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兵了!
對於中央民國來說,戰爭雖然從不曾真正停歇過,然而主動出兵,而且還是對南宋出兵,這讓中央民國上上下下都有些興奮,尤其是那些將領。
雖說打仗就難免傷亡,但從士兵到將軍,又有誰不認為自己是戰場上那個幸運兒的,對於士兵來說,戰爭就意味著軍功,脫離普通人身份,一躍成為將領,脫離平民身份。
而對於將領來說,戰爭則就意味著功績,意味著從勝利走向勝利,上升到更高的位置。
唯有到劉涚這樣的高度,才不會輕易的選擇發動戰爭,隻因為對於國家來說,戰爭就意味著大量物資的消耗,除非是一場戰爭結束之後,收獲比消耗掉的更多,而且要多的多,劉涚才會覺得這樣的戰爭,很有意義。
就如同他安排攻打吐蕃部落,雖說吐蕃那邊的自然環境遠比蜀中惡劣,並不適合中原人生息,也無法種植大量的糧食,然而在吐蕃高原上,卻很適合用來飼養畜牧,訓練戰馬。
哪怕中央民國進入熱兵器時代,交通狀況無法進一步提升的情形下,大量的馬匹是不可或缺的。劉涚估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中央民國對馬匹的需求都會異常旺盛。
故而馬匹,尤其是優秀的戰馬、千裏馬,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央民國的戰略物資。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劉涚才會對高寵在攀西高原上的行動不管不問,隻要高寵樂意,打多少吐蕃部落的土地下來,劉涚都沒有意見。
嶽家軍並不知道中央民國已經製定出針性策略,還在循著嶽飛的既定戰術,一點點的緩慢推進。其實嶽家軍裏能夠真正明白嶽飛意圖的人並不多,故而有不少人都覺得,這場戰鬥很奇怪。
說奇怪的原因有好幾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嶽家軍無論如何攻城掠地,始終沒有跟中央民國真正的主力撞上,即便是在一個城鎮遇上零星的抵抗,但隻要嶽家軍大軍一壓,那些抵抗的力量就消失了。
在一些嶽家軍的將領看來,如果不是因為嶽飛製定的這個詭異的戰術,按照中央民國的抵抗力量,此時嶽家軍應該已經將中央民國的核心城市,新都城攻占了吧?
當然,那些知道韓世忠曾經也攻打過新都城,最終卻詭異投降的將領,心中卻沒有這樣輕鬆,嶽家軍固然是強大的,但韓世忠麾下的兵馬又能比他們弱到哪裏去呢?想當初韓世忠不也是像他們一樣,勢如破竹,結果呢?
第二個讓嶽家軍上下感到奇怪的,就是中央民國境內的平民,對劉涚這個叛逆的忠誠,以及對這個叛賊實力的那種依依不舍的感覺——為了安頓這些被強製遷徙的平民,嶽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朝廷給出了大量優渥的條件,至少在嶽家軍的將士看來那些條件已經很優渥了,卻還是不能讓那些平民自覺自願的離開,非得要動用武力才行!
這種比後世拆遷還要困難的遷徙方式,浪費了嶽家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至於部分對中央民國不甚了解的將士,心中有所怨懟。怨懟歸怨懟,軍紀嚴明的嶽家軍,下層將士絕不會對上峰命令有半點的疑問和質疑,再說了,這就隻是麻煩一些而已,至少不會造成士兵的傷亡,既然是元帥的命令,大家夥兒執行就好了。
就在嶽家軍忙碌著執行嶽飛計劃的同時,金彈子的兵馬,也在已最快的速度,向著嶽家軍大本營所在的城市——德陽郡進發著。
因為德陽郡在眼下還不能算是個真正的大型城市,常住人口總數還不到五萬人,但地處平原地帶,故而才會被嶽飛選為大本營,將中軍駐紮在此處。
金彈子是早就從劉涚那邊獲得了相關的軍事情報,也知道,隻有直擊嶽飛中軍,才能解除益州府的危機。在金彈子的內心之中,是沒有將嶽家軍當成是中央民國重大危機的,隻因為金彈子並不認為嶽家軍比自己麾下的這些百戰精銳強多少,想當初他在劉涚手下吃的虧,其實他真想讓嶽飛去重蹈覆轍。
隻可惜既然已經向劉涚投降,除非金彈子想要再反,否則他就不能違背劉涚的命令,為了自己的前途,金彈子更不會陰奉陽違,他甚至希望自己的隊伍能夠肋生雙翅飛到德陽郡,跟嶽家軍來個決一死戰,但路上那些南宋朝廷的人馬,卻是不斷的阻攔著他前進的道路。
“報!王爺,前方有南宋兵馬一支,已經跟我軍前鋒打起來了!”
正行進間,金彈子又接到情報,隊伍前鋒撞上了南宋軍隊,已經開打。心中略有煩躁的金彈子眉頭一凝,揮揮手不再開口。這一路上已經遇上好幾撥南宋兵馬,而且頻率是越來越高,很顯然是因為南宋朝廷已經估算出金彈子這支隊伍的目的,為了避免大計劃受到影響,才會派兵馬來阻攔。
“一群窩囊廢,不敢讓本王跟嶽飛正大光明的戰一場麽?”
前些天碰見那些騷擾阻攔的南宋軍隊,金彈子都是咬緊牙關給忍了,在他心中看來,南宋夠資格跟他一戰的,也就隻有嶽家軍這一支,他要保留好精銳,以期跟嶽飛打一場漂亮的戰鬥,讓劉涚身邊那些人不敢小覷於他。
然而,一路上的攔截騷擾,讓金彈子不甚其煩,要不是還有這個理由在支撐著他,他恐怕早就已經拎著大錘親自上陣了!
因為前鋒在作戰,金彈子親自率領的中軍大營就不得不暫停前進,在原地滯留了差不多半天,眼看著天色擦黑,金彈子心中一陣火起,遂下令,明日天亮之後不論前方戰事是否結束,中軍都必須要拔營前進,若是再有南宋兵馬阻攔,則由他領兵親擊之!
金彈子這也是閑的蛋疼了,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可是,讓金彈子意外的是,第二天早上,就在他準備親自領兵前往進攻的時候,卻收到了消息,說是前方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南宋兵馬被大敗。金彈子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的前鋒突然發威,然而詳細一問,才知道擊敗圍殲南宋軍隊的並非是他自己的前鋒,而是突然出現的一支中央民國的軍隊。
從偵騎口中,金彈子了解到,那支中央民國的軍隊乃是清一色的騎兵,隻不過這支騎兵使用的,均是火器,來去如風,進攻如火,幾乎是才剛剛一登場,就將那支南宋兵馬打的七零八落,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南宋軍隊全線潰退!
讓金彈子的麾下驚恐的是,那由中央民國大將楊再興率領的騎兵火槍隊,並沒有因為南宋軍隊的潰敗而撤退,他們毫不留情的圍剿崩潰的南宋軍隊,直到將所有南宋將士投降,隨後這些投降的南宋將士就被活捉,一個個捆起來,拖在戰馬之後,離開了現場。
當中央民國的隊伍跟南宋軍隊作戰時,早已經得到金彈子提醒的前鋒隊伍沒有半點動彈的意思,絲毫不介入雙方的戰鬥,生怕如同金彈子描述的那樣,被無差別攻擊了。
正是因為金彈子隊伍置身事外,所以他們才看的更清楚,對於整場戰鬥的過程,幾乎人人都是曆曆在目。
楊再興率領的這支騎兵火槍隊,真正的數量不過三千人左右,然而因為其強大的遠程攻擊能力以及機動性,愣是將上萬人的南宋兵馬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憑借著火器犀利的攻擊力,楊再興麾下的騎兵隊伍根本不需要困在一塊,而是排出疏散的陣型,分從兩翼直接將南宋兵馬包圍其中,一陣悶雷般的槍聲響過,硝煙彌漫的戰場之上,還敢直立著的南宋兵馬就不多。
也有南宋兵馬想過要突圍,隻不過他們當中騎兵少,步兵多。
就連騎兵都無法逃過火槍的狙擊,就更不用說兩條腿跑路的步兵了!每個想要突破逃生的南宋將士不是被火槍打死,就是被戰馬戰死,下場淒涼無比,以至於到後來,哪怕中央民國的軍隊懶洋洋的在原地睡覺,那些宋軍也都不敢再跑了。
戰鬥開始的出人意料,結束更是讓人難以相信。
金彈子前鋒軍之中,原本還有對中央民國軍事實力懷疑的那部分人,在見識到中央民國這種戰鬥能力之後,疑惑盡去,心存僥幸!是啊,要是剛剛跟楊再興那支隊伍交戰的是他們,那麽結局會不會比南宋軍隊更好一些呢?
或許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吧?看來還是金彈子的決定更英明一些,相比之下南宋皇帝趙構遞來的橄欖枝,在生死存亡的麵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金彈子在聽說前方戰鬥已經被楊再興解決了之後,頓時就明白了劉涚的心思。
“這是要本王去跟嶽鵬舉來個生死決戰啊!”
想到這裏,金彈子不由的掃過自己兵馬,他心中隱隱有種預感,當他跟嶽家軍之間的戰鬥結束之後,這裏的將士,能夠活下來的,或許不會太多了。
對於中央民國來說,戰爭雖然從不曾真正停歇過,然而主動出兵,而且還是對南宋出兵,這讓中央民國上上下下都有些興奮,尤其是那些將領。
雖說打仗就難免傷亡,但從士兵到將軍,又有誰不認為自己是戰場上那個幸運兒的,對於士兵來說,戰爭就意味著軍功,脫離普通人身份,一躍成為將領,脫離平民身份。
而對於將領來說,戰爭則就意味著功績,意味著從勝利走向勝利,上升到更高的位置。
唯有到劉涚這樣的高度,才不會輕易的選擇發動戰爭,隻因為對於國家來說,戰爭就意味著大量物資的消耗,除非是一場戰爭結束之後,收獲比消耗掉的更多,而且要多的多,劉涚才會覺得這樣的戰爭,很有意義。
就如同他安排攻打吐蕃部落,雖說吐蕃那邊的自然環境遠比蜀中惡劣,並不適合中原人生息,也無法種植大量的糧食,然而在吐蕃高原上,卻很適合用來飼養畜牧,訓練戰馬。
哪怕中央民國進入熱兵器時代,交通狀況無法進一步提升的情形下,大量的馬匹是不可或缺的。劉涚估計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中央民國對馬匹的需求都會異常旺盛。
故而馬匹,尤其是優秀的戰馬、千裏馬,將會是未來一段時間中央民國的戰略物資。正是因為考慮到這一點,劉涚才會對高寵在攀西高原上的行動不管不問,隻要高寵樂意,打多少吐蕃部落的土地下來,劉涚都沒有意見。
嶽家軍並不知道中央民國已經製定出針性策略,還在循著嶽飛的既定戰術,一點點的緩慢推進。其實嶽家軍裏能夠真正明白嶽飛意圖的人並不多,故而有不少人都覺得,這場戰鬥很奇怪。
說奇怪的原因有好幾點,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嶽家軍無論如何攻城掠地,始終沒有跟中央民國真正的主力撞上,即便是在一個城鎮遇上零星的抵抗,但隻要嶽家軍大軍一壓,那些抵抗的力量就消失了。
在一些嶽家軍的將領看來,如果不是因為嶽飛製定的這個詭異的戰術,按照中央民國的抵抗力量,此時嶽家軍應該已經將中央民國的核心城市,新都城攻占了吧?
當然,那些知道韓世忠曾經也攻打過新都城,最終卻詭異投降的將領,心中卻沒有這樣輕鬆,嶽家軍固然是強大的,但韓世忠麾下的兵馬又能比他們弱到哪裏去呢?想當初韓世忠不也是像他們一樣,勢如破竹,結果呢?
第二個讓嶽家軍上下感到奇怪的,就是中央民國境內的平民,對劉涚這個叛逆的忠誠,以及對這個叛賊實力的那種依依不舍的感覺——為了安頓這些被強製遷徙的平民,嶽飛通過自己的努力,讓朝廷給出了大量優渥的條件,至少在嶽家軍的將士看來那些條件已經很優渥了,卻還是不能讓那些平民自覺自願的離開,非得要動用武力才行!
這種比後世拆遷還要困難的遷徙方式,浪費了嶽家軍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以至於部分對中央民國不甚了解的將士,心中有所怨懟。怨懟歸怨懟,軍紀嚴明的嶽家軍,下層將士絕不會對上峰命令有半點的疑問和質疑,再說了,這就隻是麻煩一些而已,至少不會造成士兵的傷亡,既然是元帥的命令,大家夥兒執行就好了。
就在嶽家軍忙碌著執行嶽飛計劃的同時,金彈子的兵馬,也在已最快的速度,向著嶽家軍大本營所在的城市——德陽郡進發著。
因為德陽郡在眼下還不能算是個真正的大型城市,常住人口總數還不到五萬人,但地處平原地帶,故而才會被嶽飛選為大本營,將中軍駐紮在此處。
金彈子是早就從劉涚那邊獲得了相關的軍事情報,也知道,隻有直擊嶽飛中軍,才能解除益州府的危機。在金彈子的內心之中,是沒有將嶽家軍當成是中央民國重大危機的,隻因為金彈子並不認為嶽家軍比自己麾下的這些百戰精銳強多少,想當初他在劉涚手下吃的虧,其實他真想讓嶽飛去重蹈覆轍。
隻可惜既然已經向劉涚投降,除非金彈子想要再反,否則他就不能違背劉涚的命令,為了自己的前途,金彈子更不會陰奉陽違,他甚至希望自己的隊伍能夠肋生雙翅飛到德陽郡,跟嶽家軍來個決一死戰,但路上那些南宋朝廷的人馬,卻是不斷的阻攔著他前進的道路。
“報!王爺,前方有南宋兵馬一支,已經跟我軍前鋒打起來了!”
正行進間,金彈子又接到情報,隊伍前鋒撞上了南宋軍隊,已經開打。心中略有煩躁的金彈子眉頭一凝,揮揮手不再開口。這一路上已經遇上好幾撥南宋兵馬,而且頻率是越來越高,很顯然是因為南宋朝廷已經估算出金彈子這支隊伍的目的,為了避免大計劃受到影響,才會派兵馬來阻攔。
“一群窩囊廢,不敢讓本王跟嶽飛正大光明的戰一場麽?”
前些天碰見那些騷擾阻攔的南宋軍隊,金彈子都是咬緊牙關給忍了,在他心中看來,南宋夠資格跟他一戰的,也就隻有嶽家軍這一支,他要保留好精銳,以期跟嶽飛打一場漂亮的戰鬥,讓劉涚身邊那些人不敢小覷於他。
然而,一路上的攔截騷擾,讓金彈子不甚其煩,要不是還有這個理由在支撐著他,他恐怕早就已經拎著大錘親自上陣了!
因為前鋒在作戰,金彈子親自率領的中軍大營就不得不暫停前進,在原地滯留了差不多半天,眼看著天色擦黑,金彈子心中一陣火起,遂下令,明日天亮之後不論前方戰事是否結束,中軍都必須要拔營前進,若是再有南宋兵馬阻攔,則由他領兵親擊之!
金彈子這也是閑的蛋疼了,才會做出這樣的決定。
可是,讓金彈子意外的是,第二天早上,就在他準備親自領兵前往進攻的時候,卻收到了消息,說是前方的戰鬥已經結束了,南宋兵馬被大敗。金彈子最開始還以為是自己的前鋒突然發威,然而詳細一問,才知道擊敗圍殲南宋軍隊的並非是他自己的前鋒,而是突然出現的一支中央民國的軍隊。
從偵騎口中,金彈子了解到,那支中央民國的軍隊乃是清一色的騎兵,隻不過這支騎兵使用的,均是火器,來去如風,進攻如火,幾乎是才剛剛一登場,就將那支南宋兵馬打的七零八落,不到兩個時辰的時間,南宋軍隊全線潰退!
讓金彈子的麾下驚恐的是,那由中央民國大將楊再興率領的騎兵火槍隊,並沒有因為南宋軍隊的潰敗而撤退,他們毫不留情的圍剿崩潰的南宋軍隊,直到將所有南宋將士投降,隨後這些投降的南宋將士就被活捉,一個個捆起來,拖在戰馬之後,離開了現場。
當中央民國的隊伍跟南宋軍隊作戰時,早已經得到金彈子提醒的前鋒隊伍沒有半點動彈的意思,絲毫不介入雙方的戰鬥,生怕如同金彈子描述的那樣,被無差別攻擊了。
正是因為金彈子隊伍置身事外,所以他們才看的更清楚,對於整場戰鬥的過程,幾乎人人都是曆曆在目。
楊再興率領的這支騎兵火槍隊,真正的數量不過三千人左右,然而因為其強大的遠程攻擊能力以及機動性,愣是將上萬人的南宋兵馬打的毫無還手之力,憑借著火器犀利的攻擊力,楊再興麾下的騎兵隊伍根本不需要困在一塊,而是排出疏散的陣型,分從兩翼直接將南宋兵馬包圍其中,一陣悶雷般的槍聲響過,硝煙彌漫的戰場之上,還敢直立著的南宋兵馬就不多。
也有南宋兵馬想過要突圍,隻不過他們當中騎兵少,步兵多。
就連騎兵都無法逃過火槍的狙擊,就更不用說兩條腿跑路的步兵了!每個想要突破逃生的南宋將士不是被火槍打死,就是被戰馬戰死,下場淒涼無比,以至於到後來,哪怕中央民國的軍隊懶洋洋的在原地睡覺,那些宋軍也都不敢再跑了。
戰鬥開始的出人意料,結束更是讓人難以相信。
金彈子前鋒軍之中,原本還有對中央民國軍事實力懷疑的那部分人,在見識到中央民國這種戰鬥能力之後,疑惑盡去,心存僥幸!是啊,要是剛剛跟楊再興那支隊伍交戰的是他們,那麽結局會不會比南宋軍隊更好一些呢?
或許好也好不到哪裏去吧?看來還是金彈子的決定更英明一些,相比之下南宋皇帝趙構遞來的橄欖枝,在生死存亡的麵前,是那樣的蒼白無力。
金彈子在聽說前方戰鬥已經被楊再興解決了之後,頓時就明白了劉涚的心思。
“這是要本王去跟嶽鵬舉來個生死決戰啊!”
想到這裏,金彈子不由的掃過自己兵馬,他心中隱隱有種預感,當他跟嶽家軍之間的戰鬥結束之後,這裏的將士,能夠活下來的,或許不會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