織田家的繼承人風波解決,陳浩雲很自然的把目光看向周邊的三個鄉。
這三個鄉和青田鄉、河濱鄉一樣,都屬於同一個郡的轄區。
就是說這五個鄉就是這個郡的地盤。
陳浩雲很自然的把目光放在這三個鄉的上麵,目的就是為了一統這個郡,讓自己成為郡公。
當陳浩雲召集家臣們,表示出自己這個意圖時,所有家臣都興奮起來。
特別是那些帶兵的家臣,他們早就憋慌了。
之前還期待外敵和自己幹仗,結果一個個乖巧得很,根本不來討野火。
想要發起攻擊攻入對方領地,但卻因為陳浩雲沒有命令,隻好老實的守著邊疆,老實的練兵。
現在自家主公,終於決定對周邊三個鄉下手,一統郡裏,登位為郡公!
這種好事哪兒能夠遲疑的,領兵的家臣,直接就跳出來一個個拍胸口表示要當先鋒,表示自己麾下大好兒郎,早就迫不及待的為主公建立功勳!
等家臣們表演一番後,陳浩雲才開始分派任務。
在陳浩雲想來,依舊沒有四麵開花攻擊的那種意圖。
因為有一個鄉是被兩個鄉擋住的,意思河濱鄉這邊隻能同時攻打兩個鄉,同樣,除了這兩個鄉外,河濱鄉還毗鄰著一個外郡的鄉,剩下的青田鄉更是毗鄰著兩個外郡的鄉。
所以就必須留下充沛的防守力量。
陳浩雲不相信,當自己大軍齊出去攻打賀郡的兩個鄉,一副完全要徹底占領賀郡,成為賀郡郡公的時候。
郡守府的郡公,賀郡的其他三個鄉,以及和自己毗鄰的那三個鄉,就不會對此做出反應。
他們再怎麽不想和織田家開戰,在他們背後勢力,以及他們自身情況來看,都必然要出動兵力,攻擊自己,都不管能不能打贏,反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消除自己要成為郡公的野望。
所以在出兵之前,就必須留下充足的軍隊,牢牢守住關卡,把四個方麵的外郡敵兵給牢牢擋在領土之外。
這事說出來,領兵家臣全都成了鵪鶉。
畢竟誰都想帶著大軍橫衝直撞的攻城掠地,而不想守在邊境中,被動防守。
都不說功勳不功勳的事,單單這點隻能防守,不能去攻打別人的工作,就是超級不樂意幹。
但自家主上在上頭盯著呢!
於是領兵家臣就開始了賣隊友的表演,這個說誰誰是鐵壁,防守非常有一套,絕對不會讓敵人踏進領地一步!
那個說誰最會守城,可以憑借區區小土堡,就可以擋住千人部隊,把防守任務交給他,絕對可以讓領地牢固不可摧毀。
互相推舉著自己的同僚,把他們都給吹捧上天了。
被吹捧的人,一邊死命謙虛,一邊拚命的拉扯其他人下水。
看著帶兵係的家臣如此狀況,文政係的家臣一個個樂開懷。
隻是不知道怎麽的,帶兵係的家臣像是突然醒悟,自己應該扯更多人下水,於是織田忍體係的大佬們,就被這些將官第一個扯下水。
說忍者的厲害,說他們潛伏打探情報,騷擾敵軍,甚至刺殺敵軍將領都是非常的拿手。
有織田忍精銳幫忙,絕對可以輕鬆守住邊境的,邊境的將領隻需要守住防線就絕對不會敵軍入侵的。
所以邊境將領和兵力都不需要保留這麽多,用更多的將領和軍隊,隨著主公的命令去征討賀郡的那三個郡,才是他們為主公效力的更好選擇。
莫名下場的織田忍,反倒是當仁不讓的拍胸口,表示自己這些織田忍絕對會全力以赴,盡最大力量,在敵軍集結的時候就弄崩潰他們!絕對不會讓他們可以結隊來到織田領的邊境!
見到織田忍這麽輕易下場,帶兵將領忍不住眼珠子一轉,又拉扯文政係家臣。
說有這些築城高手的幫忙,有那些民政高手幫忙,絕對可以讓邊境城堡更加牢固,邊境的民眾,可以更加有序的撤離和幫忙防守。
文政係家臣一見有這樣的好事,當然也如同織田忍體係家臣一樣,直接拍胸口保證,這些都交給自己這些內政係的家臣好了,絕對辦得妥妥當當的。
不怪內政係家臣如此保證,織田家有錢有糧,而且和麾下領民關係好得超乎這個世界的想象。
可以說當前這個狀態,但凡織田家要做的事,領民都是全力支持的。
所以內政係的工作不知道多好做。
他們還以為自己這些內政係想要建立功勳,隻能等賀郡的其他三個鄉打下來之後才能大展身手。
結果現在卻突然發現,幫忙邊境防守的工作,自己這內政係居然可以摻和一手,居然還能夠從中撈取功勳?
這樣的大好事哪兒能夠放過啊!
陳浩雲很是淡然的看著自己這些家臣團在爭吵喧鬧。
他清晰的看出,現在自己麾下的家臣團,大致分成三個派係。
首先是以帶兵訓練駐守作戰為主的軍方係。
都是好勇鬥狠,恨不得一直帶兵打天下的家臣,人數最少,但卻全都是武力值和帶兵練兵能力最強的家臣。
嗯,他們的指揮作戰能力還停留在不超過百人的地步,超過兩百人就沒法做到如臂指使了。
不過也不需要擔心,隻要給他們機會嚐試,總是能把指揮能力給提升上去的。
從古至今,所有的名將都是這麽鍛煉出來的。
至於天才帥才?那不在考慮中,因為那是沒法培育出來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陳浩雲可不相信自己麾下家臣會出現這樣名傳千古的帥才,但培養將才卻沒問題,讓他們帶著兵多打仗多總結多學習就可以達成將才目標了。
隻要這樣的將才培養出來,陳浩雲就可以輕鬆了。
不用像現在,但凡萬人以上的大戰,就必須他親臨大軍。
都不說指揮,隻是他這個主公待在大軍中,大軍就會非常自然的順暢運轉。
但要是他不在大軍中,那這大軍肯定就會變成一個個千人隊各自作戰,甚至可能變成一個個百人隊的打浪戰。
這三個鄉和青田鄉、河濱鄉一樣,都屬於同一個郡的轄區。
就是說這五個鄉就是這個郡的地盤。
陳浩雲很自然的把目光放在這三個鄉的上麵,目的就是為了一統這個郡,讓自己成為郡公。
當陳浩雲召集家臣們,表示出自己這個意圖時,所有家臣都興奮起來。
特別是那些帶兵的家臣,他們早就憋慌了。
之前還期待外敵和自己幹仗,結果一個個乖巧得很,根本不來討野火。
想要發起攻擊攻入對方領地,但卻因為陳浩雲沒有命令,隻好老實的守著邊疆,老實的練兵。
現在自家主公,終於決定對周邊三個鄉下手,一統郡裏,登位為郡公!
這種好事哪兒能夠遲疑的,領兵的家臣,直接就跳出來一個個拍胸口表示要當先鋒,表示自己麾下大好兒郎,早就迫不及待的為主公建立功勳!
等家臣們表演一番後,陳浩雲才開始分派任務。
在陳浩雲想來,依舊沒有四麵開花攻擊的那種意圖。
因為有一個鄉是被兩個鄉擋住的,意思河濱鄉這邊隻能同時攻打兩個鄉,同樣,除了這兩個鄉外,河濱鄉還毗鄰著一個外郡的鄉,剩下的青田鄉更是毗鄰著兩個外郡的鄉。
所以就必須留下充沛的防守力量。
陳浩雲不相信,當自己大軍齊出去攻打賀郡的兩個鄉,一副完全要徹底占領賀郡,成為賀郡郡公的時候。
郡守府的郡公,賀郡的其他三個鄉,以及和自己毗鄰的那三個鄉,就不會對此做出反應。
他們再怎麽不想和織田家開戰,在他們背後勢力,以及他們自身情況來看,都必然要出動兵力,攻擊自己,都不管能不能打贏,反正通過這樣的方式,來消除自己要成為郡公的野望。
所以在出兵之前,就必須留下充足的軍隊,牢牢守住關卡,把四個方麵的外郡敵兵給牢牢擋在領土之外。
這事說出來,領兵家臣全都成了鵪鶉。
畢竟誰都想帶著大軍橫衝直撞的攻城掠地,而不想守在邊境中,被動防守。
都不說功勳不功勳的事,單單這點隻能防守,不能去攻打別人的工作,就是超級不樂意幹。
但自家主上在上頭盯著呢!
於是領兵家臣就開始了賣隊友的表演,這個說誰誰是鐵壁,防守非常有一套,絕對不會讓敵人踏進領地一步!
那個說誰最會守城,可以憑借區區小土堡,就可以擋住千人部隊,把防守任務交給他,絕對可以讓領地牢固不可摧毀。
互相推舉著自己的同僚,把他們都給吹捧上天了。
被吹捧的人,一邊死命謙虛,一邊拚命的拉扯其他人下水。
看著帶兵係的家臣如此狀況,文政係的家臣一個個樂開懷。
隻是不知道怎麽的,帶兵係的家臣像是突然醒悟,自己應該扯更多人下水,於是織田忍體係的大佬們,就被這些將官第一個扯下水。
說忍者的厲害,說他們潛伏打探情報,騷擾敵軍,甚至刺殺敵軍將領都是非常的拿手。
有織田忍精銳幫忙,絕對可以輕鬆守住邊境的,邊境的將領隻需要守住防線就絕對不會敵軍入侵的。
所以邊境將領和兵力都不需要保留這麽多,用更多的將領和軍隊,隨著主公的命令去征討賀郡的那三個郡,才是他們為主公效力的更好選擇。
莫名下場的織田忍,反倒是當仁不讓的拍胸口,表示自己這些織田忍絕對會全力以赴,盡最大力量,在敵軍集結的時候就弄崩潰他們!絕對不會讓他們可以結隊來到織田領的邊境!
見到織田忍這麽輕易下場,帶兵將領忍不住眼珠子一轉,又拉扯文政係家臣。
說有這些築城高手的幫忙,有那些民政高手幫忙,絕對可以讓邊境城堡更加牢固,邊境的民眾,可以更加有序的撤離和幫忙防守。
文政係家臣一見有這樣的好事,當然也如同織田忍體係家臣一樣,直接拍胸口保證,這些都交給自己這些內政係的家臣好了,絕對辦得妥妥當當的。
不怪內政係家臣如此保證,織田家有錢有糧,而且和麾下領民關係好得超乎這個世界的想象。
可以說當前這個狀態,但凡織田家要做的事,領民都是全力支持的。
所以內政係的工作不知道多好做。
他們還以為自己這些內政係想要建立功勳,隻能等賀郡的其他三個鄉打下來之後才能大展身手。
結果現在卻突然發現,幫忙邊境防守的工作,自己這內政係居然可以摻和一手,居然還能夠從中撈取功勳?
這樣的大好事哪兒能夠放過啊!
陳浩雲很是淡然的看著自己這些家臣團在爭吵喧鬧。
他清晰的看出,現在自己麾下的家臣團,大致分成三個派係。
首先是以帶兵訓練駐守作戰為主的軍方係。
都是好勇鬥狠,恨不得一直帶兵打天下的家臣,人數最少,但卻全都是武力值和帶兵練兵能力最強的家臣。
嗯,他們的指揮作戰能力還停留在不超過百人的地步,超過兩百人就沒法做到如臂指使了。
不過也不需要擔心,隻要給他們機會嚐試,總是能把指揮能力給提升上去的。
從古至今,所有的名將都是這麽鍛煉出來的。
至於天才帥才?那不在考慮中,因為那是沒法培育出來的,是可遇不可求的存在。
陳浩雲可不相信自己麾下家臣會出現這樣名傳千古的帥才,但培養將才卻沒問題,讓他們帶著兵多打仗多總結多學習就可以達成將才目標了。
隻要這樣的將才培養出來,陳浩雲就可以輕鬆了。
不用像現在,但凡萬人以上的大戰,就必須他親臨大軍。
都不說指揮,隻是他這個主公待在大軍中,大軍就會非常自然的順暢運轉。
但要是他不在大軍中,那這大軍肯定就會變成一個個千人隊各自作戰,甚至可能變成一個個百人隊的打浪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