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章 奪嫡文瘋批太子受(45)
別撩了,次次公費撿老婆也很無助 作者:咕月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世界上當真有長得如此相似的兩個人嗎?
若不是他親眼所見恐怕也不會相信六皇子的話。
張驚鴻抱著自己也沒察覺到的期待在六皇子的安排下遠遠見了謝星沉一麵,不過多說隻是一個照麵。
張驚鴻就知道,六皇子說得是對的。
他心中萬般好的少年隻是太子殿下的替身。
皇家養替身的作用和死士差不多,隻是從未見過如此像的替身。
太子的用意已經清楚地擺在了明麵上。
太子還是那個暴戾乖張的太子,而他孩子氣幼稚的殿下卻不是他。
那一刻張驚鴻不知道怎麽描述自己的心情。
複雜萬千,想到了他的忠義,又想到了初見時少年迴眸望來的一幕。
他答應了六皇子輔佐他,隻有一個要求——不能傷害謝星沉。
六皇子聽了,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驚鴻喜歡那小子?”
平緩的心髒忽地加快跳動,像是隱秘晦澀的小心思在他自己不知情的狀態下被人扒開,張驚鴻難得狼狽地否認了。
怎麽可能呢,他隻不過是想救他於水火,隻是不忍心。
兩個男子...怎麽在一起?
張家不會同意的。
張驚鴻或許意識到了,但他更願意自己永遠也不知道這份心思。
他同六皇子做了一樁交易,他傾盡所有才能輔佐他登基,為了將忠義拋於腦後,行了無恥小人之事背叛了太子殿下。
六皇子保住謝星沉的性命,護他餘生安然無恙。
可祭壇上的事卻讓張驚鴻猛然驚醒,他被六皇子欺騙了。
謝星沉舍命救太子,那他們之間會是單純的敵對關係嗎?
造成如今的局麵也有他的一份,太子要迴宮了,他呢?他會跟著一起迴來嗎?
張驚鴻望著繁星悵然若失,忽地身後停下一人,他餘光瞥見一抹紅裙,心下一驚忙迴身行禮。
“見過皇後娘娘。”
“張大人不必多禮。”元瓊看著麵前的男子,嘴角輕笑,“本宮有話直說,大人可願幫本宮?”
張驚鴻一愣,“敢問娘娘,何事需要張某相助。”
“事關謝星沉。”元瓊定定望著他,“本宮知道張大人心中真正的明主是他,現在璟帝登基,太子就是他的心腹大患。”
“大人真的覺得他會留下謝星沉嗎?”
張驚鴻聞言看向這位已是後宮之主的皇後娘娘,她麵容姣好,柳葉眉彎彎,朱唇嬌豔,一舉一動間皆帶了皇後的風範。
張驚鴻卻是一驚,沒想到能在她嘴裏聽到謝星沉的名字,隨即想到元家與太子的關係,這麽想來也合理。
“娘娘的意思是元家的意思嗎?”
“不,”元瓊否認,“是本宮一人的意思。”
“張大人,本宮知道你心有顧忌,身後還有張家要保,本宮卻是無畏。”
嫁給六皇子,元瓊無法拒絕,對所有人來說她隻要遵循既定的軌跡就好。
無人過問她的意見,也無需得到她的願意與否。
元瓊不是不失望的,但她還是嫁了,她意識到或許對她來說成為皇後不是一件壞事。
也是在六皇子與父親的一次交談中元瓊知道了太子替身之事。
在外麵她隻是個連出門都要爹娘首肯的閨閣小姐,可在宮裏她可以是皇後娘娘。
元瓊不信謝星沉會死,她在等機會,同時利用身份暗地裏為元策行方便讓他去找人。
“本宮的事就算敗露也不過一死,為了元家的人脈,璟帝不會動他。”
元瓊:“本宮隻希望張大人能在必要時刻透露一點消息。”
張驚鴻猶豫,他的父親一直教導他不可背主,為了謝星沉他已經違背了一次。
那時他還有理由說服自己,太子不仁,如此對待無辜之人,實在不是明主。
那現在呢?
張驚鴻猶豫了。
正當猶豫不決之時,宮宴急急忙忙闖進來一個小太監,神色慌張,引得眾人爭相看去。
大好的日子被擾亂,璟帝皺起眉,麵色冷下,還沒開口小太監便慌張地嚷嚷起來。
“陛下,陛下,永安王反了!”
“你說什麽?!”
璟帝失態地站起來。
——
永春二十三年末,北魏易主,六皇子登基遂稱璟帝,同年太子魏元臻造反。
北魏局勢迎來混亂期。
璟帝昭告天下永安王謀反,朝中大將請命圍剿叛黨。
一月後,金潼關淪陷。
璟帝怒極,派鎮北王出山,戰況膠灼,北魏動蕩、百姓不安。
鎮北王越戰越弱,形勢大為糟糕,皇宮已經烏雲當頂,再不複此前熱鬧。
乾心殿已經傳出三日掌燈無眠的消息。
彼時謝星沉一行人正在剛離定京不遠的隴西城外紮營。
璟帝玩陰謀,先行一步登基又如何,魏元臻便造反同樣打他個措手不及。
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馬車直接往返殺了個楊柳州知府猝不及防。
派兵守住楊柳州後立即去往金潼關,這速度太快,璟帝還沒反應過來,最為富饒的楊柳州就易主了。
魏元臻私底下養兵無數,個個都是精銳堪比軍隊,朝中連連捷敗。
元策也在元瓊的暗地幫助下進入了朝中官居要職,在這次的隴西一戰中身居重要職位。
然而誰都想不到這是個間諜,他和魏元臻裏應外合之下將北魏軍賣了個徹底。
最後一次更是當場叛變帶著一小支北魏軍反打鎮北王,讓其身受兩刀。
眼見隴西就要被拿下,下一關就是定京大本營了。
璟帝肉眼可見地焦躁下去,脾氣越發大,稍有不順心地就發脾氣。
張驚鴻多次提醒安撫都被不耐煩地打斷,輕則閉門反省,重則掉官職。
陛下跟前的紅臣都這樣,其他人更是不敢出頭提建議。
張驚鴻身心疲憊,不知道如何挽迴現在的局麵,他掉了官職被璟帝關在家中反省,父親對他近來的遭遇頗有微詞,張驚鴻沉默不語。
璟帝是他的君,是他的主。
無論以前如何,張驚鴻都克製禮教再不讓自己有多餘想法。
他身上擔著張家的榮辱,不隻是他一人,張驚鴻得為張家負責。
人活在世上一遭也不是什麽事都能隨心所欲,這一點,他想他還是很羨慕太子殿下的。
張驚鴻沉寂了許久又與張父商討起了隴西一戰,為璟帝出謀劃策。
若不是他親眼所見恐怕也不會相信六皇子的話。
張驚鴻抱著自己也沒察覺到的期待在六皇子的安排下遠遠見了謝星沉一麵,不過多說隻是一個照麵。
張驚鴻就知道,六皇子說得是對的。
他心中萬般好的少年隻是太子殿下的替身。
皇家養替身的作用和死士差不多,隻是從未見過如此像的替身。
太子的用意已經清楚地擺在了明麵上。
太子還是那個暴戾乖張的太子,而他孩子氣幼稚的殿下卻不是他。
那一刻張驚鴻不知道怎麽描述自己的心情。
複雜萬千,想到了他的忠義,又想到了初見時少年迴眸望來的一幕。
他答應了六皇子輔佐他,隻有一個要求——不能傷害謝星沉。
六皇子聽了,意味深長地看了他一眼,“驚鴻喜歡那小子?”
平緩的心髒忽地加快跳動,像是隱秘晦澀的小心思在他自己不知情的狀態下被人扒開,張驚鴻難得狼狽地否認了。
怎麽可能呢,他隻不過是想救他於水火,隻是不忍心。
兩個男子...怎麽在一起?
張家不會同意的。
張驚鴻或許意識到了,但他更願意自己永遠也不知道這份心思。
他同六皇子做了一樁交易,他傾盡所有才能輔佐他登基,為了將忠義拋於腦後,行了無恥小人之事背叛了太子殿下。
六皇子保住謝星沉的性命,護他餘生安然無恙。
可祭壇上的事卻讓張驚鴻猛然驚醒,他被六皇子欺騙了。
謝星沉舍命救太子,那他們之間會是單純的敵對關係嗎?
造成如今的局麵也有他的一份,太子要迴宮了,他呢?他會跟著一起迴來嗎?
張驚鴻望著繁星悵然若失,忽地身後停下一人,他餘光瞥見一抹紅裙,心下一驚忙迴身行禮。
“見過皇後娘娘。”
“張大人不必多禮。”元瓊看著麵前的男子,嘴角輕笑,“本宮有話直說,大人可願幫本宮?”
張驚鴻一愣,“敢問娘娘,何事需要張某相助。”
“事關謝星沉。”元瓊定定望著他,“本宮知道張大人心中真正的明主是他,現在璟帝登基,太子就是他的心腹大患。”
“大人真的覺得他會留下謝星沉嗎?”
張驚鴻聞言看向這位已是後宮之主的皇後娘娘,她麵容姣好,柳葉眉彎彎,朱唇嬌豔,一舉一動間皆帶了皇後的風範。
張驚鴻卻是一驚,沒想到能在她嘴裏聽到謝星沉的名字,隨即想到元家與太子的關係,這麽想來也合理。
“娘娘的意思是元家的意思嗎?”
“不,”元瓊否認,“是本宮一人的意思。”
“張大人,本宮知道你心有顧忌,身後還有張家要保,本宮卻是無畏。”
嫁給六皇子,元瓊無法拒絕,對所有人來說她隻要遵循既定的軌跡就好。
無人過問她的意見,也無需得到她的願意與否。
元瓊不是不失望的,但她還是嫁了,她意識到或許對她來說成為皇後不是一件壞事。
也是在六皇子與父親的一次交談中元瓊知道了太子替身之事。
在外麵她隻是個連出門都要爹娘首肯的閨閣小姐,可在宮裏她可以是皇後娘娘。
元瓊不信謝星沉會死,她在等機會,同時利用身份暗地裏為元策行方便讓他去找人。
“本宮的事就算敗露也不過一死,為了元家的人脈,璟帝不會動他。”
元瓊:“本宮隻希望張大人能在必要時刻透露一點消息。”
張驚鴻猶豫,他的父親一直教導他不可背主,為了謝星沉他已經違背了一次。
那時他還有理由說服自己,太子不仁,如此對待無辜之人,實在不是明主。
那現在呢?
張驚鴻猶豫了。
正當猶豫不決之時,宮宴急急忙忙闖進來一個小太監,神色慌張,引得眾人爭相看去。
大好的日子被擾亂,璟帝皺起眉,麵色冷下,還沒開口小太監便慌張地嚷嚷起來。
“陛下,陛下,永安王反了!”
“你說什麽?!”
璟帝失態地站起來。
——
永春二十三年末,北魏易主,六皇子登基遂稱璟帝,同年太子魏元臻造反。
北魏局勢迎來混亂期。
璟帝昭告天下永安王謀反,朝中大將請命圍剿叛黨。
一月後,金潼關淪陷。
璟帝怒極,派鎮北王出山,戰況膠灼,北魏動蕩、百姓不安。
鎮北王越戰越弱,形勢大為糟糕,皇宮已經烏雲當頂,再不複此前熱鬧。
乾心殿已經傳出三日掌燈無眠的消息。
彼時謝星沉一行人正在剛離定京不遠的隴西城外紮營。
璟帝玩陰謀,先行一步登基又如何,魏元臻便造反同樣打他個措手不及。
在所有人都沒反應過來的情況下,馬車直接往返殺了個楊柳州知府猝不及防。
派兵守住楊柳州後立即去往金潼關,這速度太快,璟帝還沒反應過來,最為富饒的楊柳州就易主了。
魏元臻私底下養兵無數,個個都是精銳堪比軍隊,朝中連連捷敗。
元策也在元瓊的暗地幫助下進入了朝中官居要職,在這次的隴西一戰中身居重要職位。
然而誰都想不到這是個間諜,他和魏元臻裏應外合之下將北魏軍賣了個徹底。
最後一次更是當場叛變帶著一小支北魏軍反打鎮北王,讓其身受兩刀。
眼見隴西就要被拿下,下一關就是定京大本營了。
璟帝肉眼可見地焦躁下去,脾氣越發大,稍有不順心地就發脾氣。
張驚鴻多次提醒安撫都被不耐煩地打斷,輕則閉門反省,重則掉官職。
陛下跟前的紅臣都這樣,其他人更是不敢出頭提建議。
張驚鴻身心疲憊,不知道如何挽迴現在的局麵,他掉了官職被璟帝關在家中反省,父親對他近來的遭遇頗有微詞,張驚鴻沉默不語。
璟帝是他的君,是他的主。
無論以前如何,張驚鴻都克製禮教再不讓自己有多餘想法。
他身上擔著張家的榮辱,不隻是他一人,張驚鴻得為張家負責。
人活在世上一遭也不是什麽事都能隨心所欲,這一點,他想他還是很羨慕太子殿下的。
張驚鴻沉寂了許久又與張父商討起了隴西一戰,為璟帝出謀劃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