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8章 王子與北伯通縣的會麵(上)


    “哎呀呀,王子遠道而來,朕有失遠迎!有失遠迎!”


    辛屈看子旬的車隊抵達了通縣,立刻換上一副和煦笑容,在十裏亭親自來迎接。


    一見麵,就這麽熱忱,多少也讓下邊鬱悶的表情好多了。


    不過,子旬並沒有被辛屈的表情騙了。


    他跳下車,直接拉著辛屈往河邊走:“來得正好,跟朕說說,那是什麽?”


    辛屈聞言看去,赫然是奴隸正在搬動草木石頭,壘砌通縣的碼頭。


    辛屈要開運河,而運河需要截流大量的水。


    同時,也要打造一座拱衛北平京師的要隘。


    自然環境不可能塑造的部分,隻能通過人力來填補。


    於是辛屈命人將通縣北、東、南三個方向直接貫通下挖,變成湖。


    這個時候,通縣的地理位置,相當優越。


    之前屬於西澤部南方的一塊濕地半島,辛屈在此基礎上,將濕地加深成為湖泊。


    接下來,辛屈準備將整個南燕山、東太行之間的河道水,全部引入通縣的湖泊。


    然後將湖泊的水變成幾個魚嘴口,專門用來排水和進水。


    北平的水量終究有限,加上很多燕山內的河,都是季節性河流,所以大部分水其實都是通過潮白河主幹,直接灌入天津。


    但還是有好幾個河道,是分別灌入廊坊、永平的。


    可以說,一旦通縣完工,就是北平的東大門。


    隻要通縣不丟,依托河道、沼澤、湖泊,還是能穩住東麵的戰況。


    所以,第一期的碼頭棧道,已經開始修建,但很顯然子旬不明所以,帶著驚異。


    “這是在圍堰。”辛屈隨口胡謅。


    子旬微微皺眉,他不覺得這是圍堰,因為圍堰不該用這麽多的石頭,而且也不是這麽圍,應該先將河水疏通到別的地方,再開始圍。


    不然沼澤地界,很難下沉土石,萬一哪天地基幹了,或者水太多了,土石堰立刻就得崩。


    “你若不想說,我也懶得多問。”子旬收迴目光,接著看向了河道四周廣布的水車說,“之前我命人從你這裏買這些農具,你的要價不低,能不能便宜。”


    “這麽快就談生意了?”辛屈一愣,古怪道,“不進去坐坐?”


    “不了,我此來的目的,就是為了送墨徐無去東北,既然伱已經答應了,我自然就沒有久留的借口。


    況且,這一路走下來,我也發現了你們的端倪。


    新的器具如果進行仿製,應該不算難。我隻需要樣本,之後我會命令各地的貴族來學習,然後讓他們去學習。


    至於他們用不用,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


    子旬說著,辛屈微微頷首,表示明白。


    辛屈能聽得懂子旬的意思,按照現在的各地社會的政治製度,屬於部落與封建並存。


    這是真正的封建社會,權利和義務,並不對等。


    內服與外服,隻是血緣關係的遠近親疏和地理條件的險要共同框選出來的朝貢義務。


    從政治、文化、經濟、各家都不是一個整體,隻是名義上有一個共主。


    貴族有自己的地盤,有自己的城堡,能設立自己的監獄,哪怕是王,也隻能通過巫祭的方式,將人推進火坑,然後燒死看不順眼的家夥。


    剩下的,子旬就管不了了。


    所以,子旬不會傻嗬嗬的花重金,去買一堆東西迴去,然後白白便宜各地諸侯。


    隻有聽話的他才會拉攏。


    當然,各地諸侯隻要看到好東西,也會加入進來內卷,要麽打,要麽搶,要麽買,技術的傳播,向來如此。


    “有些時候挺羨慕你的。”子旬收迴目光,有點感慨,“你的國,上下所有人,都尊奉你,未來也會尊奉你的孩子。你的官製、爵位、封賞,都不一樣。”


    “遠的地方,也會用朝貢的方式。”辛屈微微搖頭,“就比如草原活動的那些部落氏族,一些親善我們的,都是朝貢。”


    “所以,我才覺得你很可怕。再給你幾年,這邊又是另一個模樣。”子旬言語消停,片刻後再道,“我覺得奄商很難穩定河洛的局勢,想要遷都,你覺得哪裏合適?”


    “問我?”辛屈疑惑道,“我又不知道南邊的局勢和地理,你怎麽選,不該你來嗎?”


    “嘿,可別在我麵前裝模作樣。”子旬盯著辛屈道,“若是之前,我會覺得你真的不懂。


    但我這一路走來,沿著天津縣到通縣的河道走來,你在沿途開辟了多少邑,又興修了多少的湖泊,別跟說我你是準備蓄水灌溉。


    本身你所在的地界,就不怎麽缺水,附近很多都還是濕地,你跟我說灌溉?怕不是,你已準備效仿我們商族,組建行船吧?”


    辛屈不言。


    子旬蹲下來,在地上寫字:漡漡淄水,革伐作舟。


    寫完,他子旬起身說:“這是嬴氏的一些部落的拿手好戲。


    去年,微山子奏稟於我,明言北伯廣修水道,言稱水利之用,百倍本地,可分洪澇,可泲旱田。


    縱百裏之業,無縱橫之阡陌,必無百裏之風水。


    因而圍堰做壩,圍護作堤,疏浚深挖,猶如夏後通大河之道,以利行舟,以分九州,布武萬方。


    北伯修河浚業,允水分與涿地,非止排洪,更可通航。


    所以,他建議孤,去給涿氏冊封,並且派遣駐軍。


    同時,在涿地打造新的城邑,負責跟燕國的商貿往來。”


    辛屈聽罷,依舊麵無表情。


    子旬看了一會兒,確信辛屈不以為然,歎息道:“那就是你覺得,我修了涿地的城邑,影響不到你的發展?”


    “自然。”辛屈終於點頭,“你既然知道涿地,也應該清楚我這些年對涿地排洪了幾次?等我修完了無定河道,我若是連年排洪於此,你要在涿地花費多少錢糧,才能守住你的城邑?


    須知,涿州地勢低窪,那邊從一開始就是整個東太行水係的排泄口,甚至有段時間還是大河的排泄口。


    你若選擇在涿州營繕,甚至不用我出手,天氣就能教你知道,什麽叫做逆天而行不可為。”


    “但不可否認,涿地可以作為水利商貿樞紐?”


    “不如倉邑。”辛屈歎息道,“唐邑(保定)、鄚邑(任丘)、倉邑(滄州)這三地,哪個不比涿地好。


    我是之所以將幽州劃到涿地,就是因為有大河影響在。


    你隻管經營好這三邑,等我疏通完海河水係,再引大河水灌入天津縣。


    往後,運河不就成了?”


    “嗯,那你幫我參謀一下,哪裏適合建都。”子旬想了一下說,“封父如何?”


    辛屈看這家夥是真的打算刨根問底,人也演累了,隻能解釋道:“封父位於大河邊,地勢不夠,很容易因為大河的躁動而崩潰。


    偃師位於大河南,距離西邊的諸族太近,距離我太遠,你肯定不放心。


    其他諸如亳、庇,要麽太靠近山,要麽遠離河岸。


    唯一適合你的隻有四個地界。”


    “哪四個?”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