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九章 講古
大明:我的萬界打工人 作者:民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等到宴會結束之後,趙敏迴到自家宅院,這才對她招募來的中亞侍從問道:“你們可曾清楚那條山路?”
幾個侍從對視一眼,紛紛搖頭。
趙敏低頭一想,這倒也對。
波斯人雖然並不覺得,會有外敵沿著山路,攻打到波斯的心腹之地。
但這商路畢竟是條財路,也沒有貿然告訴中亞同行的道理。
自己若非是走通了曼蘇爾的路子,來參加這宴會,恐怕也不會知道這消息。
她重新抬起頭來,對一個侍從說道:“你去找那曼蘇爾,就說我對波斯曆史和風俗頗為好奇,隻是苦於無人交流。”
“你讓他找幾個老師過來,好讓我討教一番。”
趙敏心想:這曆史和地理是不會分家的,雖然我口頭上隻說是好奇波斯曆史,但隻要稍加引誘,就能把話題轉移到地理之上。
到時候從那人口中,多半能打探清楚這商路的來龍去脈。
侍從一拱手,立刻聽令行事。
等他來到曼蘇爾的王府,把這消息傳過去的時候,曼蘇爾也在召集手下議事。
“最近幾日,我得到情報,據說奧斯曼人又要向巴格達增兵!除了城外負責圍城的五萬大軍,又要再派五萬援軍!”
他手下聽到這消息,倒也不驚訝,隻是歎氣道:“那奧斯曼本來向歐陸擴張,因為占領了大量地盤,和好幾個歐陸強國,都已經是不死不休。”
“因此,這奧斯曼常年時間,都要將一多半的軍隊,放到西北前線去,防備著歐陸強國反撲。”
“哪知道歐陸各國,現在已經打成一團,再也無力東顧,這奧斯曼人沒了後顧之憂,自然可以派出援軍,來進攻咱們波斯。”
曼蘇爾也是一陣歎氣,他們波斯雖然也曾強盛一時,但畢竟已經開國一百多年,現在也到了走下坡路的時候。
他們先王在時,雖然靠著個人能力,還能夠開疆拓土,但波斯本身,已經是江河日下。
等到現在這位新王登基,未來就更暗淡了,偏偏就是這個時候,奧斯曼人又調集大軍來進攻……
曼蘇爾緩緩搖頭,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就在這時,他的侍衛進來通傳,把趙敏的意思說了一遍。
曼蘇爾聽完這話,反而帶上笑容。
他點頭道:“咱們波斯雖然近年頗為不順,但當年也曾強大過,看來就是蒙古人也聽說過此事,這才向我來討教。”
曼蘇爾的親近之中,本來還有人,對趙敏的要求有些擔心,隻怕她要探聽波斯的虛實。
但這幾人見自家國王興致頗高,便也不好再勸。
曼蘇爾大手一揮,對這近臣說道:“當年先王收迴巴格達時,城中不少學者擔心戰火,便逃到咱們穆莎國中。”
“其中就有專門研修我波斯曆史的學者,你傳信迴國內,命他們派來幾人,去那蒙古人的府上,讓他好好地知道,我們波斯的光輝曆史。”
等到幾日之後,這學者果然上門,找到趙敏。
趙敏本來還在學習波斯文字,聽見學者上門,馬上派人去請,等這學者進來之後,看見她的字跡,點頭說道:
“大商人,我聽說您才學習我們文字不久,居然就能練成這樣,看來您確實是關愛我們波斯的文化。”
他們波斯人信奉的教義,十分反感畫圖,尤其是畫人像。於是波斯的文化人,就也發展出了書法。
趙敏沒有想到,自己本來隻是為了學習文字,來和波斯人交流,卻無意中獲得了這學者的好感。
於是她笑著說道:“我們大明……大蒙古國中,因為久和漢地交流,所以也學了些書法的精要。”
“現在用到你們波斯的書法之中,竟然也有增彩的效果。”
那學者輕輕點頭,然後說道:“我聽國王說,您想知道我們波斯的曆史?”
趙敏眼珠一轉,先是轉身,命人送來茶點,招待這學者,然後才引入正題,對他說道:“正是如此,另外,我倒是還想知道波斯各處的風土人情。”
那學者得到趙敏優待,對她本來的三分好感,直接拉到了十分。
現在又聽到趙敏說話客氣,他立刻就點頭道:“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趙敏笑著點頭,然後開始問話。
曼蘇爾招來這學者,水平倒還真是不錯。隻是短短半個時辰的工夫,就把波斯的曆史講了一遍。
趙敏聽完之後,心中想到:“當年那帖木兒倒也是個人物,不過是我們蒙古的一個女婿,竟然也打下大大地地盤,占領了大半個波斯。”
“隻可惜他子孫不行……不對,倒應該說是太像我們蒙古人。那帖木兒死後,他的兒孫竟然就互相鬥爭,最後使得國家衰落。”
“這才有後來波斯人的複國。”
趙敏聽他講完曆史之後,不經意間,把話題轉移到地理之上。
對他問到:“既然現在波斯的薩法維家族,當年起家在波斯西北,為何又要把都城轉移到伊斯法罕,然後又在東部開疆拓土?”
那學者歎了口氣,說道:“我波斯古時候,地盤倒是比現在還大上幾圈,據說還曾遠征希臘。”
“隻是,那都是兩千年前的事情啦,當年那些領地,不僅是不歸屬我們波斯控製,甚至都不記得那曆史,自以為是外國人。”
“當年複國的國王,雖然雄才大略,但到底是沒有辦法把這些地盤都收複迴來,而且他起家的地方,還是重災區。”
“離開舊都城幾十裏,就都不是我們波斯人的居住地。”
“國王自然擔心此事,這才把國都遷移到波斯的心腹之地,也就是現在這伊斯法罕。”
趙敏問到:“那東北的領地,又是如何得來?”
學者道:“自然是東征了,後來我國曆代君王,一直派兵向東,才打下了大大的地盤。”
趙敏又細細詢問一番,才知道那山間商路的來龍去脈。
原來,這波斯中部還算富庶,但再往東去,就是大片荒漠,大軍無法通行。
於是當時波斯國王,發兵東征之時,便要在南北兩側繞行。
大軍來迴往複,自然就有人發現了這條小路。一開始,倒還是波斯軍隊的中轉站。
隻是到了後來,奧斯曼人興起,又和波斯交戰起來。
波斯這才無暇東顧,重新把注意力轉迴到西部邊境。
於是那條山間商路,也就逐漸被放到一邊,淪為商人們用來走私的通路。
幾個侍從對視一眼,紛紛搖頭。
趙敏低頭一想,這倒也對。
波斯人雖然並不覺得,會有外敵沿著山路,攻打到波斯的心腹之地。
但這商路畢竟是條財路,也沒有貿然告訴中亞同行的道理。
自己若非是走通了曼蘇爾的路子,來參加這宴會,恐怕也不會知道這消息。
她重新抬起頭來,對一個侍從說道:“你去找那曼蘇爾,就說我對波斯曆史和風俗頗為好奇,隻是苦於無人交流。”
“你讓他找幾個老師過來,好讓我討教一番。”
趙敏心想:這曆史和地理是不會分家的,雖然我口頭上隻說是好奇波斯曆史,但隻要稍加引誘,就能把話題轉移到地理之上。
到時候從那人口中,多半能打探清楚這商路的來龍去脈。
侍從一拱手,立刻聽令行事。
等他來到曼蘇爾的王府,把這消息傳過去的時候,曼蘇爾也在召集手下議事。
“最近幾日,我得到情報,據說奧斯曼人又要向巴格達增兵!除了城外負責圍城的五萬大軍,又要再派五萬援軍!”
他手下聽到這消息,倒也不驚訝,隻是歎氣道:“那奧斯曼本來向歐陸擴張,因為占領了大量地盤,和好幾個歐陸強國,都已經是不死不休。”
“因此,這奧斯曼常年時間,都要將一多半的軍隊,放到西北前線去,防備著歐陸強國反撲。”
“哪知道歐陸各國,現在已經打成一團,再也無力東顧,這奧斯曼人沒了後顧之憂,自然可以派出援軍,來進攻咱們波斯。”
曼蘇爾也是一陣歎氣,他們波斯雖然也曾強盛一時,但畢竟已經開國一百多年,現在也到了走下坡路的時候。
他們先王在時,雖然靠著個人能力,還能夠開疆拓土,但波斯本身,已經是江河日下。
等到現在這位新王登基,未來就更暗淡了,偏偏就是這個時候,奧斯曼人又調集大軍來進攻……
曼蘇爾緩緩搖頭,不知道該說什麽好。
就在這時,他的侍衛進來通傳,把趙敏的意思說了一遍。
曼蘇爾聽完這話,反而帶上笑容。
他點頭道:“咱們波斯雖然近年頗為不順,但當年也曾強大過,看來就是蒙古人也聽說過此事,這才向我來討教。”
曼蘇爾的親近之中,本來還有人,對趙敏的要求有些擔心,隻怕她要探聽波斯的虛實。
但這幾人見自家國王興致頗高,便也不好再勸。
曼蘇爾大手一揮,對這近臣說道:“當年先王收迴巴格達時,城中不少學者擔心戰火,便逃到咱們穆莎國中。”
“其中就有專門研修我波斯曆史的學者,你傳信迴國內,命他們派來幾人,去那蒙古人的府上,讓他好好地知道,我們波斯的光輝曆史。”
等到幾日之後,這學者果然上門,找到趙敏。
趙敏本來還在學習波斯文字,聽見學者上門,馬上派人去請,等這學者進來之後,看見她的字跡,點頭說道:
“大商人,我聽說您才學習我們文字不久,居然就能練成這樣,看來您確實是關愛我們波斯的文化。”
他們波斯人信奉的教義,十分反感畫圖,尤其是畫人像。於是波斯的文化人,就也發展出了書法。
趙敏沒有想到,自己本來隻是為了學習文字,來和波斯人交流,卻無意中獲得了這學者的好感。
於是她笑著說道:“我們大明……大蒙古國中,因為久和漢地交流,所以也學了些書法的精要。”
“現在用到你們波斯的書法之中,竟然也有增彩的效果。”
那學者輕輕點頭,然後說道:“我聽國王說,您想知道我們波斯的曆史?”
趙敏眼珠一轉,先是轉身,命人送來茶點,招待這學者,然後才引入正題,對他說道:“正是如此,另外,我倒是還想知道波斯各處的風土人情。”
那學者得到趙敏優待,對她本來的三分好感,直接拉到了十分。
現在又聽到趙敏說話客氣,他立刻就點頭道:“我一定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趙敏笑著點頭,然後開始問話。
曼蘇爾招來這學者,水平倒還真是不錯。隻是短短半個時辰的工夫,就把波斯的曆史講了一遍。
趙敏聽完之後,心中想到:“當年那帖木兒倒也是個人物,不過是我們蒙古的一個女婿,竟然也打下大大地地盤,占領了大半個波斯。”
“隻可惜他子孫不行……不對,倒應該說是太像我們蒙古人。那帖木兒死後,他的兒孫竟然就互相鬥爭,最後使得國家衰落。”
“這才有後來波斯人的複國。”
趙敏聽他講完曆史之後,不經意間,把話題轉移到地理之上。
對他問到:“既然現在波斯的薩法維家族,當年起家在波斯西北,為何又要把都城轉移到伊斯法罕,然後又在東部開疆拓土?”
那學者歎了口氣,說道:“我波斯古時候,地盤倒是比現在還大上幾圈,據說還曾遠征希臘。”
“隻是,那都是兩千年前的事情啦,當年那些領地,不僅是不歸屬我們波斯控製,甚至都不記得那曆史,自以為是外國人。”
“當年複國的國王,雖然雄才大略,但到底是沒有辦法把這些地盤都收複迴來,而且他起家的地方,還是重災區。”
“離開舊都城幾十裏,就都不是我們波斯人的居住地。”
“國王自然擔心此事,這才把國都遷移到波斯的心腹之地,也就是現在這伊斯法罕。”
趙敏問到:“那東北的領地,又是如何得來?”
學者道:“自然是東征了,後來我國曆代君王,一直派兵向東,才打下了大大的地盤。”
趙敏又細細詢問一番,才知道那山間商路的來龍去脈。
原來,這波斯中部還算富庶,但再往東去,就是大片荒漠,大軍無法通行。
於是當時波斯國王,發兵東征之時,便要在南北兩側繞行。
大軍來迴往複,自然就有人發現了這條小路。一開始,倒還是波斯軍隊的中轉站。
隻是到了後來,奧斯曼人興起,又和波斯交戰起來。
波斯這才無暇東顧,重新把注意力轉迴到西部邊境。
於是那條山間商路,也就逐漸被放到一邊,淪為商人們用來走私的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