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4章 該死的李想,每次都搶我風頭
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 作者:佐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除了李想之外,翰林院還有兩位學士,都是四十多歲的學究,以他們的資曆本,是可以外放為官,不過也有不喜歡官場的,反而喜歡待在翰林院這種地方,最適合養老。
這兩位便是這樣的官員。
兩人見到李想,也是熱情的很,不為別的,就因為錢尚書的那份請加俸祿的奏折。
這兩人不喜人情世故,自然不會經商,每月就靠那點俸祿過活,日子過的比別的官員慘多了。
現在一封奏折,將兩人的俸祿幾乎增加了一倍,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而那封奏折上,可是有李想的署名的,而且誰都知道,陛下能夠恩準,也多虧了李想在戶部的功績。
這麽看來的話,其實朝堂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對李想有意見。
李想看著兩位大人,不由由衷的敬佩,這兩位才是真正的學者。
現在能夠看淡的官員,已經不多了,從自己被革除戶部,匆忙之間,就羅列出一十八條罪狀,就能看出來,他在戶部辦的事情,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動了多少人的蛋糕。
“要是以後就在這翰林院養老,似乎也不錯!”
李想這麽想著,又被東陽大學士,拉到了別的公房。
就這麽一圈走下來,寒暄,拉扯,半個上午也就過去了。
來到翰林院最後一間公房,李想竟然看到了一個熟人。
狀元郎張集,這貨從小就是神童,長大了也是才學出眾。
此刻,正與幾位官員,談詩詞論賦,剛剛吟了一首詠雪詩,贏得了一眾官員的喝彩。
張集抬頭挺胸,迎接著眾人的稱讚,傲嬌的仿佛一隻高貴的公雞。
李想和東陽大學士,走進公房,頓時吸引了一眾官員的注意,紛紛丟下張集,朝著大學士和李想見禮。
狀元郎見到李想,臉色頓時就不好了,往日的記憶,一幕幕湧上心頭。
“該死的李想,每次都搶我風頭。”
張狀元看著眾星拱月般的李想,恨的牙癢癢。
正巧,東陽大學士朝著張集看來。
張集頓時換了副表情,臉上掛著笑容,上前朝著劉東陽拱手見禮。
“下官見過東陽大學士!”
東陽大學士哈哈一笑,“李學士啊,狀元郎你應該認識吧?”
李想連忙朝著張集拱手道:“張兄,又見麵了,日後咱們同在翰林院為官,還望張大人多多指教。”
此言一出,張集幾乎忍不住要爆發。
別人說也就算了,這李想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要知道他當上狀元之後,一直在翰林院養望,一年多時間,官職還是狀元時授的從六品修撰。
翰林院的官職升遷困難,即便他才學過人,還有個當首輔的爺爺,那也得按規矩來。
現在李想一迴來,便是翰林院學士,比他高了好幾級,這讓他怎麽忍的了?
張狀元幾乎要暴走,然而,這麽多官員在場,他也不好發作,隻能強行忍了下來,臉上掛著勉強的笑容,“李大人說笑了!”
說著,便閉上了嘴。
李想見狀,微微一笑,也沒有再刺激他。
劉東陽也看出了兩人的關係,似乎不是狀元和探花的關係那麽簡單,便也打了個哈哈。
隨後,介紹起其他人來。
其他人對於李想的傳奇事跡,也有耳聞,無論對他的印象如何。
李想以一己之力,將國庫充盈,令得朝廷不再缺銀子,這種能力,也是讓人肯定的。
即便是六部那些恨的李想牙齦出血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李想在賺錢方麵的才華。
不少官員,還對朝廷將李想革出戶部,大有意見。
可見,李想在戶部的功績,那是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的。
隻是可憐張集張狀元,也是才華橫溢,卻隻能窩在翰林院這個地方養望。
當初,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三人之中,反而是李想這個探花,官職爬的最快。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太監抱著佛塵走了進來,尖著嗓子說道:“陛下有旨要擬,還請翰林院盡快擬好,送往內閣發布。”
一眾官員一聽,頓時眼睛亮了起來。
翰林院的工作清閑,最大的貢獻,便是為陛下擬旨,因為擬好旨意後可是會記錄入冊的,誰誰誰擬的聖旨,都會記錄在案,這可是翰林院官員最大的功績。
他們的名字,也會出現在永嘉皇帝和內閣大佬們的視線內。
若是旨意寫的好,文采風流,被陛下,或者內閣大佬看中,那前途就一片坦途了。
這也是翰林院雖然清閑,沒油水,所有新晉進士,依然擠破頭想進翰林院當官的原因。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一眾翰林院官員都眼睛發亮,期盼著有自己一展才學的時候。
張集也是眼睛一亮,雖然平日裏,他仗著狀元身份,首輔孫子,沒少替陛下擬旨。
但是今天不一樣啊,被李想搶了風頭,讓他憤憤不平。
他們那一屆科舉,李想是公認的才學最差,甚至有作弊的風聲傳出來。
奈何陛下一力保他,這才得了探花。
現在,這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自己寫出一篇出彩的聖旨出來,不就能打臉李想了?
想到這裏,張集興奮了起來。
目光灼灼的朝著那內侍太監看去。
今日這裏劉東陽官位最大,內侍太監,自然的將旨意初稿,呈給他。
李東陽見狀,哈哈一笑,朝著李想說道:“李學士,今日初來我翰林院上衙,可願下場一試?”
李想聞言,頓時一句“嘛賣皮”送給這個老貨。
明知道自己的字狗爬一樣,這不是讓自己丟臉嗎?
於是連忙拒絕,朝著劉東陽拱手道:“大學士,這裏諸位前輩滿腹經綸,哪一位都比下官博學多才,下官才疏學淺,就不丟人現眼了。”
此言一出,一眾官員頓時一陣舒爽,被自己的上官承認才學不如自己,這讓他們大有麵子。
張集,張狀元,更是臉露不屑,在他看來,李想是真的怕丟人,才不敢獻醜。
一時間,張集感覺,自己又搬迴了一成,自信心又迴來了。
這兩位便是這樣的官員。
兩人見到李想,也是熱情的很,不為別的,就因為錢尚書的那份請加俸祿的奏折。
這兩人不喜人情世故,自然不會經商,每月就靠那點俸祿過活,日子過的比別的官員慘多了。
現在一封奏折,將兩人的俸祿幾乎增加了一倍,日子也好過了很多。
而那封奏折上,可是有李想的署名的,而且誰都知道,陛下能夠恩準,也多虧了李想在戶部的功績。
這麽看來的話,其實朝堂之中,也不是所有人,都對李想有意見。
李想看著兩位大人,不由由衷的敬佩,這兩位才是真正的學者。
現在能夠看淡的官員,已經不多了,從自己被革除戶部,匆忙之間,就羅列出一十八條罪狀,就能看出來,他在戶部辦的事情,到底得罪了多少人,動了多少人的蛋糕。
“要是以後就在這翰林院養老,似乎也不錯!”
李想這麽想著,又被東陽大學士,拉到了別的公房。
就這麽一圈走下來,寒暄,拉扯,半個上午也就過去了。
來到翰林院最後一間公房,李想竟然看到了一個熟人。
狀元郎張集,這貨從小就是神童,長大了也是才學出眾。
此刻,正與幾位官員,談詩詞論賦,剛剛吟了一首詠雪詩,贏得了一眾官員的喝彩。
張集抬頭挺胸,迎接著眾人的稱讚,傲嬌的仿佛一隻高貴的公雞。
李想和東陽大學士,走進公房,頓時吸引了一眾官員的注意,紛紛丟下張集,朝著大學士和李想見禮。
狀元郎見到李想,臉色頓時就不好了,往日的記憶,一幕幕湧上心頭。
“該死的李想,每次都搶我風頭。”
張狀元看著眾星拱月般的李想,恨的牙癢癢。
正巧,東陽大學士朝著張集看來。
張集頓時換了副表情,臉上掛著笑容,上前朝著劉東陽拱手見禮。
“下官見過東陽大學士!”
東陽大學士哈哈一笑,“李學士啊,狀元郎你應該認識吧?”
李想連忙朝著張集拱手道:“張兄,又見麵了,日後咱們同在翰林院為官,還望張大人多多指教。”
此言一出,張集幾乎忍不住要爆發。
別人說也就算了,這李想說這話,是什麽意思?
要知道他當上狀元之後,一直在翰林院養望,一年多時間,官職還是狀元時授的從六品修撰。
翰林院的官職升遷困難,即便他才學過人,還有個當首輔的爺爺,那也得按規矩來。
現在李想一迴來,便是翰林院學士,比他高了好幾級,這讓他怎麽忍的了?
張狀元幾乎要暴走,然而,這麽多官員在場,他也不好發作,隻能強行忍了下來,臉上掛著勉強的笑容,“李大人說笑了!”
說著,便閉上了嘴。
李想見狀,微微一笑,也沒有再刺激他。
劉東陽也看出了兩人的關係,似乎不是狀元和探花的關係那麽簡單,便也打了個哈哈。
隨後,介紹起其他人來。
其他人對於李想的傳奇事跡,也有耳聞,無論對他的印象如何。
李想以一己之力,將國庫充盈,令得朝廷不再缺銀子,這種能力,也是讓人肯定的。
即便是六部那些恨的李想牙齦出血的官員,也不得不承認,李想在賺錢方麵的才華。
不少官員,還對朝廷將李想革出戶部,大有意見。
可見,李想在戶部的功績,那是得到所有人的認可的。
隻是可憐張集張狀元,也是才華橫溢,卻隻能窩在翰林院這個地方養望。
當初,一甲進士,狀元、榜眼,探花,三人之中,反而是李想這個探花,官職爬的最快。
就在這時,一名內侍太監抱著佛塵走了進來,尖著嗓子說道:“陛下有旨要擬,還請翰林院盡快擬好,送往內閣發布。”
一眾官員一聽,頓時眼睛亮了起來。
翰林院的工作清閑,最大的貢獻,便是為陛下擬旨,因為擬好旨意後可是會記錄入冊的,誰誰誰擬的聖旨,都會記錄在案,這可是翰林院官員最大的功績。
他們的名字,也會出現在永嘉皇帝和內閣大佬們的視線內。
若是旨意寫的好,文采風流,被陛下,或者內閣大佬看中,那前途就一片坦途了。
這也是翰林院雖然清閑,沒油水,所有新晉進士,依然擠破頭想進翰林院當官的原因。
所以,每到這個時候,一眾翰林院官員都眼睛發亮,期盼著有自己一展才學的時候。
張集也是眼睛一亮,雖然平日裏,他仗著狀元身份,首輔孫子,沒少替陛下擬旨。
但是今天不一樣啊,被李想搶了風頭,讓他憤憤不平。
他們那一屆科舉,李想是公認的才學最差,甚至有作弊的風聲傳出來。
奈何陛下一力保他,這才得了探花。
現在,這不就是最好的機會嗎?
自己寫出一篇出彩的聖旨出來,不就能打臉李想了?
想到這裏,張集興奮了起來。
目光灼灼的朝著那內侍太監看去。
今日這裏劉東陽官位最大,內侍太監,自然的將旨意初稿,呈給他。
李東陽見狀,哈哈一笑,朝著李想說道:“李學士,今日初來我翰林院上衙,可願下場一試?”
李想聞言,頓時一句“嘛賣皮”送給這個老貨。
明知道自己的字狗爬一樣,這不是讓自己丟臉嗎?
於是連忙拒絕,朝著劉東陽拱手道:“大學士,這裏諸位前輩滿腹經綸,哪一位都比下官博學多才,下官才疏學淺,就不丟人現眼了。”
此言一出,一眾官員頓時一陣舒爽,被自己的上官承認才學不如自己,這讓他們大有麵子。
張集,張狀元,更是臉露不屑,在他看來,李想是真的怕丟人,才不敢獻醜。
一時間,張集感覺,自己又搬迴了一成,自信心又迴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