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忽悠皇後
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 作者:佐藍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造反好像沒有,韓嵩當年陷害北境軍,他隻是想趕盡殺絕以防,北境軍重新崛起。”
孝純皇後聞言,這才放下心來,隻要不是造反就好,如此一來,他兒子漢王殿下罪過也沒那麽大。
孝純皇後驚懼過後,看著眼前的李想,也就沒那麽生氣了,不過語氣依舊不善,“你方才所言,此事對頻兒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是何意?”
皇後的態度有所變化,李想知道,最大的坎已經過去了,但是這個問題一個不好,還是少不了一頓板子。
剛剛進殿的時候,他可是看到外麵兩個小太監,一人拄著一根兩頭塗著紅漆的大棒,那是專門打板子用的。
這一看就是專門為自己準備的。
李想聞言,急忙說道:“此時,朝中波雲詭譎,動蕩不安,殿下因被陛下杖責,正好可以休養生息,反觀魏王殿下,執掌監國之權,反而深陷漩渦之中,一個不好,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是機遇,也是考驗,一旦魏王沒有通過考驗......!”
李想說到這裏,就沒有再說下去了。
孝純皇後卻是眼睛一亮,緩緩開口道:“魏王若是沒有通過考驗,那對他來說就是滅頂之災,頻兒韜光養晦,反而還有機會,若是沒有了魏王,那頻兒就少了這個強勁的對手......。”
孝純皇後說到這裏,也停了下來,心裏卻是豁然開朗,激動不已。
再看李想的時候,那點氣性早就煙消雲散了。
反而越看李想,越發順眼起來。
孝純皇後看著一臉後怕的李想,不由自主的笑出了聲,這次的笑,可不是冷笑,而是發自內心的笑容,如沐春風般的那種。
皇後娘娘笑了。
聽到這個笑聲,殿內和殿外的宮女太監們,呈現兩極分化的心態。
殿外的宮女太監們,腿腳一陣哆嗦,眼中出現恐懼之色。
而殿內侍候的宮女太監們,則長長的鬆了口氣,娘娘氣消了,這真是太不容易了。
王震看著依舊跪伏在那的李想,不由好奇的多看了兩眼。
娘娘讓他去“請人”的時候,他都已經做好坤寧宮內,今日要見血的準備,外麵的兩根大棒子就是他準備好的,沒想到李想僅僅幾句話,就將皇後娘娘哄的開心不已。
難怪此人能成為陛下欽點的探花郎,果然有點本事。
想到這裏,王震決定給他賣個好。
小心的走到皇後身邊,小聲提醒道:“娘娘,外麵的行刑隊還在候著呢,要不要奴婢......!”
孝純皇後不忿的看了他一眼,沉聲道:“讓他們都下去。”
王震連聲應是,退了出去。
不過經過王震的打岔,孝純皇後這才注意到李想還在跪著,於是再次開口道:“李卿家平身吧!”
李想這才爬起來,揉了揉腿,這古代就是這點不好,一跪就要大半天,要是再跪半個小時,自己腿都要廢了。
王震退下之時,正好李想起來。
王太監給了李想一個眼神。
李想一愣,過了兩秒才反應過來,這家夥剛才的確幫了自己,這是向自己示好?
秉著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的原則,李想朝他眨了眨眼,表示,好意已收到,大恩不言謝。
王太監見狀,這才邁著輕鬆的小碎步,出殿而去,將兩名拄著大棒子的太監唿喝走了。
殿內,皇後娘娘越看李想,越是笑容滿麵。
笑的李想感到一陣惡寒。
孝純皇後,站起身,在貼身宮女的攙扶下,來到李想的麵前
就在李想幾乎要忍不住要逃跑的時候。
孝純皇後緩緩開口道:“李卿家,果然聰慧過人,難怪陛下如此器重於你,假以時日,定然前途無量,日後位列公卿也無不可。”
這麽明顯的拉攏,赤裸裸的暗示,李想聽了頭疼不已。
你妹的!
你家兒子什麽德行,你不知道哇。
這可真是情人眼裏出西施,母親眼裏都是孝子。
隻是苦了李想,不僅要和皇帝鬥,大臣鬥,還得防著皇帝的老婆兒子們......,一個字,苦哇!
當然,這些心裏話是不可能和皇後娘娘交流的。
李想聞言,連忙躬身抱拳,“娘娘過譽了,臣隻是做了分內之事。”
皇後娘娘聽後,更是滿意,“李卿家就是謙虛,以本宮看來,李卿家年紀輕輕就已經是陛下心腹,才情斐然,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臣子!”
“漢王與你年歲仿佛,你們年輕人當多多來往,可惜今日頻兒不在宮中,不然你們定可以相談甚歡。”
李想聞言,不由吐槽,就你家頻兒那智商,可真要相......彈甚歡了。
就在李想思考著怎麽迴應的時候,殿外王震走了進來。
“娘娘,淮王殿下來了!”
孝純皇後聞言,眼中露出詫異之色。
“淮王怎麽來了?”
王震躬身道:“說是來給娘娘請安!”
孝純皇後,臉色一變,冷笑一聲,“此刻都快午時了,還請說明安?”
隨即,孝純皇後反應過來,看著李想問道:“聽聞李卿家與淮王交好,淮王此來,怕是來找你的吧?”
李想聞言,頓時心裏一驚,這老娘們也太敏感了吧!
李想連忙解釋道:“迴娘娘,臣與淮王相識於淮陰縣城,淮王殿下喜好遊玩,自迴京之後,不是帶著臣上青樓楚館,就是在去青樓楚館的路上,臣也無奈之。”
這話五分真五分假。
不過足以轉移皇後的注意力。
果然,皇後一聽,陰雲瞬間消散,“淮王性子散漫,你既與他交好,當好好勸解他才是。”
李想隨即說道:“臣隻是一介小官,人微言輕,這等大事,還是漢王殿下出麵,或許淮王殿下會迴心轉意。”
這話的意思,就大有深意了,等於告訴皇後,淮王趙醇大小爺是個王爺,不是威脅,反而是可以拉攏的助力。
皇後一聽,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李卿家此言有理,漢王這個哥哥,也應當有個哥哥的模樣,好好教導弟弟才是。”
皇後果然聰慧,一點就通,一說就透,不得不說,這個諫言對他家兒子大有好處,因此她對李想的諫言滿意至極。
就是不知道他家兒子,能不能做到了。
三言兩語下來,李想又成功打消了皇後對趙醇的敵意。
一向毫無存在感的淮王殿下,就要成為香餑餑了。
孝純皇後聞言,這才放下心來,隻要不是造反就好,如此一來,他兒子漢王殿下罪過也沒那麽大。
孝純皇後驚懼過後,看著眼前的李想,也就沒那麽生氣了,不過語氣依舊不善,“你方才所言,此事對頻兒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是何意?”
皇後的態度有所變化,李想知道,最大的坎已經過去了,但是這個問題一個不好,還是少不了一頓板子。
剛剛進殿的時候,他可是看到外麵兩個小太監,一人拄著一根兩頭塗著紅漆的大棒,那是專門打板子用的。
這一看就是專門為自己準備的。
李想聞言,急忙說道:“此時,朝中波雲詭譎,動蕩不安,殿下因被陛下杖責,正好可以休養生息,反觀魏王殿下,執掌監國之權,反而深陷漩渦之中,一個不好,就會陷入萬劫不複之地,是機遇,也是考驗,一旦魏王沒有通過考驗......!”
李想說到這裏,就沒有再說下去了。
孝純皇後卻是眼睛一亮,緩緩開口道:“魏王若是沒有通過考驗,那對他來說就是滅頂之災,頻兒韜光養晦,反而還有機會,若是沒有了魏王,那頻兒就少了這個強勁的對手......。”
孝純皇後說到這裏,也停了下來,心裏卻是豁然開朗,激動不已。
再看李想的時候,那點氣性早就煙消雲散了。
反而越看李想,越發順眼起來。
孝純皇後看著一臉後怕的李想,不由自主的笑出了聲,這次的笑,可不是冷笑,而是發自內心的笑容,如沐春風般的那種。
皇後娘娘笑了。
聽到這個笑聲,殿內和殿外的宮女太監們,呈現兩極分化的心態。
殿外的宮女太監們,腿腳一陣哆嗦,眼中出現恐懼之色。
而殿內侍候的宮女太監們,則長長的鬆了口氣,娘娘氣消了,這真是太不容易了。
王震看著依舊跪伏在那的李想,不由好奇的多看了兩眼。
娘娘讓他去“請人”的時候,他都已經做好坤寧宮內,今日要見血的準備,外麵的兩根大棒子就是他準備好的,沒想到李想僅僅幾句話,就將皇後娘娘哄的開心不已。
難怪此人能成為陛下欽點的探花郎,果然有點本事。
想到這裏,王震決定給他賣個好。
小心的走到皇後身邊,小聲提醒道:“娘娘,外麵的行刑隊還在候著呢,要不要奴婢......!”
孝純皇後不忿的看了他一眼,沉聲道:“讓他們都下去。”
王震連聲應是,退了出去。
不過經過王震的打岔,孝純皇後這才注意到李想還在跪著,於是再次開口道:“李卿家平身吧!”
李想這才爬起來,揉了揉腿,這古代就是這點不好,一跪就要大半天,要是再跪半個小時,自己腿都要廢了。
王震退下之時,正好李想起來。
王太監給了李想一個眼神。
李想一愣,過了兩秒才反應過來,這家夥剛才的確幫了自己,這是向自己示好?
秉著多一個朋友,就少一個敵人的原則,李想朝他眨了眨眼,表示,好意已收到,大恩不言謝。
王太監見狀,這才邁著輕鬆的小碎步,出殿而去,將兩名拄著大棒子的太監唿喝走了。
殿內,皇後娘娘越看李想,越是笑容滿麵。
笑的李想感到一陣惡寒。
孝純皇後,站起身,在貼身宮女的攙扶下,來到李想的麵前
就在李想幾乎要忍不住要逃跑的時候。
孝純皇後緩緩開口道:“李卿家,果然聰慧過人,難怪陛下如此器重於你,假以時日,定然前途無量,日後位列公卿也無不可。”
這麽明顯的拉攏,赤裸裸的暗示,李想聽了頭疼不已。
你妹的!
你家兒子什麽德行,你不知道哇。
這可真是情人眼裏出西施,母親眼裏都是孝子。
隻是苦了李想,不僅要和皇帝鬥,大臣鬥,還得防著皇帝的老婆兒子們......,一個字,苦哇!
當然,這些心裏話是不可能和皇後娘娘交流的。
李想聞言,連忙躬身抱拳,“娘娘過譽了,臣隻是做了分內之事。”
皇後娘娘聽後,更是滿意,“李卿家就是謙虛,以本宮看來,李卿家年紀輕輕就已經是陛下心腹,才情斐然,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臣子!”
“漢王與你年歲仿佛,你們年輕人當多多來往,可惜今日頻兒不在宮中,不然你們定可以相談甚歡。”
李想聞言,不由吐槽,就你家頻兒那智商,可真要相......彈甚歡了。
就在李想思考著怎麽迴應的時候,殿外王震走了進來。
“娘娘,淮王殿下來了!”
孝純皇後聞言,眼中露出詫異之色。
“淮王怎麽來了?”
王震躬身道:“說是來給娘娘請安!”
孝純皇後,臉色一變,冷笑一聲,“此刻都快午時了,還請說明安?”
隨即,孝純皇後反應過來,看著李想問道:“聽聞李卿家與淮王交好,淮王此來,怕是來找你的吧?”
李想聞言,頓時心裏一驚,這老娘們也太敏感了吧!
李想連忙解釋道:“迴娘娘,臣與淮王相識於淮陰縣城,淮王殿下喜好遊玩,自迴京之後,不是帶著臣上青樓楚館,就是在去青樓楚館的路上,臣也無奈之。”
這話五分真五分假。
不過足以轉移皇後的注意力。
果然,皇後一聽,陰雲瞬間消散,“淮王性子散漫,你既與他交好,當好好勸解他才是。”
李想隨即說道:“臣隻是一介小官,人微言輕,這等大事,還是漢王殿下出麵,或許淮王殿下會迴心轉意。”
這話的意思,就大有深意了,等於告訴皇後,淮王趙醇大小爺是個王爺,不是威脅,反而是可以拉攏的助力。
皇後一聽,不由滿意的點了點頭,“李卿家此言有理,漢王這個哥哥,也應當有個哥哥的模樣,好好教導弟弟才是。”
皇後果然聰慧,一點就通,一說就透,不得不說,這個諫言對他家兒子大有好處,因此她對李想的諫言滿意至極。
就是不知道他家兒子,能不能做到了。
三言兩語下來,李想又成功打消了皇後對趙醇的敵意。
一向毫無存在感的淮王殿下,就要成為香餑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