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一想,宋子恆便隻覺心頭激蕩,仿佛有豪情萬丈。他平複了一會兒,舉步向灶房走去。


    灶房裏擺著琳琅滿目的食材,有切成片的馬鈴薯、芋頭,洗好了直接裝在盤子裏的韭菜小白菜大白菜與豆芽,切成一段段的牙白,片成薄片的五花肉、臘腸、雞胸肉,還有大魚頭,小黃魚,切成小方塊的豆腐,食材種類很多,每樣的量卻不多,宋子恆一走進去,先是聞到陣陣濃香,再瞧見這些,失笑道:「娘子今晚弄得好生豐盛,竟是要辦酒席嗎?」


    蘇婉見他迴來,忙道:「相公迴來了,那便可以把東西端上桌了,小綠你將鍋裏煨著的湯倒進甂爐裏,相公幫我把這些東西一塊端去桌上。」


    宋子恆任勞任怨任指揮,端了幾個盤子去堂屋,裏頭已經點了燈,桌上正中間擺這個奇怪的爐子,底下燒著炭,小綠很快進來,將冒著香氣的湯底倒進鍋裏,風吹進來,香氣更是被吹得四處都是,宋子恆瞧著無比稀奇,「這是什麽吃法?」


    眾人已經上桌了,每人跟前都擺著碗筷和碟子,裏頭有他們各自想吃的醬,大多是紅紅的一片,湯開始咕嚕嚕的翻滾,底下的食物飄上來,一個個爭先恐後的用筷子去夾,吃得盡興,所有菜一掃而光,蘇婉先前還覺得他們吃不完,哪知道後麵還不夠,因為沒煮飯,正好小綠學了一手擀麵,臨時去做了來,撒一把到鍋裏煮,連湯都被喝得一幹二淨,吃飽喝足的熊孩子們攤開肚皮在凳子上放鬆,連蘇婉都辣的嘴巴紅豔一片,這裏頭就宋子恆最克製了,其他人在迴味無窮,他還在糾結之前的問題。


    蘇婉這才給他解釋道:「下午我無事,與小綠去了趟酒鋪,路過一間鐵鋪子,見著這東西稀奇,便進去問了問,不問不知道,這是南邊傳過來的,叫甚打甂爐,連知縣夫人都愛吃這個,我想著官家太太麽,見多識廣,她們愛的東西哪有差的?雖然這玩意兒貴,但還是買了來,倒沒買虧,日後請爹娘也吃一迴官家太太們愛吃的玩意兒。」


    宋子恆卻是一笑,眸子靜靜的看著蘇婉,說不出的溫柔繾眷:「便是這些官家太太們再見多識廣,在我心中也無人比得過娘子。」


    端了鍋出去的小綠冷不丁聽到向來君子風流的姑爺,如此溫柔的對小姐說話,腳下一頓,根本沒聽清什麽,仍是悄然紅了臉,腳步匆匆離去,自個還是姑娘家,可聽不得這些話,不過姑爺如此正經人才,對著小姐私下竟是如此模樣。


    小綠頭一次有種偶像幻滅的感覺。


    不過火鍋好吃是好吃,在自己吃味道卻有些大了,身上頭上都沾滿了一股火鍋味兒,鍋裏燒著熱水,飯後一個個輪流洗澡洗頭,孩子們要早些睡,自然先洗,晚上洗了頭不好幹,他們男孩倒還好,頭發少,幹得快些,蘇婉與宋子恆卻正是弄到子時左右才忙完準備睡下了。


    天一亮,新的一天又開始了。蘇婉在縣裏的生活,其實跟在宋家沒多大差別,每天琢磨最多的是怎麽吃,吃什麽,其餘就打絡子,聽小綠講她老家那些陳芝麻爛穀子的事,蘇太太偶爾也會過來坐一坐,怕她太無聊,帶她去參加一些聚會,但畢竟是出嫁的姑娘了,也不好來往的太勤,主要是怕有閑話針對宋子恆。


    城裏沒有鄉下熱鬧,蘇太太那兒還好些,都是生意人住的地兒,鄰裏交情都不錯,蘇婉與他們打得起來交道,她住的院子周圍鄰居卻不是很好相處,當然也不是極品,人家就是不與她來往而已。


    家裏沒錢的人家都為省錢住書院裏,隻有條件不錯的才能拖家帶口到這邊租院子,便是家不住在城裏,在鄉下也大多是地主級的,或是書香之家,士農工商,文人圈子最是看重這些階級地位。也是蘇太太為人高調,當初看院子的時候,自家女婿的名號傳的這些房主們都知曉,蘇太太是真的對女婿滿意到不行,也為女兒能嫁這麽個丈夫而自豪不已,女婿對他們商戶門第沒甚個看法,而今又一道做生意,更是親如一家人,是以她也沒遮掩自家商戶的身份,蘇婉他們剛搬過來,附近一片便都知道新來的這家娘子,娘家竟然是商戶,便關緊門窗,不打算與之來往,免得掉了自己身價。


    蘇婉沒有熱臉貼冷屁股的習慣,有次見著大娃他們跑到隔壁院門口,還未進去,就聽到裏頭砰的關門聲,便知道鄰居不是太矜持,根本就不願與她打交道了,商人低賤,她第一次感受到,心裏並無多少想法,隻是越發能理解蘇老爹破壺沉舟的決心,她那次聽得宋奶奶他們八卦蘇老爹的發家史,還沒有太直觀的感受,現在才知道,若不是走投無路,誰會自降身份?


    也難怪蘇老爹分明知道葡萄酒的潛在市場,仍然堅持隻要三分利,這對精明算計的蘇老爹來講無疑是賠本買賣,想來他是擔心著以後,若宋子恆出息,宋家地位必然跟著水漲船高,到時候他們眼界寬了,瞧不起商戶出身的媳婦也正常,是以現在這般盡力幫襯著宋家,就為了讓他們日後記她的好,不至於對她太不滿。


    蘇婉能理解這個時代人們的心態,卻到底沒把自己看低,是以對鄰裏的態度,也並未放在心上,連小綠都憤憤不平過幾句,她卻一聲也沒吱過,日子無聊,便隻能自個兒找樂子,隻可惜兩個人太不方便,鬥地主不成,更不能打麻將了,好在宋子恆給她找了點事做。


    也不是特意,宋子恆親口答應過要去曾夫子家上門拜訪的,正巧這日學裏夫子臨時有事,放半日假,下午宋子恆在家溫書,傍晚時分,估摸著下學左右,宋子恆便帶蘇婉一道去了曾夫子家,順便也是接大娃他們迴來。


    大娃幾個如今拜了夫子,夫子便給取了大名,分別叫宋良文,宋良偉和宋良玉,古人取名都有著深遠的含義,可見夫子對他們的期望。幾個孩子也有趣,自有了大名,便開始學著大人的樣,再不讓蘇婉他們喊小名,端的是一本正經的要人家喊大名,宋良文宋良偉兩個雖然還是半大的孩子,在宋家卻是半個勞動力了,古人都成熟得早,宋子恆對他們哥倆也放心,蘇家家丁接送了幾日,便叫他不用來了,讓良文良偉領著最小的良玉每日上下學。


    宋子恆在曾夫子與之會談,夫子娘子照例領了蘇婉去偏廳喝茶聊天,幾個孩子便在學堂裏溫書,曾夫子一把年紀,平日對學生嚴厲,卻意外與宋子恆一見如故,相談甚歡,先前他便對聽過宋子恆的名聲,府試裏頭的第一名,連上任知縣都對他大為讚賞,直言此子絕非池中之物,曾夫子便由此對宋子恆久仰已久,不然也不會破例收下基礎並不紮實的宋良文幾人,不過收下之後他倒不後悔,雖然這三個孩子基礎不紮實,問過之後他們才知他們隻學過半年字,並且不是宋子恆親自教導,由此可見這幾個孩子也是有天賦的,曾夫子也就沒那麽失望了,豈知天才不常有,有些天賦,再加以勤奮,未嚐不能成事。


    兩個年齡有一定差距的男人聊起來便忘了時間,眼見著天色黑了,夫子娘子無奈笑道:「許是難得碰上知己,我家那位一時興起,便忘了時辰,弟妹若不嫌棄寒舍寒酸,今晚便在這邊用飯罷。」跟丈夫相處久了,她說話也變得文縐縐起來,且因讀書人向來與兄弟相稱,便是年紀有些差,曾夫子娘子也隻能喊蘇婉弟妹了。


    蘇婉笑道:「先前常聽良文幾個道師娘手藝好,我早心之向往,今日後了臉皮來,便是嫂夫人不留,我也不打算走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V 食全酒美 卷二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止水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止水並收藏V 食全酒美 卷二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