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定選址和老師,之後便是書本了。


    這方麵,房縣令大力扶持,發動鄉紳學子捐贈,再到縣城的書坊采購一批,便解決了。


    安排妥當,李想便開始計算,建學校的預算,一番下來,書本費一千兩,建學堂費一千五兩,夫子的俸祿二百兩,總計兩千七百兩,這還是各方麵都節省的情況下。


    大乾這樣的鎮子,少說也有數萬個,按兩萬算,那也要五千多萬兩,這可不是小數目。


    好在書本買一批,可以用很久,學堂也是一次性的,需要長期支付的便是夫子的俸祿,二百兩一年,倒也還好。


    李想和江臣一陣忙活,籌辦官學的計劃,便漸漸形成,接下來,隻要按部就班的執行,官學很快便能建立起來。


    期間,李想弄了一件奇葩的事情。


    在鎮上發布了一份公告,大致內容是,平安鎮要籌建官學,免費給孩童們蒙學,希望平安鎮的人,踴躍捐錢,日後要在官學麵前,豎一塊石碑,將捐贈者的姓名,刻複在石碑上。


    江臣雖然不恥這等行為,但是還是照做。


    到得第二日的時候,按照計劃,李想便要迴京複命了。


    為了趕路,李想早早的起來,洗漱過後,這才走出客棧。


    卻看到客棧外,已經擠滿了人。


    李想不由一愣,就在這時,譚夫子從人群中,走了出來,當先便朝李想躬身行禮,“李大人,平安鎮的百姓,聽聞大人是為了籌建官學而來,為百姓提供免費的學堂,都發自內心的感謝大人,”


    “聽聞大人,今日便要迴京,便想了來送一送。”


    李想微微一笑,朝著圍觀的百姓,高聲說道:“陛下心係百姓,為了讓孩子們有個好的出路,力排眾議籌辦官學,陛下萬歲!”


    在古代,隻要提到皇帝,百姓們都是敬畏的,一時間,圍觀的百姓,紛紛高聲喊著“陛下萬歲!”


    李想見狀,趁機要溜上馬車,趕快走!


    這種情況,他可受不了。


    然而,還是被人攔住了,隻見幾位鄉紳端著一個盒子,走出來,朝著李想行禮後說道:“陛下要在我平安鎮籌建官學的消息傳出後,一眾鄉紳大戶,聽聞要籌建官學,紛紛慷慨解囊,籌集了一千多兩銀子。”


    李想一聽,頓時高興起來,一千兩啊,又省了不少銀子。


    李想招了招手,便有暗衛將銀子收下。


    “既是鄉老們的一份心意,那本官就收下了,”


    此言一出,那些捐錢的鄉紳們頓時連稱汗顏,心裏卻是樂開了花,甚至有幾個鄉紳,想著,是否一會再捐點錢。


    石碑的事情,一公布,他們就動了心思。


    官學一旦建立起來,那可是全鎮最能搏名聲的地方了,這種機會可不常有。


    江臣則是目瞪口呆的看著李想,昨日兩人可是一起討論的官學計劃。


    整個平安鎮官學籌建下來,也就二千七百兩,現在一下就解決了一千兩,幾乎一半的量。


    看那些鄉紳的模樣,估計還會再捐。


    我日啊,李大人果然是小財神,這都能行?


    李想的一個銷售端,就為官學省下一千兩,也是將譚夫子等人驚的不行。


    鄭鈞以及那些暗衛們,卻是見怪不怪。


    在他們眼裏,隻要李大人在的地方,那就是行走的銀子。


    在平安鎮百姓的護送下,李想一路朝著京城而去。


    江臣目送李想離開,便投入到官學的籌建之中,這是大乾的第一座官學,陛下和朝中大臣都看著呢,必須要打好第一槍,所以江榜眼,不敢怠慢,都是親力親為。


    平安鎮的官學事業,在江臣的帶領下,幹的如火如荼。


    李想一路馬不停蹄的趕迴京城,沒來得及迴英國公府,就往皇宮而去。


    以平安鎮作為試點的事情,必須要第一時間匯報永嘉皇帝,雖然狗皇帝已經授權李想,但是第一時間述職匯報工作,這種態度還是要有的。


    其實當李想進入京城的時候,永嘉皇帝就收到了消息。


    對於官學之事,他也是很上心的,這關係到他日後的名聲,百姓對他的評價。


    當得知李想過家門而不入,直接趕來皇宮,永嘉皇帝頓時笑了起來,“還以為這小子,天不怕地不怕呢,也知道怕朕了!”


    魏老太監攏著手迴道:“陛下君威臨天下,自然受人敬畏!”


    對於魏老太監的馬屁,永嘉皇帝很是受用,樂嗬嗬的等著李想來皇宮。


    當李想走進皇宮的時候,就已經有內侍太監在等著了。


    李想也不廢話,直接跟著內侍太監,來到禦書房。


    “臣國子監司業,叩見陛下!”


    見到永嘉皇帝,李想恭恭敬敬的行禮。


    永嘉皇帝微微一笑,“起來吧!”


    “謝陛下!”


    李想聞言,頓時站起身,從懷裏掏出一份奏折,“陛下,臣到京城周邊查訪官學之事,如今有了些想法,請陛下禦覽!”


    魏老太監走上前,將奏折接過,呈給永嘉皇帝。


    永嘉皇帝卻是看都沒看,直接說道:“朕就不看了,你給朕說說吧!”


    李想聽到這話,清了清嗓子,這才述說起來。


    從府、縣到村鎮,這十幾天的見聞,都細細的說了一遍。


    永嘉皇帝聽完,沉思片刻之後,開口問道:“如此說來,這官學暫時還不宜開設到州府?”


    李想躬身迴道:“陛下此言,對也不對。”


    永嘉皇帝頓時“哦”了一聲,“說來聽聽!”


    “如今的秀才舉人,大多是富貴子弟,然,官學籌建之後,必然會多出許多寒門仕子,這些學子,考上秀才舉人,想要更進一步,缺的不是努力和天賦,缺的是見識。”


    永嘉皇帝聞言,頓時皺了皺眉,“此言何解?”


    “陛下,就是缺藏書啊,一些好的文章書籍,大都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上,寒門子弟是接觸不到的,沒有好的書籍文章,想要更進一步,就比其他人難上許多,畢竟沒有人是,生而知之者。”


    李想這麽一說,永嘉皇帝頓時明白過來。


    “嗯,你此言有理,那麽如何處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佐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佐藍並收藏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