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馬關幕府
大明:我的萬界打工人 作者:民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又是十幾天後,等朱由檢的聖旨到達馬關城時,這座城市已經變了模樣。
完全看不出不久之前,這裏曾經爆發過十萬人級別的大戰。
德川幕府奪取天下後,把倭國土地分為三種。
第一種由幕府自己掌管,稱為天領。第二種交給德川家的親戚或者親信,稱為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
最後則是如毛利家一般,最後時刻才投降德川家,他們被稱為外樣大名。
現在大明軍隊來了,一切自然就要調換過來。德川家的土地,和親藩、譜代的地盤,都被大明收走,分配給願意投靠大明一方的勢力。
大明軍隊在奪取了馬關之後,立刻開始掃蕩附近的地盤。
雖然明軍在過去一月,看似是收獲大片地盤。但在這些地盤中間,還有許多仍然忠誠於幕府的勢力,收縮在偏僻地帶的城堡裏,不服從大明的號令。
現在馬關城破,大明軍隊分出手來,當然要徹底消滅他們。
而韓信自己,則呆在馬關城中,開始處理戰後的事宜。
此戰之中,明軍損失大約一萬,好幾支部隊都被打殘。
韓信將他們轉移到北九州,讓他們在後方修整。
至於新附軍剩下的士兵,韓信從中選了數千人,補充給毛利家。其餘軍隊,就全部遣散了。
所以明軍此時實際上的機動兵力,隻剩下六萬。加上毛利家等大名的軍隊,也不超過八萬。
並無實力繼續東進,直接攻打大阪。
所以韓信把精力,就放在經營馬關城上。
不過短短數日,就讓城市煥然一新。
韓信接到朱由檢的詔書,立刻召集城內眾將聽令。
因為此道詔書涉及倭國日後的大局,所以格式極為正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韓信等諸將勞苦功高,各有封賞如下……”
“前線將士奮勇拚殺,亦有賞賜,戰死與傷者多加撫恤,立功者加官三等,其餘賞賜銀兩若幹……”
“另有倭國大名毛利秀元者,順天應命,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特進封其為倭國大公,於馬關開府建牙。”
隨著朱由檢詔書一起到的,還有一船來自江南的金銀,和一大批官服印信。
眾人得到封賞,都是喜笑顏開。
左良玉道:“陛下這一次封賞,足足拿出上百萬兩銀子,可真是大手筆啊。”
他現在雖然才三十歲,但在明軍中已經摸爬滾打十多年,經曆過萬曆末年,和天啟年間的明軍亂象。
所以才有此感歎。
韓信哈哈大笑:“陛下既然不吝惜賞賜,爾等也要奮勇殺敵,報答君恩。”
眾將齊齊拱手。
與此同時,站在一旁的毛利秀元,他已經樂瘋了。
毛利家在倭國所謂戰國時期,鬧了幾十年,隨後也沒鬧出什麽名堂。還在關原合戰中站錯了隊,最後隻能老老實實縮迴老巢,裝了十幾年的孫子。
沒想到投靠大明才剛剛一個多月,就當了新任幕府將軍。
雖然這將軍是在大明皇帝的封賞之下才得到的,自由度沒有倭國此前幾屆幕府那麽高。
但再怎麽說,那也是幕府將軍啊!
而且這有一弊,就有一利。
要是沒有大明軍隊,他這個馬關幕府要是打不過江戶幕府,毛利家就一定會滿門抄斬。
依附於毛利家的武士也一個都別想跑。
最好的結果反而是被拉去三條河原或者六條河原砍頭。
要是沒砍頭,被流放到無人島玩荒野求生,那可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現在有了大明這個後台,就算出現萬一的情況,明軍沒打贏,毛利家的馬關幕府也跟著倒台。
他們毛利家也能順利轉進大明,成為境外反倭勢力。
有了這麽個靠山兼後台,毛利秀元做這個倭奸,一點壓力也沒有。
毛利秀元跪地磕頭謝恩:“大明的大恩大恩,我毛利氏一門,沒齒難忘。一定為大明盡心竭力,萬死不辭。”
韓信聞言,輕聲道:
“毛利公,這大明既然是封你們毛利氏總管倭國,我大明在倭國的權益,可不能受損。”
毛利秀元聽到這裏,含笑點頭:“大明是天朝上國,也是我毛利氏的宗主,當然要有特權。”
毛利秀元當即招來家臣,寫了一封謝表,上奏給大明皇帝。
這份謝表中,倭軍自然完全撤出琉球。且倭國除了本土四島之外,其他所有島嶼,都歸大明所有。
而倭國全境,都可由大明任意駐軍。倭國發現的礦山,也要由明國商人優先開發。
如果明國人在我國犯法,也隻能交由明國官府審問。
毛利秀元本來還想給大明進獻一些銀兩。
但韓信攔下了他。
倭國上下窮得離譜,而且現在馬關幕府的地盤也不算大。
就算玩命刮地皮,頂多也就刮出個十萬八萬的,大明現在不缺這點錢。
還不如把這錢留給毛利氏,讓他們多組建一點軍隊,分擔明軍的壓力呢。
這份謝表送到順天,朱由檢看完,哈哈大笑。
“倭國無憂矣。”
至於後世史學家,則把這份謝表稱為馬關明倭友好條約,視為大明吞並倭國的第一步。
當下的倭國人,當然不知道自己以後可以成為幸福的大明人。
現在的倭人,不管是在馬關幕府的地盤,還是江戶幕府的地盤,都被搜刮到家無餘財。
自從馬關幕府建立之後,德川家知道自己和大明的戰鬥,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全然不顧以後可能會鬧出民變,玩了命地搜刮糧草,同時瘋狂拉壯丁。
而馬關幕府這邊,毛利家雖然有大明這條退路,但能夠統一全日本的機會近在眼前,他們可不會輕易放開。
所以也是一樣的天高三尺。
相比之下,反而是已經劃入大明地盤的諸多海島,成了世外桃源。
許多倭國百姓逃難到島上。
馬關這邊,韓信又強行命令投靠過來的大名,都將軍隊的指揮權,交到毛利家手裏。組建一支政令統一的軍隊。
當然,韓信也不是隻有大棒,在大棒之外,他還給出了胡蘿卜。
他與這些大名約定好,等擊敗江戶幕府之後,便把德川家的田地拿出一半,也就是倭國全部耕地的六分之一,分給他們,作為獎賞。
有了這根胡蘿卜吊在眼前,馬關幕府一方的大名,就像驢子一樣,繞著磨玩命地轉了起來。
馬關幕府的軍隊,很快便到了五萬人。
完全看不出不久之前,這裏曾經爆發過十萬人級別的大戰。
德川幕府奪取天下後,把倭國土地分為三種。
第一種由幕府自己掌管,稱為天領。第二種交給德川家的親戚或者親信,稱為親藩大名和譜代大名。
最後則是如毛利家一般,最後時刻才投降德川家,他們被稱為外樣大名。
現在大明軍隊來了,一切自然就要調換過來。德川家的土地,和親藩、譜代的地盤,都被大明收走,分配給願意投靠大明一方的勢力。
大明軍隊在奪取了馬關之後,立刻開始掃蕩附近的地盤。
雖然明軍在過去一月,看似是收獲大片地盤。但在這些地盤中間,還有許多仍然忠誠於幕府的勢力,收縮在偏僻地帶的城堡裏,不服從大明的號令。
現在馬關城破,大明軍隊分出手來,當然要徹底消滅他們。
而韓信自己,則呆在馬關城中,開始處理戰後的事宜。
此戰之中,明軍損失大約一萬,好幾支部隊都被打殘。
韓信將他們轉移到北九州,讓他們在後方修整。
至於新附軍剩下的士兵,韓信從中選了數千人,補充給毛利家。其餘軍隊,就全部遣散了。
所以明軍此時實際上的機動兵力,隻剩下六萬。加上毛利家等大名的軍隊,也不超過八萬。
並無實力繼續東進,直接攻打大阪。
所以韓信把精力,就放在經營馬關城上。
不過短短數日,就讓城市煥然一新。
韓信接到朱由檢的詔書,立刻召集城內眾將聽令。
因為此道詔書涉及倭國日後的大局,所以格式極為正式。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韓信等諸將勞苦功高,各有封賞如下……”
“前線將士奮勇拚殺,亦有賞賜,戰死與傷者多加撫恤,立功者加官三等,其餘賞賜銀兩若幹……”
“另有倭國大名毛利秀元者,順天應命,倒戈卸甲,以禮來降,特進封其為倭國大公,於馬關開府建牙。”
隨著朱由檢詔書一起到的,還有一船來自江南的金銀,和一大批官服印信。
眾人得到封賞,都是喜笑顏開。
左良玉道:“陛下這一次封賞,足足拿出上百萬兩銀子,可真是大手筆啊。”
他現在雖然才三十歲,但在明軍中已經摸爬滾打十多年,經曆過萬曆末年,和天啟年間的明軍亂象。
所以才有此感歎。
韓信哈哈大笑:“陛下既然不吝惜賞賜,爾等也要奮勇殺敵,報答君恩。”
眾將齊齊拱手。
與此同時,站在一旁的毛利秀元,他已經樂瘋了。
毛利家在倭國所謂戰國時期,鬧了幾十年,隨後也沒鬧出什麽名堂。還在關原合戰中站錯了隊,最後隻能老老實實縮迴老巢,裝了十幾年的孫子。
沒想到投靠大明才剛剛一個多月,就當了新任幕府將軍。
雖然這將軍是在大明皇帝的封賞之下才得到的,自由度沒有倭國此前幾屆幕府那麽高。
但再怎麽說,那也是幕府將軍啊!
而且這有一弊,就有一利。
要是沒有大明軍隊,他這個馬關幕府要是打不過江戶幕府,毛利家就一定會滿門抄斬。
依附於毛利家的武士也一個都別想跑。
最好的結果反而是被拉去三條河原或者六條河原砍頭。
要是沒砍頭,被流放到無人島玩荒野求生,那可就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了。
現在有了大明這個後台,就算出現萬一的情況,明軍沒打贏,毛利家的馬關幕府也跟著倒台。
他們毛利家也能順利轉進大明,成為境外反倭勢力。
有了這麽個靠山兼後台,毛利秀元做這個倭奸,一點壓力也沒有。
毛利秀元跪地磕頭謝恩:“大明的大恩大恩,我毛利氏一門,沒齒難忘。一定為大明盡心竭力,萬死不辭。”
韓信聞言,輕聲道:
“毛利公,這大明既然是封你們毛利氏總管倭國,我大明在倭國的權益,可不能受損。”
毛利秀元聽到這裏,含笑點頭:“大明是天朝上國,也是我毛利氏的宗主,當然要有特權。”
毛利秀元當即招來家臣,寫了一封謝表,上奏給大明皇帝。
這份謝表中,倭軍自然完全撤出琉球。且倭國除了本土四島之外,其他所有島嶼,都歸大明所有。
而倭國全境,都可由大明任意駐軍。倭國發現的礦山,也要由明國商人優先開發。
如果明國人在我國犯法,也隻能交由明國官府審問。
毛利秀元本來還想給大明進獻一些銀兩。
但韓信攔下了他。
倭國上下窮得離譜,而且現在馬關幕府的地盤也不算大。
就算玩命刮地皮,頂多也就刮出個十萬八萬的,大明現在不缺這點錢。
還不如把這錢留給毛利氏,讓他們多組建一點軍隊,分擔明軍的壓力呢。
這份謝表送到順天,朱由檢看完,哈哈大笑。
“倭國無憂矣。”
至於後世史學家,則把這份謝表稱為馬關明倭友好條約,視為大明吞並倭國的第一步。
當下的倭國人,當然不知道自己以後可以成為幸福的大明人。
現在的倭人,不管是在馬關幕府的地盤,還是江戶幕府的地盤,都被搜刮到家無餘財。
自從馬關幕府建立之後,德川家知道自己和大明的戰鬥,已經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
全然不顧以後可能會鬧出民變,玩了命地搜刮糧草,同時瘋狂拉壯丁。
而馬關幕府這邊,毛利家雖然有大明這條退路,但能夠統一全日本的機會近在眼前,他們可不會輕易放開。
所以也是一樣的天高三尺。
相比之下,反而是已經劃入大明地盤的諸多海島,成了世外桃源。
許多倭國百姓逃難到島上。
馬關這邊,韓信又強行命令投靠過來的大名,都將軍隊的指揮權,交到毛利家手裏。組建一支政令統一的軍隊。
當然,韓信也不是隻有大棒,在大棒之外,他還給出了胡蘿卜。
他與這些大名約定好,等擊敗江戶幕府之後,便把德川家的田地拿出一半,也就是倭國全部耕地的六分之一,分給他們,作為獎賞。
有了這根胡蘿卜吊在眼前,馬關幕府一方的大名,就像驢子一樣,繞著磨玩命地轉了起來。
馬關幕府的軍隊,很快便到了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