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泰第一時間便把段叔軍與段文鴛兩人給安排到遼西郡,還給了段叔軍一個遼西太守。
對劉泰來說,遼西那片土地本身自己自然是看不上眼的,或者說現在是小冰河時期,自己除非是有病,才會大力的開發遼西的土地,就算是抄底也不是這麽抄底的。
因為小冰河期會教育你,你以為到底部了,但實際上什麽叫做還有地獄十八層。
但自己想持續發展,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人口隻是漢族百姓卻還遠遠不夠。
至少對於劉泰這個想要向工業方麵發展的家夥來說,那是遠遠不夠。
而剛發展起來的鮮卑族自然是非常好的剝削對象,所以自己需要段叔軍與段文鴛給自己獲取鮮卑人口,讓這些鮮卑人去幹那些辛苦而又危險的工作。
但劉泰可以保證,自己絕對不是進行殘酷的奴隸貿易,因為自己給予這些鮮卑人文明與文化,讓他們中的精英能擁有成為漢人的機會,從而推進大漢鮮卑一家親。
除此以外,根據劉泰手中得到的消息,隨著晉末亂世到來,有很大一批中原文化人全部都逃到遼西郡去躲避兵災。
他們全部都擁簇到慕容鮮卑的身邊,幫助慕容鮮卑發展,讓慕容鮮卑的發展速度快得有些驚人,這也是自己的隱患。
劉泰很清楚,莫要看遼東郡跟幽州等地的距離較遠,但雙方之間也就隔著一個渤海而已。
曆史上青州凡是出了什麽事故,便是有人會向著遼東逃跑。
同樣的,隻要在遼東的政權有心,想要威脅幽州冀州等地也是輕而易舉。
至少劉泰毫不懷疑,石勒絕對會利用這一股人來牽製自己。
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需要扶持一個政權跟慕容部落打仗,不但牽製住慕容部落,而且要催熟整個鮮卑文明,加速他們的漢化。
很簡單的道理,隨著段氏鮮卑與慕容氏鮮卑間的不斷交手,自然而然會把周邊一切鮮卑部落部都卷進去。
這就好像是明明隻是王老吉跟加多寶打架,結果整個涼茶市場徹底翻了天一樣。
而隨著周圍部落全部都卷進去時,那鮮卑族的漢化進程就會不可避免的加速。
不論是那些逃到了慕容部落的臣子,又或者受到自己支持的段氏部落,他們都會不可避免的受到漢家文化基因的植入,這也就算是劉泰完成了第二步了。
至於第三步,那就要開始想辦法跟兩邊做生意,掌控他們的經濟,加速他們的漢化,等到自己在中原的戰爭真正騰出手的時候,也就可以把平州給徹底拿下了。
慢慢來,劉泰不著急,畢竟現在的鮮卑文明還是一個相當稚嫩的文明。
對自己來說,完全可以在他發展的過程中,用漢家文明去澆灌,等到它真正成熟時,自己再去把這文明給徹底吞掉也就差不多了。
至於現在,劉泰安排的第一步就是讓段氏部落與慕容氏部落相爭,一邊給自己做白手套,一邊給自己補充足夠的鮮卑族勞動力。
至於自己正為了大漢統一而殫精竭慮,哪裏有時間去理會你們鮮卑族的內鬥啊。
什麽奴隸買賣,什麽血腥貿易,我隻想要實現大漢匈奴一家親的對外政策而已,別汙蔑我,小心告你誹謗啊!
劉泰把這些段氏兄弟打發去遼西郡立足後,開始迴到冀州看著堆積如山的政務,再看看張嵩整個人都埋在案牘之中,心中忍不住感歎,“要是褚翜過來就好了!”
不管怎麽說,隨著順勢把幽州拿下,劉泰第一時間便派遣出軍隊去清剿當地那些選擇投靠王浚的世家,沒什麽別得理由,因為你們投靠王浚了。
破家滅門這本就是從龍之功失敗所應該受到的反噬,而自己也就順勢拿迴土地礦山山澤。
戰爭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能夠拿到一片能夠收稅的土地嘛。
所以,相對來說這部分的懲處倒是比較的簡單,至於被俘虜的王浚的臣子,劉泰也親自去問了問願不願意歸順的。
如果願意,那自己也就拿了土地之類的不動產。
如果不願意,劉泰很敬佩他們的忠心,打算賞賜個株連九族的套餐,自己也順勢多拿點。
劉泰派人去調查了一下,這些家夥到底有多少身家。
比如說一個叫做朱碩的便家財萬貫,所以肯定死刑,不然自己怎麽合理的拿這些錢財。
除此以外像跟王浚沾親帶故的家夥,全部都富得流油。
至於他們一家被送到劉聰那裏了,這些資產自己自然也就被自己接收用於造福百姓。
但可惜的是,不論是文臣武將都沒誰跳出來想要為王浚殉節,弄得自己想要株連都沒一個好的對象。
這些俘虜絕大多數選擇了投降,那自然把原本的房子什麽保留了下來,但除了他們居住房子以外其他不動產,比如什麽土地,山澤,礦場什麽的,全部都收入了囊中。
這些人雖然這屆不動產被收的心痛,但看著劉泰居然真的放了他們一命,也或多或少稱讚一聲仁慈,不論怎麽說,能在劉泰的手下活下來,又有什麽不滿足的。
而這些人中家產特別多的或者特別少的,劉泰都讓人做下記號。
如今亂世,這些家產特別多的,若是來得合理,那豈不是大才。
若來路不正的,正好用他們的腦袋來平民憤,安民心。
百姓懂不得誰是清廉的,但百姓絕對看誰都是貪汙的。
這些家夥的頭顱能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獲取當地百姓的人心。
哪怕這一種人心是一時的,卻也已足以讓自己把自己的各種政策順利的推行下去了。
至於那些清廉的官吏,雖然他們未必會當官,但至少他們有著一定的道德修養。
這種人是不是庸才另外說,但至少用得讓人放心。
至於幹活,隻要會照章辦事就夠了,誰還不是一點點經驗積累下來的。
更何況哪怕退一萬步,哪怕他們真一無是處,自己也會把他們安排給羊曼手下去做公知,讓他們去給官員挑錯,畢竟這世道幹活不會,難道挑錯還不會嗎!
畢竟這時代的名士就算再差,但到底多少還是會維護自己名譽的。
比較起現代的所謂公知,那可真的是不知道高了多少。
現在的公知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居然等待輿論過去就完了,完全沒用死去維護自身名譽的決絕,這哪裏也配叫做公知啊!
所以,對這幾位家無餘財的家夥,劉泰多少記在了心上,以準備將來之用。
而且,還有一部分人需要處理,那就是那些協助趙安的百姓與世家們。
這些百姓們最重要的就是想把趙安分給他們的土地確定下來,真正成為他們手中的土地。
對此劉泰自然不會阻止,甚至馬上派遣的官員,過去跟百姓立定契約明確土地歸屬。
當然,劉泰此刻還順路去跟當地的世家去明確了他們手上的土地數目。
因為哪怕是世家的土地也是需要收稅的,尤其到達千畝後,開始從原本每畝收取多少的稅賦變成了累進製的稅賦,從而被稱作是千田稅,這種稅賦肯定是受到世家抵製的。
但劉泰這次讓官員去跟他們簽訂契約,便要讓世家上報土地。
隻要接下來這世家一直做做詩書傳家的清白世家,那麽自己便是可以給他們上報土地大約五分之一的土地給與永久免稅的待遇,作為這次願意跟隨大軍征伐的嘉獎。
這些土地不允許交易買賣,隻允許傳家,作為你們幫助過大漢的證明。
所以,你報得越多,那麽在確定了你的土地之後,那麽你免稅的田就越多。
這些世家看著劉泰給出的選擇,此刻卻充滿了遲疑,既擔心自己報得多了怕以後想要賴田稅困難,但又怕自己報得少了,看著其他世家更得了便宜自己心痛。
這裏麵的變量,可真的是讓他們有種莫名的選擇困難,讓他們在選題中苦苦掙紮。
劉泰對於這些世家怎麽樣選擇倒也不怎麽關心。
雖然自己也想一杆子打死世家,但劉泰明白這種事情是不現實的。
畢竟世界的整體支柱依舊是世家,至少在沒有把整個華夏統一之前,想要進行社會改造,隻會激發這整個階級的對立。
到時候要麽這階級被自己徹底摧毀,要麽自己被這個階級摧毀。
對劉泰來說,自己若摧毀了這個階級怎麽治國,難道真的要依靠老兵嗎!?
別想了,至少等蒙學裏麵的學生成長到正常人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而讓他們成為各個社會的支柱,更需要二十年。
在這個期間對世家該妥協妥協,該讓步讓步,真正等到世家不是唯一的選擇時才能行動。
自己到時候先用貪汙腐敗之類的理由先清掃他們的在官場上的保護傘,然後用專案組去專門調查他們的犯罪事實,再把當初拿出去的免費權利給一點點收迴來。
因為有了不同的階級來替代這些世家,自己才有對他們進行打擊的可能。
否則自己就算是打擊了他們,用得人還是他們這一個階級,換一下又有什麽意義。
而且真讓整個階級合起來反噬自己,說實話,劉泰也不覺得自己能扛住這種等級的反噬。
而對這些世家來說,他們非常樂意接受規則秩序,如果這秩序能賦予他們特權的話,他們就更樂意了。
說實話,對劉泰居然連他們世家的土地都收稅這種事這些世家也是非常討厭,甚至進行抵製的。
不過看看隔壁世家因支持王浚全家都沒了,劉泰現在給了自己一定數額的免稅田,好像也不是那麽不能接受了,畢竟所謂幸福本來就是統一階級比較來的。
而劉泰給了這些世家慢慢選擇的時間後,便開始處理百姓們的事情了。
對劉泰來說,劉泰並不是很想給百姓授田,因為曆史經驗告訴劉泰,百姓授田是保不住他們手中的田地的。
隻要授田,那百姓遲早會被世家豪族盯上然後吃幹淨。
所以,劉泰肯定不會直接給百姓分田,百姓想獲得土地就三種途徑:開墾,軍田和買賣。
百姓們如果主動去開墾田地,劉泰不但主動提供工具,甚至可以給他們免稅三年。
因為差不多從第四年開始土地成為熟田,也就能開始對這土地進行剝削了。
至於買賣,說實話跟絕大多數的百姓沒有什麽關係,畢竟百姓是沒有這個錢去買賣的。
但自己鼓勵買賣是因為隻要有買賣,那就必須去官府做公證與過戶的證明。
有了證明,官府想查稅就會變得簡單,所以劉泰不禁止土地買賣,哪怕會加速土地兼並。
這就好像是這個時代哪怕是私生子也有繼承權一樣。
國家不在乎這個私生子對於家庭的衝擊,但國家很重視人口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
畢竟富貴人家多一個人口,就多一份消費,甚至在未來,還能多一個勞動力。
某種程度上來說,劉泰對土地買賣也是這個心態,想徹底的阻止土地兼並,劉泰表示自己真做不到。
那自己就選擇不強行壓製土地兼並,就確定了誰有土地就收誰的稅,誰的土地越多,那就用累進製的稅製去對付,有本質他把整個國家的田畝都給吞了啊!
但這樣的話,就必須要解決百姓的生存與發展的問題。
如果不給百姓土地,不給百姓生存的工作,那百姓就必然會出現暴動。
所以那些被劉泰死死抓在手中的國有土地,則劃分給集體農莊,讓百姓們去耕種。
而這些集體農莊,說實話算是這個時代的國營單位,裏麵有著各種商店,同時也有這教師醫生澡堂等各種各樣的生活配置,甚至隻要工作都會有工分,在這裏麵多勞多得。
當然,因為以農業為主的國營單位,所以在裏麵工作的人也不用怕被餓死。
但因為純粹靠著土地吃飯,想要拔升的多高也不現實,但總之,是能給底層百姓兜底的。
而隨著一道道的政令在劉泰的手中頒布,以最快的速度平息整個社會的騷亂。
但劉泰也知道這不過隻是稍稍的壓製住幽州內部問題,並不是自己對幽州的施政綱領。
所以,劉泰馬上下達命令,讓褚翜,曹嶷,羊曼……等人也來到幽州城來,對幽州的建設,自己需要跟著他們好好計較一下。
(本章完)
對劉泰來說,遼西那片土地本身自己自然是看不上眼的,或者說現在是小冰河時期,自己除非是有病,才會大力的開發遼西的土地,就算是抄底也不是這麽抄底的。
因為小冰河期會教育你,你以為到底部了,但實際上什麽叫做還有地獄十八層。
但自己想持續發展,人口是非常重要的,而且這人口隻是漢族百姓卻還遠遠不夠。
至少對於劉泰這個想要向工業方麵發展的家夥來說,那是遠遠不夠。
而剛發展起來的鮮卑族自然是非常好的剝削對象,所以自己需要段叔軍與段文鴛給自己獲取鮮卑人口,讓這些鮮卑人去幹那些辛苦而又危險的工作。
但劉泰可以保證,自己絕對不是進行殘酷的奴隸貿易,因為自己給予這些鮮卑人文明與文化,讓他們中的精英能擁有成為漢人的機會,從而推進大漢鮮卑一家親。
除此以外,根據劉泰手中得到的消息,隨著晉末亂世到來,有很大一批中原文化人全部都逃到遼西郡去躲避兵災。
他們全部都擁簇到慕容鮮卑的身邊,幫助慕容鮮卑發展,讓慕容鮮卑的發展速度快得有些驚人,這也是自己的隱患。
劉泰很清楚,莫要看遼東郡跟幽州等地的距離較遠,但雙方之間也就隔著一個渤海而已。
曆史上青州凡是出了什麽事故,便是有人會向著遼東逃跑。
同樣的,隻要在遼東的政權有心,想要威脅幽州冀州等地也是輕而易舉。
至少劉泰毫不懷疑,石勒絕對會利用這一股人來牽製自己。
這樣的情況下,自己需要扶持一個政權跟慕容部落打仗,不但牽製住慕容部落,而且要催熟整個鮮卑文明,加速他們的漢化。
很簡單的道理,隨著段氏鮮卑與慕容氏鮮卑間的不斷交手,自然而然會把周邊一切鮮卑部落部都卷進去。
這就好像是明明隻是王老吉跟加多寶打架,結果整個涼茶市場徹底翻了天一樣。
而隨著周圍部落全部都卷進去時,那鮮卑族的漢化進程就會不可避免的加速。
不論是那些逃到了慕容部落的臣子,又或者受到自己支持的段氏部落,他們都會不可避免的受到漢家文化基因的植入,這也就算是劉泰完成了第二步了。
至於第三步,那就要開始想辦法跟兩邊做生意,掌控他們的經濟,加速他們的漢化,等到自己在中原的戰爭真正騰出手的時候,也就可以把平州給徹底拿下了。
慢慢來,劉泰不著急,畢竟現在的鮮卑文明還是一個相當稚嫩的文明。
對自己來說,完全可以在他發展的過程中,用漢家文明去澆灌,等到它真正成熟時,自己再去把這文明給徹底吞掉也就差不多了。
至於現在,劉泰安排的第一步就是讓段氏部落與慕容氏部落相爭,一邊給自己做白手套,一邊給自己補充足夠的鮮卑族勞動力。
至於自己正為了大漢統一而殫精竭慮,哪裏有時間去理會你們鮮卑族的內鬥啊。
什麽奴隸買賣,什麽血腥貿易,我隻想要實現大漢匈奴一家親的對外政策而已,別汙蔑我,小心告你誹謗啊!
劉泰把這些段氏兄弟打發去遼西郡立足後,開始迴到冀州看著堆積如山的政務,再看看張嵩整個人都埋在案牘之中,心中忍不住感歎,“要是褚翜過來就好了!”
不管怎麽說,隨著順勢把幽州拿下,劉泰第一時間便派遣出軍隊去清剿當地那些選擇投靠王浚的世家,沒什麽別得理由,因為你們投靠王浚了。
破家滅門這本就是從龍之功失敗所應該受到的反噬,而自己也就順勢拿迴土地礦山山澤。
戰爭為了什麽,不就是為了能夠拿到一片能夠收稅的土地嘛。
所以,相對來說這部分的懲處倒是比較的簡單,至於被俘虜的王浚的臣子,劉泰也親自去問了問願不願意歸順的。
如果願意,那自己也就拿了土地之類的不動產。
如果不願意,劉泰很敬佩他們的忠心,打算賞賜個株連九族的套餐,自己也順勢多拿點。
劉泰派人去調查了一下,這些家夥到底有多少身家。
比如說一個叫做朱碩的便家財萬貫,所以肯定死刑,不然自己怎麽合理的拿這些錢財。
除此以外像跟王浚沾親帶故的家夥,全部都富得流油。
至於他們一家被送到劉聰那裏了,這些資產自己自然也就被自己接收用於造福百姓。
但可惜的是,不論是文臣武將都沒誰跳出來想要為王浚殉節,弄得自己想要株連都沒一個好的對象。
這些俘虜絕大多數選擇了投降,那自然把原本的房子什麽保留了下來,但除了他們居住房子以外其他不動產,比如什麽土地,山澤,礦場什麽的,全部都收入了囊中。
這些人雖然這屆不動產被收的心痛,但看著劉泰居然真的放了他們一命,也或多或少稱讚一聲仁慈,不論怎麽說,能在劉泰的手下活下來,又有什麽不滿足的。
而這些人中家產特別多的或者特別少的,劉泰都讓人做下記號。
如今亂世,這些家產特別多的,若是來得合理,那豈不是大才。
若來路不正的,正好用他們的腦袋來平民憤,安民心。
百姓懂不得誰是清廉的,但百姓絕對看誰都是貪汙的。
這些家夥的頭顱能讓自己以最快的速度獲取當地百姓的人心。
哪怕這一種人心是一時的,卻也已足以讓自己把自己的各種政策順利的推行下去了。
至於那些清廉的官吏,雖然他們未必會當官,但至少他們有著一定的道德修養。
這種人是不是庸才另外說,但至少用得讓人放心。
至於幹活,隻要會照章辦事就夠了,誰還不是一點點經驗積累下來的。
更何況哪怕退一萬步,哪怕他們真一無是處,自己也會把他們安排給羊曼手下去做公知,讓他們去給官員挑錯,畢竟這世道幹活不會,難道挑錯還不會嗎!
畢竟這時代的名士就算再差,但到底多少還是會維護自己名譽的。
比較起現代的所謂公知,那可真的是不知道高了多少。
現在的公知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居然等待輿論過去就完了,完全沒用死去維護自身名譽的決絕,這哪裏也配叫做公知啊!
所以,對這幾位家無餘財的家夥,劉泰多少記在了心上,以準備將來之用。
而且,還有一部分人需要處理,那就是那些協助趙安的百姓與世家們。
這些百姓們最重要的就是想把趙安分給他們的土地確定下來,真正成為他們手中的土地。
對此劉泰自然不會阻止,甚至馬上派遣的官員,過去跟百姓立定契約明確土地歸屬。
當然,劉泰此刻還順路去跟當地的世家去明確了他們手上的土地數目。
因為哪怕是世家的土地也是需要收稅的,尤其到達千畝後,開始從原本每畝收取多少的稅賦變成了累進製的稅賦,從而被稱作是千田稅,這種稅賦肯定是受到世家抵製的。
但劉泰這次讓官員去跟他們簽訂契約,便要讓世家上報土地。
隻要接下來這世家一直做做詩書傳家的清白世家,那麽自己便是可以給他們上報土地大約五分之一的土地給與永久免稅的待遇,作為這次願意跟隨大軍征伐的嘉獎。
這些土地不允許交易買賣,隻允許傳家,作為你們幫助過大漢的證明。
所以,你報得越多,那麽在確定了你的土地之後,那麽你免稅的田就越多。
這些世家看著劉泰給出的選擇,此刻卻充滿了遲疑,既擔心自己報得多了怕以後想要賴田稅困難,但又怕自己報得少了,看著其他世家更得了便宜自己心痛。
這裏麵的變量,可真的是讓他們有種莫名的選擇困難,讓他們在選題中苦苦掙紮。
劉泰對於這些世家怎麽樣選擇倒也不怎麽關心。
雖然自己也想一杆子打死世家,但劉泰明白這種事情是不現實的。
畢竟世界的整體支柱依舊是世家,至少在沒有把整個華夏統一之前,想要進行社會改造,隻會激發這整個階級的對立。
到時候要麽這階級被自己徹底摧毀,要麽自己被這個階級摧毀。
對劉泰來說,自己若摧毀了這個階級怎麽治國,難道真的要依靠老兵嗎!?
別想了,至少等蒙學裏麵的學生成長到正常人至少需要十年的時間,而讓他們成為各個社會的支柱,更需要二十年。
在這個期間對世家該妥協妥協,該讓步讓步,真正等到世家不是唯一的選擇時才能行動。
自己到時候先用貪汙腐敗之類的理由先清掃他們的在官場上的保護傘,然後用專案組去專門調查他們的犯罪事實,再把當初拿出去的免費權利給一點點收迴來。
因為有了不同的階級來替代這些世家,自己才有對他們進行打擊的可能。
否則自己就算是打擊了他們,用得人還是他們這一個階級,換一下又有什麽意義。
而且真讓整個階級合起來反噬自己,說實話,劉泰也不覺得自己能扛住這種等級的反噬。
而對這些世家來說,他們非常樂意接受規則秩序,如果這秩序能賦予他們特權的話,他們就更樂意了。
說實話,對劉泰居然連他們世家的土地都收稅這種事這些世家也是非常討厭,甚至進行抵製的。
不過看看隔壁世家因支持王浚全家都沒了,劉泰現在給了自己一定數額的免稅田,好像也不是那麽不能接受了,畢竟所謂幸福本來就是統一階級比較來的。
而劉泰給了這些世家慢慢選擇的時間後,便開始處理百姓們的事情了。
對劉泰來說,劉泰並不是很想給百姓授田,因為曆史經驗告訴劉泰,百姓授田是保不住他們手中的田地的。
隻要授田,那百姓遲早會被世家豪族盯上然後吃幹淨。
所以,劉泰肯定不會直接給百姓分田,百姓想獲得土地就三種途徑:開墾,軍田和買賣。
百姓們如果主動去開墾田地,劉泰不但主動提供工具,甚至可以給他們免稅三年。
因為差不多從第四年開始土地成為熟田,也就能開始對這土地進行剝削了。
至於買賣,說實話跟絕大多數的百姓沒有什麽關係,畢竟百姓是沒有這個錢去買賣的。
但自己鼓勵買賣是因為隻要有買賣,那就必須去官府做公證與過戶的證明。
有了證明,官府想查稅就會變得簡單,所以劉泰不禁止土地買賣,哪怕會加速土地兼並。
這就好像是這個時代哪怕是私生子也有繼承權一樣。
國家不在乎這個私生子對於家庭的衝擊,但國家很重視人口對於國家發展的重要意義。
畢竟富貴人家多一個人口,就多一份消費,甚至在未來,還能多一個勞動力。
某種程度上來說,劉泰對土地買賣也是這個心態,想徹底的阻止土地兼並,劉泰表示自己真做不到。
那自己就選擇不強行壓製土地兼並,就確定了誰有土地就收誰的稅,誰的土地越多,那就用累進製的稅製去對付,有本質他把整個國家的田畝都給吞了啊!
但這樣的話,就必須要解決百姓的生存與發展的問題。
如果不給百姓土地,不給百姓生存的工作,那百姓就必然會出現暴動。
所以那些被劉泰死死抓在手中的國有土地,則劃分給集體農莊,讓百姓們去耕種。
而這些集體農莊,說實話算是這個時代的國營單位,裏麵有著各種商店,同時也有這教師醫生澡堂等各種各樣的生活配置,甚至隻要工作都會有工分,在這裏麵多勞多得。
當然,因為以農業為主的國營單位,所以在裏麵工作的人也不用怕被餓死。
但因為純粹靠著土地吃飯,想要拔升的多高也不現實,但總之,是能給底層百姓兜底的。
而隨著一道道的政令在劉泰的手中頒布,以最快的速度平息整個社會的騷亂。
但劉泰也知道這不過隻是稍稍的壓製住幽州內部問題,並不是自己對幽州的施政綱領。
所以,劉泰馬上下達命令,讓褚翜,曹嶷,羊曼……等人也來到幽州城來,對幽州的建設,自己需要跟著他們好好計較一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