的退了迴去。
劉雋走到眭固麵前,麵帶微笑的看著他,讓眭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渾身輕鬆了不少。
劉雋輕輕拍了一下眭固的肩膀,開口說道,
“黑山軍雖然是賊寇,但是我略有耳聞。”
聞聽此言,眭固不禁抬頭看向劉雋,心中好奇,威名赫赫的幽州牧,陸城侯,竟然也聽說過黑山軍?
劉雋負手而立,背對眾人,輕聲開口道,
“黑山軍乃是昔日,隨同張角發動起義的一支賊軍,冀州黑山等地農民紛紛響應張角起義,用各種名號組織起來。”
“而其中勢力最大者唯有兩人,一是張牛角,另外一個是褚燕。”
“此二人倒是頗有俠義氣,聚攏起來眾多起義百姓,合兵一處,攻打並州。”
“那張牛交死在此戰之中,其軍中褚燕即為大帥,改名張燕,統領這夥賊軍,與並州作對。”
“因為其活動於太行山黑山一帶,故而成為黑山軍,時至今日,恐怕已經聚眾百萬了吧!”
眭固越聽越是冒起了冷汗。
這些事仿佛就是劉雋親眼所見一般,而郭嘉,關羽等人也是心中驚疑,沒想到劉雋竟然對黑山軍如此了解。
眭固頭低的更低了,恭聲道,
“侯爺果然神武,不想對我黑山軍了如指掌,眭固佩服。”
劉雋淡笑道,
“略知一二罷了!”
繼而劉雋目露悲傷的說道,
“說起來,爾等起義也實屬無奈,乃是我大漢奸佞當道,百姓沒有生路,不得已化身為賊,此皆是我等無能之罪啊!”
眭固還是頭一次聽人這麽說,頓時心中感動不已。
劉雋接著說道,
“你們也不過是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受到張角蠱惑罷了,張角既然已經伏誅,你們就應該迴到原處坐迴百姓,不應該再聚眾為寇了。”
眭固看著劉雋眼中的真切,和語氣中真誠的關懷之情,內心甚是感動,幽幽的開口說道,
“哎,我等也想啊,奈何天下已無我等容身之處了。”
“各地諸侯無不視我等為反賊,欲除之而後快,那裏還有我們的生存之地。”
“我家大帥聽聞侯爺仁義之名,又曾經願意收留黃巾降將,心中對侯爺的仁義和胸懷佩服。”
“因此,張帥譴我前來,就是想要投靠於侯爺麾下,還望侯爺收留我等黑山軍百萬之眾。”
說完,眭固就跪在地上不起。
關羽張飛等人看著跪下的眭固,心中大為震撼,極為震驚那黑山軍竟然有百萬之眾!
而郭嘉此刻卻是眼神,閃過一絲喜悅之色。
郭嘉連忙上前,站在劉雋的身邊說道,
“主公素有仁義之名,而這黑山軍又是真心來投靠,主公就收下他們吧。”
跪在地上的眭固聞言抬起頭來,眼神希冀的看著劉雋,希望能夠得到劉雋肯定的迴答。
劉雋順手扶起眭固,輕聲說道,
“爾等投靠於我,乃是對我得信任,我自是會善待於你們。”
眭固大喜,
“侯爺當真不會嫌棄我等賊寇身份,願意收留善待我等嗎?”
還不等劉雋迴答,張飛雷聲傳來,
“你這廝真是不知好歹,我大哥何等人物,豈會欺騙你?!”
眭固當即嚇了一跳。
關羽伸手出來攔住張飛,繼續說道,
“我三弟素來魯莽,爾勿要害怕。”
見眭固緩過來,內心放鬆下來之後。
劉雋拉著眭固說道,
“白兔,我剛剛已經說過了,你們乃是百姓,逼不得已而落草為寇,如今有心向善,做一良好的百姓,我自是不會介意?”
眭固聞言,心中大定,立刻拜謝,
“白兔在此,多謝主公收留我黑山百萬眾。”
劉雋微微點頭,然後話鋒一轉,
“不過……”
眭固心咯噔一下,緊張的看向劉雋。
劉雋盯著眭固說道,
“不過,爾等既然從善,如我幽州,就要聽從我的號令,遵從法紀,不可再作亂,行妄為之事!”
眭固當即保證道,
“主公放心,我等入您麾下,必然對您唯命是從,遵從您的號令。”
“但凡屬下有違法作亂之輩,任憑主公處置,我等絕無怨言!”
劉雋當即點頭,
“如此,甚好!”
此事既定,黑山軍,收入幽州劉雋麾下。
之後,
眭固連夜趕迴太行山一帶的張燕山寨,將消息帶了迴去,張燕大喜。
隨後眭固傳達了劉雋的命令。
“大哥,主公的意思是,讓我等繼續留在太行山一帶,見機行事,等主公徹底奪得冀州之後,我們率軍遷入其領地即可。”
張燕和黑山軍一眾將領聞言大喜。
張燕微微思考說道,
“我等雖然投入其麾下,但是乃是賊寇之身,難免被世人和幽州其他將軍低看一等。”
眭固此時說道,
“大哥勿憂,我見過了主公麾下其餘大將,神武將軍關羽,神勇將軍張飛,龍膽將軍趙雲以及神羽將軍黃忠,皆是良善之輩。”
“雖然張飛將軍為人魯莽到是個熱心腸,真漢子!”
眾人見眭固這麽說,因為自己賊寇身份的心態有些扭轉了,沒有那麽擔心自己等人在劉雋麾下的處境了。
倒是張燕,還是緊皺眉頭,眾人連忙詢問。
張燕開口說道,
“主公仁德寬厚,麾下各位將軍深受其感染,但是我等寸功未立,何以說得過去?”
“這……”
眾人微微猶豫,不知所措,張燕也是低頭沉思。
此時,
張燕大寨之外
太行山下走來一隊人馬。
當先一人,其頭戴絲巾,身材高大,扛著一把大斧頭,而在其身側,乃是一文士,眼神深邃,二人各自身後帶著數十人馬。
那扛著大斧頭的人對著文士說道,
“公仁先生,我大哥和王太守,派我二人前來,乃是為了聯合張燕,共同出兵攻打劉雋。”
“不知為何先生一路上緊皺眉頭?”
看著張飛瞪大了眼睛看著自己,感覺他似乎想要吃了自己一樣,渾身流起了冷汗。
劉雋嘴角輕笑,起身上前說道,
“益德且慢!”
張飛迴頭看了一眼劉雋,然後乖乖的退了迴去。
劉雋走到眭固麵前,麵帶微笑的看著他,讓眭固有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渾身輕鬆了不少。
劉雋輕輕拍了一下眭固的肩膀,開口說道,
“黑山軍雖然是賊寇,但是我略有耳聞。”
聞聽此言,眭固不禁抬頭看向劉雋,心中好奇,威名赫赫的幽州牧,陸城侯,竟然也聽說過黑山軍?
劉雋負手而立,背對眾人,輕聲開口道,
“黑山軍乃是昔日,隨同張角發動起義的一支賊軍,冀州黑山等地農民紛紛響應張角起義,用各種名號組織起來。”
“而其中勢力最大者唯有兩人,一是張牛角,另外一個是褚燕。”
“此二人倒是頗有俠義氣,聚攏起來眾多起義百姓,合兵一處,攻打並州。”
“那張牛交死在此戰之中,其軍中褚燕即為大帥,改名張燕,統領這夥賊軍,與並州作對。”
“因為其活動於太行山黑山一帶,故而成為黑山軍,時至今日,恐怕已經聚眾百萬了吧!”
眭固越聽越是冒起了冷汗。
這些事仿佛就是劉雋親眼所見一般,而郭嘉,關羽等人也是心中驚疑,沒想到劉雋竟然對黑山軍如此了解。
眭固頭低的更低了,恭聲道,
“侯爺果然神武,不想對我黑山軍了如指掌,眭固佩服。”
劉雋淡笑道,
“略知一二罷了!”
繼而劉雋目露悲傷的說道,
“說起來,爾等起義也實屬無奈,乃是我大漢奸佞當道,百姓沒有生路,不得已化身為賊,此皆是我等無能之罪啊!”
眭固還是頭一次聽人這麽說,頓時心中感動不已。
劉雋接著說道,
“你們也不過是一些活不下去的百姓受到張角蠱惑罷了,張角既然已經伏誅,你們就應該迴到原處坐迴百姓,不應該再聚眾為寇了。”
眭固看著劉雋眼中的真切,和語氣中真誠的關懷之情,內心甚是感動,幽幽的開口說道,
“哎,我等也想啊,奈何天下已無我等容身之處了。”
“各地諸侯無不視我等為反賊,欲除之而後快,那裏還有我們的生存之地。”
“我家大帥聽聞侯爺仁義之名,又曾經願意收留黃巾降將,心中對侯爺的仁義和胸懷佩服。”
“因此,張帥譴我前來,就是想要投靠於侯爺麾下,還望侯爺收留我等黑山軍百萬之眾。”
說完,眭固就跪在地上不起。
關羽張飛等人看著跪下的眭固,心中大為震撼,極為震驚那黑山軍竟然有百萬之眾!
而郭嘉此刻卻是眼神,閃過一絲喜悅之色。
郭嘉連忙上前,站在劉雋的身邊說道,
“主公素有仁義之名,而這黑山軍又是真心來投靠,主公就收下他們吧。”
跪在地上的眭固聞言抬起頭來,眼神希冀的看著劉雋,希望能夠得到劉雋肯定的迴答。
劉雋順手扶起眭固,輕聲說道,
“爾等投靠於我,乃是對我得信任,我自是會善待於你們。”
眭固大喜,
“侯爺當真不會嫌棄我等賊寇身份,願意收留善待我等嗎?”
還不等劉雋迴答,張飛雷聲傳來,
“你這廝真是不知好歹,我大哥何等人物,豈會欺騙你?!”
眭固當即嚇了一跳。
關羽伸手出來攔住張飛,繼續說道,
“我三弟素來魯莽,爾勿要害怕。”
見眭固緩過來,內心放鬆下來之後。
劉雋拉著眭固說道,
“白兔,我剛剛已經說過了,你們乃是百姓,逼不得已而落草為寇,如今有心向善,做一良好的百姓,我自是不會介意?”
眭固聞言,心中大定,立刻拜謝,
“白兔在此,多謝主公收留我黑山百萬眾。”
劉雋微微點頭,然後話鋒一轉,
“不過……”
眭固心咯噔一下,緊張的看向劉雋。
劉雋盯著眭固說道,
“不過,爾等既然從善,如我幽州,就要聽從我的號令,遵從法紀,不可再作亂,行妄為之事!”
眭固當即保證道,
“主公放心,我等入您麾下,必然對您唯命是從,遵從您的號令。”
“但凡屬下有違法作亂之輩,任憑主公處置,我等絕無怨言!”
劉雋當即點頭,
“如此,甚好!”
此事既定,黑山軍,收入幽州劉雋麾下。
之後,
眭固連夜趕迴太行山一帶的張燕山寨,將消息帶了迴去,張燕大喜。
隨後眭固傳達了劉雋的命令。
“大哥,主公的意思是,讓我等繼續留在太行山一帶,見機行事,等主公徹底奪得冀州之後,我們率軍遷入其領地即可。”
張燕和黑山軍一眾將領聞言大喜。
張燕微微思考說道,
“我等雖然投入其麾下,但是乃是賊寇之身,難免被世人和幽州其他將軍低看一等。”
眭固此時說道,
“大哥勿憂,我見過了主公麾下其餘大將,神武將軍關羽,神勇將軍張飛,龍膽將軍趙雲以及神羽將軍黃忠,皆是良善之輩。”
“雖然張飛將軍為人魯莽到是個熱心腸,真漢子!”
眾人見眭固這麽說,因為自己賊寇身份的心態有些扭轉了,沒有那麽擔心自己等人在劉雋麾下的處境了。
倒是張燕,還是緊皺眉頭,眾人連忙詢問。
張燕開口說道,
“主公仁德寬厚,麾下各位將軍深受其感染,但是我等寸功未立,何以說得過去?”
“這……”
眾人微微猶豫,不知所措,張燕也是低頭沉思。
此時,
張燕大寨之外
太行山下走來一隊人馬。
當先一人,其頭戴絲巾,身材高大,扛著一把大斧頭,而在其身側,乃是一文士,眼神深邃,二人各自身後帶著數十人馬。
那扛著大斧頭的人對著文士說道,
“公仁先生,我大哥和王太守,派我二人前來,乃是為了聯合張燕,共同出兵攻打劉雋。”
“不知為何先生一路上緊皺眉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