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乍一聽還幾分道理呢
歐友用著橙家提供的礦石,在礦場鎮上公開給楊軒最先打造著的是曲轅犁。名義上來說,這是‘宣少爺’把秋收的糧食賣給橙家換的錢,再在橙家買礦石,給歐友代工。
看起來橙家是很滿意這種良性循環的,對‘宣少爺’態度不錯,他家的糧食進入春陽縣城、他家采買的物資運輸出春陽縣城,都是走的“綠色通道”。
‘宣少爺’以低價賣糧、高價買鐵製品的行為,成功把與橙家的友好度刷到及格線以上。
弄得楊軒都有點分不清,橙家是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兩邊押寶了。
在楊軒檢驗這兩天第一個打造出來樣品的時候,歐友忍不住問:“領主大人已經把八甲鎮完全掌控在手中了嗎?”
楊軒賣了關子說:
“過段時間,全縣秋收都開始了,橙家最忙的時候,你帶幾個忠心的匠人,過去在那邊打造武器,不就知道。”
楊軒沒有看見陶同民,有些奇怪。便問歐友:“你那位陶先生呢?”
歐友目光躲閃:“領主大人,尋先生何事?:”
楊軒坦然:“我和葉小姐想挑戰一下陶先生。”
歐友歎氣:“你們是對他的劍感興趣吧。”
“你也知道他的劍是什麽?”
看來歐友和陶同民關係匪淺,要不然陶同民也不會為歐友壓陣。若是沒有陶同民,歐友一人肯定支撐不起這麽大場麵,雷州地主是有點土,有點蠢,但不至於被個小子就唬住了。
楊軒想。
“不怕你祖爺爺。一巴掌把你拍扁了嗎?”
歐友苦笑:“除了這條命,我還能失去什麽?”
頗有點破釜沉舟的意味。
楊軒通過歐友轉述了想挑戰的陶同民意願,卻不知道對方會不會應戰,因為他感覺到了,這位陶先生,好像在躲著他。
陶先生總不能是掐指一算,覺得楊軒此去會生出戰意,提前跑了吧?
楊軒真的有些懷疑這些高人都是會未卜先知的。
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們如此莽撞挑戰,其實還是因為,自身的某種不足。
楊軒知道自己最大的缺陷就是太過於謹慎。
自己願意在其他的方麵冒險,比如說種田或者或者探索世界方麵,再比如說刺探女人心或者帝王的心。
但他卻不喜歡在武道方麵冒什麽險,一心想要苟著,能保命就行了。
如果能夠保證一輩子隻打順風局當然很好,但是走出雷州恐怕他就沒有什麽優勢了。
雷州之外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武力。
順風順水一路過來,不見一見生死,始終覺得缺點什麽。
哪怕是遠遠望一眼,也好。
或許葉青紅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與他一拍即合。
那麽陶同民願不願意為他們喂招呢……
還是會說出類似於“我已經沉睡了幾十年年,你們竟敢打擾我的寧靜,你們這是,自~尋~死~路!”這樣的台詞,然後使出邪劍,把他倆一鍋端了呢?
不得而知。
很快歐友帶來了消息:陶桐明同意了他們的挑戰。
叫他們約個隱秘點的地方。
楊軒有預感,他們會收獲匪淺。
卻也會被打得很慘。
邪劍啊,近距離體會一下,一定對於他理解這個世界的力量原理有很大的幫助。
-----------------
一旬後,整個雷州井然有序地進入了秋收階段。
黎縣有揭縣令長袖善舞,又有楊軒親自打下的好基礎自然不用操心;楊軒自己在雷州主城附近的布局的田產,有楊氏當初一起帶進雷州的底子看護,也不是問題。
老管家幫忙照看鹽堿地的開荒,普通的宵小也威脅不到,黎縣山區下來的山民已經訓練得有點模樣,算是半個合格的屯田兵。
而他們的領主如今在忙什麽呢?
……
楊軒四仰八叉地半躺臥在馬車裏,咳得厲害,好容易喘口氣,有氣無力地帶著怨氣道:“陶先生,你就放我迴雷州主城吧,眼看新州學就要開展起來,學院還等著我去主持工作呢。”
和善雅士笑眯眯地道:
“新州學李漢儒一個人就夠了。”
口氣聽起來很了解那位老夫子似得。
楊軒翻個白眼:
“若我隻是開個儒學課堂,教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李夫子肯定夠了,我的新州學,還包括了格物——甚至鍛造都會加入課程,他一個人怎麽夠啊?”
“你別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組詞真的妙啊,你從哪個子經大家哪裏學來的?你原來在哪上的學堂,哦,我想起來了,是皇室的夫子……是葉家嗎?葉家人還是挺有才學的。”
陶同民給葉青紅的爺爺發了一張‘才學卡’。
“……”
楊軒不敢嘴硬說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到時候對方追著問範仲淹又是誰,他可是花椒掉進大米裏,麻飯了。
“葉老爺子隻會教‘不學禮,無以立’。”
楊軒抱怨的口氣不小。
“那你學會了嗎?”陶同民帶上幾分好奇。
“不學會禮儀來尊重人,人就打到你無法站立。”楊軒拖著懶音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差很多。不是這個意思。”
第三個聲音從馬車外麵傳來糾正他。
駕車的葉青紅冷冰冰地為自己爺爺洗刷冤屈:“我爺爺教授你的是《論語》,不是《掄語》。”
大周王朝之前的曆史雖然模糊不清,但是這個世界存在《論語》這件事還挺有趣的。
這部儒家經典在葉老夫子嘴裏講過,說是洪荒聖人孔夫子所作,這位聖人早在大周建立之前就羽化飛升,以儒為道見天地,成聖為仙,離開了這方大陸。
至於去了哪裏,因為大周千裏沒有見識過真仙,也就不知道真仙飛升到底是去什麽地方,統一稱為躍過仙門入了仙界。
陶同民嗬嗬一笑:“掄……語?”
葉青紅目不斜視望向前方,嘴裏說道:
“領主大人可是將聖人言的論語釋義成了《掄起拳頭教訓人語錄》,簡稱《掄語》,歪曲聖人名言。”
記得有一次楊軒下田裏看種地的情況,葉青紅是一時興起跟隨而去,結果就見楊軒這個誤人子弟的玩意兒給放鴨的小童講《掄語》。
他洋洋得意說“掄起拳頭比誰的大,誰說話就算數”所以叫《掄語》。
“比如?”陶同民看著不是那麽迂腐,對於《掄語》很感興趣的樣子。
“比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在接受夫子考校的時候解釋為,‘把人往死裏揍,揍得快死了,話就好聽了’。”
陶同民哈哈大笑:“怎麽乍一聽還幾分道理呢?”
楊軒謙虛:“詭辯,詭辯而已。”
隨即又是一陣咳嗽。
歐友用著橙家提供的礦石,在礦場鎮上公開給楊軒最先打造著的是曲轅犁。名義上來說,這是‘宣少爺’把秋收的糧食賣給橙家換的錢,再在橙家買礦石,給歐友代工。
看起來橙家是很滿意這種良性循環的,對‘宣少爺’態度不錯,他家的糧食進入春陽縣城、他家采買的物資運輸出春陽縣城,都是走的“綠色通道”。
‘宣少爺’以低價賣糧、高價買鐵製品的行為,成功把與橙家的友好度刷到及格線以上。
弄得楊軒都有點分不清,橙家是不是揣著明白裝糊塗,兩邊押寶了。
在楊軒檢驗這兩天第一個打造出來樣品的時候,歐友忍不住問:“領主大人已經把八甲鎮完全掌控在手中了嗎?”
楊軒賣了關子說:
“過段時間,全縣秋收都開始了,橙家最忙的時候,你帶幾個忠心的匠人,過去在那邊打造武器,不就知道。”
楊軒沒有看見陶同民,有些奇怪。便問歐友:“你那位陶先生呢?”
歐友目光躲閃:“領主大人,尋先生何事?:”
楊軒坦然:“我和葉小姐想挑戰一下陶先生。”
歐友歎氣:“你們是對他的劍感興趣吧。”
“你也知道他的劍是什麽?”
看來歐友和陶同民關係匪淺,要不然陶同民也不會為歐友壓陣。若是沒有陶同民,歐友一人肯定支撐不起這麽大場麵,雷州地主是有點土,有點蠢,但不至於被個小子就唬住了。
楊軒想。
“不怕你祖爺爺。一巴掌把你拍扁了嗎?”
歐友苦笑:“除了這條命,我還能失去什麽?”
頗有點破釜沉舟的意味。
楊軒通過歐友轉述了想挑戰的陶同民意願,卻不知道對方會不會應戰,因為他感覺到了,這位陶先生,好像在躲著他。
陶先生總不能是掐指一算,覺得楊軒此去會生出戰意,提前跑了吧?
楊軒真的有些懷疑這些高人都是會未卜先知的。
都說知己知彼,百戰不殆。他們如此莽撞挑戰,其實還是因為,自身的某種不足。
楊軒知道自己最大的缺陷就是太過於謹慎。
自己願意在其他的方麵冒險,比如說種田或者或者探索世界方麵,再比如說刺探女人心或者帝王的心。
但他卻不喜歡在武道方麵冒什麽險,一心想要苟著,能保命就行了。
如果能夠保證一輩子隻打順風局當然很好,但是走出雷州恐怕他就沒有什麽優勢了。
雷州之外的土地,需要更多的武力。
順風順水一路過來,不見一見生死,始終覺得缺點什麽。
哪怕是遠遠望一眼,也好。
或許葉青紅也有類似的問題,所以與他一拍即合。
那麽陶同民願不願意為他們喂招呢……
還是會說出類似於“我已經沉睡了幾十年年,你們竟敢打擾我的寧靜,你們這是,自~尋~死~路!”這樣的台詞,然後使出邪劍,把他倆一鍋端了呢?
不得而知。
很快歐友帶來了消息:陶桐明同意了他們的挑戰。
叫他們約個隱秘點的地方。
楊軒有預感,他們會收獲匪淺。
卻也會被打得很慘。
邪劍啊,近距離體會一下,一定對於他理解這個世界的力量原理有很大的幫助。
-----------------
一旬後,整個雷州井然有序地進入了秋收階段。
黎縣有揭縣令長袖善舞,又有楊軒親自打下的好基礎自然不用操心;楊軒自己在雷州主城附近的布局的田產,有楊氏當初一起帶進雷州的底子看護,也不是問題。
老管家幫忙照看鹽堿地的開荒,普通的宵小也威脅不到,黎縣山區下來的山民已經訓練得有點模樣,算是半個合格的屯田兵。
而他們的領主如今在忙什麽呢?
……
楊軒四仰八叉地半躺臥在馬車裏,咳得厲害,好容易喘口氣,有氣無力地帶著怨氣道:“陶先生,你就放我迴雷州主城吧,眼看新州學就要開展起來,學院還等著我去主持工作呢。”
和善雅士笑眯眯地道:
“新州學李漢儒一個人就夠了。”
口氣聽起來很了解那位老夫子似得。
楊軒翻個白眼:
“若我隻是開個儒學課堂,教些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那李夫子肯定夠了,我的新州學,還包括了格物——甚至鍛造都會加入課程,他一個人怎麽夠啊?”
“你別說,‘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組詞真的妙啊,你從哪個子經大家哪裏學來的?你原來在哪上的學堂,哦,我想起來了,是皇室的夫子……是葉家嗎?葉家人還是挺有才學的。”
陶同民給葉青紅的爺爺發了一張‘才學卡’。
“……”
楊軒不敢嘴硬說是範仲淹的《嶽陽樓記》,到時候對方追著問範仲淹又是誰,他可是花椒掉進大米裏,麻飯了。
“葉老爺子隻會教‘不學禮,無以立’。”
楊軒抱怨的口氣不小。
“那你學會了嗎?”陶同民帶上幾分好奇。
“不學會禮儀來尊重人,人就打到你無法站立。”楊軒拖著懶音道,“差不多是這個意思吧?”
“差很多。不是這個意思。”
第三個聲音從馬車外麵傳來糾正他。
駕車的葉青紅冷冰冰地為自己爺爺洗刷冤屈:“我爺爺教授你的是《論語》,不是《掄語》。”
大周王朝之前的曆史雖然模糊不清,但是這個世界存在《論語》這件事還挺有趣的。
這部儒家經典在葉老夫子嘴裏講過,說是洪荒聖人孔夫子所作,這位聖人早在大周建立之前就羽化飛升,以儒為道見天地,成聖為仙,離開了這方大陸。
至於去了哪裏,因為大周千裏沒有見識過真仙,也就不知道真仙飛升到底是去什麽地方,統一稱為躍過仙門入了仙界。
陶同民嗬嗬一笑:“掄……語?”
葉青紅目不斜視望向前方,嘴裏說道:
“領主大人可是將聖人言的論語釋義成了《掄起拳頭教訓人語錄》,簡稱《掄語》,歪曲聖人名言。”
記得有一次楊軒下田裏看種地的情況,葉青紅是一時興起跟隨而去,結果就見楊軒這個誤人子弟的玩意兒給放鴨的小童講《掄語》。
他洋洋得意說“掄起拳頭比誰的大,誰說話就算數”所以叫《掄語》。
“比如?”陶同民看著不是那麽迂腐,對於《掄語》很感興趣的樣子。
“比如‘人之將死,其言也善’,他在接受夫子考校的時候解釋為,‘把人往死裏揍,揍得快死了,話就好聽了’。”
陶同民哈哈大笑:“怎麽乍一聽還幾分道理呢?”
楊軒謙虛:“詭辯,詭辯而已。”
隨即又是一陣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