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時間的過去,臨安城之中的趙構感覺到無比的焦慮,十二道金光令牌都已經被發出去了,難道說真的要動用張俊的預備之師,去將嶽飛給抓迴來麽?
要說,趙構雖說腦子過於複雜了一些,膽子也過於小了一些,但他畢竟不是瘋子,他很清楚,對嶽飛用強和對嶽家軍用強,是截然不同的兩迴事!對嶽飛用強,以嶽飛的性格來說,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要是對於整個嶽家軍用強,那無疑就是在自掘墳墓了!
旁的不說,趙構曾經將張浚召到麵前親自問過,若是麵對嶽家軍,張俊他能有幾分勝算?
而張俊的迴答,卻是讓趙構情不自禁的在事後打了幾個冷顫!
張俊認為,對付嶽家軍,必須要考慮到嶽飛的因素。沒有嶽飛的嶽家軍,或許可以慘勝,但有嶽飛的嶽家軍,兩個張俊綁在一起,那也不是嶽家軍的對手!
聽到這個答案,趙構不由得堅定了他的信念——無論如何要將嶽飛於嶽家軍分開,嶽家軍,那是朝廷的一支精銳之師,絕對不能因為嶽飛一個人而毀了!從這點上來看,趙構其實是很聰明的。
然而要求嶽飛班師,並且來臨安述職的十二道金光令牌都已經發出去了,卻是遲遲沒有動靜,不由得讓趙構不擔心,萬一,嶽飛要學那韓世忠呢?
幸虧,趙構身邊還有一個隨時隨地都可以為他排憂解難的人存在,那就是秦儈!
每每當趙構為此擔憂不已的時候,秦儈總是會出言安慰趙構,說嶽飛不是那樣的人。雖說秦儈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但他卻不是那種書呆子,真要是書呆子,恐怕也做不到秦儈的這種程度。
相反,在秦儈眼中的書呆子,卻是嶽飛。在他看來,嶽飛就是那種認死理的死腦筋,隻要趙構不觸及到嶽飛的底線,那麽完全不用擔心嶽飛會像韓世忠那樣,叛逃偷襲。
事實證明秦儈的分析完全是正確的。
就在趙構擔憂不已的時候,終於有捷報傳來。
這些捷報,傳來的速度之快,甚至還在張浚等從新都城迴來之前,就已經送到了趙構的麵前,讓整個南宋子民所知曉了。
“朱仙鎮大捷!”
“金兵大敗虧輸!”
“開封城被光複,金兀術險些授首!”
“金軍十萬大軍被破,十不存一!”
“朱仙鎮外,金兵首級成山,嶽家軍血染征袍!”
..
諸多的消息,鋪天蓋地的向著趙構和秦儈湧來,差點沒有讓兩人窒息了!
嶽飛竟然真的率領嶽家軍戰勝了金兀術的大軍?這怎麽可能呢,雙方在軍力上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怎麽就能贏了呢,還是贏的如此幹淨利索?趙構和秦儈兩人是不敢相信這些消息的,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嶽飛刻意放出來的煙霧,好讓他們無法剝奪了嶽飛的軍權!
然而他們又覺得,若嶽飛真是放出這樣的煙霧來,無疑是很愚蠢的一件事情,沒聽說過功高震主麽?若是連老百姓對你嶽飛的尊崇都已經超過對帝王的尊崇時,那麽帝王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呢?在這種情形之下,恐怕任何一個帝王,對嶽飛都不會再有愛,而隻有恨了!
老百姓,那就是帝王的情人,誰要是占據了老百姓的心思,那就等於是站在了帝王情敵的角度上,還能有什麽好下場呢?
故而,當最初的震驚之後,趙構心中對嶽飛的殺心,卻是變得更加堅定起來,尤其是當他從更多的渠道獲悉,發生在朱仙鎮的戰鬥,的的確確是金兵大敗虧輸,甚至就連金兀術,如果不是最後的意外,都逃不脫時,趙構頭一次對秦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出了他的心思,他要嶽飛——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這句古話非常清晰明白的說出了封建王朝之下,帝王和臣子之間那種不對等的關係。老實說,在秦儈心中,他並不是想弄死嶽飛,隻因為他是個聰明人,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名聲:嶽飛不死,黑鍋隻是暫時的,但嶽飛要死了,這個黑鍋,他秦儈就要背上一輩子,甚至是世世代代都得背上!
更重要的是,飛鳥盡,良弓藏。說到底,他秦儈也就隻能是靠著一張嘴皮子,在趙構麵前混飯吃,真正要說保衛這個國家的安全,他秦儈沒有這個本事,也沒有這種能力。他隻能是通過打壓像嶽飛這樣,總是讓帝王生氣的人,從而展現自己,顯示自己的存在,若是像嶽飛這樣的人都不存在了,那麽也就到了他失去價值的時候了。
可惜的是,秦儈明知道讓嶽飛去死就等同是將自己的脖子送進了絞刑架,然而他卻無法勸住,更無法中止趙構的意圖,這是一條不歸路,而秦儈卻像是已經看到了,在這條路的盡頭,會是什麽樣的一個結局在等待著他。
朱仙鎮大捷,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那就是嶽家軍對金兵的一個勝利,是大家心中的戰神,嶽飛大元帥創造出來的又一個軍事神話——不過區區數萬的兵力,在對抗十多萬的敵人時,非但沒有大敗虧輸,反而是利用計謀,將對方打的落花流水。
這樣的一個奇跡,在任何時候都是值得大家津津樂道,更是會被改編成無數個版本,在民間流傳。
正如一句話,從排頭的那個人開始傳,傳到最後總是會嚴重走樣一般,流傳於世間的消息,也是如此。
朱仙鎮大捷是真的,但卻不是民間傳說的那般玄乎。
嶽飛的確是利用手中有限的兵力,對著金兀術用了無數的計謀,但就謀略上了說,其實嶽飛是失敗了。首先他示敵以弱的戰略,其實是早已經被金兀術識破,並且為金兀術將計就計所乘,差點因此而付出巨大的代價。
如果說不是因為在機緣巧合之下,嶽雲在前往開封“送死”的路上,發現了金兵的主力騎兵,如果不是因為嶽雲極其率領的兩千背嵬軍有著大無畏的戰鬥精神和強悍的戰鬥能力,那麽恐怕嶽飛永遠沒有對朱仙鎮發動全麵總攻的機會——嶽家軍的大營會被潮水般的金軍騎兵所淹沒,到那個時候,縱然是戰神重生,也不可能力挽狂瀾!
當然,嶽雲前往開封城,這本身也是嶽飛的一個戰術策劃,也可以說,是嶽飛自己救了自己,從而說明至少在嶽飛的戰略計劃之中,並沒有太嚴重的疏漏,他也沒有輕易的就放過了開封城。
隻能說,朱仙鎮之戰,根本就是一係列巧合的結果,在拋開雙方軍隊戰鬥力這個因素外討論,隻能說,命運沒有站在金兀術的那邊。
而在整個朱仙鎮之戰的過程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幾乎在朝廷的官方消息之中是沒有被提及的。
那就是韓世忠率領的中央民國隊伍,在這次戰鬥之中發揮的重大作用。
朝廷收到的官方消息也好,南宋和中央民國民間傳頌的那些小道也罷,其中一個重磅消息就是——嶽飛的長子,嶽雲,極其率領的兩千背嵬軍,在成功阻止開封城之中傾巢而出的金軍主力時,不幸全軍犧牲,無一幸免!
嶽雲,在南宋國中也是家喻戶曉的一員戰將,身為嶽飛大元帥的長子,嶽雲身上卻幾乎找不到任何缺點,堪稱是年輕人的楷模,更是被南宋軍界認定的,年青一代將領之中的翹楚,將來極有可能接嶽飛班的人選,也是唯一的人選!
然而這樣一個年輕俊彥,竟然就這麽戰死在了沙場之上,不得不令人扼腕歎息。在消息之中有說,年紀輕輕的嶽雲,隻身率領兩千悍勇的背嵬軍,力抗金國四萬精騎而不退,整整為嶽飛破襲朱仙鎮,爭取了一個晚上的時間。
一個晚上的時間,在常人來說不過就是閉眼到睜眼,可是對於戰場之上來說,這意味著無數的流血犧牲。
要麽,嶽雲和兩千背嵬軍力戰而死,要麽,就是整個嶽家軍陷入層層包圍,最終結果未知。很顯然,人民的好兒子嶽雲同誌,選擇了前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朱仙鎮的大捷鋪平了道路。
可以說,沒有嶽雲的犧牲,就沒有朱仙鎮的勝利,至少是沒有朱仙鎮的大捷!
故而嶽雲的死,為朱仙鎮大捷抹上了一絲悲壯,更平添了一份沉重。
其實,任何一次大捷,那都是用無數將士的鮮血和生命來鑄就的,隻是因為嶽雲他自身的名聲所在,才會讓這樣一個消息,廣為傳播。當然,這些都是傳播出來的消息而已,事實上這場戰鬥以外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嶽雲具體是在什麽地方狙擊的金兵,其中的戰鬥經過又是如何?
嶽雲當真是用區區兩千背嵬軍,就擋住了整整四萬的金國騎兵了麽?有人就覺得奇怪了,啥時候背嵬軍變得如此強悍而金騎又變得如此謙弱了?難道說,背嵬軍已經可以無視那一比二十的巨大差距了?
心中有這些疑惑的人,卻是根本不敢對旁人述說,隻因為若是這樣開口,必然就會涉及到對嶽雲的侮辱。侮辱一個已經死去,而起是為國為民而戰死的英雄,那可是大不敬的,是要被人所唾罵的,鄙視的!
要說,趙構雖說腦子過於複雜了一些,膽子也過於小了一些,但他畢竟不是瘋子,他很清楚,對嶽飛用強和對嶽家軍用強,是截然不同的兩迴事!對嶽飛用強,以嶽飛的性格來說,或許不會有太大的問題,可要是對於整個嶽家軍用強,那無疑就是在自掘墳墓了!
旁的不說,趙構曾經將張浚召到麵前親自問過,若是麵對嶽家軍,張俊他能有幾分勝算?
而張俊的迴答,卻是讓趙構情不自禁的在事後打了幾個冷顫!
張俊認為,對付嶽家軍,必須要考慮到嶽飛的因素。沒有嶽飛的嶽家軍,或許可以慘勝,但有嶽飛的嶽家軍,兩個張俊綁在一起,那也不是嶽家軍的對手!
聽到這個答案,趙構不由得堅定了他的信念——無論如何要將嶽飛於嶽家軍分開,嶽家軍,那是朝廷的一支精銳之師,絕對不能因為嶽飛一個人而毀了!從這點上來看,趙構其實是很聰明的。
然而要求嶽飛班師,並且來臨安述職的十二道金光令牌都已經發出去了,卻是遲遲沒有動靜,不由得讓趙構不擔心,萬一,嶽飛要學那韓世忠呢?
幸虧,趙構身邊還有一個隨時隨地都可以為他排憂解難的人存在,那就是秦儈!
每每當趙構為此擔憂不已的時候,秦儈總是會出言安慰趙構,說嶽飛不是那樣的人。雖說秦儈自己就是個讀書人,但他卻不是那種書呆子,真要是書呆子,恐怕也做不到秦儈的這種程度。
相反,在秦儈眼中的書呆子,卻是嶽飛。在他看來,嶽飛就是那種認死理的死腦筋,隻要趙構不觸及到嶽飛的底線,那麽完全不用擔心嶽飛會像韓世忠那樣,叛逃偷襲。
事實證明秦儈的分析完全是正確的。
就在趙構擔憂不已的時候,終於有捷報傳來。
這些捷報,傳來的速度之快,甚至還在張浚等從新都城迴來之前,就已經送到了趙構的麵前,讓整個南宋子民所知曉了。
“朱仙鎮大捷!”
“金兵大敗虧輸!”
“開封城被光複,金兀術險些授首!”
“金軍十萬大軍被破,十不存一!”
“朱仙鎮外,金兵首級成山,嶽家軍血染征袍!”
..
諸多的消息,鋪天蓋地的向著趙構和秦儈湧來,差點沒有讓兩人窒息了!
嶽飛竟然真的率領嶽家軍戰勝了金兀術的大軍?這怎麽可能呢,雙方在軍力上的差距可不是一點半點,怎麽就能贏了呢,還是贏的如此幹淨利索?趙構和秦儈兩人是不敢相信這些消息的,他們甚至認為這是嶽飛刻意放出來的煙霧,好讓他們無法剝奪了嶽飛的軍權!
然而他們又覺得,若嶽飛真是放出這樣的煙霧來,無疑是很愚蠢的一件事情,沒聽說過功高震主麽?若是連老百姓對你嶽飛的尊崇都已經超過對帝王的尊崇時,那麽帝王還有什麽存在的意義呢?在這種情形之下,恐怕任何一個帝王,對嶽飛都不會再有愛,而隻有恨了!
老百姓,那就是帝王的情人,誰要是占據了老百姓的心思,那就等於是站在了帝王情敵的角度上,還能有什麽好下場呢?
故而,當最初的震驚之後,趙構心中對嶽飛的殺心,卻是變得更加堅定起來,尤其是當他從更多的渠道獲悉,發生在朱仙鎮的戰鬥,的的確確是金兵大敗虧輸,甚至就連金兀術,如果不是最後的意外,都逃不脫時,趙構頭一次對秦儈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說出了他的心思,他要嶽飛——死!
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這句古話非常清晰明白的說出了封建王朝之下,帝王和臣子之間那種不對等的關係。老實說,在秦儈心中,他並不是想弄死嶽飛,隻因為他是個聰明人,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名聲:嶽飛不死,黑鍋隻是暫時的,但嶽飛要死了,這個黑鍋,他秦儈就要背上一輩子,甚至是世世代代都得背上!
更重要的是,飛鳥盡,良弓藏。說到底,他秦儈也就隻能是靠著一張嘴皮子,在趙構麵前混飯吃,真正要說保衛這個國家的安全,他秦儈沒有這個本事,也沒有這種能力。他隻能是通過打壓像嶽飛這樣,總是讓帝王生氣的人,從而展現自己,顯示自己的存在,若是像嶽飛這樣的人都不存在了,那麽也就到了他失去價值的時候了。
可惜的是,秦儈明知道讓嶽飛去死就等同是將自己的脖子送進了絞刑架,然而他卻無法勸住,更無法中止趙構的意圖,這是一條不歸路,而秦儈卻像是已經看到了,在這條路的盡頭,會是什麽樣的一個結局在等待著他。
朱仙鎮大捷,對於普通的老百姓來說,那就是嶽家軍對金兵的一個勝利,是大家心中的戰神,嶽飛大元帥創造出來的又一個軍事神話——不過區區數萬的兵力,在對抗十多萬的敵人時,非但沒有大敗虧輸,反而是利用計謀,將對方打的落花流水。
這樣的一個奇跡,在任何時候都是值得大家津津樂道,更是會被改編成無數個版本,在民間流傳。
正如一句話,從排頭的那個人開始傳,傳到最後總是會嚴重走樣一般,流傳於世間的消息,也是如此。
朱仙鎮大捷是真的,但卻不是民間傳說的那般玄乎。
嶽飛的確是利用手中有限的兵力,對著金兀術用了無數的計謀,但就謀略上了說,其實嶽飛是失敗了。首先他示敵以弱的戰略,其實是早已經被金兀術識破,並且為金兀術將計就計所乘,差點因此而付出巨大的代價。
如果說不是因為在機緣巧合之下,嶽雲在前往開封“送死”的路上,發現了金兵的主力騎兵,如果不是因為嶽雲極其率領的兩千背嵬軍有著大無畏的戰鬥精神和強悍的戰鬥能力,那麽恐怕嶽飛永遠沒有對朱仙鎮發動全麵總攻的機會——嶽家軍的大營會被潮水般的金軍騎兵所淹沒,到那個時候,縱然是戰神重生,也不可能力挽狂瀾!
當然,嶽雲前往開封城,這本身也是嶽飛的一個戰術策劃,也可以說,是嶽飛自己救了自己,從而說明至少在嶽飛的戰略計劃之中,並沒有太嚴重的疏漏,他也沒有輕易的就放過了開封城。
隻能說,朱仙鎮之戰,根本就是一係列巧合的結果,在拋開雙方軍隊戰鬥力這個因素外討論,隻能說,命運沒有站在金兀術的那邊。
而在整個朱仙鎮之戰的過程之中,還有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幾乎在朝廷的官方消息之中是沒有被提及的。
那就是韓世忠率領的中央民國隊伍,在這次戰鬥之中發揮的重大作用。
朝廷收到的官方消息也好,南宋和中央民國民間傳頌的那些小道也罷,其中一個重磅消息就是——嶽飛的長子,嶽雲,極其率領的兩千背嵬軍,在成功阻止開封城之中傾巢而出的金軍主力時,不幸全軍犧牲,無一幸免!
嶽雲,在南宋國中也是家喻戶曉的一員戰將,身為嶽飛大元帥的長子,嶽雲身上卻幾乎找不到任何缺點,堪稱是年輕人的楷模,更是被南宋軍界認定的,年青一代將領之中的翹楚,將來極有可能接嶽飛班的人選,也是唯一的人選!
然而這樣一個年輕俊彥,竟然就這麽戰死在了沙場之上,不得不令人扼腕歎息。在消息之中有說,年紀輕輕的嶽雲,隻身率領兩千悍勇的背嵬軍,力抗金國四萬精騎而不退,整整為嶽飛破襲朱仙鎮,爭取了一個晚上的時間。
一個晚上的時間,在常人來說不過就是閉眼到睜眼,可是對於戰場之上來說,這意味著無數的流血犧牲。
要麽,嶽雲和兩千背嵬軍力戰而死,要麽,就是整個嶽家軍陷入層層包圍,最終結果未知。很顯然,人民的好兒子嶽雲同誌,選擇了前者,用自己的血肉之軀,為朱仙鎮的大捷鋪平了道路。
可以說,沒有嶽雲的犧牲,就沒有朱仙鎮的勝利,至少是沒有朱仙鎮的大捷!
故而嶽雲的死,為朱仙鎮大捷抹上了一絲悲壯,更平添了一份沉重。
其實,任何一次大捷,那都是用無數將士的鮮血和生命來鑄就的,隻是因為嶽雲他自身的名聲所在,才會讓這樣一個消息,廣為傳播。當然,這些都是傳播出來的消息而已,事實上這場戰鬥以外的人,甚至根本就不知道嶽雲具體是在什麽地方狙擊的金兵,其中的戰鬥經過又是如何?
嶽雲當真是用區區兩千背嵬軍,就擋住了整整四萬的金國騎兵了麽?有人就覺得奇怪了,啥時候背嵬軍變得如此強悍而金騎又變得如此謙弱了?難道說,背嵬軍已經可以無視那一比二十的巨大差距了?
心中有這些疑惑的人,卻是根本不敢對旁人述說,隻因為若是這樣開口,必然就會涉及到對嶽雲的侮辱。侮辱一個已經死去,而起是為國為民而戰死的英雄,那可是大不敬的,是要被人所唾罵的,鄙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