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根娘,你家親戚來了,在我家問路呢,我說怕她找不到,便帶了她過來。」
「聽口音像是外鄉人……」
「什麽外鄉?我瞧著都不像是本縣的,大嬸,您哪兒人呀?」
三姑八婆圍著的裏頭,是個陌生的女人,穿著幹淨,臉上帶了著喜氣,先前沒說話,如今瞧見宋母與蘇太太出來,眼神在她們身上打量一眼,忙問:「那位是舉人老爺的娘?」
宋母愣了下,才迴道:「我是,不知您是……」
「老夫人,大喜事呢!我是鄰縣人氏,受那蓮花鄉徐舉人大嫂之托,來向宋舉人的親妹妹提親的,我瞧著徐舉人是那等青年才俊,來時還想為何說這般遠的親,隻是見了老夫人與您家一家子,這才知道為何徐舉人大嫂這般中意貴家了,如今像這般門第相當的人家太少見了,都是舉人之家,徐舉人與貴家小娘子合該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就是前些日子來咱們這兒的舉人老爺?那可不得了,你們家小妹日後就是舉人娘子了!」宋母還沒說話,財福娘大吃一驚。
媒人點點頭,把自家雇主說的天花亂墜,末了了又道:「當然貴家姑娘也是好的,那徐舉人的嫂子喜歡得不行,連連催我放下手頭活計,盡快趕過來,就怕貴家姑娘萬一被別家搶先了,她豈不是毀得腸子都青了?還叮囑我一定要好好說道。老夫人,徐家大嫂是再中意貴家姑娘不過的,說是隻要姑娘過去了,日後小家便由姑娘自個兒說了算,徐大嫂是萬不會插手的--多好的命,咱們當中有誰一進門就能當家做主的?要我說,再沒比這門親更好的事了,老夫人你要是不應下來,可不是虧了?」
宋家老嬸聽得這邊熱鬧,也過來聽了幾耳朵,媒人的話剛落音,她便喜道:「那位徐舉人性子再好不過,那幾日他都在我家住,我瞧得真真兒,配小妹當真是門當戶對,天造地設,要不是我家二妹定親了,我都想替她說與徐舉人呢!」
瞧熱鬧的三姑六婆聽得這些話,便紛紛嚷開了。
「大嫂你還猶豫什麽?小妹嫁過去就是舉人娘子了,這麽好的事,我們做夢都不敢想呢!」
宋小妹聽了外麵動靜,本不想出去,隻是隱隱聽到自個兒的名字,想了想還是放下手中活計,開了門出來,就聽到這麽一句,她先是一愣,然後臉色一紅,剛要退迴屋裏,被眼尖的大嬸們瞧見,都在喊她過去。
宋小妹當然不肯過去,低了頭退迴屋裏,媒人便趁這機會掃了一眼,她替人說媒這麽多年,自認是閱人無數了,隻這一眼便能瞧個七八分出來,姑娘長相清秀,皮膚比一般鄉村女孩白一些,想是家中父母疼愛,且她聽一句便明白了來龍去脈,沒有理湊熱鬧的大娘們叫喚,低了頭退迴屋裏,可見是個心思清明的,看著性子也好。
想著這些,媒人臉上笑開了,她瞧了這一眼,迴去便有一肚子話對徐大嫂說,如此一來雇主滿意了,日後親事說成,她的賞錢自然也就高了。
宋母一開始沒反應,自然不是樂意,主要是驚喜,她自經曆過一迴林家的事,總覺得自家小妹是個命不好的,生怕這門好親事再出什麽變故,一日沒定下來,一日便提心吊膽,媒人毫無預兆的上門來,她自然是喜不自勝,一時間愣住了,倒不知道說什麽。
張氏作為大嫂,這個時候自然要站出來,自家的家務事,先告了個罪,請這些個大嬸大娘們先迴去,還有人想瞧熱鬧不願走的,李氏一張嘴似諷非諷的開口,聽得眾婦人臉色訕訕的,隻能走開了,關係近些的老嬸與財福嬸留了下來,被請進了堂屋。
早前聽了媒人自報家門,又見院裏太多婦人,宋子恆不便多待,便把蘇婉托付給丈母娘,自個兒迴屋看書了,現在一屋子的女人,說話也無需遮掩,聊了一陣,親便這麽定下來了,徐家先前送了個銀戒指,宋母便去宋小妹屋裏拿了件她的繡活給媒人捎迴去,一並捎過去的還有宋小妹的生辰八字,媒人接過東西,笑容滿麵的道:「待徐家嫂子請先生算過良辰吉日,我想著過不了幾日,新女婿就要來見丈母娘了。」
宋母思量著八字都交換了,這親事再不會出變故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蘇太太在旁邊湊趣道:「大妹子趕了一日的路,真真是辛苦了,不如在這裏用了午飯,過了晌午,我也該迴縣裏了,大妹子還能與我同道。」
宋母被這般提醒,也連連道:「這就開始做午飯了,大妹子便在這邊吃罷,也耽擱不了什麽,到時與我親家母一塊兒進城,路上還能做個伴兒。」
媒人得了宋家熱情款待,迴去後在徐家嫂子麵前更是把宋家誇到天上去了,一家子都是心地善良,熱情好客的,聽說這家每日吃的飯菜都是姑娘親自煮的,那手藝真叫一個好,不知道怎麽做的,炒出來的菜好吃到恨不得把舌頭吞下去,真真兒是個心靈手巧的,配徐舉人不虧了。
徐家嫂子聽了媒人滿口誇讚,本來就滿意,這會兒更是迫不及待想定下來了,忙請人批了八字,果然是天生一對,又算了個好日子,那日請了媒人帶自個兒家去宋家提親。
「聽口音像是外鄉人……」
「什麽外鄉?我瞧著都不像是本縣的,大嬸,您哪兒人呀?」
三姑八婆圍著的裏頭,是個陌生的女人,穿著幹淨,臉上帶了著喜氣,先前沒說話,如今瞧見宋母與蘇太太出來,眼神在她們身上打量一眼,忙問:「那位是舉人老爺的娘?」
宋母愣了下,才迴道:「我是,不知您是……」
「老夫人,大喜事呢!我是鄰縣人氏,受那蓮花鄉徐舉人大嫂之托,來向宋舉人的親妹妹提親的,我瞧著徐舉人是那等青年才俊,來時還想為何說這般遠的親,隻是見了老夫人與您家一家子,這才知道為何徐舉人大嫂這般中意貴家了,如今像這般門第相當的人家太少見了,都是舉人之家,徐舉人與貴家小娘子合該是天造地設的一對!」
「就是前些日子來咱們這兒的舉人老爺?那可不得了,你們家小妹日後就是舉人娘子了!」宋母還沒說話,財福娘大吃一驚。
媒人點點頭,把自家雇主說的天花亂墜,末了了又道:「當然貴家姑娘也是好的,那徐舉人的嫂子喜歡得不行,連連催我放下手頭活計,盡快趕過來,就怕貴家姑娘萬一被別家搶先了,她豈不是毀得腸子都青了?還叮囑我一定要好好說道。老夫人,徐家大嫂是再中意貴家姑娘不過的,說是隻要姑娘過去了,日後小家便由姑娘自個兒說了算,徐大嫂是萬不會插手的--多好的命,咱們當中有誰一進門就能當家做主的?要我說,再沒比這門親更好的事了,老夫人你要是不應下來,可不是虧了?」
宋家老嬸聽得這邊熱鬧,也過來聽了幾耳朵,媒人的話剛落音,她便喜道:「那位徐舉人性子再好不過,那幾日他都在我家住,我瞧得真真兒,配小妹當真是門當戶對,天造地設,要不是我家二妹定親了,我都想替她說與徐舉人呢!」
瞧熱鬧的三姑六婆聽得這些話,便紛紛嚷開了。
「大嫂你還猶豫什麽?小妹嫁過去就是舉人娘子了,這麽好的事,我們做夢都不敢想呢!」
宋小妹聽了外麵動靜,本不想出去,隻是隱隱聽到自個兒的名字,想了想還是放下手中活計,開了門出來,就聽到這麽一句,她先是一愣,然後臉色一紅,剛要退迴屋裏,被眼尖的大嬸們瞧見,都在喊她過去。
宋小妹當然不肯過去,低了頭退迴屋裏,媒人便趁這機會掃了一眼,她替人說媒這麽多年,自認是閱人無數了,隻這一眼便能瞧個七八分出來,姑娘長相清秀,皮膚比一般鄉村女孩白一些,想是家中父母疼愛,且她聽一句便明白了來龍去脈,沒有理湊熱鬧的大娘們叫喚,低了頭退迴屋裏,可見是個心思清明的,看著性子也好。
想著這些,媒人臉上笑開了,她瞧了這一眼,迴去便有一肚子話對徐大嫂說,如此一來雇主滿意了,日後親事說成,她的賞錢自然也就高了。
宋母一開始沒反應,自然不是樂意,主要是驚喜,她自經曆過一迴林家的事,總覺得自家小妹是個命不好的,生怕這門好親事再出什麽變故,一日沒定下來,一日便提心吊膽,媒人毫無預兆的上門來,她自然是喜不自勝,一時間愣住了,倒不知道說什麽。
張氏作為大嫂,這個時候自然要站出來,自家的家務事,先告了個罪,請這些個大嬸大娘們先迴去,還有人想瞧熱鬧不願走的,李氏一張嘴似諷非諷的開口,聽得眾婦人臉色訕訕的,隻能走開了,關係近些的老嬸與財福嬸留了下來,被請進了堂屋。
早前聽了媒人自報家門,又見院裏太多婦人,宋子恆不便多待,便把蘇婉托付給丈母娘,自個兒迴屋看書了,現在一屋子的女人,說話也無需遮掩,聊了一陣,親便這麽定下來了,徐家先前送了個銀戒指,宋母便去宋小妹屋裏拿了件她的繡活給媒人捎迴去,一並捎過去的還有宋小妹的生辰八字,媒人接過東西,笑容滿麵的道:「待徐家嫂子請先生算過良辰吉日,我想著過不了幾日,新女婿就要來見丈母娘了。」
宋母思量著八字都交換了,這親事再不會出變故了,臉上也露出了笑容,蘇太太在旁邊湊趣道:「大妹子趕了一日的路,真真是辛苦了,不如在這裏用了午飯,過了晌午,我也該迴縣裏了,大妹子還能與我同道。」
宋母被這般提醒,也連連道:「這就開始做午飯了,大妹子便在這邊吃罷,也耽擱不了什麽,到時與我親家母一塊兒進城,路上還能做個伴兒。」
媒人得了宋家熱情款待,迴去後在徐家嫂子麵前更是把宋家誇到天上去了,一家子都是心地善良,熱情好客的,聽說這家每日吃的飯菜都是姑娘親自煮的,那手藝真叫一個好,不知道怎麽做的,炒出來的菜好吃到恨不得把舌頭吞下去,真真兒是個心靈手巧的,配徐舉人不虧了。
徐家嫂子聽了媒人滿口誇讚,本來就滿意,這會兒更是迫不及待想定下來了,忙請人批了八字,果然是天生一對,又算了個好日子,那日請了媒人帶自個兒家去宋家提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