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遼河之戰,半渡而擊?
大明:我的萬界打工人 作者:民安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明軍與建奴軍隊,在遼河邊對峙了三天。
每一天,雙方都要試探性地交戰數次。至於斥候探馬之間的交鋒,一天更是有幾十次。
“殺!”
上遊某處,悄悄渡河的幾十名科爾沁騎兵,與二十名建奴探馬,交起手來。
幾天前,明軍第一次派科爾沁騎兵過河時,這些騎兵還心裏發虛。
數年前,努爾哈赤崛起,他們科爾沁曾經組織聯軍,與建奴大戰。
結果被打得大敗,所以後來才連續把幾位台吉的女兒嫁給建奴的可汗。
到現在,這些科爾沁騎兵,仍然對建奴心有餘悸。
但隻是剛一交手,科爾沁人的心理陰影,就被打破了。
“哈哈,這建奴,也不過如此嘛!”
科爾沁騎兵的馬上工夫,本就不弱於建奴。
加上過去幾個月,朝廷給他們配備了新的弓箭和盔甲。還對他們進行嚴格訓練。
現在更是能吊著建奴打。
“要是數年前,咱們也有這樣的武器,建奴當時就要完蛋了。”
這樣的交手,一共發生了上百次次。
科爾沁部的騎兵,也不是總能占據優勢。
有時他們碰上建奴的大股部隊,也會多丟幾條人命。
但總的來看,交換比還是賺的。
而在正麵戰場,孫承宗輪番派遣各部兵馬,試探性地渡河。
建奴雖然占據地形優勢,但人數卻不夠多。
明軍四處出擊,拉扯建奴。
總能在局部形成人數優勢,雖然沒能在河東岸建立穩固的陣地,但也沒吃什麽大虧。
三天下來,雙方各自的損失,都有兩千多人。
黃台吉看著戰報,心裏越來越沒底。
照這麽打下去,明軍都不用派出主力,來打大規模會戰,建奴都會撐不下去。
“哎,三天就是兩千人,一個月就是兩萬人啊,這怎麽堅持下去。”
黃台吉一陣搖頭。
其他幾個貝勒,也是苦著臉。
從朱由檢繼位到現在,也就不到一年的工夫,這明軍怎麽就脫胎換骨了?
代善歎氣道:“大汗,不如我們現在就撤退吧,留下一萬人斷後,依托堡壘防守,總能堅持十天。”
“有了這十天時間,咱們完全可以迴到盛京駐守。”
黃台吉一陣意動,但左思右想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建議。
“不行,不能撤退。現在退走,地裏麵的糧食,就全便宜明軍了。咱們就算在盛京堅守到冬天,守到明軍退兵。”
“那明年春天,也也會遭遇糧食危機。到時候明軍再來,咱們不還是要完蛋?”
這話雖然有道理,但代善幾人卻翻了個白眼。
能把眼下這個坎渡過去,就是運氣好了,還想著明年。
這句話他們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態度卻沒有那麽恭敬了。
代善道:“那大汗,您說咱們該怎麽辦?”
黃台吉冥思苦想了許久,也想不出好辦法。
這時,大帳中站立的侍衛中,走出一人:“大汗,奴才有一計。”
代善眉頭一皺:“你是個什麽東西,我們愛新覺羅們商討大事,你個奴才也敢來插嘴!”
黃台吉抬頭,見那人正是範文程,是投靠了建奴多年的包衣。
平日裏也有些智謀,說不定還真有什麽好計策?
所以黃台吉揮手止住了代善的話,轉頭和顏悅色地說道:“範文程,你有什麽計策啊。”
範文程跪地磕頭道:“大汗,那朱由檢雖然天縱英才,繼位幾個月,就用雷霆手段整理了朝政,又組建了十幾萬大軍。”
“但他畢竟是個年輕人,總是年輕氣盛的。”
“隻要您主動向他提出,邀請他過河一戰,朱由檢一定會上鉤。”
“到時候,我女真大軍全麵出擊,半渡而擊之,明軍一定大敗。”
黃台吉皺起眉頭:“你這計策我怎麽聽著有點耳熟?”
範文程趕忙道:“迴大汗,這在春秋的時候,曾有人用過。”
黃台吉搖頭:“什麽春秋,現在都快冬天了。”
範文程嘴角抽動一下,想告訴大汗,這春秋是個時代,而不是季節,但又怕這話一出口,被人誤會自己是在嘲笑大汗,說他沒有知識。
這時,代善突然一拍腦袋。
“大汗,我也覺得這計謀耳熟,想了想,這不就是張遼威震逍遙津嘛!”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建奴就開始閱讀三國演義,甚至把這本小說當兵書看。
曆史上就幹過用三國演義來指揮作戰的事情。
聽到代善這麽說,黃台吉也跟著反應過來,他責備似地看向範文程。
“你平時還是要多讀書,多看看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好書,也就不至於獻出個計策,都不知道出處。”
範文程一臉無語,但大汗的麵子不能不接。
於是點頭道:“奴才迴去一定認真研究三國演義。”
黃台吉哈哈一笑,他看出範文程有些不服氣,但現在他心情很好,也就不在意這些細節。
他命人寫了一封戰術,送到大明軍營。
朱由檢帶著隨軍的文武大臣,一起研究這份戰書。
孫承宗看完之後,哈哈大笑道:“陛下,沒想到建奴這群野蠻人,居然也知道半渡而擊的典故。”
朱由檢微笑著看向大臣們。
過去幾天的戰果,他自然也知曉。
短短三天,就消滅了建奴兩千人馬。
這一仗,已經贏了八成了。
“諸位愛卿,你們說說,咱們要不要過河啊?”
文官們對視一眼,都拱手道:“陛下,咱們現在占盡優勢,隻要按部就班,建奴一定會完蛋,沒必要冒險。”
而孫承宗沉思一陣,卻拱手說道:“陛下,依老臣看,還是應該過河。”
“哦?”朱由檢一挑眉頭:“孫愛卿何出此言?”
孫承宗道:“建奴使用這個計策,顯然是已經快堅持不下去了,咱們如果不上鉤,他們肯定要跑。”
“到時候,咱們的大軍圍攻盛京,如果不能在兩個月內攻下城池,到了冬天,情況可就複雜了。”
“所以臣認為,還不如將計就計。現在,咱們大明軍隊的實力,已經牢牢壓過建奴。”
“就算是被半渡而擊,也能打贏。”
朱由檢聽完,也是一陣沉思。
他現在想的,其實已經不是軍事問題了。
就算明軍過河之後,打不過建奴,損失最多也就一兩萬,根本不會傷筋動骨。
還是能壓著建奴打。
這就是體量優勢!
何況明軍輸的概率,本就很小。
他現在想的是經濟問題。十幾萬大軍在外,每天人吃馬嚼,耗費的糧草實在太多。
雖然大明朝的銀子還足夠,但能省則省。
於是朱由檢抬頭看向孫承宗:“既然如此,就依孫愛卿的建議,我大明主動渡河,跟建奴好好較量一番。”
每一天,雙方都要試探性地交戰數次。至於斥候探馬之間的交鋒,一天更是有幾十次。
“殺!”
上遊某處,悄悄渡河的幾十名科爾沁騎兵,與二十名建奴探馬,交起手來。
幾天前,明軍第一次派科爾沁騎兵過河時,這些騎兵還心裏發虛。
數年前,努爾哈赤崛起,他們科爾沁曾經組織聯軍,與建奴大戰。
結果被打得大敗,所以後來才連續把幾位台吉的女兒嫁給建奴的可汗。
到現在,這些科爾沁騎兵,仍然對建奴心有餘悸。
但隻是剛一交手,科爾沁人的心理陰影,就被打破了。
“哈哈,這建奴,也不過如此嘛!”
科爾沁騎兵的馬上工夫,本就不弱於建奴。
加上過去幾個月,朝廷給他們配備了新的弓箭和盔甲。還對他們進行嚴格訓練。
現在更是能吊著建奴打。
“要是數年前,咱們也有這樣的武器,建奴當時就要完蛋了。”
這樣的交手,一共發生了上百次次。
科爾沁部的騎兵,也不是總能占據優勢。
有時他們碰上建奴的大股部隊,也會多丟幾條人命。
但總的來看,交換比還是賺的。
而在正麵戰場,孫承宗輪番派遣各部兵馬,試探性地渡河。
建奴雖然占據地形優勢,但人數卻不夠多。
明軍四處出擊,拉扯建奴。
總能在局部形成人數優勢,雖然沒能在河東岸建立穩固的陣地,但也沒吃什麽大虧。
三天下來,雙方各自的損失,都有兩千多人。
黃台吉看著戰報,心裏越來越沒底。
照這麽打下去,明軍都不用派出主力,來打大規模會戰,建奴都會撐不下去。
“哎,三天就是兩千人,一個月就是兩萬人啊,這怎麽堅持下去。”
黃台吉一陣搖頭。
其他幾個貝勒,也是苦著臉。
從朱由檢繼位到現在,也就不到一年的工夫,這明軍怎麽就脫胎換骨了?
代善歎氣道:“大汗,不如我們現在就撤退吧,留下一萬人斷後,依托堡壘防守,總能堅持十天。”
“有了這十天時間,咱們完全可以迴到盛京駐守。”
黃台吉一陣意動,但左思右想之後,還是放棄了這個建議。
“不行,不能撤退。現在退走,地裏麵的糧食,就全便宜明軍了。咱們就算在盛京堅守到冬天,守到明軍退兵。”
“那明年春天,也也會遭遇糧食危機。到時候明軍再來,咱們不還是要完蛋?”
這話雖然有道理,但代善幾人卻翻了個白眼。
能把眼下這個坎渡過去,就是運氣好了,還想著明年。
這句話他們雖然沒有說出口,但態度卻沒有那麽恭敬了。
代善道:“那大汗,您說咱們該怎麽辦?”
黃台吉冥思苦想了許久,也想不出好辦法。
這時,大帳中站立的侍衛中,走出一人:“大汗,奴才有一計。”
代善眉頭一皺:“你是個什麽東西,我們愛新覺羅們商討大事,你個奴才也敢來插嘴!”
黃台吉抬頭,見那人正是範文程,是投靠了建奴多年的包衣。
平日裏也有些智謀,說不定還真有什麽好計策?
所以黃台吉揮手止住了代善的話,轉頭和顏悅色地說道:“範文程,你有什麽計策啊。”
範文程跪地磕頭道:“大汗,那朱由檢雖然天縱英才,繼位幾個月,就用雷霆手段整理了朝政,又組建了十幾萬大軍。”
“但他畢竟是個年輕人,總是年輕氣盛的。”
“隻要您主動向他提出,邀請他過河一戰,朱由檢一定會上鉤。”
“到時候,我女真大軍全麵出擊,半渡而擊之,明軍一定大敗。”
黃台吉皺起眉頭:“你這計策我怎麽聽著有點耳熟?”
範文程趕忙道:“迴大汗,這在春秋的時候,曾有人用過。”
黃台吉搖頭:“什麽春秋,現在都快冬天了。”
範文程嘴角抽動一下,想告訴大汗,這春秋是個時代,而不是季節,但又怕這話一出口,被人誤會自己是在嘲笑大汗,說他沒有知識。
這時,代善突然一拍腦袋。
“大汗,我也覺得這計謀耳熟,想了想,這不就是張遼威震逍遙津嘛!”
不知從什麽時候開始,建奴就開始閱讀三國演義,甚至把這本小說當兵書看。
曆史上就幹過用三國演義來指揮作戰的事情。
聽到代善這麽說,黃台吉也跟著反應過來,他責備似地看向範文程。
“你平時還是要多讀書,多看看像三國演義這樣的好書,也就不至於獻出個計策,都不知道出處。”
範文程一臉無語,但大汗的麵子不能不接。
於是點頭道:“奴才迴去一定認真研究三國演義。”
黃台吉哈哈一笑,他看出範文程有些不服氣,但現在他心情很好,也就不在意這些細節。
他命人寫了一封戰術,送到大明軍營。
朱由檢帶著隨軍的文武大臣,一起研究這份戰書。
孫承宗看完之後,哈哈大笑道:“陛下,沒想到建奴這群野蠻人,居然也知道半渡而擊的典故。”
朱由檢微笑著看向大臣們。
過去幾天的戰果,他自然也知曉。
短短三天,就消滅了建奴兩千人馬。
這一仗,已經贏了八成了。
“諸位愛卿,你們說說,咱們要不要過河啊?”
文官們對視一眼,都拱手道:“陛下,咱們現在占盡優勢,隻要按部就班,建奴一定會完蛋,沒必要冒險。”
而孫承宗沉思一陣,卻拱手說道:“陛下,依老臣看,還是應該過河。”
“哦?”朱由檢一挑眉頭:“孫愛卿何出此言?”
孫承宗道:“建奴使用這個計策,顯然是已經快堅持不下去了,咱們如果不上鉤,他們肯定要跑。”
“到時候,咱們的大軍圍攻盛京,如果不能在兩個月內攻下城池,到了冬天,情況可就複雜了。”
“所以臣認為,還不如將計就計。現在,咱們大明軍隊的實力,已經牢牢壓過建奴。”
“就算是被半渡而擊,也能打贏。”
朱由檢聽完,也是一陣沉思。
他現在想的,其實已經不是軍事問題了。
就算明軍過河之後,打不過建奴,損失最多也就一兩萬,根本不會傷筋動骨。
還是能壓著建奴打。
這就是體量優勢!
何況明軍輸的概率,本就很小。
他現在想的是經濟問題。十幾萬大軍在外,每天人吃馬嚼,耗費的糧草實在太多。
雖然大明朝的銀子還足夠,但能省則省。
於是朱由檢抬頭看向孫承宗:“既然如此,就依孫愛卿的建議,我大明主動渡河,跟建奴好好較量一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