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獻計
我不是祁廳長,叫我祁書記 作者:巴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祁同偉認為,這次被高層紀委調查,是趁機進入高層領導視野的絕佳機會。
自己的血統先天不足,如果隻靠李維民與劉和光,走不到太遠,必須想辦法給更高層的領導留下印象。
而祁同偉最大的優勢,除了清廉之外,就是搞經濟的能力。
最能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為貿易出口、投資和消費。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憑借巨大的貿易出口量,讓國民經濟實現騰飛。
如今是06年,入世的紅利已經消化的差不多了,出口增速明顯開始放緩。
而且目前的經濟基數比之前大了很多,我國要想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就必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無疑是最佳選擇。
因此,祁同偉在自己打造的那麽多產業中,選中了啟程房地產公司,來炮製舉報材料。
他要在房地產正式成為經濟支柱產業之前,讓高層領導知道自己在這方麵的才華。
運氣好的話,高層領導可能會因此重用自己,或者在製定相關政策的時候,征求自己的意見。
那樣的話,祁同偉也許能阻止房地產一路狂飆,以至於最終尾大不掉,綁架了國家經濟和老百姓的幸福感。
再不濟,也要狠狠打擊爛尾樓和炒房團等業內不良現象,讓皮帶哥那樣的人無法做大做強。
幫老百姓減輕一些壓力和痛苦,不至於讓幾代人的積蓄一下子打了水漂。
……
由於田國富在匯報的時候,明確表示,此份舉報材料的可信度不高。
紀委高層領導和漢南省委商量之後,決定先由李維民出麵,約談祁同偉,再做定奪。
祁同偉到了漢南省委之後,麵對李維民的詢問,表現的很鎮定。
“維民書記,關於啟程房地產公司的情況,比較複雜,從程序上說,我和它沒有任何關係,但從實際角度上說,我確實可以算是它的實際控製人。”
李維民兩眼一瞪,道:“說人話。”
“啟程公司的老總葉兵,是我當年在紫溪村當駐村幹部時認識的村民,我和他是好朋友。
後來,也是我讓他到京海創辦了這家公司,當時我在京海當紀委書記。
以葉兵自己的水平,要想在短短幾年之內,把公司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幫他製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和經營策略,公司所有重大事項,他都會請教我的意見。”
“這麽說,對你的舉報材料是真的,你就是這家公司的幕後老板?”李維民的語氣很平靜。
“不是,我在這家公司沒有任何股權,也沒有拿過一分錢分紅,純粹是為了幫朋友。
而且,我沒有利用職務便利,向他們提供任何內幕消息,他們沒有介入梅關棚戶改造工程,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話李維民信了。
早在兩年前,他決定重用祁同偉的時候,就已經對啟程房地產公司進行過調查,可以確定,祁同偉確實沒有股權和分紅權。
“小祁,你要跟我說實話,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難道僅僅是為了幫朋友?”
“不是的。”祁同偉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我是想借這家公司做實驗,來印證自己對房地產行業未來宏觀發展的判斷。”
“如果實驗成功的話,我希望把思路貢獻出來,在全省範圍推廣,可能的話,甚至可以推廣至全國,或許能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出上一份力。
現在看來,我的初步判斷是對的。”
“噢?”李維民頓時來了興趣,說道:
“照這麽說,你對房地產行業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能不能把你的思路說給我聽聽?”
“好的,維民書記,我的想法是大麵積推動城鎮化和棚戶改造工程。
資料顯示,我國目前的城鎮化率隻有不到40%,而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在70%以上,甚至達到80%多,在這方麵,我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小祁,人家是發達國家,我們是發展中國家,還是要正視差距,不能和他們去比。”
“維民書記,恕我直言,我並不這麽認為。
舉個例子,2000年的時候,我國的gdp總量隻有島國的1\/4,當時電視上有一個節目,很多專家在爭論,我國的gdp總量,能否在三十年之內趕上島國。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能。”
可事實是,04年我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島國的四成,再過一個月,05年的數據也應該出來了,預計可以接近一半,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很可能提前二十年超越島國。
要知道,島國是公認的發達國家,我估計,等到2030年,我國肯定也能成為發達國家,甚至人均gdp,都有可能超越島國。
城鎮化建設是個很長的周期,現在開始大麵積推動,正是最好的時機。”
對於祁同偉的這番展望,李維民是不太相信的,但為了不打擊年輕人的自信心,他還是予以了肯定。
“小祁,你不僅膽子大,野心大,眼光看的也遠,我相信會有這一天的,這樣吧,你先說說,城鎮化應該怎麽推動。”
“我的想法是發展城市群和移民建鎮。
城市群方麵,以我省平原三角洲的南濱、東州和京海為例,目前他們各自為戰,大而不強,發展上限受到嚴重製約。
正確的辦法,是把他們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城市群,統籌設計、統一布局,長遠規劃,進行具體分工。
南濱的地理位置最好,可以主打高科技展業和金融業,剩餘的低端產業,則往內地搬遷,由東州和京海承接。
他們各自形成完整產業鏈之後,成本會降低,效率會更高,市場競爭力會變強。
另外,三個城市之間,有大量的農業用地,可以全部改為工業和建設用地,建設發達的公路和鐵路網,既能把他們連成一片,又能滿足大量企業工廠和外人人口的需求。
移民建鎮方麵,我在很多偏遠落後山區工作過,發現那裏有大量的自然村,交通不便,醫療教育設施幾乎為零。
這樣的條件,在和平年代,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如果要強行發展,需要數倍數十倍的人力物力,投入和迴報不成正比。
不如把他們全部從大山裏遷出來,聚集到一起,建設新農村,或者幹脆將他們並入鄉鎮,轉為城鎮人口……”
自己的血統先天不足,如果隻靠李維民與劉和光,走不到太遠,必須想辦法給更高層的領導留下印象。
而祁同偉最大的優勢,除了清廉之外,就是搞經濟的能力。
最能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分別為貿易出口、投資和消費。
2001年,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之後,憑借巨大的貿易出口量,讓國民經濟實現騰飛。
如今是06年,入世的紅利已經消化的差不多了,出口增速明顯開始放緩。
而且目前的經濟基數比之前大了很多,我國要想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就必須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
鐵路、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產開發,無疑是最佳選擇。
因此,祁同偉在自己打造的那麽多產業中,選中了啟程房地產公司,來炮製舉報材料。
他要在房地產正式成為經濟支柱產業之前,讓高層領導知道自己在這方麵的才華。
運氣好的話,高層領導可能會因此重用自己,或者在製定相關政策的時候,征求自己的意見。
那樣的話,祁同偉也許能阻止房地產一路狂飆,以至於最終尾大不掉,綁架了國家經濟和老百姓的幸福感。
再不濟,也要狠狠打擊爛尾樓和炒房團等業內不良現象,讓皮帶哥那樣的人無法做大做強。
幫老百姓減輕一些壓力和痛苦,不至於讓幾代人的積蓄一下子打了水漂。
……
由於田國富在匯報的時候,明確表示,此份舉報材料的可信度不高。
紀委高層領導和漢南省委商量之後,決定先由李維民出麵,約談祁同偉,再做定奪。
祁同偉到了漢南省委之後,麵對李維民的詢問,表現的很鎮定。
“維民書記,關於啟程房地產公司的情況,比較複雜,從程序上說,我和它沒有任何關係,但從實際角度上說,我確實可以算是它的實際控製人。”
李維民兩眼一瞪,道:“說人話。”
“啟程公司的老總葉兵,是我當年在紫溪村當駐村幹部時認識的村民,我和他是好朋友。
後來,也是我讓他到京海創辦了這家公司,當時我在京海當紀委書記。
以葉兵自己的水平,要想在短短幾年之內,把公司發展到現在的規模,那是不可能的。
所以,我幫他製定了詳細的發展規劃和經營策略,公司所有重大事項,他都會請教我的意見。”
“這麽說,對你的舉報材料是真的,你就是這家公司的幕後老板?”李維民的語氣很平靜。
“不是,我在這家公司沒有任何股權,也沒有拿過一分錢分紅,純粹是為了幫朋友。
而且,我沒有利用職務便利,向他們提供任何內幕消息,他們沒有介入梅關棚戶改造工程,就是最好的證明。”
這話李維民信了。
早在兩年前,他決定重用祁同偉的時候,就已經對啟程房地產公司進行過調查,可以確定,祁同偉確實沒有股權和分紅權。
“小祁,你要跟我說實話,這麽做的目的是什麽,難道僅僅是為了幫朋友?”
“不是的。”祁同偉整理了一下思路,說道:“我是想借這家公司做實驗,來印證自己對房地產行業未來宏觀發展的判斷。”
“如果實驗成功的話,我希望把思路貢獻出來,在全省範圍推廣,可能的話,甚至可以推廣至全國,或許能為國家的經濟發展,出上一份力。
現在看來,我的初步判斷是對的。”
“噢?”李維民頓時來了興趣,說道:
“照這麽說,你對房地產行業進行過深入的研究,能不能把你的思路說給我聽聽?”
“好的,維民書記,我的想法是大麵積推動城鎮化和棚戶改造工程。
資料顯示,我國目前的城鎮化率隻有不到40%,而西方發達國家普遍在70%以上,甚至達到80%多,在這方麵,我國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小祁,人家是發達國家,我們是發展中國家,還是要正視差距,不能和他們去比。”
“維民書記,恕我直言,我並不這麽認為。
舉個例子,2000年的時候,我國的gdp總量隻有島國的1\/4,當時電視上有一個節目,很多專家在爭論,我國的gdp總量,能否在三十年之內趕上島國。
絕大多數人都認為不可能。”
可事實是,04年我國的gdp總量已經超過島國的四成,再過一個月,05年的數據也應該出來了,預計可以接近一半,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很可能提前二十年超越島國。
要知道,島國是公認的發達國家,我估計,等到2030年,我國肯定也能成為發達國家,甚至人均gdp,都有可能超越島國。
城鎮化建設是個很長的周期,現在開始大麵積推動,正是最好的時機。”
對於祁同偉的這番展望,李維民是不太相信的,但為了不打擊年輕人的自信心,他還是予以了肯定。
“小祁,你不僅膽子大,野心大,眼光看的也遠,我相信會有這一天的,這樣吧,你先說說,城鎮化應該怎麽推動。”
“我的想法是發展城市群和移民建鎮。
城市群方麵,以我省平原三角洲的南濱、東州和京海為例,目前他們各自為戰,大而不強,發展上限受到嚴重製約。
正確的辦法,是把他們整合起來,形成一個城市群,統籌設計、統一布局,長遠規劃,進行具體分工。
南濱的地理位置最好,可以主打高科技展業和金融業,剩餘的低端產業,則往內地搬遷,由東州和京海承接。
他們各自形成完整產業鏈之後,成本會降低,效率會更高,市場競爭力會變強。
另外,三個城市之間,有大量的農業用地,可以全部改為工業和建設用地,建設發達的公路和鐵路網,既能把他們連成一片,又能滿足大量企業工廠和外人人口的需求。
移民建鎮方麵,我在很多偏遠落後山區工作過,發現那裏有大量的自然村,交通不便,醫療教育設施幾乎為零。
這樣的條件,在和平年代,根本不適合人類生存,如果要強行發展,需要數倍數十倍的人力物力,投入和迴報不成正比。
不如把他們全部從大山裏遷出來,聚集到一起,建設新農村,或者幹脆將他們並入鄉鎮,轉為城鎮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