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5章 大乾最強觀禮團
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 作者:佐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楊尚書聞言,頓時朝著永嘉皇帝看去。
永嘉皇帝微微一笑,“朕前些日子,想起有人曾經上奏,要籌辦官學,此乃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便讓李愛卿去看看此事可行,如今便有了結果。”
眾臣聞言,頓時朝著李想看去。
李想見狀,知道,這還是到自己公布的時候了,吐出一根雞骨頭,掏出手帕擦了擦嘴,這才站起身朝著眾人躬身說道:“諸位大人,陛下命下官籌辦官學,如今下官已經在房縣平安鎮推行了試點,再有十日,官學便建成了。”
此言一出,一眾大臣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張首輔大有深意的看了李想一眼,永嘉皇帝不聲不響的,幹了這麽件大事,現在才公布,這裏麵的意思,就耐人尋味了。
楊尚書卻沒那麽多心思,他隻關心鎮學是否可行,於是急忙問道:“李大人,這鎮學所費幾何?可否推行全國?”
這才是關鍵所在,隻要銀錢上能夠支持,估計朝廷上下,沒有人敢反對,這也是永嘉皇帝沒有在開始的時候,就公布的原因。
因為朝廷到處都在用錢,即便現在戶部寬裕了,要想幹這麽件大事,也會有不少阻力。
隻有讓他們看到結果,此事才會順利推行下去。
李想將對永嘉皇帝說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當一眾大臣們聽到,六千萬這個數字,頓時嘴巴張的老大。
當下就有重臣提出反對,“陛下,若是推行全國,這些銀子,朝廷可負擔不起啊!”
永嘉皇帝聞言,微微一笑,“愛卿切勿著急,這些銀子,不用國庫出,趙氏錢莊一力承擔。”
一眾大臣們,這才想起,陛下今時不同往日,有了錢莊這個印鈔機器,確實能負擔這筆銀錢。
眾人聽到永嘉皇帝的話,也不好再說什麽,隻是又在心裏,將趙氏錢莊的地位,往上拔高了幾個台階。
一時間,大臣們反倒動起了心思,這種千古流芳的大好事,必須要插上一腳啊,哪怕後世,提起此事的時候,提個名字也好啊。
於是乎,紛紛對此表示支持。
官學之事,就在永嘉皇帝的一場“鴻門宴”中敲定下來。
有了群臣的支持,李想要的文章書籍,很快就被送到國子監,再送到內務府印刷。
國子監祭酒,更是公務也不幹了,整天就跟著李想忙官學的事情,規劃下一步官學的籌建地點。
楊尚書沒事就跑來找李想,了解官學的進度。
官學的計劃,也一點點的鋪墊開來。
眾人就等著平安鎮學順利開學,然後推行全國。
......
十日過後,終於傳來江臣的消息,平安鎮學籌備完畢,萬事俱備,隻等開學了。
這一日,李想和國子監祭酒,早早的出了國子監,兩人準備去參加平安鎮學的開學典禮。
然而,剛剛出城,就看到一隊人馬,護衛著數輛馬車,等在了城外。
李想和國子監祭酒見狀,連忙上前見禮。
因為一輛馬車旁邊,騎在馬上的人,正是魏老太監。
魏老太監都在外麵充當護衛,可想而知,馬車裏的人是誰了。
“臣,參見陛下!”
馬車內傳來永嘉皇帝低沉的聲音,“免禮吧,這是我大乾第一間鎮學開學,朕也想去湊個熱鬧,兩位愛卿,不必多禮!”
與此同時,其他的馬車上,也紛紛走下一個個熟悉的身影。
張首輔嗬嗬笑道:“老夫也想前去觀禮!”
楊尚書則惱怒的跑過來,盯著李想,“小子,這等好事,竟然不通知老夫?”
李想不由無語,不就是開學嗎?
內閣,各部大佬都來了,至於麽你們?
其實李想不理解這些人的心理。
在他看來,這也就是一座小學開學典禮,也就那樣。
但是在他們看來,這是足以改變大乾曆史的事情。
隻要平安鎮學成功舉辦,日後,就是千千萬萬間鎮學拔地而起。
千千萬萬的讀書人,在大乾湧現出來,到時候,大乾的讀書人,就不是現在這種狀態了。
永嘉皇帝等人,顯然早有準備,李想雖然主管官學之事,對他們也無可奈何,在場的哪一位,都是大佬,哪一位都比他的官位要高。
於是,本來兩輛馬車的隊伍,增加了好幾輛,護衛也增加了,鄭鈞這個千戶,都隻能靠邊站,在外圍守衛。
數百人,數輛馬車,朝中一眾大佬,組成大乾最強觀禮團,浩浩蕩蕩的往房縣而去。
......
房縣,平安鎮。
今日,是個大日子,大乾第一間官學,正式落成,嶄新的學堂,就坐落在平安鎮邊上的小山上。
學堂前麵還整平了一塊平地,山上的小路也修建了石階。
短短十來日的功夫,就能做到這一點,顯然江臣功不可沒。
這段時日,他是沒白沒黑的忙著,親自監工督辦,這才有了這個進度。
當然,這也和建造學堂有關,那些匠人一聽是為官府建造學堂,免費給平安鎮的孩子讀書,那幹起來簡直不要太起勁,甚至,一些農閑的百姓,也來幫忙,這才能建造的這麽快。
兩百符合條件的孩童,已經篩選出來,正在學堂前的平地上,等待進行拜師禮。
譚夫子等人,也是穿戴著嶄新的長衫,在學堂內等待著。
學堂外,更是有鄉紳,百姓在等著學堂開學。
唯有江臣和房縣令,一臉著急的看著前方的官道。
早在幾日前,他們就收到李想的消息,說是開學日,就定在今日,還說國子監祭酒大人,也要來觀禮。
這消息傳來,這還了得。
所以,兩人不到,他們是不敢私自開始的。
然而, 隨著時間的流逝,所有人也都焦急起來,若是錯過吉時,那就不好了。
就在吉時將近的時候,長長的車隊出現了。
江臣和房縣令,頓時麵露喜色,隻要趕上吉時就好。
房縣令立馬轉身吩咐身邊的衙役,迴去通知所有人,準備拜師禮,然後學堂正式開學。
江臣看著那車隊,卻是麵露疑惑之色。
“不是說,就隻有祭酒大人來觀禮嗎?”
“怎麽這麽多輛馬車?”
永嘉皇帝微微一笑,“朕前些日子,想起有人曾經上奏,要籌辦官學,此乃利國利民的大好事,便讓李愛卿去看看此事可行,如今便有了結果。”
眾臣聞言,頓時朝著李想看去。
李想見狀,知道,這還是到自己公布的時候了,吐出一根雞骨頭,掏出手帕擦了擦嘴,這才站起身朝著眾人躬身說道:“諸位大人,陛下命下官籌辦官學,如今下官已經在房縣平安鎮推行了試點,再有十日,官學便建成了。”
此言一出,一眾大臣頓時議論紛紛起來。
張首輔大有深意的看了李想一眼,永嘉皇帝不聲不響的,幹了這麽件大事,現在才公布,這裏麵的意思,就耐人尋味了。
楊尚書卻沒那麽多心思,他隻關心鎮學是否可行,於是急忙問道:“李大人,這鎮學所費幾何?可否推行全國?”
這才是關鍵所在,隻要銀錢上能夠支持,估計朝廷上下,沒有人敢反對,這也是永嘉皇帝沒有在開始的時候,就公布的原因。
因為朝廷到處都在用錢,即便現在戶部寬裕了,要想幹這麽件大事,也會有不少阻力。
隻有讓他們看到結果,此事才會順利推行下去。
李想將對永嘉皇帝說的話,又複述了一遍。
當一眾大臣們聽到,六千萬這個數字,頓時嘴巴張的老大。
當下就有重臣提出反對,“陛下,若是推行全國,這些銀子,朝廷可負擔不起啊!”
永嘉皇帝聞言,微微一笑,“愛卿切勿著急,這些銀子,不用國庫出,趙氏錢莊一力承擔。”
一眾大臣們,這才想起,陛下今時不同往日,有了錢莊這個印鈔機器,確實能負擔這筆銀錢。
眾人聽到永嘉皇帝的話,也不好再說什麽,隻是又在心裏,將趙氏錢莊的地位,往上拔高了幾個台階。
一時間,大臣們反倒動起了心思,這種千古流芳的大好事,必須要插上一腳啊,哪怕後世,提起此事的時候,提個名字也好啊。
於是乎,紛紛對此表示支持。
官學之事,就在永嘉皇帝的一場“鴻門宴”中敲定下來。
有了群臣的支持,李想要的文章書籍,很快就被送到國子監,再送到內務府印刷。
國子監祭酒,更是公務也不幹了,整天就跟著李想忙官學的事情,規劃下一步官學的籌建地點。
楊尚書沒事就跑來找李想,了解官學的進度。
官學的計劃,也一點點的鋪墊開來。
眾人就等著平安鎮學順利開學,然後推行全國。
......
十日過後,終於傳來江臣的消息,平安鎮學籌備完畢,萬事俱備,隻等開學了。
這一日,李想和國子監祭酒,早早的出了國子監,兩人準備去參加平安鎮學的開學典禮。
然而,剛剛出城,就看到一隊人馬,護衛著數輛馬車,等在了城外。
李想和國子監祭酒見狀,連忙上前見禮。
因為一輛馬車旁邊,騎在馬上的人,正是魏老太監。
魏老太監都在外麵充當護衛,可想而知,馬車裏的人是誰了。
“臣,參見陛下!”
馬車內傳來永嘉皇帝低沉的聲音,“免禮吧,這是我大乾第一間鎮學開學,朕也想去湊個熱鬧,兩位愛卿,不必多禮!”
與此同時,其他的馬車上,也紛紛走下一個個熟悉的身影。
張首輔嗬嗬笑道:“老夫也想前去觀禮!”
楊尚書則惱怒的跑過來,盯著李想,“小子,這等好事,竟然不通知老夫?”
李想不由無語,不就是開學嗎?
內閣,各部大佬都來了,至於麽你們?
其實李想不理解這些人的心理。
在他看來,這也就是一座小學開學典禮,也就那樣。
但是在他們看來,這是足以改變大乾曆史的事情。
隻要平安鎮學成功舉辦,日後,就是千千萬萬間鎮學拔地而起。
千千萬萬的讀書人,在大乾湧現出來,到時候,大乾的讀書人,就不是現在這種狀態了。
永嘉皇帝等人,顯然早有準備,李想雖然主管官學之事,對他們也無可奈何,在場的哪一位,都是大佬,哪一位都比他的官位要高。
於是,本來兩輛馬車的隊伍,增加了好幾輛,護衛也增加了,鄭鈞這個千戶,都隻能靠邊站,在外圍守衛。
數百人,數輛馬車,朝中一眾大佬,組成大乾最強觀禮團,浩浩蕩蕩的往房縣而去。
......
房縣,平安鎮。
今日,是個大日子,大乾第一間官學,正式落成,嶄新的學堂,就坐落在平安鎮邊上的小山上。
學堂前麵還整平了一塊平地,山上的小路也修建了石階。
短短十來日的功夫,就能做到這一點,顯然江臣功不可沒。
這段時日,他是沒白沒黑的忙著,親自監工督辦,這才有了這個進度。
當然,這也和建造學堂有關,那些匠人一聽是為官府建造學堂,免費給平安鎮的孩子讀書,那幹起來簡直不要太起勁,甚至,一些農閑的百姓,也來幫忙,這才能建造的這麽快。
兩百符合條件的孩童,已經篩選出來,正在學堂前的平地上,等待進行拜師禮。
譚夫子等人,也是穿戴著嶄新的長衫,在學堂內等待著。
學堂外,更是有鄉紳,百姓在等著學堂開學。
唯有江臣和房縣令,一臉著急的看著前方的官道。
早在幾日前,他們就收到李想的消息,說是開學日,就定在今日,還說國子監祭酒大人,也要來觀禮。
這消息傳來,這還了得。
所以,兩人不到,他們是不敢私自開始的。
然而, 隨著時間的流逝,所有人也都焦急起來,若是錯過吉時,那就不好了。
就在吉時將近的時候,長長的車隊出現了。
江臣和房縣令,頓時麵露喜色,隻要趕上吉時就好。
房縣令立馬轉身吩咐身邊的衙役,迴去通知所有人,準備拜師禮,然後學堂正式開學。
江臣看著那車隊,卻是麵露疑惑之色。
“不是說,就隻有祭酒大人來觀禮嗎?”
“怎麽這麽多輛馬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