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五章 人選和定計
大明:我的萬界打工人 作者:民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司馬懿和來宗道出了皇宮之後,一路向東。
這二人的宅子其實離得不遠,都是皇帝賜下的,算半個鄰居。來宗道路過自家門口時,讓人迴去報了個信,轉頭就進了司馬府。
來宗道進府後打量了片刻,笑著恭維道:“司馬閣老這府邸倒是不小。”
司馬懿揮手笑道:“來閣老家裏莫非就小到哪裏去了?”
明初的時候叫澄清坊,後來皇子王孫增多,就仿照李唐舊製,修了個十王宅,讓在京的成年皇子居住其中。
不過到了前朝,天啟帝沒有皇子,又將弟弟一直留在宮中,十王宅就這麽空了七八年。
等朱由檢繼位幾年之後,見皇宮東邊空著一大片地方,幹脆就讓有司重修,然後把宅子賜給功臣。
來宗道又跟著司馬懿寒暄了幾句,然後才笑著問道:“司馬閣老今日履新,本該與群臣同僚一起,怎麽卻想找我了?”
司馬懿看了來宗道一眼:“這當然是陛下的安排。”
然後他站起身來,輕聲說道:“陛下口諭,來宗道接旨。”
來宗道聽了這話,倒也不驚訝,立馬跪地,然後他就聽見司馬懿說道:
“著令司馬懿總攬清查黃冊、魚鱗冊諸事,來宗道從旁輔助。”
來宗道又行了一禮,然後才站起身來。
他心裏清楚,皇帝會讓他參與清查兩冊,一定是他清退老家田地的事情,已經被人通報給皇帝了。
但這事情不能擺到台麵上來說,於是他把話題轉移到清查的事情上,對司馬懿問道:“關於清查兩冊之事,司馬閣老,您有什麽想法嗎?”
聽到這句問話,司馬懿麵無表情,淡淡說道:“陛下把此事交給我辦,倒是找對人了。”
來宗道聽完這話,心說:你當年收拾東林黨,殺得人頭滾滾,雖然後來去倭國呆了兩年,但朝廷上下誰不知道你的厲害?
皇帝要用你,還不是要借著你的威名和手段,去逼一逼那些地主老財?
來宗道笑著說道:“司馬閣老所言甚是。不知道你都有什麽具體的想法?若是要我幫忙,隻管說一句就是。”
司馬懿點頭,也不客氣,直接說道:“來閣老,你是崇禎元年恩科的主考官,當時那一批進士,見了你都要尊稱一聲老師。”
“此次清查兩冊,最大的阻力就在基層的吏員身上,他們一貫是欺上瞞下,又和當地的劣紳沆瀣一氣,若沒有得力的官員出手,此事絕對辦不好。”
“所以我想,讓你推薦些可靠的人手給我。”
來宗道聽完,輕輕點頭。
大明雖然有幾百個州府,但排除那些地狹人少的僻遠州府,真正值得關注的,也就百來個。
隻要把這上百個州府的事情辦好了,把當地的兩冊清查幹淨,其餘地方的事情,也就能順理成章地跟著辦好。
司馬懿雖然極有手段,但他在朝廷中沒有親朋,這幾年又在倭國當都督,現在想來宗道要人,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來宗道歎氣道:“崇禎元年這一科當中,最有本事的,自然就是魏藻德了。”
司馬懿聽完這話,笑了一下,並不言語。在他看來,這魏藻德的本事,十成之中,倒是有七八成,都用在揣摩皇帝心意上邊了,真說讓他來辦事,也就剩下個年輕氣盛的優點,倒是不堪大用。
但魏藻德這幾年在杭州知府的任上,玩命地推動移民之事,算是皇帝手下一員幹將,所以他也不好直接批評,隻是搖頭道:
“魏知府簡在帝心,我倒是也不好把他召來幫忙。”
來宗道聞言,表麵上略微一歎,心裏卻鬆了口氣,現在魏藻德和他隻有表麵上的和睦,私下裏早就沒了往來,他才不想推薦魏藻德呢。
來宗道繼續說道:“若是在魏藻德之下,便是劉若宰了。”
聽到這個名字,司馬懿輕輕點頭,高麗設省之事,他在倭國也聽說了,這劉若宰在其中發揮了什麽作用,他也是一清二楚。
司馬懿笑著問道:“劉若宰在高麗士子中名聲不小,你這位老師怎麽沒有推薦他去高麗任官?”
來宗道一揮手:“高麗雖然內附,但是裏邊的麻煩事一點也不少,若宰如果去那裏當官,雖然前途廣大,但是以後恐怕不好入閣。”
明代的製度與前朝不同,凡是能入閣的文官,幾乎都隻是在六七品官員時期,才會外任。
等官職稍高之後,就要返迴朝廷,這才有最後入閣的一丁點希望。
聽了這話,司馬懿心中點頭,知道來宗道既然如此安排,顯然是把劉若宰當了接班人培養。
如此一來,自己隻要用了劉若宰,以後出了問題,這來宗道絕不會坐視不管。
來宗道的名聲雖然不好,群臣都當他是馬屁精。但他畢竟是走科舉正途出身的文官,親朋故舊一大堆。
他入閣之後,這些人即便再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賣他個麵子,這些人脈到了關鍵時刻,總有發揮作用的時候。
司馬懿又說道:“在這劉若宰之外,你還有什麽人選推薦嗎?”
來宗道想了一下,拿出紙筆,又寫了幾十個名字。
他解釋道:“這些人的本事雖然不大,但身家清白,都是小門小戶出身,任官這幾年來,也沒有做過什麽出格的事情,官聲不錯。”
司馬懿接過那張寫滿人名的紙張,看完之後,連連點頭,開口說道:“既然是來閣老推薦,我當然信得過他們。”
“等到明日一早,我就向陛下報告,把他們調任各地,推行清查之事。”
說到了這裏,司馬懿話鋒一轉,又開口問道:“不知道在來閣老看來,清查兩冊的事情,從哪裏開始為好呢?”
來宗道笑著說道:“當然是從順天府開始!天子腳下,又是眾目睽睽之中,這裏的隱戶,與藏在魚鱗冊之外的田地,本就是最少的。此地的劣紳,也是最弱的。”
“先把順天府整理好,也算是來個開門紅!”
司馬懿心裏思考一陣,知道來宗道這話說得沒錯。
自從成祖皇帝遷都以來,這順天府成了京城。兩百年間,來來迴迴,不知道多少高官,流水一般地走過。
頭上有這麽多大神,這順天府本地的鄉紳,自然不可能做大。
至於當年分封的功勳貴族,他們在京城附近,倒確實有不少田莊,而且也不免有貪占田地的事情。
但是他們早已遊離於大明核心權力之外,根本沒什麽話語權。
而且這些人又不像鄉紳,平日不怎麽讀書,更不可能考科舉,在官場上沒有同氣連枝的官員。
隻有祖上傳下來的爵位,和一些沒什麽實權的文武散官。
朝廷要是拿他們動手,朝廷上下的官員隻會拍手叫好,根本不會引起什麽反對的聲音。
這二人的宅子其實離得不遠,都是皇帝賜下的,算半個鄰居。來宗道路過自家門口時,讓人迴去報了個信,轉頭就進了司馬府。
來宗道進府後打量了片刻,笑著恭維道:“司馬閣老這府邸倒是不小。”
司馬懿揮手笑道:“來閣老家裏莫非就小到哪裏去了?”
明初的時候叫澄清坊,後來皇子王孫增多,就仿照李唐舊製,修了個十王宅,讓在京的成年皇子居住其中。
不過到了前朝,天啟帝沒有皇子,又將弟弟一直留在宮中,十王宅就這麽空了七八年。
等朱由檢繼位幾年之後,見皇宮東邊空著一大片地方,幹脆就讓有司重修,然後把宅子賜給功臣。
來宗道又跟著司馬懿寒暄了幾句,然後才笑著問道:“司馬閣老今日履新,本該與群臣同僚一起,怎麽卻想找我了?”
司馬懿看了來宗道一眼:“這當然是陛下的安排。”
然後他站起身來,輕聲說道:“陛下口諭,來宗道接旨。”
來宗道聽了這話,倒也不驚訝,立馬跪地,然後他就聽見司馬懿說道:
“著令司馬懿總攬清查黃冊、魚鱗冊諸事,來宗道從旁輔助。”
來宗道又行了一禮,然後才站起身來。
他心裏清楚,皇帝會讓他參與清查兩冊,一定是他清退老家田地的事情,已經被人通報給皇帝了。
但這事情不能擺到台麵上來說,於是他把話題轉移到清查的事情上,對司馬懿問道:“關於清查兩冊之事,司馬閣老,您有什麽想法嗎?”
聽到這句問話,司馬懿麵無表情,淡淡說道:“陛下把此事交給我辦,倒是找對人了。”
來宗道聽完這話,心說:你當年收拾東林黨,殺得人頭滾滾,雖然後來去倭國呆了兩年,但朝廷上下誰不知道你的厲害?
皇帝要用你,還不是要借著你的威名和手段,去逼一逼那些地主老財?
來宗道笑著說道:“司馬閣老所言甚是。不知道你都有什麽具體的想法?若是要我幫忙,隻管說一句就是。”
司馬懿點頭,也不客氣,直接說道:“來閣老,你是崇禎元年恩科的主考官,當時那一批進士,見了你都要尊稱一聲老師。”
“此次清查兩冊,最大的阻力就在基層的吏員身上,他們一貫是欺上瞞下,又和當地的劣紳沆瀣一氣,若沒有得力的官員出手,此事絕對辦不好。”
“所以我想,讓你推薦些可靠的人手給我。”
來宗道聽完,輕輕點頭。
大明雖然有幾百個州府,但排除那些地狹人少的僻遠州府,真正值得關注的,也就百來個。
隻要把這上百個州府的事情辦好了,把當地的兩冊清查幹淨,其餘地方的事情,也就能順理成章地跟著辦好。
司馬懿雖然極有手段,但他在朝廷中沒有親朋,這幾年又在倭國當都督,現在想來宗道要人,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來宗道歎氣道:“崇禎元年這一科當中,最有本事的,自然就是魏藻德了。”
司馬懿聽完這話,笑了一下,並不言語。在他看來,這魏藻德的本事,十成之中,倒是有七八成,都用在揣摩皇帝心意上邊了,真說讓他來辦事,也就剩下個年輕氣盛的優點,倒是不堪大用。
但魏藻德這幾年在杭州知府的任上,玩命地推動移民之事,算是皇帝手下一員幹將,所以他也不好直接批評,隻是搖頭道:
“魏知府簡在帝心,我倒是也不好把他召來幫忙。”
來宗道聞言,表麵上略微一歎,心裏卻鬆了口氣,現在魏藻德和他隻有表麵上的和睦,私下裏早就沒了往來,他才不想推薦魏藻德呢。
來宗道繼續說道:“若是在魏藻德之下,便是劉若宰了。”
聽到這個名字,司馬懿輕輕點頭,高麗設省之事,他在倭國也聽說了,這劉若宰在其中發揮了什麽作用,他也是一清二楚。
司馬懿笑著問道:“劉若宰在高麗士子中名聲不小,你這位老師怎麽沒有推薦他去高麗任官?”
來宗道一揮手:“高麗雖然內附,但是裏邊的麻煩事一點也不少,若宰如果去那裏當官,雖然前途廣大,但是以後恐怕不好入閣。”
明代的製度與前朝不同,凡是能入閣的文官,幾乎都隻是在六七品官員時期,才會外任。
等官職稍高之後,就要返迴朝廷,這才有最後入閣的一丁點希望。
聽了這話,司馬懿心中點頭,知道來宗道既然如此安排,顯然是把劉若宰當了接班人培養。
如此一來,自己隻要用了劉若宰,以後出了問題,這來宗道絕不會坐視不管。
來宗道的名聲雖然不好,群臣都當他是馬屁精。但他畢竟是走科舉正途出身的文官,親朋故舊一大堆。
他入閣之後,這些人即便再不願意,也隻能捏著鼻子賣他個麵子,這些人脈到了關鍵時刻,總有發揮作用的時候。
司馬懿又說道:“在這劉若宰之外,你還有什麽人選推薦嗎?”
來宗道想了一下,拿出紙筆,又寫了幾十個名字。
他解釋道:“這些人的本事雖然不大,但身家清白,都是小門小戶出身,任官這幾年來,也沒有做過什麽出格的事情,官聲不錯。”
司馬懿接過那張寫滿人名的紙張,看完之後,連連點頭,開口說道:“既然是來閣老推薦,我當然信得過他們。”
“等到明日一早,我就向陛下報告,把他們調任各地,推行清查之事。”
說到了這裏,司馬懿話鋒一轉,又開口問道:“不知道在來閣老看來,清查兩冊的事情,從哪裏開始為好呢?”
來宗道笑著說道:“當然是從順天府開始!天子腳下,又是眾目睽睽之中,這裏的隱戶,與藏在魚鱗冊之外的田地,本就是最少的。此地的劣紳,也是最弱的。”
“先把順天府整理好,也算是來個開門紅!”
司馬懿心裏思考一陣,知道來宗道這話說得沒錯。
自從成祖皇帝遷都以來,這順天府成了京城。兩百年間,來來迴迴,不知道多少高官,流水一般地走過。
頭上有這麽多大神,這順天府本地的鄉紳,自然不可能做大。
至於當年分封的功勳貴族,他們在京城附近,倒確實有不少田莊,而且也不免有貪占田地的事情。
但是他們早已遊離於大明核心權力之外,根本沒什麽話語權。
而且這些人又不像鄉紳,平日不怎麽讀書,更不可能考科舉,在官場上沒有同氣連枝的官員。
隻有祖上傳下來的爵位,和一些沒什麽實權的文武散官。
朝廷要是拿他們動手,朝廷上下的官員隻會拍手叫好,根本不會引起什麽反對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