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討糧還是搶糧?
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 作者:佐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鄭鈞的兇殘,頓時將那些村人給嚇的,後退兩步。
李想緩緩開口說道:“朝廷派淮王殿下前來,是為賑災,這其中是否有誤會?”
老者聞言激動的說道:“大虎就是在青州討糧的時候,被你們的大軍射殺,這也是誤會嗎?”
“你們在青州濫殺無辜,可憐呀,大虎他娘白發人送黑發人,一家子,就這麽沒了。”
聽到這裏,李想不由歎了口氣,暗自小聲的嘀咕了一聲,“趙老四,你這個憨貨。”
正是因為趙醇在青州城外射殺了災民,輿論對朝廷相當的不利。
這個時候,李想也隱隱明白了一些,這山東的局勢,確實如魏老太監所言,不容樂觀。
老者的話,頓時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紛紛小聲的譴責朝廷在青州的做為。
其實他們太想當然了,或者是受人蒙蔽了,朝廷賑災受到衝擊,沒給全殺了,已經是趙醇仁慈,否則換一個殺伐果斷的,那些搶糧的人,一個都別想活。
不過,若是如此,朝廷在山洞,就真的失去了民心。
這裏麵,明顯有人在搞鬼,但是百姓們,卻是不會想那麽多。
如此一來,朝廷在山東,就會進退步不得。
進,會激起民憤,退,人家就會得寸進尺。
這是一場陽謀啊!
幕後的布局者,果然高明。
想到這裏,李想眯起了眼睛,掃視一圈之後,高聲說道:“諸位大石村的村民,爾等心情,本官可以理解,但是朝廷派人來,不是來殺人的,否則,何必還帶著糧食來?”
這話一出,周圍的聲音頓時小了一些。
那老者上前兩步,來到李想身前,“我們大石村人,要的就是一個公理,我們的青壯無故被殺,這事情,總要給個說法吧?”
李想聞言,頓時嘿笑一聲,也不打算與他們講道理,這些人被事實蒙蔽,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公理?”
“你們村的青壯,在青州城外,公然劫糧,朝廷大軍,迫於無奈之下,這才迴擊,你說這是不是公理?”
那老者聞言,頓時又激動起來,顫抖著身子,拄著拐杖,滿臉通紅的道:“胡說,我們大石村人,一向與人為善,這次去青州是討糧的,怎麽會是搶糧?”
李想見狀,放緩了語氣,“大爺,此時朝廷已經出了奏報,事實據在,那些參與劫糧的人,按照朝廷規製,可是要統統殺頭的。”
一聽這話,那老者頓時腿軟了起來,連連搖頭道:“不,不,不,我們村的人,是去討活路的,不是去造反的。”
李想的話,頓時給大石村的人,帶來巨大的衝擊。
在他們看來,他們村的人被朝廷的禁軍,無故殺死,是受害者,現在卻成了造反。
這種事情,一旦說出來,也不由得他們害怕。
李想上前,將老者扶住,輕聲說道:“朝廷是來賑災的,殺了你們的人於朝廷有什麽好處?”
話到這裏,有些東西也就清晰了一些,老者也意識到,此事有蹊蹺,那些村民也紛紛沉思了起來。
李想見狀大聲說道:“本官受陛下皇命而來,便是處理山東之事,是非曲直,總有浮出水麵的時候。”
“諸位若想知道真相,那就到青州去,本官必定給你們一個交代。”
李想說著,便轉過頭,朝著鄭鈞說道:“將人帶上,咱們去縣衙。”
鄭鈞聞言,一拉鎖鏈,黃書吏及幾個捕快,連忙跟上。
李想沉著臉,朝著院門走去,那些圍著的村民,不由自主的讓開一條道。
李想麵不改色的,當先走著,不一會,便走出人群,認準方向,朝著縣衙而去。
李想等人一走,一眾大石村村民,都紛紛圍向那老者,“石老,我等如何打算?”
石老乃是大石村的村老,威望甚高,不少村民都期待的看著他。
石老猶豫片刻,便跺了跺腳,“若是他所言是真的,咱們就真的被人給利用了,與朝廷到時候就是死的下場,青壯們都死了,我們這些老弱婦孺,也活不了多久,”
“咱們去青州,說什麽,也要將年輕人給保下來。”
此言一出,頓時贏得了村民的擁護,於是乎,家家戶戶收拾東西,走出村子,朝著青州而去。
一路上,都能看到,其他村子的人往青州而去。
唯一不同的是,其他村子是響應縣衙的號召,他們大石村是主動去的青州。
一路上,遇上其他村子的人,大石村就上前詢問青州的情況,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匯集。
大石村的村民們,漸漸的與李想的話,相對應起來。
得出結論,石老不再停留,催促村民趕路,一定要在出事之前,將自己的村民,解救出來。
大石村的動靜,自然引起了其他村子的注意,於是前來相問,是不是有什麽消息。
石老也不瞞,將李想的話,和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村子裏也有腦子活絡的,稍微一驗證,就意識到他們可能真的被官府的人給利用了。
於是乎,紛紛加入大石村的隊伍,趕往青州,保護自己村子的青壯。
與此同時,數騎護衛著一輛馬車,緩緩靠近匯縣縣城。
“大人,前麵就是縣城了,是否要進城?”
李想點了點頭,“進城!”
那暗衛聞言,駕著馬車朝著城門而去。
天氣寒冷,出入城門的人也少了很多,守城的軍士,正哈著氣,搓著手去寒,就看到行來的馬車。
守城軍士,正打算叫停,搜檢馬車,就看到馬車後邊,被鐵鏈拴著的黃書吏和四名捕快。
一時間,守門軍士們,頓時驚訝的愣在了那裏。
黃書吏和捕快們,看到守城軍士,瘋狂掙紮起來,要不是嘴被堵著,恐怕要大叫救命了。
那些守城軍士卻是傻傻的看著,直到馬車進了城門才反應過來。
有軍士上前就要追上去,救人,卻被守門的校尉給攔住了。
軍士不解的看向自家大人,那校尉頓時刮了他一眼,“黃書吏可是縣尉大人的小舅子,平日裏在縣城,可是橫著走的人物。”
“這等人物,被人像狗一樣拖著走,那這馬車內的人,得是什麽樣的存在?”
李想緩緩開口說道:“朝廷派淮王殿下前來,是為賑災,這其中是否有誤會?”
老者聞言激動的說道:“大虎就是在青州討糧的時候,被你們的大軍射殺,這也是誤會嗎?”
“你們在青州濫殺無辜,可憐呀,大虎他娘白發人送黑發人,一家子,就這麽沒了。”
聽到這裏,李想不由歎了口氣,暗自小聲的嘀咕了一聲,“趙老四,你這個憨貨。”
正是因為趙醇在青州城外射殺了災民,輿論對朝廷相當的不利。
這個時候,李想也隱隱明白了一些,這山東的局勢,確實如魏老太監所言,不容樂觀。
老者的話,頓時引起了其他人的共鳴,紛紛小聲的譴責朝廷在青州的做為。
其實他們太想當然了,或者是受人蒙蔽了,朝廷賑災受到衝擊,沒給全殺了,已經是趙醇仁慈,否則換一個殺伐果斷的,那些搶糧的人,一個都別想活。
不過,若是如此,朝廷在山洞,就真的失去了民心。
這裏麵,明顯有人在搞鬼,但是百姓們,卻是不會想那麽多。
如此一來,朝廷在山東,就會進退步不得。
進,會激起民憤,退,人家就會得寸進尺。
這是一場陽謀啊!
幕後的布局者,果然高明。
想到這裏,李想眯起了眼睛,掃視一圈之後,高聲說道:“諸位大石村的村民,爾等心情,本官可以理解,但是朝廷派人來,不是來殺人的,否則,何必還帶著糧食來?”
這話一出,周圍的聲音頓時小了一些。
那老者上前兩步,來到李想身前,“我們大石村人,要的就是一個公理,我們的青壯無故被殺,這事情,總要給個說法吧?”
李想聞言,頓時嘿笑一聲,也不打算與他們講道理,這些人被事實蒙蔽,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公理?”
“你們村的青壯,在青州城外,公然劫糧,朝廷大軍,迫於無奈之下,這才迴擊,你說這是不是公理?”
那老者聞言,頓時又激動起來,顫抖著身子,拄著拐杖,滿臉通紅的道:“胡說,我們大石村人,一向與人為善,這次去青州是討糧的,怎麽會是搶糧?”
李想見狀,放緩了語氣,“大爺,此時朝廷已經出了奏報,事實據在,那些參與劫糧的人,按照朝廷規製,可是要統統殺頭的。”
一聽這話,那老者頓時腿軟了起來,連連搖頭道:“不,不,不,我們村的人,是去討活路的,不是去造反的。”
李想的話,頓時給大石村的人,帶來巨大的衝擊。
在他們看來,他們村的人被朝廷的禁軍,無故殺死,是受害者,現在卻成了造反。
這種事情,一旦說出來,也不由得他們害怕。
李想上前,將老者扶住,輕聲說道:“朝廷是來賑災的,殺了你們的人於朝廷有什麽好處?”
話到這裏,有些東西也就清晰了一些,老者也意識到,此事有蹊蹺,那些村民也紛紛沉思了起來。
李想見狀大聲說道:“本官受陛下皇命而來,便是處理山東之事,是非曲直,總有浮出水麵的時候。”
“諸位若想知道真相,那就到青州去,本官必定給你們一個交代。”
李想說著,便轉過頭,朝著鄭鈞說道:“將人帶上,咱們去縣衙。”
鄭鈞聞言,一拉鎖鏈,黃書吏及幾個捕快,連忙跟上。
李想沉著臉,朝著院門走去,那些圍著的村民,不由自主的讓開一條道。
李想麵不改色的,當先走著,不一會,便走出人群,認準方向,朝著縣衙而去。
李想等人一走,一眾大石村村民,都紛紛圍向那老者,“石老,我等如何打算?”
石老乃是大石村的村老,威望甚高,不少村民都期待的看著他。
石老猶豫片刻,便跺了跺腳,“若是他所言是真的,咱們就真的被人給利用了,與朝廷到時候就是死的下場,青壯們都死了,我們這些老弱婦孺,也活不了多久,”
“咱們去青州,說什麽,也要將年輕人給保下來。”
此言一出,頓時贏得了村民的擁護,於是乎,家家戶戶收拾東西,走出村子,朝著青州而去。
一路上,都能看到,其他村子的人往青州而去。
唯一不同的是,其他村子是響應縣衙的號召,他們大石村是主動去的青州。
一路上,遇上其他村子的人,大石村就上前詢問青州的情況,隨著越來越多的消息匯集。
大石村的村民們,漸漸的與李想的話,相對應起來。
得出結論,石老不再停留,催促村民趕路,一定要在出事之前,將自己的村民,解救出來。
大石村的動靜,自然引起了其他村子的注意,於是前來相問,是不是有什麽消息。
石老也不瞞,將李想的話,和自己的猜測說了出來,村子裏也有腦子活絡的,稍微一驗證,就意識到他們可能真的被官府的人給利用了。
於是乎,紛紛加入大石村的隊伍,趕往青州,保護自己村子的青壯。
與此同時,數騎護衛著一輛馬車,緩緩靠近匯縣縣城。
“大人,前麵就是縣城了,是否要進城?”
李想點了點頭,“進城!”
那暗衛聞言,駕著馬車朝著城門而去。
天氣寒冷,出入城門的人也少了很多,守城的軍士,正哈著氣,搓著手去寒,就看到行來的馬車。
守城軍士,正打算叫停,搜檢馬車,就看到馬車後邊,被鐵鏈拴著的黃書吏和四名捕快。
一時間,守門軍士們,頓時驚訝的愣在了那裏。
黃書吏和捕快們,看到守城軍士,瘋狂掙紮起來,要不是嘴被堵著,恐怕要大叫救命了。
那些守城軍士卻是傻傻的看著,直到馬車進了城門才反應過來。
有軍士上前就要追上去,救人,卻被守門的校尉給攔住了。
軍士不解的看向自家大人,那校尉頓時刮了他一眼,“黃書吏可是縣尉大人的小舅子,平日裏在縣城,可是橫著走的人物。”
“這等人物,被人像狗一樣拖著走,那這馬車內的人,得是什麽樣的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