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氏一句話,換來陳三妹一通教育,心裏不知是急是喜,隻是無語地看著她說道:
“三丫頭,你是娘還是我是娘?”
“你是,你是……”
陳三妹攤攤手,她說錯什麽了?就不高興了。
陳二妹看著陳三妹這副模樣,本來有些沮喪的心情也消失不見,繼而抿嘴輕笑起來。
“就算你是娘也不見得什麽都是對的是不是?
娘是母親又不是神仙,明知母親不對而不勸誡,做子女的就是不孝……”
聽著陳三妹開始侃侃而談,張氏一個頭兩個大,這毛孩子沒法教了。
“行了行了,聽你一堆廢話,我頭都大了。
今年收成實在差,收來的稻子差不多隻夠交租子。
咱們這麽一大家子,這麽多張嘴等著吃飯,來年的糧食都不知道在哪裏,可不就把你爹給愁的飯都吃不下了。唉……”
張氏一聲長歎,她不把愁緒寫臉上,可她的愁卻不比任何人少。
看著兒女一個個瘦弱幹癟的模樣,若再斷糧,他們可都沒了生路了。
陳三妹盯著飯碗,一時也沉默不語,今年收成不好,租子也不會少交,但後期糧食漲價肯定是必然的。
旦聽二柱子忽然就扁起了嘴,水汪汪的眼睛看著陳喜富問道:
“爹,是不是我們家快沒糧食吃了?我們要餓肚子了?”
明明今天他們才收了那麽多糧食,怎麽就會沒糧食吃了呢?
二柱子想不明白,卻被大柱子瞪了一眼便禁聲不敢多言。
家裏一片愁雲慘淡,陳三妹卻笑了起來,捏了一下二柱子肉嘟嘟的腮幫子道:
“你就安心吃吧,少誰也少不了你吃的。”
“聽說今年北方豐收,我和大哥他們商量過,今年的租子還是如數交上去,不能拖到明年交。
交完租子,咱們一大家子先到北方去逃慌,等來年開春咱們再迴來種地。”
陳喜富看著張氏說,孩子們還那麽小,一大家子去逃荒他心裏也沒譜。
陳三妹聞言,心裏開始不淡定了,他這個老父親是打算帶著他們一家老小去乞討了?
她是怎麽也想不到,她家竟窮到這種地步了?早知道,上次就不那麽大手大腳的花錢了。
“去北方也行,不過不能一大家子一起去。
我們年輕力壯的去就行,讓爹娘帶著大柱,二柱和根子留下,大妹在李員外家,得空時多幫襯照顧。
家裏少了幾口人吃飯,我想也能照應過來的。”
張氏也放下碗,皺眉深思。
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年輕力壯的出去,年幼老弱的留下,也能減少病在路上相互拖累的風險。
夫妻兩商量著,都一致認為出去逃荒總比窩在這個地方,等冬天來的時候,連野菜都沒得吃的要好。
“爹,我不去逃荒。”
沉默的陳三妹突然開了口,一時間,陳喜富和張氏也都有些麵上不好看。
把兒子留下,把女兒帶走看起來似乎是他們夫妻二人偏心,實則他們考慮的不過是年紀大的能經得住苦罷了。
“我們又不是顆粒無收,不至於去逃難。
就算咱們收來的糧食交租之後所剩無幾,可咱們往年存下的錢不是可以拿來應急嗎?
老爹老娘,你們且想想,出門逃荒,咱們肯定是朝著北方去,路途遙遠,要是路上遇到歹人又或著誰病了,咱們是救還是不救?
天氣寒冷,咱們出門在外必定要風餐露宿,這大大增加了生病的風險。
咱們是窮人家,在那種情況下,生病就意味著死亡。
反正,我是不會跟著你們去瞎折騰的,情況也沒有危險到那一步。
除非有戰亂,否則逃荒都是下下策,瞎折騰。”
陳三妹抱著雙臂,無語老爹老娘這腦迴路到底是怎麽想的。
“三妹。”
陳老爹舔了舔有些發白的嘴唇,試圖勸說陳三妹跟他們一起去逃荒。
“今年咱家八畝水田總歸才收的十旦糧食,光是交租就得八旦。
還有五畝旱地種的玉米基本沒有收成,旱地五畝的租子也要一千文。
你自己算是,咱們家收的這些糧食交了租子,還剩什麽?
就算咱們一家子節衣縮食,能熬一兩個月,入了冬後咱們一大家子又怎麽熬到開春?
我和你們大伯商量過了,與其在這裏等著挨餓,到不如一家出去謀一條生路。
如今,咱們柳林村的人幾乎都是這個打算的。”
陳三妹聞言,皺著眉頭不語。
如今她手上沒有錢,不敢輕易開口出主意,想來若真要去逃荒,總還有些時日。
也不知道是誰出的這等餿主意!
八月十號,中秋前的最後一個集市。
由於今年南方糧食收成不好,團圓節的氣息顯得不是那麽的熱鬧。
上次陳三妹答應讓陳二妹自己到布莊挑繡線,於是,姐妹二人老早就摸黑從家裏出發趕往集市。
陳三妹背上剩下的木耳,用一個大籃子小心裝著銀耳去集市。
因為和秦老板有約,她這次沒有去集市,而是省了功夫直奔秦老板的幹貨店。
當陳三妹揭開蓋著籃子上的白布,露出裏麵一株株雪白的銀耳時,秦老板笑的幾乎睜不開眼。
這銀耳,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後,陳三妹賣了所有的木耳銀耳,總共得了四十兩零九百四十文錢。
陳二妹看著那白花花的銀子裝入陳三妹的荷包內,鼓鼓地,幾乎溢了出來,隻覺得心裏狂跳不止。
這麽多銀子,他們家是不是不用去逃荒了?
考慮到今年家裏收成不好,陳三妹沒有敢花太多錢,隻是買了些麵粉,又買了幾斤豬肉就收了手。
中秋就要到了,總要買些麵粉迴去做月餅。
日子再怎麽不好過,節還是要過的。
買肉和麵粉花了一百一十五文錢,陳三妹又花了二十五文錢買了些糖。
上次賣木耳的錢如今還剩三百二十文,陳三妹直接給了二妹兩百文,讓她去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如今,加上這次賺的錢,她手上還有十四二兩零二十文。
而陳二妹雖然接了錢,卻沒有往布莊裏走。
如今,家裏正為著生計發愁,她哪裏還敢多花一文錢?
將錢揣在懷裏,陳二妹勉強笑著接過陳三妹背著的背簍。
“走吧,繡線以後再買。省下的錢多買些糧食也好,我也不想出去逃荒。”
“三丫頭,你是娘還是我是娘?”
“你是,你是……”
陳三妹攤攤手,她說錯什麽了?就不高興了。
陳二妹看著陳三妹這副模樣,本來有些沮喪的心情也消失不見,繼而抿嘴輕笑起來。
“就算你是娘也不見得什麽都是對的是不是?
娘是母親又不是神仙,明知母親不對而不勸誡,做子女的就是不孝……”
聽著陳三妹開始侃侃而談,張氏一個頭兩個大,這毛孩子沒法教了。
“行了行了,聽你一堆廢話,我頭都大了。
今年收成實在差,收來的稻子差不多隻夠交租子。
咱們這麽一大家子,這麽多張嘴等著吃飯,來年的糧食都不知道在哪裏,可不就把你爹給愁的飯都吃不下了。唉……”
張氏一聲長歎,她不把愁緒寫臉上,可她的愁卻不比任何人少。
看著兒女一個個瘦弱幹癟的模樣,若再斷糧,他們可都沒了生路了。
陳三妹盯著飯碗,一時也沉默不語,今年收成不好,租子也不會少交,但後期糧食漲價肯定是必然的。
旦聽二柱子忽然就扁起了嘴,水汪汪的眼睛看著陳喜富問道:
“爹,是不是我們家快沒糧食吃了?我們要餓肚子了?”
明明今天他們才收了那麽多糧食,怎麽就會沒糧食吃了呢?
二柱子想不明白,卻被大柱子瞪了一眼便禁聲不敢多言。
家裏一片愁雲慘淡,陳三妹卻笑了起來,捏了一下二柱子肉嘟嘟的腮幫子道:
“你就安心吃吧,少誰也少不了你吃的。”
“聽說今年北方豐收,我和大哥他們商量過,今年的租子還是如數交上去,不能拖到明年交。
交完租子,咱們一大家子先到北方去逃慌,等來年開春咱們再迴來種地。”
陳喜富看著張氏說,孩子們還那麽小,一大家子去逃荒他心裏也沒譜。
陳三妹聞言,心裏開始不淡定了,他這個老父親是打算帶著他們一家老小去乞討了?
她是怎麽也想不到,她家竟窮到這種地步了?早知道,上次就不那麽大手大腳的花錢了。
“去北方也行,不過不能一大家子一起去。
我們年輕力壯的去就行,讓爹娘帶著大柱,二柱和根子留下,大妹在李員外家,得空時多幫襯照顧。
家裏少了幾口人吃飯,我想也能照應過來的。”
張氏也放下碗,皺眉深思。
這是她能想到的最好的辦法了,年輕力壯的出去,年幼老弱的留下,也能減少病在路上相互拖累的風險。
夫妻兩商量著,都一致認為出去逃荒總比窩在這個地方,等冬天來的時候,連野菜都沒得吃的要好。
“爹,我不去逃荒。”
沉默的陳三妹突然開了口,一時間,陳喜富和張氏也都有些麵上不好看。
把兒子留下,把女兒帶走看起來似乎是他們夫妻二人偏心,實則他們考慮的不過是年紀大的能經得住苦罷了。
“我們又不是顆粒無收,不至於去逃難。
就算咱們收來的糧食交租之後所剩無幾,可咱們往年存下的錢不是可以拿來應急嗎?
老爹老娘,你們且想想,出門逃荒,咱們肯定是朝著北方去,路途遙遠,要是路上遇到歹人又或著誰病了,咱們是救還是不救?
天氣寒冷,咱們出門在外必定要風餐露宿,這大大增加了生病的風險。
咱們是窮人家,在那種情況下,生病就意味著死亡。
反正,我是不會跟著你們去瞎折騰的,情況也沒有危險到那一步。
除非有戰亂,否則逃荒都是下下策,瞎折騰。”
陳三妹抱著雙臂,無語老爹老娘這腦迴路到底是怎麽想的。
“三妹。”
陳老爹舔了舔有些發白的嘴唇,試圖勸說陳三妹跟他們一起去逃荒。
“今年咱家八畝水田總歸才收的十旦糧食,光是交租就得八旦。
還有五畝旱地種的玉米基本沒有收成,旱地五畝的租子也要一千文。
你自己算是,咱們家收的這些糧食交了租子,還剩什麽?
就算咱們一家子節衣縮食,能熬一兩個月,入了冬後咱們一大家子又怎麽熬到開春?
我和你們大伯商量過了,與其在這裏等著挨餓,到不如一家出去謀一條生路。
如今,咱們柳林村的人幾乎都是這個打算的。”
陳三妹聞言,皺著眉頭不語。
如今她手上沒有錢,不敢輕易開口出主意,想來若真要去逃荒,總還有些時日。
也不知道是誰出的這等餿主意!
八月十號,中秋前的最後一個集市。
由於今年南方糧食收成不好,團圓節的氣息顯得不是那麽的熱鬧。
上次陳三妹答應讓陳二妹自己到布莊挑繡線,於是,姐妹二人老早就摸黑從家裏出發趕往集市。
陳三妹背上剩下的木耳,用一個大籃子小心裝著銀耳去集市。
因為和秦老板有約,她這次沒有去集市,而是省了功夫直奔秦老板的幹貨店。
當陳三妹揭開蓋著籃子上的白布,露出裏麵一株株雪白的銀耳時,秦老板笑的幾乎睜不開眼。
這銀耳,本就是可遇不可求的。
最後,陳三妹賣了所有的木耳銀耳,總共得了四十兩零九百四十文錢。
陳二妹看著那白花花的銀子裝入陳三妹的荷包內,鼓鼓地,幾乎溢了出來,隻覺得心裏狂跳不止。
這麽多銀子,他們家是不是不用去逃荒了?
考慮到今年家裏收成不好,陳三妹沒有敢花太多錢,隻是買了些麵粉,又買了幾斤豬肉就收了手。
中秋就要到了,總要買些麵粉迴去做月餅。
日子再怎麽不好過,節還是要過的。
買肉和麵粉花了一百一十五文錢,陳三妹又花了二十五文錢買了些糖。
上次賣木耳的錢如今還剩三百二十文,陳三妹直接給了二妹兩百文,讓她去買些自己喜歡的東西。
如今,加上這次賺的錢,她手上還有十四二兩零二十文。
而陳二妹雖然接了錢,卻沒有往布莊裏走。
如今,家裏正為著生計發愁,她哪裏還敢多花一文錢?
將錢揣在懷裏,陳二妹勉強笑著接過陳三妹背著的背簍。
“走吧,繡線以後再買。省下的錢多買些糧食也好,我也不想出去逃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