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烏桓城內與這些接受冊封的屬國首領會麵的辛屈,也很快拿到了南方送來的最新消息,還有關於兩個公子求見的想法。


    算算時間,現在確實是一個危險節點。


    “最近可有鎮西將軍的奏疏?”


    “迴北伯,隻有鎮西將軍送來的兩萬三千七百人口的表奏,以及鎮西參軍送來的功爵稽勳考。”


    參軍,類似於書記官,專門負責軍隊上報功勳前的稽勳工作。


    將軍府內,有參軍五人。


    其中一個是由鎮西將軍舉薦,兩個由將軍府麾下士官借調擔任,兩個由中樞直接委派。


    因此也分為權參軍事、行參軍事、知參軍事。


    分別對應將軍、地方、中樞三個派係。


    所以,一個霸府的建構,也隨著時間推移,各方力量博弈妥協,最終形成了現在的格局。


    老實說,鎮西將軍府好歹算是戴冰甲一手拉起來的,如此他也隻能掌握五分之三的權事,另外兩個知參軍事,全然是中央的人。


    並且因為辛屈的操作,各地的糧倉保存的糧食數量有限。


    想要發動叛亂的可能性,都被一定程度的壓製。


    哪怕鎮西將軍戴冰甲,帶著主力遠在上黨盆地內,辛屈也不擔心他們會造反。


    畢竟他們的家人、家產都在大同城內,不到萬不得已,誰想放棄家人呢?


    有家有室有財產的,讓他們放棄現在創造的一切去當流民,傻子才會這麽做。


    如此,辛屈點了點頭,沒有戴冰甲的直接奏疏,就意味著上黨盆地的戰鬥,應該很順遂。


    就是人口有點少了。


    “隻有兩萬多人嗎?沒有命人去采購嗎?”


    “迴北伯,土方諸部份得戰利品之後,基本上都將人口遷往他們的地盤,太過分散。以至於現在的奴隸貿易,並沒有太多的起色。


    更重要的還是簡狄氏他們太熟悉盆地了,真要跑,咱們也攔不住。


    但凡出了太行山,就要直麵大邑商了。


    別說是咱們了,就是土方,也不敢現在招惹對方。”


    “嗯……”辛屈思考了一二,東麵的信息收集得不錯,西邊的情況……


    “派人去一趟大同,讓癸雪生與兩個召氏公子準備一下,孤準備帶烏桓屬國三十六部,走鬼方,西征北狄。”


    辛屈說完,看向下邊表情變化,甚至可以說露出興奮眼神的烏桓諸部首領說:“北狄與諸部之間爭奪草場,甚至還有更北方的色目人攪擾。


    如今你們既然從屬燕國,自然不能讓他們繼續擴張勢力。這一次繼續向西,一路打到兜鍪大山阿爾泰山脈,將他們全部掃掉。


    至於人在哪裏,我想你們比我清楚。”


    “北伯放心!我就是從兜鍪大山來的!他們藏在哪裏,我一清二楚!”


    有一個穿著狼皮的青年站起來,單手扶胸,麵露篤定與陰鷙眼神,他可是很想,很想將那些該死的色目人,全部弄死。


    他這樣的部眾,已經夠野蠻了。


    結果更北方的色目人,卻是比他們更野蠻。


    依附在夏後殘部的麾下,對他們進行攻擊。


    要不是該死的夏後殘部帶著青銅兵器,他們又怎麽會被趕出來,在蒙古高原最大的戈壁帶求生?


    要不是運氣好,遇到了燕國,通過貿易與借貸勉強活下來,又怎麽可能有機會發展起來。


    現在,迴報燕國的機會來了!


    同時也是報仇的機會!


    “好,諸部一起準備一下。奴隸與牲畜,按照老規矩,三分之一你們的,三分之一朝貢的,三分之一貿易的。燕國也會按照繳獲,拉到市場發賣。


    另外,凡是建功立業的少年與勇士,都可以選擇兩條路。一、成為新屬國酋長的候選,一旦燕國選擇對外擴張,需要你們鎮守一地的時候,你們將會優先被選任。


    二、接受燕國的冊封,南遷得到封地,成為燕國的封君。


    不管你們怎麽選,在燕國,我們重視為國家貢獻力量的每個人,你們都可以因此獲得撫恤與未來的希望。”


    “唯”三十六部齊齊起身,表情真摯。


    事實上,這三十六部,隻有八個部落,原本是千人規模的,剩下的全是幾十人乃至百餘人的規模。


    紛紛發展到現在,都是將近兩千總人口。


    背後沒有燕國的支持,他們很難在這麽短時間膨脹起來。


    而膨脹之後,他們之中很多不會管理部落,於是燕國安排了一群待業家中的傷殘勳爵,成為他們的幕僚、屬官。


    別看現在好像他們掌握一地,但真正幫著他們控製一地的,是燕國的勳爵屬官。


    烏桓屬國三十六部,本質是燕國邊疆治理體係的延伸,隻是為了節約行政支出,采用了代理人扶持的方案罷了。


    通過定期組織征伐,將新長起來的一批青壯消耗或者升遷調走,再用龐大的國家體量吞掉他們,若是這樣的情況下還能崛起,那隻能說天命使然。


    但不管如何。


    人往高處走。


    他們部落下屬的青壯,相當一部分都去過大同乃至遊覽過正在動土的北平建設工地,很清楚燕國的實力如何。


    沒人會拒絕,加入燕國的機會。


    於是很快,三十六部,每部湊一個營,計一萬八千人,外加辛屈的五千隨行大軍,直接拉出了兩萬三千人南下。


    目標大同。


    五日前鋒就抵達。


    七日中軍抵達。


    癸雪生帶著兩個召氏公子,震驚看著辛屈帶來的軍隊與仆從。


    如今仲秋,北地有寒風,但還沒開始下雪,畢竟此時處於暖期,氣候暫時還算可以,但他們卻在城牆上,感受到了徹骨的寒意。


    “那便是北伯的大纛,北伯有令,幾位隨我們來吧。”


    癸雪生趕緊應下,跟著走,並很快來到了大纛下。


    很尋常的馬車。


    但上邊站著一個渾身披甲的男人,隻能看得出來很年輕,左右武士也跟他差不多,都是一身甲胄,目光如電。


    “初次見麵。”辛屈對兩個召氏公子笑了笑,才繼續說:“近來梳理屬國疆域與部眾,忙得都沒空迴來大同。這不,現在梳理完了,正好西邊的北狄,以及部分色目人撐著夏後氏的虎皮,屢次侵擾我屬國將疆域,必須將這些色目人全部掃個幹淨才是。


    至於幾位的聯盟想法,孤隻能說,孤不願過多摻和中原混戰。


    太浪費時間和心力。有這個想法,不妨向西征伐,將該死的色目人全部解決掉。


    不讓他們汙穢了我族的生存空間。”


    “可是……”兩個公子有點著急,“您也是夏後一脈的!”(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