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屋裏搜索了一圈,無名在屋外也巡視了一迴,沒能找到半個活口,二人對視一眼,迅速退出了莊子。
「沒找到能追擊的痕跡與方向,附近還有其他地方可以躲麽?」無名問道。
楚歸搖搖頭,「向西出城百裏內,就這一個。除非……他再躲迴城裏去。」
無名:「也不是不可能,這人倒也厲害,崑山五老手下接連逃了兩迴了。」
何止兩迴,他可是瘸著一條腿從南永一路逃迴來的,就是不知道這人到底怎麽撅了那國師的虎鬚,竟然不依不饒的,派人跨過國境追殺而來,完全就是不死不休的架勢了。
楚歸心裏琢磨一下,「走吧,迴城,天街北市。」
一個聚集點就這樣被鄰國滅了,柳營中人應該不會就此罷休,總堂口說不得有更多消息匯集,也說不定,生死關頭上,老煙再顧不上麵子不麵子的,會折迴去求援。
半個時辰後,兩人到了北市坊口上,還沒走近,便已察覺到了不妙。
有成隊的執金衛在街口把守,不允許隨意進入,旁邊能看見的幾家酒樓也都已關門閉戶,安靜的有些怕人。
楚歸臉色沉了沉,一個字沒說,開始從旁繞道,無名緊緊跟著,眼都不錯的死死盯著身前之人,生怕一個眨眼,這個身影就會突然消失了。
翻過幾座高牆,又從幾戶的屋頂飛過,已經能看見興隆米鋪的匾額,門前燈火通明,聚集了大堆的執金衛,間中簇擁著一架王輦。
蕭祈也在這裏。
他接到禦令迅速趕進宮後,蕭祉正在大發脾氣,原來不止是崑山派在上都肆無忌憚鬧騰的禍事,今日還有人當街行刺大理寺少卿,失手被擒後拷問出其身份背景,竟然也是柳營掛牌的殺手。
這一下,蕭祉對這個刺客組織的忍耐度頓時到了極限,以往在他眼皮底下做些陰私勾當,不涉及朝中,他隻當武林中狗咬狗當個笑話看看罷了,如今竟然敢公然行刺朝廷命官,還闖禍闖到了鄰國,勾得南永國教傾巢而來,視他這個皇帝如無物,實在是太過囂張了些。
南永那幫傢夥自然容不得他們繼續猖獗,可上都柳營這顆毒瘤也是不拔不快,皇命一下,國家機器瞬間開動,禁衛與執金衛同時領命出擊,柳營在京的三個堂口立刻便被連根拔起。
蕭祈作為執金衛統領,自然奔了總堂口的位置,此刻透過車窗低聲問道:「都辦妥了?」
熊梁:「是。掌事的,掌櫃的,還有下麵一眾相關人等均已捉拿,有幾個意圖反抗的散客也已伏誅。」
蕭祈:「這裏分三班留守,我們去其他兩個堂口再看一看。」
熊粱應「是」,略作交代後,列隊開拔,跟著王輦後向東園方向而去。
寅時末,針對柳營的掃蕩徹底結束,三個堂口加起來抓了近百號的人,上都府大牢內已是人滿為患,嘈雜不堪。
蕭祈匆匆趕迴王府時,天色已經微微發亮。
馬上就要開始早朝,他這個執金衛的統領,今日必然是要上朝奏對的,可他心裏又實在放不下,借著更衣的由頭竄了迴來。
可惜並未見到想見的那個人,也不知道他救人的進展如何,有沒有遇到什麽危險。
等了一小會兒,又仔細和趙成吩咐一遍,終於克製住內心的焦灼,蕭祈正了衣冠,擺出王爺架勢上了朝日殿。
還沒輪到他開始稟報昨夜的結果,南永使臣在殿外求見,率先發了難。
南永帝的一封駢文國書寫的義正辭嚴,兼且藻飾華麗,那使臣的嗓門奇大,讀起來也尤其的坦蕩激昂。
言下之意你我兩國邦交甚篤,為何無故刺殺朕的國師?他年事已高,受此驚嚇已臥病日久,其人在我朝擁躉無數,武林人士為替他報仇自發追擊一事,望大定皇帝不予追究,至於罪魁禍首,自然還需協助捉拿歸案雲雲。
信讀完了,文武百官連著皇帝陛下都有些沒臉,畢竟先挑事兒的是大定的人。
所謂國事無小事,別說這樣明目張膽去刺殺一國重臣,有時候就是邊境小民互相對罵幾句,說不得也能引起兩國的一場大戰。
蕭祉本來想讓蕭祈將昨夜的成果說上一說,可此時卻有些不樂意了,他本來是因為兩事並發,一氣之下才挑了柳營在上都的堂口,可如果現在說出來,倒像是因為害怕南永而迫不及待在討好。
看看下方的文武百官,卻沒幾個懂他現在的心情,還在一股腦的指責刺客的不是,眼看那使臣抿著嘴角,鼻孔都快要朝天了。
花名在外的安王開了口,一幅獵奇的八卦嘴臉:
「你確認是我大定的刺客,一個人從南永殺進殺出的?你們的國教崑山派不是總號稱陣法掌法無敵麽?也攔他不住?還有萬萬的南永猛士們都是擺設不成?竟讓這名字都沒聽過的傢夥逃了,還要千裏迢迢的追到上都來。
哦,其他的不說,既然來都來了,那麽多人還是沒抓住他麽?還需要向我皇兄求援才行?」
這昏頭昏腦的一頓調侃,聽上去怪沒禮貌的,可細細一咂摸,連蕭祉都忍不住挺直了背。
可不是麽,別管事兒是誰挑起的,你們傾盡南永之力卻對付不了一個大定刺客之流,還得以國書請求援助,這才是事實根本所在。
這麽一想,心氣猛然順了許多。
站在玉階下的南永使臣頭低了些,嘴也張了張,半晌沒能應對。
「沒找到能追擊的痕跡與方向,附近還有其他地方可以躲麽?」無名問道。
楚歸搖搖頭,「向西出城百裏內,就這一個。除非……他再躲迴城裏去。」
無名:「也不是不可能,這人倒也厲害,崑山五老手下接連逃了兩迴了。」
何止兩迴,他可是瘸著一條腿從南永一路逃迴來的,就是不知道這人到底怎麽撅了那國師的虎鬚,竟然不依不饒的,派人跨過國境追殺而來,完全就是不死不休的架勢了。
楚歸心裏琢磨一下,「走吧,迴城,天街北市。」
一個聚集點就這樣被鄰國滅了,柳營中人應該不會就此罷休,總堂口說不得有更多消息匯集,也說不定,生死關頭上,老煙再顧不上麵子不麵子的,會折迴去求援。
半個時辰後,兩人到了北市坊口上,還沒走近,便已察覺到了不妙。
有成隊的執金衛在街口把守,不允許隨意進入,旁邊能看見的幾家酒樓也都已關門閉戶,安靜的有些怕人。
楚歸臉色沉了沉,一個字沒說,開始從旁繞道,無名緊緊跟著,眼都不錯的死死盯著身前之人,生怕一個眨眼,這個身影就會突然消失了。
翻過幾座高牆,又從幾戶的屋頂飛過,已經能看見興隆米鋪的匾額,門前燈火通明,聚集了大堆的執金衛,間中簇擁著一架王輦。
蕭祈也在這裏。
他接到禦令迅速趕進宮後,蕭祉正在大發脾氣,原來不止是崑山派在上都肆無忌憚鬧騰的禍事,今日還有人當街行刺大理寺少卿,失手被擒後拷問出其身份背景,竟然也是柳營掛牌的殺手。
這一下,蕭祉對這個刺客組織的忍耐度頓時到了極限,以往在他眼皮底下做些陰私勾當,不涉及朝中,他隻當武林中狗咬狗當個笑話看看罷了,如今竟然敢公然行刺朝廷命官,還闖禍闖到了鄰國,勾得南永國教傾巢而來,視他這個皇帝如無物,實在是太過囂張了些。
南永那幫傢夥自然容不得他們繼續猖獗,可上都柳營這顆毒瘤也是不拔不快,皇命一下,國家機器瞬間開動,禁衛與執金衛同時領命出擊,柳營在京的三個堂口立刻便被連根拔起。
蕭祈作為執金衛統領,自然奔了總堂口的位置,此刻透過車窗低聲問道:「都辦妥了?」
熊梁:「是。掌事的,掌櫃的,還有下麵一眾相關人等均已捉拿,有幾個意圖反抗的散客也已伏誅。」
蕭祈:「這裏分三班留守,我們去其他兩個堂口再看一看。」
熊粱應「是」,略作交代後,列隊開拔,跟著王輦後向東園方向而去。
寅時末,針對柳營的掃蕩徹底結束,三個堂口加起來抓了近百號的人,上都府大牢內已是人滿為患,嘈雜不堪。
蕭祈匆匆趕迴王府時,天色已經微微發亮。
馬上就要開始早朝,他這個執金衛的統領,今日必然是要上朝奏對的,可他心裏又實在放不下,借著更衣的由頭竄了迴來。
可惜並未見到想見的那個人,也不知道他救人的進展如何,有沒有遇到什麽危險。
等了一小會兒,又仔細和趙成吩咐一遍,終於克製住內心的焦灼,蕭祈正了衣冠,擺出王爺架勢上了朝日殿。
還沒輪到他開始稟報昨夜的結果,南永使臣在殿外求見,率先發了難。
南永帝的一封駢文國書寫的義正辭嚴,兼且藻飾華麗,那使臣的嗓門奇大,讀起來也尤其的坦蕩激昂。
言下之意你我兩國邦交甚篤,為何無故刺殺朕的國師?他年事已高,受此驚嚇已臥病日久,其人在我朝擁躉無數,武林人士為替他報仇自發追擊一事,望大定皇帝不予追究,至於罪魁禍首,自然還需協助捉拿歸案雲雲。
信讀完了,文武百官連著皇帝陛下都有些沒臉,畢竟先挑事兒的是大定的人。
所謂國事無小事,別說這樣明目張膽去刺殺一國重臣,有時候就是邊境小民互相對罵幾句,說不得也能引起兩國的一場大戰。
蕭祉本來想讓蕭祈將昨夜的成果說上一說,可此時卻有些不樂意了,他本來是因為兩事並發,一氣之下才挑了柳營在上都的堂口,可如果現在說出來,倒像是因為害怕南永而迫不及待在討好。
看看下方的文武百官,卻沒幾個懂他現在的心情,還在一股腦的指責刺客的不是,眼看那使臣抿著嘴角,鼻孔都快要朝天了。
花名在外的安王開了口,一幅獵奇的八卦嘴臉:
「你確認是我大定的刺客,一個人從南永殺進殺出的?你們的國教崑山派不是總號稱陣法掌法無敵麽?也攔他不住?還有萬萬的南永猛士們都是擺設不成?竟讓這名字都沒聽過的傢夥逃了,還要千裏迢迢的追到上都來。
哦,其他的不說,既然來都來了,那麽多人還是沒抓住他麽?還需要向我皇兄求援才行?」
這昏頭昏腦的一頓調侃,聽上去怪沒禮貌的,可細細一咂摸,連蕭祉都忍不住挺直了背。
可不是麽,別管事兒是誰挑起的,你們傾盡南永之力卻對付不了一個大定刺客之流,還得以國書請求援助,這才是事實根本所在。
這麽一想,心氣猛然順了許多。
站在玉階下的南永使臣頭低了些,嘴也張了張,半晌沒能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