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站錯隊的後果


    衛犁把王村長帶迴了莊子。


    王家村的村長,叫王三強,家中排行老三,名字樸實無華,長相樸實無華,性格……


    反正楊軒是看不出來他有膽子來挖自己樹的樣子。


    但就是這麽一個人,還真的就帶領著全村青壯年去了山上專門挖斷了領主的樹,毀了領主的實驗林地。


    楊軒有些感慨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鬥量,不要小瞧任何一個小人物的“膽敢”。


    在他的視角,他是很感慨“皇權不下縣”在建社會的靈驗程度,震撼於村長對整個縣的地頭蛇盲目服從,卻絲毫不畏懼領主的現實境況的。


    楊軒自付來雷州兩年半,也沒有做什麽對不起農戶的事情,網上拿去怎麽就能如此毫無顧及?


    隻怕是開國帝君最初的威望都不能鎮住鄉下的村長吧?


    楊軒不由想。


    換另一邊視角,這位王村長,戰戰兢兢地看著楊軒,愁容裏夾雜的全是小人物的對命運的茫然與卑微的苦澀。


    對於他來說,人禍與天災無異。


    王家並不是祖祖輩輩就生活在黎縣。


    百年來王家村在在不太平的世道辛苦支撐,狼狽不堪。


    他的父親告訴過他,王家祖上曾經也有族譜,記錄過自己血脈的來處,大抵是百年位麵入侵打得家園破碎,遷徙而來,辛勤拓荒,開枝散葉一百年,形成了百人的小村落。


    想著荒野邊角,總能偏安一隅,誰成想逃不開紛紛擾擾,愈發衰落了。


    爺爺還在的時候也曾經在王三強麵前感歎過,爺爺父親開墾荒田如何辛苦,得到了蠻族人的指點,把黎縣最差的田養成了肥沃的地,才能在這裏立足。


    王三強的爺爺是村長,父親是村長,兄長也曾是村長。


    因為他們家曾經有一屋子的書,可謂臨近幾個村的孩子啟蒙,尚知來處,願思去處。


    兢兢業業引領著族人求生存。


    誰曾想,胳膊擰不過大腿。


    抱團取暖的小姓小族抵禦不了時代的鐵蹄。


    族譜與一屋子的書都在在雷州最後一任太守強行征兵引發的亂子裏燒毀了,王三強的父親與兩個兄長也死於梁州。


    王家村徹底加失去了主心骨。


    王三強,原本一個家裏縱容得無需用心念書,被安排守家耕地的幼子,不得不擔起村長的責任。


    在這與大周王朝主流格局斷了聯係的小村落,老老實實仰仗本地地主的鼻息,活下去,是王三強自認自己可以做到的唯一選擇。


    可惜,雷州天降領主。


    這個領主不管是誰,都意味著雷州重新洗牌,下麵的人都要重新站隊。


    過去太守亂雷州時期,王家村站錯了,如今領主空降雷州,王家村又站錯了。


    王三強真的麻了。


    左也是死,右也是死。


    怎麽隻想老老實實活著安穩種地都這麽難?!


    -----------------


    “人在這個世界上隻要活著,就需要辦事,隻要辦事,就會得罪人。”


    楊軒盯著王三強半天,腦子裏想了很多,最後說出來的第一句話,直接把對方說愣了。


    王三強第一反應是:這就是一句類似“每隔十二時辰就過去了一天”的廢話。


    說的是沒錯,但說出來有何意義?


    “強者無視得罪,弱者……弱者很大程度確實隻能靠運氣。”


    王三強背後一涼,楊軒這話,怎麽感覺是要下殺手似的,王三強自動把這句翻譯成了“你們很可憐但是得罪我隻能死”。


    王三強不敢直視楊軒,整個人匍匐在地:“求領主開恩。”


    “你們運氣不錯。”


    啊?


    王三強越發懵逼。


    您管我們這樣的叫運氣不錯?


    左不敢得罪,右不敢得罪,卻必須選一邊投靠,這叫幸運麽?!


    王三強隻覺得一口老血湧喉頭,憋屈得夠嗆又不敢噴出來。


    “殺雞儆猴與千金買骨,有時候隻差一念之間……”


    楊軒這麽說,王三強注定隻能憋住那口老血,為那麽一線生機拚命。


    “求領主為我們指明一條生路!”


    他很想去抱大腿,但是又恐大人物不喜泥腿子近身。


    楊軒當然不喜歡有人以撒潑耍賴的方式威脅自己,但是他對農戶本身倒沒有什麽嫌棄不嫌棄的。


    “你們配合我演完這出戲,我可以幫你們再開荒新地。”


    王三強傻了,但是多年農家經驗立刻發問:“附近沒有可以開荒的平地了。”


    楊軒笑了,也不知道該誇讚莊稼人心眼實還是感慨此人心真大,不問問演什麽戲,他就操心起開荒的難度來。


    開荒本身確實不是簡單的事情。


    一塊位置不錯,水力充足,土壤條件很好的荒地至少也要幾年多輪養護才能達到良田的地步,而神州大陸目前還沒成為農田的大多數土地都是非常難開墾的貧瘠之地。


    除了幾個重要的糧食出產州地,楊軒早就發現神州大陸的土地整體質量比他原始出生地那個世界差了一到兩個等級。


    當然經過大周王朝千年的努力,還是改善了足夠支撐目前人口基數的良田,但那可是千年的積累。


    自然環境裏形成一厘米土壤一般需要一百到四百年,再從普通土壤演化成可以耕作的土壤,需要兩百到四百年。


    人為去加速這個進程,需要付出多少的外力呢?


    如果有機械,不計成本的農肥,有各種足夠科學素養的人手,或許三年可以說造出一塊良田,但是在如今這個背景,真是夠嗆說。


    更不用說還有大量的鹽堿地,沼澤地,沙師弟——啊不對,是砂石地,重金屬富集地等等諸多先天不適合種田的地方。


    不過楊軒經過兩年半的種植得到的數據顯示,他的種子對土地擁有極高的改造作用,種過他從物資清單上具象化的種子的地,將會更適合進行種植活動。


    也就是說,隻要把荒地開出來能種第一輪,哪怕產量不太高,經過幾輪收獲後,不但不會像種植傳統農作物將土地肥力吸幹,甚至還會解決原本土壤裏的元素流失的問題。


    這也是為什麽山民之前在山地使用他的薯種後,能夠改善生活的原因,不然以他們的能力根本無法將山林改造成耕地。


    隻是番薯本身對條件要求比水稻低,再加上楊軒提供種子的厲害罷了。


    “山上可以種。”


    楊軒淡淡道。


    王三強兩眼一黑,領主是想要讓他們做苦工做到死啊!


    山中都是荒地,沒有水,隻靠天水,怎麽種啊……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這個領主隻想種田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我有地球儀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我有地球儀並收藏這個領主隻想種田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