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家也是經營製瓷產業,辰軒雖未像兄長一般接掌家業,從小亦是耳濡目染。朝廷每三年會派遣京官到各地官窯廠巡視一次,遴選出優質的瓷器向皇家進獻,期間也會考察官窯廠的情況,淘汰一些已沒有資格繼續運營的官窯廠,或選拔一些優秀的民窯廠燒製禦用瓷器。而今年正是三年之期。
按照水竹村乃至整個青釉鎮的情況,這裏開采過度,造成山體塌陷,人員傷亡,甚至出現侵占農田屋舍的情況,這是朝廷法度中不允許的。
辰軒上次出行在外的時候,就聽說巡查窯廠的京官已到了覃州,青釉鎮為百年製瓷名鎮,離覃州不遠,沒理由略過這裏,那麽算來,應該就是近期了。
阿薇是頭一次聽說這樣的規矩,「你是說,青釉鎮這裏的官窯廠早該不複存在?這麽說,我倒想起來,確實有外麵的官來過青釉鎮的,那時候我們這些小商販都不能隨意在街上擺攤,說是怕不小心衝撞了京城來的貴人。可是,官窯廠不是一直存在嗎?」
「這說明,從前官窯廠的督窯官和來巡查的京官或許勾結了起來,京官沒把青釉鎮的開采情況如實報上去,督窯官就可以繼續在這裏牟利。」辰軒話鋒一轉,又道,「可是,我聽說這次來的京官與從前那些不同,如果有人如實向他匯報了情況,整個青釉鎮的命道都會不一樣。」
「真的嗎?」阿薇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你在京城待過,你見過這位馬上要來巡視的京官?」
辰軒遺憾地否認,「我未曾見過。不過,這位大人是朝廷的三品大員,任漕運總督,素來公正清廉,若是他能到此地巡查,想必不會為區區小利所誘。」也正因為這位大人從不耽於享樂,所以他在京城為達官貴人門修補古董時,還未能有幸見到他。
她不清楚那是什麽大官,不過辰軒說得這麽有把握,相信這位一定是個能辦事的好官。
「你說讓俞柏彥打聽,就是打聽這個大官嗎?」她問。
「不錯。」辰軒看著她的眼睛道,「俞柏彥人在覃州,消息更為暢通,我明日便上山一趟,用信鴿給他送封信。知道郎大人何時來,我們才能著手下一步。」
第二日,辰軒一早迴了大瓷山,除了給俞柏彥寄信,還收拾了一些換洗衣服和日用,小謹迴私塾後,他們二人若再迴大瓷山,家裏就隻剩下精神不濟的喬老頭一個,於是辰軒打算和阿薇在喬家暫住,以免喬老頭獨處時有個什麽意外。
水竹村村民們漸漸接受了現實,此後陸續有收拾家裏細軟的,有不時去大柳林踩點的,再是愁眉不展,日子總歸要過下去。
官窯廠的差役這日又來了一次,村民們已禁不住嚇了,可這次差役們沒有催促他們,反而讓他們先暫停手上的動作,這幾日有另外的事情讓他們做。之後,每家每戶都得了一包種子,差役們讓他們把這些種子撒到山坡上泥土曝露的地方,還要負責澆水。
喬家自然也得了這麽一包種子,阿薇打開看時,認出這是一種叫做「見水生」的草籽,隻要溫度濕度適宜,播種後至多半月就可以長出茂盛的一片。
辰軒了然,此舉目的再明白不過,是為了掩蓋山體被過度開采的痕跡。這些提前打點,應該是許頌功和鎮上官員聯手準備,連自己都知道郎大人要來巡查,這裏的官員肯定早早就收到風聲。
五日後夕陽晚照之時,喬家的大門被敲響了,辰軒仿佛心有感應,當先去開了門。
俞柏彥一身風塵仆仆,卻抱著胳膊好整以暇地看著辰軒,「大鳥兒,你可怎麽謝我?得讓嫂子給我做一桌子好吃的才行!」
阿薇聽到熟悉的稱唿,從廚房走了過來,招唿俞柏彥進門,笑道:「還沒吃吧?想吃飯還是湯麵,我給你做。」
俞柏彥也不客氣,坐到院中的飯桌前,摸著肚子道:「嫂子,趕了兩天路,餓得緊,吃啥都行,就是……量得足點兒。」他嘿嘿的笑了起來。
阿薇應了一聲,往廚房裏去了。
辰軒關好門,坐到俞柏彥旁邊,肅然道:「別光顧著吃,快說說情況!」
「我都快餓扁了!」俞柏彥一陣委屈,「得了得了,就知道好事兒你也想不到我。我一路上打聽了,朗廷離開覃州,已經往青釉鎮的方向來了。我路過紅瓦鎮的時候,看到驛站打理得幹幹淨淨,增加了不少人手,還有人接連推車送菜過去,連馬匹的糧草都備得十足,應該就是為了迎接郎大人。」
「這麽推算,至多五日,郎大人就到得青釉鎮了?」辰軒實在想不到事情會這般緊急,這幾日他也曾想出去打探,但鎮外的通路上竟布滿了官兵,嚴格排查進出鎮的人,一定是許頌功怕有百姓去鬧事,可見他做好了一切可以做的防備。
「不錯,你有什麽打算?」俞柏彥隨口一問,眼睛望著廚房,對於辰軒要說什麽,早已心不在焉了。
辰軒知道他的餓鬼心思,沒再多問,獨自思忖。五日的時間,還真是迫切。
不過一會兒,阿薇端了一碗麵疙瘩上來,俞柏彥看著裏麵紅紅綠綠,湯汁油亮,不由食指大動,唿嚕唿嚕吃了起來,見他一副餓死鬼投胎的模樣,辰軒搖了搖頭。
不過半刻鍾,俞柏彥擱下了空碗,抹了把嘴,滿足地拍了拍肚子。
「吃好了?」辰軒道,「待會兒隨我一起商量正事。」
還沒等俞柏彥答應,辰軒已轉身到喬老頭房前敲門了。
為了讓喬老頭心情好些,這幾日辰軒已把京官巡查的事情略略與他說過,隻說這或許是個契機,並不敢肯定,喬老頭知道幹係重大,也未與其他人說過,但心中確實隱隱有了期盼,不若之前頹喪,現在聽辰軒說請他與村長王伯家知會一聲,再讓村長召集村裏能主事的人共去商量,知道必是事情有眉目了,心下一熱,趕忙披了衣服出去。
等到眾人聚集在王伯家,已是月明星稀之時。來者共有十數人,除了上次在喬家見過麵的幾位老者,還添了村中一些壯實的小夥子,做買賣的小戶,均是在這次征地中受損最重,最義憤填膺之輩。
阿薇跟著辰軒、喬老頭一起去了,俞柏彥作為打探消息者也被辰軒拉去了,王伯受傷未愈,聽喬老頭剛才說或許有辦法不遷走,趕忙讓自己兩個兒子去召集人了,這會兒躺在躺椅上,身子仍舊委頓,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王伯家的院子很大,每個人都得了一張椅子坐下,辰軒、俞柏彥被圍到了中間位置,俞柏彥有些不習慣,覺得眼下的人個個緊張兮兮又目光熱切,氛圍怪怪的,但在這種陌生氛圍下,他仍舊不能輸陣,刻意坐正了身子。
辰軒將朗廷來巡查的事情講了,每個人臉上的神情頓時如同末路人看到了久違的希望,村長王伯掙紮著坐起來,立即被家人扶住了,他幹澀的老眼裏忽而有些濕潤,顫著聲兒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向這位郎大人告發官窯廠多年來的惡行,這樣官窯廠就會被撤銷,我們就不用再遷走?」
按照水竹村乃至整個青釉鎮的情況,這裏開采過度,造成山體塌陷,人員傷亡,甚至出現侵占農田屋舍的情況,這是朝廷法度中不允許的。
辰軒上次出行在外的時候,就聽說巡查窯廠的京官已到了覃州,青釉鎮為百年製瓷名鎮,離覃州不遠,沒理由略過這裏,那麽算來,應該就是近期了。
阿薇是頭一次聽說這樣的規矩,「你是說,青釉鎮這裏的官窯廠早該不複存在?這麽說,我倒想起來,確實有外麵的官來過青釉鎮的,那時候我們這些小商販都不能隨意在街上擺攤,說是怕不小心衝撞了京城來的貴人。可是,官窯廠不是一直存在嗎?」
「這說明,從前官窯廠的督窯官和來巡查的京官或許勾結了起來,京官沒把青釉鎮的開采情況如實報上去,督窯官就可以繼續在這裏牟利。」辰軒話鋒一轉,又道,「可是,我聽說這次來的京官與從前那些不同,如果有人如實向他匯報了情況,整個青釉鎮的命道都會不一樣。」
「真的嗎?」阿薇仿佛看到了一絲希望,「你在京城待過,你見過這位馬上要來巡視的京官?」
辰軒遺憾地否認,「我未曾見過。不過,這位大人是朝廷的三品大員,任漕運總督,素來公正清廉,若是他能到此地巡查,想必不會為區區小利所誘。」也正因為這位大人從不耽於享樂,所以他在京城為達官貴人門修補古董時,還未能有幸見到他。
她不清楚那是什麽大官,不過辰軒說得這麽有把握,相信這位一定是個能辦事的好官。
「你說讓俞柏彥打聽,就是打聽這個大官嗎?」她問。
「不錯。」辰軒看著她的眼睛道,「俞柏彥人在覃州,消息更為暢通,我明日便上山一趟,用信鴿給他送封信。知道郎大人何時來,我們才能著手下一步。」
第二日,辰軒一早迴了大瓷山,除了給俞柏彥寄信,還收拾了一些換洗衣服和日用,小謹迴私塾後,他們二人若再迴大瓷山,家裏就隻剩下精神不濟的喬老頭一個,於是辰軒打算和阿薇在喬家暫住,以免喬老頭獨處時有個什麽意外。
水竹村村民們漸漸接受了現實,此後陸續有收拾家裏細軟的,有不時去大柳林踩點的,再是愁眉不展,日子總歸要過下去。
官窯廠的差役這日又來了一次,村民們已禁不住嚇了,可這次差役們沒有催促他們,反而讓他們先暫停手上的動作,這幾日有另外的事情讓他們做。之後,每家每戶都得了一包種子,差役們讓他們把這些種子撒到山坡上泥土曝露的地方,還要負責澆水。
喬家自然也得了這麽一包種子,阿薇打開看時,認出這是一種叫做「見水生」的草籽,隻要溫度濕度適宜,播種後至多半月就可以長出茂盛的一片。
辰軒了然,此舉目的再明白不過,是為了掩蓋山體被過度開采的痕跡。這些提前打點,應該是許頌功和鎮上官員聯手準備,連自己都知道郎大人要來巡查,這裏的官員肯定早早就收到風聲。
五日後夕陽晚照之時,喬家的大門被敲響了,辰軒仿佛心有感應,當先去開了門。
俞柏彥一身風塵仆仆,卻抱著胳膊好整以暇地看著辰軒,「大鳥兒,你可怎麽謝我?得讓嫂子給我做一桌子好吃的才行!」
阿薇聽到熟悉的稱唿,從廚房走了過來,招唿俞柏彥進門,笑道:「還沒吃吧?想吃飯還是湯麵,我給你做。」
俞柏彥也不客氣,坐到院中的飯桌前,摸著肚子道:「嫂子,趕了兩天路,餓得緊,吃啥都行,就是……量得足點兒。」他嘿嘿的笑了起來。
阿薇應了一聲,往廚房裏去了。
辰軒關好門,坐到俞柏彥旁邊,肅然道:「別光顧著吃,快說說情況!」
「我都快餓扁了!」俞柏彥一陣委屈,「得了得了,就知道好事兒你也想不到我。我一路上打聽了,朗廷離開覃州,已經往青釉鎮的方向來了。我路過紅瓦鎮的時候,看到驛站打理得幹幹淨淨,增加了不少人手,還有人接連推車送菜過去,連馬匹的糧草都備得十足,應該就是為了迎接郎大人。」
「這麽推算,至多五日,郎大人就到得青釉鎮了?」辰軒實在想不到事情會這般緊急,這幾日他也曾想出去打探,但鎮外的通路上竟布滿了官兵,嚴格排查進出鎮的人,一定是許頌功怕有百姓去鬧事,可見他做好了一切可以做的防備。
「不錯,你有什麽打算?」俞柏彥隨口一問,眼睛望著廚房,對於辰軒要說什麽,早已心不在焉了。
辰軒知道他的餓鬼心思,沒再多問,獨自思忖。五日的時間,還真是迫切。
不過一會兒,阿薇端了一碗麵疙瘩上來,俞柏彥看著裏麵紅紅綠綠,湯汁油亮,不由食指大動,唿嚕唿嚕吃了起來,見他一副餓死鬼投胎的模樣,辰軒搖了搖頭。
不過半刻鍾,俞柏彥擱下了空碗,抹了把嘴,滿足地拍了拍肚子。
「吃好了?」辰軒道,「待會兒隨我一起商量正事。」
還沒等俞柏彥答應,辰軒已轉身到喬老頭房前敲門了。
為了讓喬老頭心情好些,這幾日辰軒已把京官巡查的事情略略與他說過,隻說這或許是個契機,並不敢肯定,喬老頭知道幹係重大,也未與其他人說過,但心中確實隱隱有了期盼,不若之前頹喪,現在聽辰軒說請他與村長王伯家知會一聲,再讓村長召集村裏能主事的人共去商量,知道必是事情有眉目了,心下一熱,趕忙披了衣服出去。
等到眾人聚集在王伯家,已是月明星稀之時。來者共有十數人,除了上次在喬家見過麵的幾位老者,還添了村中一些壯實的小夥子,做買賣的小戶,均是在這次征地中受損最重,最義憤填膺之輩。
阿薇跟著辰軒、喬老頭一起去了,俞柏彥作為打探消息者也被辰軒拉去了,王伯受傷未愈,聽喬老頭剛才說或許有辦法不遷走,趕忙讓自己兩個兒子去召集人了,這會兒躺在躺椅上,身子仍舊委頓,卻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王伯家的院子很大,每個人都得了一張椅子坐下,辰軒、俞柏彥被圍到了中間位置,俞柏彥有些不習慣,覺得眼下的人個個緊張兮兮又目光熱切,氛圍怪怪的,但在這種陌生氛圍下,他仍舊不能輸陣,刻意坐正了身子。
辰軒將朗廷來巡查的事情講了,每個人臉上的神情頓時如同末路人看到了久違的希望,村長王伯掙紮著坐起來,立即被家人扶住了,他幹澀的老眼裏忽而有些濕潤,顫著聲兒道:「你的意思是說,我們可以向這位郎大人告發官窯廠多年來的惡行,這樣官窯廠就會被撤銷,我們就不用再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