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章 綁人
和離後,拐個郡王入贅 作者:喬翊家的鸚鵡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楚知府瞧得一呆,現在的年輕人行事都這麽勇的嗎?
還是他年紀大了,思維跟不上,落伍了?
“知府大人可是有什麽顧慮?”宜川見他滿臉驚愕,忍不住問了一句。
“倒也不是顧慮,周將軍是負責本城軍務的主事人,咱們若是無緣無故......”楚知府有些猶豫。
不是他膽子小,做事優柔寡斷。
實在是這個事有些犯忌。
大乾以武建國,對沒有接到命令,就擅自奪人兵權的事很敏感。
處罰也很重,一不小心,就會被打為謀反。
謀反啊,多可怕的罪名。
別的不說,天水還有位二十多年前因謀反被流放的郡王呢。
那位郡王被聖祖賜名戒妄!這是多大的羞辱啊。
人家還是聖祖的親弟,據說是其父以死相逼,才保下了一條命。
他們這些普通官員,一旦被扣上了謀反罪,隻怕幾族都要搭上去。
楚知府再勇,也不敢輕易幹有可能搭上幾族的事。
“大人可是擔心犯忌?”細心觀察的雲秋染適時接了一句。
楚知府......
他嘴上不知該如何接口,心裏卻忍不住吐槽,你可真敢說。
想起三年前入京麵聖時,聽人說起雲家大姑娘時的種種。
再想想兒子對她的評價,以及親眼看見她之後的感觸,心裏一時說不出是個什麽滋味。
“其實這事沒有大人想的那麽複雜,今上和太後都是聖明之人,不會隨便給人定莫須有的罪名。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迅速處理災情才是重中之重。
哪怕完事之後,周將軍跑到禦前告禦狀,我等也能為大人做證。
南沙縣的事撲朔迷離,具體發生了些什麽,咱沒有去查,暫不好下結論。
但有一點,這三十萬的災民,若不能及時分流出去,在有心人的引導下,一股腦湧進了裕州城,屆時事情就難辦了。”雲秋染道。
“父親,縣主和雲姑娘說得對,一旦幾十萬的災民一起湧到咱們裕州城,憑城裏這六千護城軍和幾百衙役能頂什麽用?
再說了,一旦那周將軍有什麽異心,煽動災民......”
楚林一急,也跟著叫了起來。
楚知府聽得打了個寒顫,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現在城外匯聚的災民已有三四萬。
他微閉了下眼睛,一咬牙,決定采納宜川縣主的建議:“罷了,就依你們說的辦。”
楚知府是個果斷的人,下了決定,就不會再瞻前顧後。
先和大家一起,仔細推敲了番該如何操作。
最後大家一致決定,今晚就去找周將軍。
理由很簡單,外麵匯聚了那麽多的災民,知府大人很生氣,趁夜上門找他理論。
宜川以宜主的身份同行,冬竹、林浩瀚和南熹,化裝成隨從,跟在他身後。
至於雲秋染,她功夫不行,身上既無爵位,又無功名,實在找不到同行的理由。
楚知府便讓她留在府裏,並告知,明天會有人來請教她關於種番薯的事。
次日一早,楚知府安排的人就來了。
此人姓丘,是個頗知農事的六品佐官,四十左右的年紀。
丘佐官皮膚黝黑,麵貌憨實,看上去不像官員,反倒像長期務農的老農。
雲秋染和他聊了幾句,發現他對各種農務了如指掌,確實是幹實事的人。
便不再廢話,將昨晚上已經放到水裏養起來的紅薯藤提了一捆出來。
解開,又讓人拿了一把剪刀,抽出一根,蹲下來,哢嚓,哢嚓。
幾剪刀將不能用的部分刷下來,其他合適栽種的藤剪成三寸多長一根的藤條。
剪了兩根長藤,雲秋染放下剪刀,拿起一根剪好的藤條,對丘佐官道:
“番薯對土質要求沒那麽嚴格,一般土地都可以種,唯獨不能澇,即不能選容易積水的地方。
不過栽種的時候必須是濕透的土壤,栽種之前,土地需要翻鬆,累起一排排的堤埂,堤埂的高度......
待土壤濕透之後,將這些藤條插下去,大約插下五分之三的深度。”
她邊說邊比劃著堤埂的高度和藤條插下去的深度。
我進城的時候,瞧外麵的土地很濕潤,應該是剛下過雨沒多久,有沒有現成翻好的地,有的話,可以招唿人邊築堤埂,邊插種。
哦,需要找幾個手腳靈活的人來剪藤。”
“此物栽種的行距和間距可有具體要求?”丘佐官聽完經過,開口問了一句。
適才雲秋染隻大概用手比劃了一下距離,沒有說具體的數據。
雲秋染目中露出讚賞,不愧是精於農事的人,開口就問出最關鍵的問題。
紅薯耐旱,也耐貧瘠,最重要的就是插種時留的間距和行距。
因為番薯根須廣闊,若是間距和行距太近,就容易相互擠死。
“插藤條的時候,株距控製在九寸左右,行距保持在二十寸左右即可。
一般情況,一畝地大約可以栽種2200-2800株紅薯條。
如果土地比較肥沃的話,可以把株距稍微變小一些。
一般的土地,一畝不要超過2500株。”雲秋染道。
“多謝,翻好的土地有,但是沒有築埂,藤條不多,為了避免浪費,本官先就去選兩塊地,著人築幾排埂出來,整理好了,先請姑娘過過目。
沒有問題,再剪藤插種。”丘佐官朝雲秋染拱了拱手。
話說知府大人剛開始讓他過來找雲秋染的時候,他心裏是頗有幾分不以為然的。
京城裏來的,貴人家的小娘子,哪裏懂得種地啊,還是一種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新作物。
真搞不懂向來英明的大人,為何會突然生出如此荒唐的想法。
結果與雲秋染一番交流下來,頓時打消了所有的輕視。
這姑娘的農耕知識遠在自己之上,很多見解都讓人耳目一新,能啟迪出許多新思路。
對有真本事的人,他一向敬重,也服氣。
加上雲秋染對番薯種植詳細周全的解說,讓他心裏莫明產生了一種錯覺,這姑娘以前種過番薯,或者說,至少見過別人種。
因為這麽個錯覺,讓他內心對番薯起了莫大的期待。
裕州不算窮,也不富,還有許多百姓掙紮在溫飽線上。
若番薯真有那麽高的產量,用途又那麽廣,對於裕州,乃至整個大乾的百姓而言,都是莫大的恩澤。
丘佐官離開之後,時間已經到了巳時末,楚知府也好,冬竹宜川他們也罷,一個迴來的都沒有。
不會出了什麽問題吧?雲秋染莫名焦躁起來。
還是他年紀大了,思維跟不上,落伍了?
“知府大人可是有什麽顧慮?”宜川見他滿臉驚愕,忍不住問了一句。
“倒也不是顧慮,周將軍是負責本城軍務的主事人,咱們若是無緣無故......”楚知府有些猶豫。
不是他膽子小,做事優柔寡斷。
實在是這個事有些犯忌。
大乾以武建國,對沒有接到命令,就擅自奪人兵權的事很敏感。
處罰也很重,一不小心,就會被打為謀反。
謀反啊,多可怕的罪名。
別的不說,天水還有位二十多年前因謀反被流放的郡王呢。
那位郡王被聖祖賜名戒妄!這是多大的羞辱啊。
人家還是聖祖的親弟,據說是其父以死相逼,才保下了一條命。
他們這些普通官員,一旦被扣上了謀反罪,隻怕幾族都要搭上去。
楚知府再勇,也不敢輕易幹有可能搭上幾族的事。
“大人可是擔心犯忌?”細心觀察的雲秋染適時接了一句。
楚知府......
他嘴上不知該如何接口,心裏卻忍不住吐槽,你可真敢說。
想起三年前入京麵聖時,聽人說起雲家大姑娘時的種種。
再想想兒子對她的評價,以及親眼看見她之後的感觸,心裏一時說不出是個什麽滋味。
“其實這事沒有大人想的那麽複雜,今上和太後都是聖明之人,不會隨便給人定莫須有的罪名。
就目前的情況來看,迅速處理災情才是重中之重。
哪怕完事之後,周將軍跑到禦前告禦狀,我等也能為大人做證。
南沙縣的事撲朔迷離,具體發生了些什麽,咱沒有去查,暫不好下結論。
但有一點,這三十萬的災民,若不能及時分流出去,在有心人的引導下,一股腦湧進了裕州城,屆時事情就難辦了。”雲秋染道。
“父親,縣主和雲姑娘說得對,一旦幾十萬的災民一起湧到咱們裕州城,憑城裏這六千護城軍和幾百衙役能頂什麽用?
再說了,一旦那周將軍有什麽異心,煽動災民......”
楚林一急,也跟著叫了起來。
楚知府聽得打了個寒顫,不是沒有這種可能,現在城外匯聚的災民已有三四萬。
他微閉了下眼睛,一咬牙,決定采納宜川縣主的建議:“罷了,就依你們說的辦。”
楚知府是個果斷的人,下了決定,就不會再瞻前顧後。
先和大家一起,仔細推敲了番該如何操作。
最後大家一致決定,今晚就去找周將軍。
理由很簡單,外麵匯聚了那麽多的災民,知府大人很生氣,趁夜上門找他理論。
宜川以宜主的身份同行,冬竹、林浩瀚和南熹,化裝成隨從,跟在他身後。
至於雲秋染,她功夫不行,身上既無爵位,又無功名,實在找不到同行的理由。
楚知府便讓她留在府裏,並告知,明天會有人來請教她關於種番薯的事。
次日一早,楚知府安排的人就來了。
此人姓丘,是個頗知農事的六品佐官,四十左右的年紀。
丘佐官皮膚黝黑,麵貌憨實,看上去不像官員,反倒像長期務農的老農。
雲秋染和他聊了幾句,發現他對各種農務了如指掌,確實是幹實事的人。
便不再廢話,將昨晚上已經放到水裏養起來的紅薯藤提了一捆出來。
解開,又讓人拿了一把剪刀,抽出一根,蹲下來,哢嚓,哢嚓。
幾剪刀將不能用的部分刷下來,其他合適栽種的藤剪成三寸多長一根的藤條。
剪了兩根長藤,雲秋染放下剪刀,拿起一根剪好的藤條,對丘佐官道:
“番薯對土質要求沒那麽嚴格,一般土地都可以種,唯獨不能澇,即不能選容易積水的地方。
不過栽種的時候必須是濕透的土壤,栽種之前,土地需要翻鬆,累起一排排的堤埂,堤埂的高度......
待土壤濕透之後,將這些藤條插下去,大約插下五分之三的深度。”
她邊說邊比劃著堤埂的高度和藤條插下去的深度。
我進城的時候,瞧外麵的土地很濕潤,應該是剛下過雨沒多久,有沒有現成翻好的地,有的話,可以招唿人邊築堤埂,邊插種。
哦,需要找幾個手腳靈活的人來剪藤。”
“此物栽種的行距和間距可有具體要求?”丘佐官聽完經過,開口問了一句。
適才雲秋染隻大概用手比劃了一下距離,沒有說具體的數據。
雲秋染目中露出讚賞,不愧是精於農事的人,開口就問出最關鍵的問題。
紅薯耐旱,也耐貧瘠,最重要的就是插種時留的間距和行距。
因為番薯根須廣闊,若是間距和行距太近,就容易相互擠死。
“插藤條的時候,株距控製在九寸左右,行距保持在二十寸左右即可。
一般情況,一畝地大約可以栽種2200-2800株紅薯條。
如果土地比較肥沃的話,可以把株距稍微變小一些。
一般的土地,一畝不要超過2500株。”雲秋染道。
“多謝,翻好的土地有,但是沒有築埂,藤條不多,為了避免浪費,本官先就去選兩塊地,著人築幾排埂出來,整理好了,先請姑娘過過目。
沒有問題,再剪藤插種。”丘佐官朝雲秋染拱了拱手。
話說知府大人剛開始讓他過來找雲秋染的時候,他心裏是頗有幾分不以為然的。
京城裏來的,貴人家的小娘子,哪裏懂得種地啊,還是一種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新作物。
真搞不懂向來英明的大人,為何會突然生出如此荒唐的想法。
結果與雲秋染一番交流下來,頓時打消了所有的輕視。
這姑娘的農耕知識遠在自己之上,很多見解都讓人耳目一新,能啟迪出許多新思路。
對有真本事的人,他一向敬重,也服氣。
加上雲秋染對番薯種植詳細周全的解說,讓他心裏莫明產生了一種錯覺,這姑娘以前種過番薯,或者說,至少見過別人種。
因為這麽個錯覺,讓他內心對番薯起了莫大的期待。
裕州不算窮,也不富,還有許多百姓掙紮在溫飽線上。
若番薯真有那麽高的產量,用途又那麽廣,對於裕州,乃至整個大乾的百姓而言,都是莫大的恩澤。
丘佐官離開之後,時間已經到了巳時末,楚知府也好,冬竹宜川他們也罷,一個迴來的都沒有。
不會出了什麽問題吧?雲秋染莫名焦躁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