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怎麽問起馬掌來了?


    兵部尚書趙剛,不由有些疑惑,不過皇帝發問,不敢怠慢,於是抱著芴板躬身道:“迴陛下,我大乾騎兵十萬,一名騎兵配備兩匹戰馬,有戰馬二十萬,每年因馬掌而報廢的馬匹達三萬之數,其中七層皆因馬掌脫落而報廢,若是馬掌延後一年脫落,每年可少耗費戰馬兩萬匹,折銀兩百多萬兩!”


    “一年就可節省兩百多萬兩,果然和魏大監預估的差不多。”永嘉皇帝小聲嘀咕著。


    然後抬起頭,看著戶部和兵部尚書,語氣淡淡說道:“戶部三日內將兩百萬兩軍費撥付兵部,不得有誤!”


    戶部尚書錢尚禮聞言,頓時臉上一喜,陛下這是站自己這一邊了,於是連忙躬身道:“陛下英明!”


    戶部是高興,但是兵部可就不幹了,自己的心裏預期可是至少三百萬兩,要是少了,就真的沒法應付了。


    然而趙剛才張嘴要說什麽,就見永嘉皇帝,朝著他擺了擺手,說道:“趙卿家,朕除了給你兩百萬兩銀子,再給你看個好東西!”


    “好東西?”


    此言一出,不止兵部尚書,殿內的大臣們都紛紛議論起來。


    隨後,皇帝對著禦前內侍低聲說了幾句。


    內侍快步出了殿門。


    不一會,便有一個漢子跟著內侍走了進來,來到台階下方後,跪伏地上行禮道:“臣禁軍校尉方爾康參見陛下,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方校尉免禮平身!”


    永嘉皇帝揮了揮手,等反而康起身後,問道:“魏監所言的馬蹄鐵何在?”


    方爾康聞言,連忙從胸口掏出一個盒子,雙手捧過頭頂,“魏公公交待臣,讓臣親手交於陛下!”


    永嘉皇帝點了點頭,而後朝著禦前內侍使了個眼色,內侍走上前,將方爾康手上的盒子取了抱在懷裏,然後迴到禦案前。


    永嘉皇帝,將盒子打開,便看見裏麵卵圓形的鐵片,頓時皺了皺眉,好奇問道:“這小小的鐵片,便可延緩馬掌脫落?”


    “迴陛下,魏公公在金陵之時,臣騎著馬匹繞著金陵騎行了一個時辰,馬掌絲毫未損失,臣迴京之時,將此馬蹄鐵釘於馬掌上,奔襲三日,馬掌毫發無傷!”


    方爾康一字一句照實說道。


    “什麽?”


    方而康話音剛落,兵部尚書趙剛立馬就不淡定了。


    馬匹奔襲三日毫發無傷,這你也能吹?


    這個時代的人,尤其是騎兵,對馬匹很是愛惜,平日裏,就算是遛馬都不敢跑太快,就是怕損耗馬掌,一旦馬掌廢了,戰馬也就廢了。


    你現在告訴我奔襲三日馬掌毫發無傷,這尼瑪誰敢信?


    “不過......!”


    眾朝臣一聽,果然如此,事情還有反轉,不然一個小小的馬鐵蹄就能解決這麽大的難題,那豈不是顯得自己這些大臣是笨蛋,連這都想不到?


    聽了方爾康的轉折詞,永康皇帝心裏也是一突,難道有什麽問題?


    自己看到魏監的密信,心裏可是高興了好一會,朝廷缺錢,內庫也缺錢,要是有問題的話......。


    永嘉皇帝不由感到一陣失落。


    “不過,這馬蹄鐵比較容易壞,臣騎馬迴京隻用了三日,就有些變形了,李公子說需得修理之後方可再用,若是修不好就隻能換。”


    原來不是馬掌壞了,是馬鐵蹄壞了。


    “那這馬鐵蹄價值幾何?”


    這次輪到戶部尚書錢尚禮發問了,戶部掌管錢糧,對錢之事最為敏感,他感覺那個小片片,製造成本應該要不了多少錢,但是心裏也不確定,於是一臉焦急的問道。


    “按照李公子所言,造價隻要十文錢!”


    方爾康老師迴答道。


    “嘶......,十文錢?”


    一時間大殿內響起,冷嘶聲。


    十文錢對於一匹戰馬的價值來說,簡直就是九牛一毛。


    戶部尚書心裏頓時樂開了花,隻要戰馬的開支節省下來,自己戶部的壓力就小多了。


    然而兵部尚書知兵事,比戶部要看的遠,這不僅僅隻是省了軍費開支,騎兵的戰鬥力也有很大的提升。


    因為騎兵和戰馬想要配合如一是需要時間的,戰馬不需要頻繁更換後,人馬接觸的越久,使用起來就越順手,戰鬥力自然就比經常換要高出一大截。


    於是趙尚書一臉喜色的上前道,“陛下,這東西真是個寶貝啊!”


    “哈哈哈......!”


    此時的永嘉皇帝也很高興,解決了一大難題,節省了不少銀子,關鍵是發現了一個人才。


    這時候,永嘉皇帝想起了魏老太監,在密信中的最後一句話。“此子,天資聰穎,然行事異於常人,若是稍加培養,必定能成陛下一大助力。”


    想到這裏,永嘉皇帝嘴角勾起,然後看向大殿內的諸朝臣。


    此時的大殿內已經沒有了剛才的劍拔弩張,都在討論著這新出的玩意,想不到小小一個鐵片,竟然有如此巨大的作用。


    最開心的莫過於戶部尚書錢尚禮了,有了馬蹄鐵,兵部也不跟他要銀子了,趙大人也不跟他胡攪蠻纏了。


    在馬蹄鐵的影響下,大朝會第一次,在這種和諧的氛圍中退朝。


    永嘉皇帝退朝後,直接迴了勤政殿,卻沒有傳召朝中大臣,而是將禁軍校尉方爾康召了過來。


    勤政殿內,皇帝陛下坐在龍椅上,聽著方爾康講述金陵之事,中間還會為上幾句,半個時辰後,談話才結束。


    又過了一個時辰,方爾康懷揣著一封密旨出了皇宮,往南方而去。


    ......


    自從魏老太監將馬蹄鐵拿走後,就表現的跟沒事人似的,整日裏樂嗬嗬的,也不知道在笑什麽。


    李想幾次問他,關於自己當縣令的事,都被他以“陛下自有定奪”為由搪塞過去了。


    李想不由有些著急,這兩天那股莫名的悲傷和怨氣,又有了複發的跡象。


    哎,真是頭疼!


    不過李想對此也無可奈何,魏老太監權利大的驚人,又是陛下身邊的紅人,聽說還是永嘉皇帝的發小。


    趙醇都不敢得罪他,何況是自己呢?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佐藍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佐藍並收藏成親後,我玩刀的娘子開始嬌羞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