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三章 積弊
大明:我的萬界打工人 作者:民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毛文龍南下的事情,在朝中沒有引起什麽風波。
大多數官員的目光,還是停留在清查兩冊之上。隨著幾家勳貴們認輸服軟,順天府的清查工作,順利推行下去。僅僅這一個府,就查出了六萬多隱戶,另外還有大量土地。
朱由檢看著剛畫出的魚鱗冊,隨手將他往書案上一扣,對著禦書房中的大臣們說道:“朕雖然早就知道,這田地問題積弊已深,卻沒有想到如此嚴重。”
幾位大臣對視一眼,都不說話,靜靜聽著皇帝發牢騷。
朱由檢站起身來,在禦書房中轉了起來,同時說道:
“這把上等的水田,修改成鹽堿地,也就算了。可把這山裏貧民的田地,都登記成上等的良田……地方官的眼睛都瞎了嗎?”
“走出他的縣衙看一看,就是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也能分清平地和山地的區別吧?”
見皇帝越說越生氣,蕭何勸道:“陛下,這事情,其實就落在積弊這二字上!”
朱由檢聽到這話,不由得開口問道:“此話從何說起?”
蕭何拱手道:“陛下,我大明稅收早有定製,按著魚鱗冊收糧稅,按著黃冊收人頭稅和發徭役。”
“對於地方官來說,隻要按著魚鱗冊上的數字,交足了朝廷所需的稅收,他考評就是中上。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又何必一查到底?”
“孟子有雲,為政不難,在不罪巨室。地方的縣官若要清查田地中的問題,當地的鄉紳一定會搗亂,發動貧民抗稅。”
“到時候這地方官自己完不成繳稅任務,官聲也壞了,哪裏還能有什麽好評價?”
聽到蕭何這段話,朱由檢抬起頭來,他目光掃過禦書房中的官員,見出自大明的官僚們都低頭不語,隻有自己通過係統招聘來的人,才一臉正色,根本沒放在心上。
朱由檢心中歎了口氣,想到:這事情牽扯廣大,絕不是簡單的善惡好壞就能說清的。若非是蕭何乃是通過係統招聘而來,對我忠心耿耿,自己又置身事外,恐怕也不會告訴我。
穿越這幾年,不僅是朱由檢改變了大明,大明也在改變朱由檢。
讓他再像剛穿越之初那樣,遇事不決就大開殺戒,用刀子來解決一切問題,他也做不出來了。
何況這地方官不願意得罪本地大戶的事情,又不是一縣一州的事情,他朱由檢還能殺遍大明的士紳嗎?
他微微搖頭,把此事放到一邊,轉過頭對戶部尚書說道:“戶部,此次清查出來的人口,有六萬多人,朝廷都要如何安排?”
戶部尚書剛才聽到蕭何的勁爆發言,本來還在用心裝啞巴,他聽見皇帝叫他,還心中一苦,以為皇帝要與他討論這事情。
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聽見皇帝隻是與他討論隱戶的事情,於是他如蒙大赦,長出一口氣,說道:
“陛下,不如還是照著過去幾年的方法,從中挑選精壯,編入軍中?”
“這六萬多隱戶中,除去老幼婦孺,總還有一萬青壯。”
聽了這建議,朱由檢連連搖頭。過去幾年征兵都是有用的,現在大明對外的戰線在幾千裏之外,沒必要再新招幾萬大軍。
何況朝廷的銀子也不是無窮無盡的,花在養兵上,那麽幹其他事情的銀子也就少了。
戶部尚書見皇帝搖頭,心中一喜,他作為文官,其實也不願意看見皇帝窮兵黷武。
於是他又提出了一道建議:“陛下,何不把清查出來的土地,分給這些人?”
“這查出來的土地,雖然優良中差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但以糧食產量計算,也大致等於三十萬畝的旱地。若將它們分給這六萬多隱戶,一人分到五畝左右的地,也能維持生計。”
聽到五畝這個數字,禦書房裏麵的文官都來了精神,紛紛拱手道:“臣等請陛下均田!”
朱由檢聽完,沉思片刻,還是搖頭道:“這一人分個五畝地,能有什麽用。”
其實他也清楚,文官們集體興奮,是因為孟子裏有一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雖然古話講窮文富武,但能讀書考科舉的,家裏有沒有太窮的。
滿朝的文官,九成九都沒有親自下過地,雖不能說五穀不分,但也不通時務。
這五畝旱地的產出,除了朝廷收的稅之外,剩下的糧食,也就是夠百姓勉強活著。
根本不可能像書裏說的一樣,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根據古代的生產力,一個成年丁壯至少要有幾十畝土地,才能成家立業,同時過上還不錯的日子。
朱由檢開口道:“朕打算效仿唐朝的均田製,當然,時移世易,今日我大明的畝產,遠高於唐代。所以也不能照搬均田製,那一丁就分一百畝的規矩。”
“所以朕決定,以一戶五十畝的規製,將這些隱田分給百姓,已經成家者優先分得。”
聽到這道命令,戶部尚書在心中計算起來:三十萬畝地,一家五十畝,那就隻能分給六千戶百姓,一家按五口人算,也就是三萬人。
這剩下的三萬多人,可要如何安排?
戶部尚書擠出一腦門汗水,對皇帝說道:“陛下,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幾萬流民,這流民本就是在順天府附近查出來的,他們生計無著,一定往京城而來。”
“京城雖然有百萬人口,但一下湧入幾萬流民,壓力也不小啊。”
大明朝還是農業社會,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手停就是口停,根本養不了“閑人”。
普通家庭要養活一個讀書人,都要三代人辛勤耕作,到了第四代,才能讓孩子完全脫產,在學堂裏讀書考科舉。
所以京城一下子多出幾萬無業的流民,造成的壓力遠比看起來大。
朱由檢聞言,笑著說道:“朕早已有了安排。”
“嘉靖時,先帝曾有意增修京城,新修一個外城,把內城完全包起來。”
“但後來困於財政不足,就隻修了四分之一,隻在城南修了一小部分。”
“現在我大明的府庫倒還充盈,又正好有幾萬無業之人,正好讓他們重新開工,修建順天的外城。”
這主意,還是前幾日朱由檢微服外出時,突然想起來的。
他見大明的京城年久失修,頗有些破敗的意思,而且地狹人稠,貧苦小民的日子都不好過。
當時他便起了重修京城的意思。
聽見皇帝的話,在場大臣對視一眼,還是戶部尚書站了出來:“陛下,這修外城的銀子……”
朱由檢看了戶部尚書一眼,知道他又打起了自己內庫的主意,笑罵道:“修外城可是正事,就從戶部那裏出錢吧。”
聽到這話,戶部尚書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皇帝看破,隻好垂頭喪氣道:“陛下聖明。”
朱由檢揮手說道:“這清查兩冊之事,不僅是要在順天進行,還要推廣到天下各州縣。”
“到時候,查出來的隱戶也難免分不到土地,淪為流民。”
“傳朕旨意,各地都要提前查清本地年久失修的堤壩和城牆,日後若真是流民眾多,也可以讓他們去修整這些設施,以工代賑。”
大多數官員的目光,還是停留在清查兩冊之上。隨著幾家勳貴們認輸服軟,順天府的清查工作,順利推行下去。僅僅這一個府,就查出了六萬多隱戶,另外還有大量土地。
朱由檢看著剛畫出的魚鱗冊,隨手將他往書案上一扣,對著禦書房中的大臣們說道:“朕雖然早就知道,這田地問題積弊已深,卻沒有想到如此嚴重。”
幾位大臣對視一眼,都不說話,靜靜聽著皇帝發牢騷。
朱由檢站起身來,在禦書房中轉了起來,同時說道:
“這把上等的水田,修改成鹽堿地,也就算了。可把這山裏貧民的田地,都登記成上等的良田……地方官的眼睛都瞎了嗎?”
“走出他的縣衙看一看,就是讀書讀傻了的書呆子,也能分清平地和山地的區別吧?”
見皇帝越說越生氣,蕭何勸道:“陛下,這事情,其實就落在積弊這二字上!”
朱由檢聽到這話,不由得開口問道:“此話從何說起?”
蕭何拱手道:“陛下,我大明稅收早有定製,按著魚鱗冊收糧稅,按著黃冊收人頭稅和發徭役。”
“對於地方官來說,隻要按著魚鱗冊上的數字,交足了朝廷所需的稅收,他考評就是中上。既然如此,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他又何必一查到底?”
“孟子有雲,為政不難,在不罪巨室。地方的縣官若要清查田地中的問題,當地的鄉紳一定會搗亂,發動貧民抗稅。”
“到時候這地方官自己完不成繳稅任務,官聲也壞了,哪裏還能有什麽好評價?”
聽到蕭何這段話,朱由檢抬起頭來,他目光掃過禦書房中的官員,見出自大明的官僚們都低頭不語,隻有自己通過係統招聘來的人,才一臉正色,根本沒放在心上。
朱由檢心中歎了口氣,想到:這事情牽扯廣大,絕不是簡單的善惡好壞就能說清的。若非是蕭何乃是通過係統招聘而來,對我忠心耿耿,自己又置身事外,恐怕也不會告訴我。
穿越這幾年,不僅是朱由檢改變了大明,大明也在改變朱由檢。
讓他再像剛穿越之初那樣,遇事不決就大開殺戒,用刀子來解決一切問題,他也做不出來了。
何況這地方官不願意得罪本地大戶的事情,又不是一縣一州的事情,他朱由檢還能殺遍大明的士紳嗎?
他微微搖頭,把此事放到一邊,轉過頭對戶部尚書說道:“戶部,此次清查出來的人口,有六萬多人,朝廷都要如何安排?”
戶部尚書剛才聽到蕭何的勁爆發言,本來還在用心裝啞巴,他聽見皇帝叫他,還心中一苦,以為皇帝要與他討論這事情。
正不知如何是好的時候,聽見皇帝隻是與他討論隱戶的事情,於是他如蒙大赦,長出一口氣,說道:
“陛下,不如還是照著過去幾年的方法,從中挑選精壯,編入軍中?”
“這六萬多隱戶中,除去老幼婦孺,總還有一萬青壯。”
聽了這建議,朱由檢連連搖頭。過去幾年征兵都是有用的,現在大明對外的戰線在幾千裏之外,沒必要再新招幾萬大軍。
何況朝廷的銀子也不是無窮無盡的,花在養兵上,那麽幹其他事情的銀子也就少了。
戶部尚書見皇帝搖頭,心中一喜,他作為文官,其實也不願意看見皇帝窮兵黷武。
於是他又提出了一道建議:“陛下,何不把清查出來的土地,分給這些人?”
“這查出來的土地,雖然優良中差各有不同,不能一概而論。”
“但以糧食產量計算,也大致等於三十萬畝的旱地。若將它們分給這六萬多隱戶,一人分到五畝左右的地,也能維持生計。”
聽到五畝這個數字,禦書房裏麵的文官都來了精神,紛紛拱手道:“臣等請陛下均田!”
朱由檢聽完,沉思片刻,還是搖頭道:“這一人分個五畝地,能有什麽用。”
其實他也清楚,文官們集體興奮,是因為孟子裏有一句“五畝之宅,樹之以桑”。
雖然古話講窮文富武,但能讀書考科舉的,家裏有沒有太窮的。
滿朝的文官,九成九都沒有親自下過地,雖不能說五穀不分,但也不通時務。
這五畝旱地的產出,除了朝廷收的稅之外,剩下的糧食,也就是夠百姓勉強活著。
根本不可能像書裏說的一樣,讓老百姓過上好日子。
根據古代的生產力,一個成年丁壯至少要有幾十畝土地,才能成家立業,同時過上還不錯的日子。
朱由檢開口道:“朕打算效仿唐朝的均田製,當然,時移世易,今日我大明的畝產,遠高於唐代。所以也不能照搬均田製,那一丁就分一百畝的規矩。”
“所以朕決定,以一戶五十畝的規製,將這些隱田分給百姓,已經成家者優先分得。”
聽到這道命令,戶部尚書在心中計算起來:三十萬畝地,一家五十畝,那就隻能分給六千戶百姓,一家按五口人算,也就是三萬人。
這剩下的三萬多人,可要如何安排?
戶部尚書擠出一腦門汗水,對皇帝說道:“陛下,如此一來,就會造成幾萬流民,這流民本就是在順天府附近查出來的,他們生計無著,一定往京城而來。”
“京城雖然有百萬人口,但一下湧入幾萬流民,壓力也不小啊。”
大明朝還是農業社會,對於普通百姓來說,手停就是口停,根本養不了“閑人”。
普通家庭要養活一個讀書人,都要三代人辛勤耕作,到了第四代,才能讓孩子完全脫產,在學堂裏讀書考科舉。
所以京城一下子多出幾萬無業的流民,造成的壓力遠比看起來大。
朱由檢聞言,笑著說道:“朕早已有了安排。”
“嘉靖時,先帝曾有意增修京城,新修一個外城,把內城完全包起來。”
“但後來困於財政不足,就隻修了四分之一,隻在城南修了一小部分。”
“現在我大明的府庫倒還充盈,又正好有幾萬無業之人,正好讓他們重新開工,修建順天的外城。”
這主意,還是前幾日朱由檢微服外出時,突然想起來的。
他見大明的京城年久失修,頗有些破敗的意思,而且地狹人稠,貧苦小民的日子都不好過。
當時他便起了重修京城的意思。
聽見皇帝的話,在場大臣對視一眼,還是戶部尚書站了出來:“陛下,這修外城的銀子……”
朱由檢看了戶部尚書一眼,知道他又打起了自己內庫的主意,笑罵道:“修外城可是正事,就從戶部那裏出錢吧。”
聽到這話,戶部尚書知道自己的小心思被皇帝看破,隻好垂頭喪氣道:“陛下聖明。”
朱由檢揮手說道:“這清查兩冊之事,不僅是要在順天進行,還要推廣到天下各州縣。”
“到時候,查出來的隱戶也難免分不到土地,淪為流民。”
“傳朕旨意,各地都要提前查清本地年久失修的堤壩和城牆,日後若真是流民眾多,也可以讓他們去修整這些設施,以工代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