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得隴望蜀
大明:我的萬界打工人 作者:民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陛下,好幾個尚書都在宮外,您要不要見他們?”
王承恩小跑著進了禦書房,對皇帝說道。
朱由檢輕輕揮手,給了工部二十萬兩之後,他就知道其他幾部聞著味道,絕對會立刻跑來。
朱由檢說道:“朕不是早就跟你說過嗎?一概不見!”
王承恩得了這句準話,才迴去擋駕,把這幾個尚書都送走。
而禦書房之中,朱由檢把目光轉了迴來,對範蠡說道:
“範愛卿,現在朝廷有了晉商這四百萬兩,西域前線那邊,倒是能堅持到明年了。”
“隻是把錢運到前線,總還要再花兩個月的工夫。”
範蠡笑道:“這晉商如此懂事,倒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朱由檢輕輕點頭:“這幾日,朕也派人調查過,那北疆的皮草生意,每年也就是賺個兩百萬兩,晉商倒是肯掏四百萬兩出來。”
他當然知道背後的緣由,倒也沒有真的以為晉商多麽忠君愛國。
範蠡搖頭說道:“陛下,您這倒是說錯了。羅刹人捕獵動物收集皮毛,從他們羅刹人的國王,到貴族和商人,再到哥薩克自己,都要從中分一杯羹。”
“最後算一算他們羅刹朝廷的收入,自然就隻有二百萬兩了。”
“您現在把這生意整體發賣給晉商,雖然晉商還是免不了要花錢疏通關係,但能落到他們口袋裏的,絕對比二百萬兩要多。”
羅刹的統治者雖然自稱沙皇,但在大明的世界觀裏,普天下隻能有一個皇帝,就是朱由檢。
所以這米哈伊爾自然就隻能是國王了。
朱由檢聽完,淡淡一笑,並不把此事放在心上。晉商是虧了二百萬,還是虧了一百幾十萬,他倒是不怎麽在意。
朱由檢把目光重新放到中亞,對範蠡說道:“現在我軍深入西域,到了那羅刹人的家門口,後勤倒還能勉強維持。”
“若要進一步,繼續西進,我大明軍隊就越來越弱,那羅刹人卻會越來越強。”
“所以朕的打算,是盡快讓羅刹認輸,把整個烏拉爾山以東都割讓給我大明,然後朝廷向那裏組織移民,再整編哈薩克部的部民。”
“等修養三五年之後,我軍再繼續西征。”
聽了皇帝的話,範蠡連連點頭,但心中卻有些疑惑,這些軍國大事,皇帝一向都是與韓信和蕭何他們商量,今天怎麽想起跟自己談這些了?
不過他畢竟輔佐過勾踐,對於這些事情也極為熟悉。
範蠡說道:“陛下這安排頗為妥當,即便不算北疆那一望無際的密林,和西域的萬裏草場,單說西域南側的山間河穀,也是方圓百裏的沃土,足以養兵數萬。”
“陛下可從大明本土移民過去,不過三年工夫,定能把那裏經營成塞外江南。”
“到時候大軍所用的糧草,都可就地征集,不必從後方轉運或是從莎車采買。”
朱由檢一陣點頭,把目光繼續向南。
所謂得隴望蜀,這幾年中,隨著蒙古人徹底投靠到大明一邊,本來臣服於蒙古的葉爾羌,或者叫刹車國也行,也向大明朝貢。
由此一來,大明的勢力重新深入到雪域高原上,朵甘思宣慰司和烏思藏宣慰司,也重新設立起來。
朱由檢一揮手,令人搬來一副世界地圖。
他帶著範蠡來到地圖前邊,對他說道:“愛卿,你可看出什麽來了?”
隨著大明不斷對外擴張,並且派商人和艦隊外出,這副世界地圖越發精美,越來越符合朱由檢記憶中的樣子。
在這副地圖上,整個雪域都染上了象征大明的火紅色。而中南半島上,本就遍布大明的朝貢國。
這些朝貢國本來還不太恭順,曆史上,再過數年,南明的天子跑路到緬甸,甚至被當地的國王出賣。
但這幾年,隨著大明複興,這些朝貢國一個比一個老實,哪怕朱由檢已經下令,不再厚賞朝貢使團,他們還是一個勁的詢問,請求進京朝拜。
就是害怕哪天朱由檢一個不開心,順手就派兵去把他們給滅了。
所以在地圖上,這中南半島,也是一片火紅。
範蠡笑著說道:“我大明國運強盛,臣為陛下賀。”
朱由檢帶他來看地圖,當然不是為了聽範蠡恭維他。
大明從東、北兩個方向,握住了印度半島。朱由檢的目光自然也盯上了這片土地。
對於這片神奇的土地,朱由檢到並不打算直接一口吞下,大明這一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就讓他有些頭疼。若是再當了印度大陸的皇帝,他恐怕要早生華發。
但是不打算吞並,卻不等於不掌控那裏。
印度好似一個銳利的三角,刺入大洋之中,因此良港眾多。而且印度氣候炎熱,正適合種植香料和甘蔗,這些東西放在東方不怎麽值錢,但運到歐陸,價錢可就陡然增加。
這個時代,大明和印度就好像兩個黑洞,大明吞噬白銀,印度吞噬黃金,把歐洲人從美洲挖出來的金銀,吞個一幹二淨。
雖然大明獲得的好處,其實遠比印度要多,但朱由檢要的是控製全世界,哪裏能把印度放在一邊不管。
何況現在大明的勢力已經擴展到了印度門口,占盡了優勢,就更不能對它視而不見了。
朱由檢對範蠡說道:“你可知道這印度的情況?”
範蠡沉思片刻,說道:“臣久在江南,接觸過不少海商,對這印度倒也了解一二。現在印度最大的國家,倒是莫臥兒……”
範蠡說到這裏,突然想到,自己眼前這大明皇帝,倒還有個蒙古騰格裏汗的身份。
而這莫臥兒,正是蒙古的音譯。
於是他換了個說法:“印度有一個偽蒙古,自稱是大蒙古的正統後裔,竊據一方。”
朱由檢聽完,笑著點頭,然後說道:“朕打算派你過去,打入這偽蒙古,為朕做好準備,打探情報。”
“等那羅刹求和之後,西域安定,朕就調派兵馬南下,去收拾這偽蒙古。”
過去兩年中,大明對外擴張,差不多隻動用了騎兵。而明軍的步兵,都在兩廣訓練。
袁崇煥等人領兵南下,在當地練兵,就是為了適應南方氣候。
雖然袁崇煥自己是廣府人,倒是不在乎這些。但他手下大明將士,從李自成、高迎祥這兩個陝人,到最底層的官兵,可都是北方人。
若不經過適應,就貿然南下,一定水土不服,未等碰到敵軍,就會損失一小半的戰力。
所以這兩年中,朱由檢寧可讓北方空虛一些,也提前把大軍布置到南方。
現在經曆了長時間的適應,這些士兵已經習慣了南方風土。
大明現在不去打印度,隻是怕印度圍魏救趙,率兵北上,去偷襲中亞軍隊的後路。
王承恩小跑著進了禦書房,對皇帝說道。
朱由檢輕輕揮手,給了工部二十萬兩之後,他就知道其他幾部聞著味道,絕對會立刻跑來。
朱由檢說道:“朕不是早就跟你說過嗎?一概不見!”
王承恩得了這句準話,才迴去擋駕,把這幾個尚書都送走。
而禦書房之中,朱由檢把目光轉了迴來,對範蠡說道:
“範愛卿,現在朝廷有了晉商這四百萬兩,西域前線那邊,倒是能堅持到明年了。”
“隻是把錢運到前線,總還要再花兩個月的工夫。”
範蠡笑道:“這晉商如此懂事,倒是解了朝廷的燃眉之急。”
朱由檢輕輕點頭:“這幾日,朕也派人調查過,那北疆的皮草生意,每年也就是賺個兩百萬兩,晉商倒是肯掏四百萬兩出來。”
他當然知道背後的緣由,倒也沒有真的以為晉商多麽忠君愛國。
範蠡搖頭說道:“陛下,您這倒是說錯了。羅刹人捕獵動物收集皮毛,從他們羅刹人的國王,到貴族和商人,再到哥薩克自己,都要從中分一杯羹。”
“最後算一算他們羅刹朝廷的收入,自然就隻有二百萬兩了。”
“您現在把這生意整體發賣給晉商,雖然晉商還是免不了要花錢疏通關係,但能落到他們口袋裏的,絕對比二百萬兩要多。”
羅刹的統治者雖然自稱沙皇,但在大明的世界觀裏,普天下隻能有一個皇帝,就是朱由檢。
所以這米哈伊爾自然就隻能是國王了。
朱由檢聽完,淡淡一笑,並不把此事放在心上。晉商是虧了二百萬,還是虧了一百幾十萬,他倒是不怎麽在意。
朱由檢把目光重新放到中亞,對範蠡說道:“現在我軍深入西域,到了那羅刹人的家門口,後勤倒還能勉強維持。”
“若要進一步,繼續西進,我大明軍隊就越來越弱,那羅刹人卻會越來越強。”
“所以朕的打算,是盡快讓羅刹認輸,把整個烏拉爾山以東都割讓給我大明,然後朝廷向那裏組織移民,再整編哈薩克部的部民。”
“等修養三五年之後,我軍再繼續西征。”
聽了皇帝的話,範蠡連連點頭,但心中卻有些疑惑,這些軍國大事,皇帝一向都是與韓信和蕭何他們商量,今天怎麽想起跟自己談這些了?
不過他畢竟輔佐過勾踐,對於這些事情也極為熟悉。
範蠡說道:“陛下這安排頗為妥當,即便不算北疆那一望無際的密林,和西域的萬裏草場,單說西域南側的山間河穀,也是方圓百裏的沃土,足以養兵數萬。”
“陛下可從大明本土移民過去,不過三年工夫,定能把那裏經營成塞外江南。”
“到時候大軍所用的糧草,都可就地征集,不必從後方轉運或是從莎車采買。”
朱由檢一陣點頭,把目光繼續向南。
所謂得隴望蜀,這幾年中,隨著蒙古人徹底投靠到大明一邊,本來臣服於蒙古的葉爾羌,或者叫刹車國也行,也向大明朝貢。
由此一來,大明的勢力重新深入到雪域高原上,朵甘思宣慰司和烏思藏宣慰司,也重新設立起來。
朱由檢一揮手,令人搬來一副世界地圖。
他帶著範蠡來到地圖前邊,對他說道:“愛卿,你可看出什麽來了?”
隨著大明不斷對外擴張,並且派商人和艦隊外出,這副世界地圖越發精美,越來越符合朱由檢記憶中的樣子。
在這副地圖上,整個雪域都染上了象征大明的火紅色。而中南半島上,本就遍布大明的朝貢國。
這些朝貢國本來還不太恭順,曆史上,再過數年,南明的天子跑路到緬甸,甚至被當地的國王出賣。
但這幾年,隨著大明複興,這些朝貢國一個比一個老實,哪怕朱由檢已經下令,不再厚賞朝貢使團,他們還是一個勁的詢問,請求進京朝拜。
就是害怕哪天朱由檢一個不開心,順手就派兵去把他們給滅了。
所以在地圖上,這中南半島,也是一片火紅。
範蠡笑著說道:“我大明國運強盛,臣為陛下賀。”
朱由檢帶他來看地圖,當然不是為了聽範蠡恭維他。
大明從東、北兩個方向,握住了印度半島。朱由檢的目光自然也盯上了這片土地。
對於這片神奇的土地,朱由檢到並不打算直接一口吞下,大明這一億多人口的吃飯問題,就讓他有些頭疼。若是再當了印度大陸的皇帝,他恐怕要早生華發。
但是不打算吞並,卻不等於不掌控那裏。
印度好似一個銳利的三角,刺入大洋之中,因此良港眾多。而且印度氣候炎熱,正適合種植香料和甘蔗,這些東西放在東方不怎麽值錢,但運到歐陸,價錢可就陡然增加。
這個時代,大明和印度就好像兩個黑洞,大明吞噬白銀,印度吞噬黃金,把歐洲人從美洲挖出來的金銀,吞個一幹二淨。
雖然大明獲得的好處,其實遠比印度要多,但朱由檢要的是控製全世界,哪裏能把印度放在一邊不管。
何況現在大明的勢力已經擴展到了印度門口,占盡了優勢,就更不能對它視而不見了。
朱由檢對範蠡說道:“你可知道這印度的情況?”
範蠡沉思片刻,說道:“臣久在江南,接觸過不少海商,對這印度倒也了解一二。現在印度最大的國家,倒是莫臥兒……”
範蠡說到這裏,突然想到,自己眼前這大明皇帝,倒還有個蒙古騰格裏汗的身份。
而這莫臥兒,正是蒙古的音譯。
於是他換了個說法:“印度有一個偽蒙古,自稱是大蒙古的正統後裔,竊據一方。”
朱由檢聽完,笑著點頭,然後說道:“朕打算派你過去,打入這偽蒙古,為朕做好準備,打探情報。”
“等那羅刹求和之後,西域安定,朕就調派兵馬南下,去收拾這偽蒙古。”
過去兩年中,大明對外擴張,差不多隻動用了騎兵。而明軍的步兵,都在兩廣訓練。
袁崇煥等人領兵南下,在當地練兵,就是為了適應南方氣候。
雖然袁崇煥自己是廣府人,倒是不在乎這些。但他手下大明將士,從李自成、高迎祥這兩個陝人,到最底層的官兵,可都是北方人。
若不經過適應,就貿然南下,一定水土不服,未等碰到敵軍,就會損失一小半的戰力。
所以這兩年中,朱由檢寧可讓北方空虛一些,也提前把大軍布置到南方。
現在經曆了長時間的適應,這些士兵已經習慣了南方風土。
大明現在不去打印度,隻是怕印度圍魏救趙,率兵北上,去偷襲中亞軍隊的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