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浚是個讀書人,站在傳統的角度來看,他也是個有學識,有氣節的文化人。
可是在劉涚看來,讀書人跟官員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係,更沒有對等的關係。若是用後世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有學問不代表就能當好一個政客,而一個好的政客,不意味著他一定有很高的學曆。
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智商、情商,甚至是學商這樣的細分方式和說法,對於官員的選拔和任命,仍舊是看誰讀的書多,誰的學問更高,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在劉涚看來,是異常落後的。
就說這個張浚吧,他在從政方麵的能力其實就很弱,更重要的是,這個人不狡詐。所謂狡詐,其實本身並沒有貶低的意思,既然是被派出來跟敵對勢力談判,身為談判的官員,七情六欲都直接寫在臉上,這樣的談判不輸才怪了!
張浚倒是以為劉涚說的投票,就如同是土匪山頭上,幾個大王聚攏在一起投票,分分鍾就可以解決問題,故而當吳安邦要帶他去休息的時候,他還在衝著劉涚大聲嚷嚷,說什麽劉涚不要拖延時間,抓緊時間投票才是。
這個時候,劉涚就笑了,道:“張大人怎麽知道我不抓緊時間呢?如今中央民國的子民可是數百萬,光是將朝廷詔安的條件宣告給大家知曉,恐怕就不是三五日能夠做到的啊,還要印刷那麽多投票的紙張,這也需要時間的嘛,張大人不要著急,我會催促作坊抓緊時間印刷,估計十天半個月的,也就印刷好了!”
“啥?”
劉涚的話,讓那張浚差點沒有一頭摔倒在地!
這就是劉涚說的投票?所有中央民國治下的老百姓,都要參加投票?啥時候決定這種大事,需要老百姓來參與了?張浚隻覺得,是不是自己已經瘋了,還是劉涚在說瘋話,自古以來,哪有這樣的事情呢?
“看你的傻樣!我家首相大人啥時候說過謊話來的?剛剛你可是讚成用投票的方式,怎麽,現在又不肯了?你們讀書人不是有句話,叫什麽,食言者豬,你是想當豬了?”
也不知吳安邦是真不知道那句話怎麽說,還是故意這樣說出來氣張浚,總之張浚被他這麽一說,還當真就是兩眼翻白,口中不住道:“食言者肥,食言者肥,什麽豬,是肥!”
“不肥那能叫豬麽?你是想做豬了吧?走吧,既然我家首相都說了要你等著,你就老老實實的等著唄!”
在吳安邦手中,張浚這樣一個文弱書生,又是個半老頭子,還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一口氣差點沒能接上,卻還是被吳安邦生拉活拽的,拖出了大廳。
“大人,你真是要發起全民投票啊?”
等到張浚離開之後,張漢才從後麵轉了出來,他如今是劉涚身邊的情報頭子,一般情況下,都跟劉涚是形影不離的。
“當然!”劉涚微微一挑眉頭,欣然答道,“這是一個機會啊!雖說這件事情看起來很麻煩,但其實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幾重目的。”
“哦?沒想到大人深謀遠慮,還請大人解說一下。”
“其一,如今中央民國治下究竟有多少人口,張漢你可知道?”
“這個,屬下不知!”雖說是情報頭子,但這種事情明顯是歸口跟高進那邊管轄,張漢壓根就沒有過問過。
“其二,中央民國治下,民眾究竟是怎麽想的,你可知道?”
“這.”張漢微微猶豫,當下又搖頭,道:“屬下不知!”
“其三.算了,現在說了都是白說,等我設計一個表格,你迴頭拿去讓他們安排印刷,順便將這封聖諭也印刷了,張貼出去,我要你在三天之內,讓中央民國治下所有人都知道詔安內容,你可能做到?”
“大人,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成,那就抓緊時間去辦吧!”劉涚決定自己親自來設計這次投票的表格,正如他剛剛對張漢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徹底了解中央民國老百姓情況的機會。
對於來自後世的劉涚來說,他深知決定一個國家興亡的,並非是最頂尖的那個人,通俗的說,跟皇帝是誰沒有關係,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基礎還是在老百姓身上。
老百姓生活的好了,國家自然就強大了,老百姓生活差了,國家自然就衰敗了!中央民國想要在重重包圍之下殺出一條血路,就必須要重視老百姓,古人先賢不也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麽?
再說那被吳安邦拖下去的張浚,在確定自己無法從吳安邦手中掙脫之後,張浚整個人就開始變得有些渾渾噩噩了,一路上都在念叨著:“怎麽可能呢,怎麽可能呢,他怎麽能夠讓老百姓一起決定去留呢,這樣做,他還是不是一個帝王呢?”
“哼,你這書呆子老頭,你懂什麽?首先大人早說過了,中央民國不是哪個人的中央民國,而是中央民國人民的中央民國,算了,跟你這樣的人說也說不清楚,嗯,大人怎麽說來的,想起來了,你這種人,自以為是讀了些聖賢書,其實就是死腦筋,也不去想想,你讀的那些聖賢書,又有幾本是為老百姓而寫的呢?”
恐怕張浚這一輩子都沒有想到,自己還會被一個像吳安邦這樣五大三粗沒文化的人批評,尤其是竟然批評他讀了書等於沒讀書。
他開開口,正打算反擊一下,突然之間又覺得,既然吳安邦是沒讀過書的人,那自己跟他爭論,豈不是拉低了自己的層次了?然而讓張浚想不到的是,他還沒有開口去分辨,吳安邦就將他推進一間屋子裏,還大聲道:
“大人說了,你這種人,就是半瓶水,自以為是憂國憂民了,其實,沒有學通透!想要跟咱們家大人扯道理,再學個十年來吧!”
“砰!”
就在張浚張口欲言的時候,吳安邦順手一推,大門就重重的合上了,差點沒有撞到張浚的鼻尖子,而正當他迴過神來,想要去將大門推開的時候,就聽見鎖鏈嘩啦啦的響動,還有吳安邦的聲音,隔著門扉傳了進來:
“都精神點,這鎖鏈,除了一日三餐之外,不能開!那老頭子就算是死在裏麵了,也不準開!”
此時張浚才幡然醒悟,感情自己這就是被關押起來了,雖說不是在牢房裏,但眼下這個小房間,不就等同是牢房了?如此想來,城外那些護衛的遭遇,怕是也好不到哪裏去!
“這個劉涚,做事竟然如此不留餘地,他也沒有想過,將來若是接受招安了,大家同朝為官,我會不會暗中使絆子?咦,不對,劉涚此人的確不傻,他既然做的如此不留情麵,豈不就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接受朝廷的詔安,難道說,他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怕是這麽一想,張浚總算才是猜到了劉涚的用心。
隻可惜,他已經被劉涚給軟禁起來了,想要傳遞點消息出去,那都是有心無力。背靠著大門,張浚不由得悵然歎息,或許這一次,他真是無法完成皇命了。隻是讓張浚想不明白的是,劉涚何以要拖延時間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張浚想不明白,就連嶽飛同樣也是不明白。
當嶽飛領兵在長江南岸駐紮下來之後,就受到消息,說是中央民國那邊正在進行一次全民投票行動,要讓所有中央民國的老百姓一同投票決定,是否要接受朝廷的詔安。
而嶽飛跟張浚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卻是迥異的,嶽飛覺得,劉涚這麽做挺好,他甚至認為,如果劉涚不在暗中動手腳的話,那麽投票的最終結果,一定是接受朝廷的詔安了。
在嶽飛看來,中央民國的老百姓,那就是朝廷的老百姓,如今既然有機會重新迴到朝廷的統治之下,那些老百姓又有什麽理由不讚成呢?或許,這就是每個人主觀意識不同,故而對同一個問題,總會有不同的答案的原因。
既然嶽飛認定最終劉涚還是隻能接受朝廷詔安,倒也是讓他去了一件心事,讓他可以專心致誌的整飭兵馬,準備跟來犯的金兵決一死戰!
其實別看金兀術這次南下來勢洶洶,其實也就是動靜整的大。如果不是因為南宋朝廷那些軍隊戰鬥意誌和戰鬥力都弱到極點,恐怕金兵的劣勢,早已經暴露無遺。
如今的金國大軍,就連金兀術自己都覺著很是不妥。
首先就是因為長年累月的征戰,以至於那些能征慣戰的將士,消耗的七七八八,精銳不再是當初的精銳,構建起來的軍隊,自然也就沒有那種所向披靡的戰鬥力。
其次就是高層之間的分歧,表現在軍隊裏,也就出現了諸多小團體,表麵上大家都歸口在他金兀術的統治之下,但實際上呢,一旦遇上硬仗,這些小團體就會隻考慮自身利益而不在意別人的死活。
最後還有就是貪圖安逸的風氣,已經到了無法整治的程度。金人幾乎沒有愛讀書學習的,粗暴而直接的統治方式,帶來了嚴重的後遺症。
當金兀術知道嶽飛已經開始整飭兵馬備戰的時候,心中的擔憂是一日勝過一日,他不知道自己率領的這支兵馬還能堅持到什麽時候,但他隱隱感覺,要是跟嶽家軍硬碰硬,最終輸掉的,可能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性命!
可是在劉涚看來,讀書人跟官員之間,並沒有直接的聯係,更沒有對等的關係。若是用後世通俗的話來說,那就是有學問不代表就能當好一個政客,而一個好的政客,不意味著他一定有很高的學曆。
在這個時代,還沒有智商、情商,甚至是學商這樣的細分方式和說法,對於官員的選拔和任命,仍舊是看誰讀的書多,誰的學問更高,不得不說,這種方式在劉涚看來,是異常落後的。
就說這個張浚吧,他在從政方麵的能力其實就很弱,更重要的是,這個人不狡詐。所謂狡詐,其實本身並沒有貶低的意思,既然是被派出來跟敵對勢力談判,身為談判的官員,七情六欲都直接寫在臉上,這樣的談判不輸才怪了!
張浚倒是以為劉涚說的投票,就如同是土匪山頭上,幾個大王聚攏在一起投票,分分鍾就可以解決問題,故而當吳安邦要帶他去休息的時候,他還在衝著劉涚大聲嚷嚷,說什麽劉涚不要拖延時間,抓緊時間投票才是。
這個時候,劉涚就笑了,道:“張大人怎麽知道我不抓緊時間呢?如今中央民國的子民可是數百萬,光是將朝廷詔安的條件宣告給大家知曉,恐怕就不是三五日能夠做到的啊,還要印刷那麽多投票的紙張,這也需要時間的嘛,張大人不要著急,我會催促作坊抓緊時間印刷,估計十天半個月的,也就印刷好了!”
“啥?”
劉涚的話,讓那張浚差點沒有一頭摔倒在地!
這就是劉涚說的投票?所有中央民國治下的老百姓,都要參加投票?啥時候決定這種大事,需要老百姓來參與了?張浚隻覺得,是不是自己已經瘋了,還是劉涚在說瘋話,自古以來,哪有這樣的事情呢?
“看你的傻樣!我家首相大人啥時候說過謊話來的?剛剛你可是讚成用投票的方式,怎麽,現在又不肯了?你們讀書人不是有句話,叫什麽,食言者豬,你是想當豬了?”
也不知吳安邦是真不知道那句話怎麽說,還是故意這樣說出來氣張浚,總之張浚被他這麽一說,還當真就是兩眼翻白,口中不住道:“食言者肥,食言者肥,什麽豬,是肥!”
“不肥那能叫豬麽?你是想做豬了吧?走吧,既然我家首相都說了要你等著,你就老老實實的等著唄!”
在吳安邦手中,張浚這樣一個文弱書生,又是個半老頭子,還能翻出多大的浪花來,一口氣差點沒能接上,卻還是被吳安邦生拉活拽的,拖出了大廳。
“大人,你真是要發起全民投票啊?”
等到張浚離開之後,張漢才從後麵轉了出來,他如今是劉涚身邊的情報頭子,一般情況下,都跟劉涚是形影不離的。
“當然!”劉涚微微一挑眉頭,欣然答道,“這是一個機會啊!雖說這件事情看起來很麻煩,但其實通過這種方式,可以達到幾重目的。”
“哦?沒想到大人深謀遠慮,還請大人解說一下。”
“其一,如今中央民國治下究竟有多少人口,張漢你可知道?”
“這個,屬下不知!”雖說是情報頭子,但這種事情明顯是歸口跟高進那邊管轄,張漢壓根就沒有過問過。
“其二,中央民國治下,民眾究竟是怎麽想的,你可知道?”
“這.”張漢微微猶豫,當下又搖頭,道:“屬下不知!”
“其三.算了,現在說了都是白說,等我設計一個表格,你迴頭拿去讓他們安排印刷,順便將這封聖諭也印刷了,張貼出去,我要你在三天之內,讓中央民國治下所有人都知道詔安內容,你可能做到?”
“大人,屬下保證完成任務!”
“成,那就抓緊時間去辦吧!”劉涚決定自己親自來設計這次投票的表格,正如他剛剛對張漢說的那樣,這是一個機會,一個徹底了解中央民國老百姓情況的機會。
對於來自後世的劉涚來說,他深知決定一個國家興亡的,並非是最頂尖的那個人,通俗的說,跟皇帝是誰沒有關係,一個國家的繁榮昌盛,基礎還是在老百姓身上。
老百姓生活的好了,國家自然就強大了,老百姓生活差了,國家自然就衰敗了!中央民國想要在重重包圍之下殺出一條血路,就必須要重視老百姓,古人先賢不也說‘水能載舟亦能覆舟’麽?
再說那被吳安邦拖下去的張浚,在確定自己無法從吳安邦手中掙脫之後,張浚整個人就開始變得有些渾渾噩噩了,一路上都在念叨著:“怎麽可能呢,怎麽可能呢,他怎麽能夠讓老百姓一起決定去留呢,這樣做,他還是不是一個帝王呢?”
“哼,你這書呆子老頭,你懂什麽?首先大人早說過了,中央民國不是哪個人的中央民國,而是中央民國人民的中央民國,算了,跟你這樣的人說也說不清楚,嗯,大人怎麽說來的,想起來了,你這種人,自以為是讀了些聖賢書,其實就是死腦筋,也不去想想,你讀的那些聖賢書,又有幾本是為老百姓而寫的呢?”
恐怕張浚這一輩子都沒有想到,自己還會被一個像吳安邦這樣五大三粗沒文化的人批評,尤其是竟然批評他讀了書等於沒讀書。
他開開口,正打算反擊一下,突然之間又覺得,既然吳安邦是沒讀過書的人,那自己跟他爭論,豈不是拉低了自己的層次了?然而讓張浚想不到的是,他還沒有開口去分辨,吳安邦就將他推進一間屋子裏,還大聲道:
“大人說了,你這種人,就是半瓶水,自以為是憂國憂民了,其實,沒有學通透!想要跟咱們家大人扯道理,再學個十年來吧!”
“砰!”
就在張浚張口欲言的時候,吳安邦順手一推,大門就重重的合上了,差點沒有撞到張浚的鼻尖子,而正當他迴過神來,想要去將大門推開的時候,就聽見鎖鏈嘩啦啦的響動,還有吳安邦的聲音,隔著門扉傳了進來:
“都精神點,這鎖鏈,除了一日三餐之外,不能開!那老頭子就算是死在裏麵了,也不準開!”
此時張浚才幡然醒悟,感情自己這就是被關押起來了,雖說不是在牢房裏,但眼下這個小房間,不就等同是牢房了?如此想來,城外那些護衛的遭遇,怕是也好不到哪裏去!
“這個劉涚,做事竟然如此不留餘地,他也沒有想過,將來若是接受招安了,大家同朝為官,我會不會暗中使絆子?咦,不對,劉涚此人的確不傻,他既然做的如此不留情麵,豈不就是因為,他根本就沒有想過要接受朝廷的詔安,難道說,他根本就是在浪費時間?”
怕是這麽一想,張浚總算才是猜到了劉涚的用心。
隻可惜,他已經被劉涚給軟禁起來了,想要傳遞點消息出去,那都是有心無力。背靠著大門,張浚不由得悵然歎息,或許這一次,他真是無法完成皇命了。隻是讓張浚想不明白的是,劉涚何以要拖延時間呢?
其實這個問題,不僅是張浚想不明白,就連嶽飛同樣也是不明白。
當嶽飛領兵在長江南岸駐紮下來之後,就受到消息,說是中央民國那邊正在進行一次全民投票行動,要讓所有中央民國的老百姓一同投票決定,是否要接受朝廷的詔安。
而嶽飛跟張浚在這個問題上的看法卻是迥異的,嶽飛覺得,劉涚這麽做挺好,他甚至認為,如果劉涚不在暗中動手腳的話,那麽投票的最終結果,一定是接受朝廷的詔安了。
在嶽飛看來,中央民國的老百姓,那就是朝廷的老百姓,如今既然有機會重新迴到朝廷的統治之下,那些老百姓又有什麽理由不讚成呢?或許,這就是每個人主觀意識不同,故而對同一個問題,總會有不同的答案的原因。
既然嶽飛認定最終劉涚還是隻能接受朝廷詔安,倒也是讓他去了一件心事,讓他可以專心致誌的整飭兵馬,準備跟來犯的金兵決一死戰!
其實別看金兀術這次南下來勢洶洶,其實也就是動靜整的大。如果不是因為南宋朝廷那些軍隊戰鬥意誌和戰鬥力都弱到極點,恐怕金兵的劣勢,早已經暴露無遺。
如今的金國大軍,就連金兀術自己都覺著很是不妥。
首先就是因為長年累月的征戰,以至於那些能征慣戰的將士,消耗的七七八八,精銳不再是當初的精銳,構建起來的軍隊,自然也就沒有那種所向披靡的戰鬥力。
其次就是高層之間的分歧,表現在軍隊裏,也就出現了諸多小團體,表麵上大家都歸口在他金兀術的統治之下,但實際上呢,一旦遇上硬仗,這些小團體就會隻考慮自身利益而不在意別人的死活。
最後還有就是貪圖安逸的風氣,已經到了無法整治的程度。金人幾乎沒有愛讀書學習的,粗暴而直接的統治方式,帶來了嚴重的後遺症。
當金兀術知道嶽飛已經開始整飭兵馬備戰的時候,心中的擔憂是一日勝過一日,他不知道自己率領的這支兵馬還能堅持到什麽時候,但他隱隱感覺,要是跟嶽家軍硬碰硬,最終輸掉的,可能不僅僅是他自己的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