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
六識蘇醒後,竟成了江家孫女婿 作者:阿土伯的點金術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樸厚資本由劉洛軍出任總經理,隻是他現在身在石頭城,這裏的事情由他任命了一個副手負責。
那副手原本安排了匯報會,結果被江延年拒絕了,讓他們直接向劉洛軍匯報就行,越過劉洛軍跨級匯報不妥當。
還是楚晚寧理解江延年。
她專門找來公司的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資深分析師劉倩幫助講解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
劉倩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係,碩博都在米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別獲得了化學博士和金融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
她首先介紹了光伏電池的發展曆程,然後說道:
“現在光伏電池正從傳統鋁背場電池向背鈍電池過渡。傳統鋁背場電池理論光電轉換率20%左右,現在幹到17~18%,逼近效率天花板;而背鈍電池理論可到24.5%,國內的晶澳、中電光伏、天合光能在前年取得了技術突破,光電轉換率均超過20%,並在去年建成了生產線並小批量生產。
粵省還有家愛旭科技,業內人士透露其創始人陳光曾展示過一種管式電池,其光電轉換率可超過24%。”
“哦,這個厲害!”江延年插嘴道。
“隻可惜還停留在實驗室。”
“縱橫投資不是新增了50億的研發資金嗎?給他些資金幫忙他研發。你們樸厚幫助他們融資快速實現產業化。”江延年吩咐楚晚寧。
這楚晚寧充當了江延年臨時秘書的作用。從今天一整天的表現來看,江延年用的蠻順手的。
“好的,我馬上安排。”
劉倩繼續介紹道:“在其它技術上還有1990年日本三洋公司開發的異質結(hjc)電池,hjt 電池工藝流程相對簡單,理論極限效率高達 28.5%,但生產成本過高。
現在業界又提出一種新工藝。
就是把鈦礦電池做成半透明的薄膜,把它疊在晶矽電池上,上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能可利用高能量的紫外和藍綠可見光,而底層矽太陽能電池可以有效地利用鈣鈦礦材料無法吸收的紅外光。
通過疊層方式組合這些高效的單電池,可以突破傳統純矽光伏電池的理論效率極限,進一步提升矽光伏電池的效率。
這種電池的光電轉換率可達35%。
理論上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是鈣鈦礦電池,被看作是第3代太陽能電池技術,它的理論光電轉換效率最高可以達到45%,但由於穩定性差,在空氣中極易發生相轉變,因此一直難以量產。
國內幾所大學象西工大和一些企業,包括華為、比亞迪都在研究這課題。
影響光伏推廣的還有個逆變器。它的作用就是把光伏板發出來的直流電轉變成可上網的交流電。裏麵關鍵的設備是igbt芯片。
igbt是現代電力電子器件中的主導型器件,被譽為電力電子行業裏的“cpu”。
它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大到高鐵、新能源車,小到電焊機都必須用到它。
但它行業門檻高,一直被國外所壟斷。象國內的斯達半導、中車時代電氣、士蘭微、比亞迪半導體都嚐試在這方麵起得突破。
特別是斯達半導前不久剛剛宣布成功獨立研發出一款igbt芯片,功能和進口的相當。
它的創始人為沈樺先生和胡微女士夫婦,沈樺先生1995 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學博士學位,1995 年 7 月至 1999 年 7 月任西門子半導體部門高級研發工程師。2005年,迴國創建公司。胡微女士1994 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經濟係統碩士學位,1995 年至 2001 年任美國 providian financial 公司市場總監等職位,2005 年迴國創辦公司,現任董事兼副總經理。
公司的風投團隊正在接洽,進展還不錯。它的營收今年可以做到2.5億,淨利0.15億左右。我們給它估值20億,沈樺夫婦最高願意出讓45%的股份。
我們猶豫是它主要做工礦級別的低價值的igbt芯片,而高價值的高壓以及新能源車規級的igbt技術儲備不夠。”
江延年突然問道:“有沒有沈樺先生和胡微女士的照片給我看一下?”
劉倩博士從手機裏翻出張合照,這是她去盡職調查時與他們夫妻的合影。
江延年看了一眼,說道:“沒問題,可以投,盡快安排。以後你們風投人員所投項目如果把握不定就把創始人照片發我看看。”
劉倩口頭應是,卻暗自腹誹:“我們的盡職人員都沒把握,你看看照片就可以?這不是瞎扯淡嗎!看來這個小江總並不靠譜。”
“總的說來,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正處在爆發的前夜,國家能源局也擬從今年起開始實施光伏專項扶持計劃——“光伏領跑者計劃”。通過設定較高的技術和成本標準進行項目招標,中標單位進行相應的光伏發電示範基地建設。領跑者計劃中的中標技術產品將獲得國家和地方財政的支持。
所以好的投資標的非常多,整個產業鏈細分龍頭很多,有專門做麵板的、有做矽料的、甚至做支架的,但產業鏈利潤主要集中在麵板和逆變器廠家。但隨著麵板需求的爆增,上遊的矽料供應將極端短缺。
所以我建議我們的基金部門多關注供求關係極端變化引發的投資機會。”
劉倩停頓一會然後又自嘲道:“隻是現在股災才過去,風聲鶴唳,咱們的基金部門損失慘重,而且ipo又暫停了。今年整個行業的日子可能都不好過。我這些建議大家看看就罷了。”
江延年卻拍起手來。
“劉博士介紹的非常精彩。讓我們也看到了不少投資機會。所謂風浪越大魚越貴,越是極端的環境越是好的投資機會。我們不缺資金,缺的是發現獵物的眼光。我手頭上剛好有兩家初創企業,就當作給你們風投的見麵禮了。”
那副手原本安排了匯報會,結果被江延年拒絕了,讓他們直接向劉洛軍匯報就行,越過劉洛軍跨級匯報不妥當。
還是楚晚寧理解江延年。
她專門找來公司的電力設備和新能源行業資深分析師劉倩幫助講解新能源領域的投資機會。
劉倩本科畢業於清華大學化學係,碩博都在米國普林斯頓大學,分別獲得了化學博士和金融工商管理學碩士學位。
她首先介紹了光伏電池的發展曆程,然後說道:
“現在光伏電池正從傳統鋁背場電池向背鈍電池過渡。傳統鋁背場電池理論光電轉換率20%左右,現在幹到17~18%,逼近效率天花板;而背鈍電池理論可到24.5%,國內的晶澳、中電光伏、天合光能在前年取得了技術突破,光電轉換率均超過20%,並在去年建成了生產線並小批量生產。
粵省還有家愛旭科技,業內人士透露其創始人陳光曾展示過一種管式電池,其光電轉換率可超過24%。”
“哦,這個厲害!”江延年插嘴道。
“隻可惜還停留在實驗室。”
“縱橫投資不是新增了50億的研發資金嗎?給他些資金幫忙他研發。你們樸厚幫助他們融資快速實現產業化。”江延年吩咐楚晚寧。
這楚晚寧充當了江延年臨時秘書的作用。從今天一整天的表現來看,江延年用的蠻順手的。
“好的,我馬上安排。”
劉倩繼續介紹道:“在其它技術上還有1990年日本三洋公司開發的異質結(hjc)電池,hjt 電池工藝流程相對簡單,理論極限效率高達 28.5%,但生產成本過高。
現在業界又提出一種新工藝。
就是把鈦礦電池做成半透明的薄膜,把它疊在晶矽電池上,上層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能可利用高能量的紫外和藍綠可見光,而底層矽太陽能電池可以有效地利用鈣鈦礦材料無法吸收的紅外光。
通過疊層方式組合這些高效的單電池,可以突破傳統純矽光伏電池的理論效率極限,進一步提升矽光伏電池的效率。
這種電池的光電轉換率可達35%。
理論上光電轉換效率最高的是鈣鈦礦電池,被看作是第3代太陽能電池技術,它的理論光電轉換效率最高可以達到45%,但由於穩定性差,在空氣中極易發生相轉變,因此一直難以量產。
國內幾所大學象西工大和一些企業,包括華為、比亞迪都在研究這課題。
影響光伏推廣的還有個逆變器。它的作用就是把光伏板發出來的直流電轉變成可上網的交流電。裏麵關鍵的設備是igbt芯片。
igbt是現代電力電子器件中的主導型器件,被譽為電力電子行業裏的“cpu”。
它的應用領域十分廣泛,大到高鐵、新能源車,小到電焊機都必須用到它。
但它行業門檻高,一直被國外所壟斷。象國內的斯達半導、中車時代電氣、士蘭微、比亞迪半導體都嚐試在這方麵起得突破。
特別是斯達半導前不久剛剛宣布成功獨立研發出一款igbt芯片,功能和進口的相當。
它的創始人為沈樺先生和胡微女士夫婦,沈樺先生1995 年獲得美國麻省理工學院材料學博士學位,1995 年 7 月至 1999 年 7 月任西門子半導體部門高級研發工程師。2005年,迴國創建公司。胡微女士1994 年獲美國斯坦福大學工程經濟係統碩士學位,1995 年至 2001 年任美國 providian financial 公司市場總監等職位,2005 年迴國創辦公司,現任董事兼副總經理。
公司的風投團隊正在接洽,進展還不錯。它的營收今年可以做到2.5億,淨利0.15億左右。我們給它估值20億,沈樺夫婦最高願意出讓45%的股份。
我們猶豫是它主要做工礦級別的低價值的igbt芯片,而高價值的高壓以及新能源車規級的igbt技術儲備不夠。”
江延年突然問道:“有沒有沈樺先生和胡微女士的照片給我看一下?”
劉倩博士從手機裏翻出張合照,這是她去盡職調查時與他們夫妻的合影。
江延年看了一眼,說道:“沒問題,可以投,盡快安排。以後你們風投人員所投項目如果把握不定就把創始人照片發我看看。”
劉倩口頭應是,卻暗自腹誹:“我們的盡職人員都沒把握,你看看照片就可以?這不是瞎扯淡嗎!看來這個小江總並不靠譜。”
“總的說來,以光伏為代表的新能源正處在爆發的前夜,國家能源局也擬從今年起開始實施光伏專項扶持計劃——“光伏領跑者計劃”。通過設定較高的技術和成本標準進行項目招標,中標單位進行相應的光伏發電示範基地建設。領跑者計劃中的中標技術產品將獲得國家和地方財政的支持。
所以好的投資標的非常多,整個產業鏈細分龍頭很多,有專門做麵板的、有做矽料的、甚至做支架的,但產業鏈利潤主要集中在麵板和逆變器廠家。但隨著麵板需求的爆增,上遊的矽料供應將極端短缺。
所以我建議我們的基金部門多關注供求關係極端變化引發的投資機會。”
劉倩停頓一會然後又自嘲道:“隻是現在股災才過去,風聲鶴唳,咱們的基金部門損失慘重,而且ipo又暫停了。今年整個行業的日子可能都不好過。我這些建議大家看看就罷了。”
江延年卻拍起手來。
“劉博士介紹的非常精彩。讓我們也看到了不少投資機會。所謂風浪越大魚越貴,越是極端的環境越是好的投資機會。我們不缺資金,缺的是發現獵物的眼光。我手頭上剛好有兩家初創企業,就當作給你們風投的見麵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