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屈命令姚炙重新規劃土地的命令下達。


    大興縣內,姚炙他們一個兩個神情都有點慘淡的坐在一起。


    “怎麽辦?真要接受北伯的命令嗎?”


    不少人語氣充滿緊張。


    顯得難以接受。


    如果可能,他們肯定不會答應辛屈的要求,畢竟大興縣附近的土地,今年退潮之後,沼澤正在幹涸。


    這種土地,明年可以種植龐大數量的芋頭。


    最近一段時間,辛屈下令要求什麽爵位的人,用什麽爵位的衣食住行,這可是要花錢的。


    結果,花錢的同時,辛屈居然還不準他們多占土地,賺到更多的錢來換物資,這不就是對他們的壓榨嗎?


    所以,這群人哪裏能接受辛屈現在要求重新測量土地的要求?


    “可是,不查又能如何?北伯又送來的車……”


    幾個人還是緊張,他們雖然是貴族,但不代表他們敢正麵對抗辛屈,而且也沒必要侵占這麽多土地。


    畢竟他們哪怕粗放種植芋頭,人力還是不足以覆蓋全部生產範圍的。


    “懂什麽!”姚炙終於開口了,一臉恨鐵不成鋼的說,“這些土地就擺在這裏,你們不要,難道想要都變成公田?公田要上繳多少的稅?家田又是多少?你們難道不知道?再說了,如果變成封地的話,需要繳納的就更少了!


    而且,我們築村堡之後,能控製的範圍就更多了,不趁著現在多摟一點,怎麽留給子嗣?


    誰家子嗣不是五六個?未來還能生,這些土地夠嗎?”


    一群人終於沒有繼續說了。


    沒錯,現在侵占的土地,並不是單純為了他們自己,而是為了子嗣的未來。


    “地反正都是荒的!怕什麽?”


    姚炙再勸,這一下眾人都頷首,接著應下來開始安排。


    依舊如上次一樣,甚至連修改齒輪的數據都沒有,隻是多繞一些洲頭或者山頭多走了一圈,然後將地圖畫下來,數據記錄下來,最後發給了辛屈。


    忙完這些,都是半個月之後了。


    辛屈看著還是和上次相差無幾的數據,直接氣笑了。


    但他還是沒有發作。


    隻是先命令調撥軍屯去大興縣,接著將風彖的次子,薛峙任命為羽林郎將,正式開啟中樞軍隊的新職位。


    辛屈調整了軍隊體係,一分為二。


    即四鎮霸府與中樞禁軍。


    四鎮將軍之下,新增鷹揚郎將、牙門偏將。


    禁軍則是金吾將軍和羽林郎將、車騎偏將。


    郎將總兵一千,偏將總兵五百,算是取締掉之前的混亂無序的營級指揮單位。


    但是,郎將和偏將的任免權,是由中樞禁軍經過辛屈任免直接指派。


    也就是說,鷹揚郎將和牙門偏將名義上屬於四鎮調遣,但卻是實打實的中樞外派,目的也是為了輪換禁軍訓練,和加強對兵權的控製。


    眼下鎮西將軍府正在進攻鬼方,所以辛屈直接大手一揮,下令調遣姚共任大興縣令,然後任命姚炙為大興縣丞,將原本的大興縣令姒玉調任為牙門偏將,領兵五百,從昌平出發,去協助鎮西將軍征討鬼方。


    辛屈的動作一起,姚冊就感覺很不對勁。


    但也說不上不對勁。


    因為姒玉,也算是姚姓外戚的一份子,姚姒兩姓幾乎可以說世代通婚,彼此聯係頗為緊密。


    但惟獨姚共被調迴來,讓姚冊有點緊張。


    不過他還沒緊張多久,辛屈新的命令就下達了,辛屈要求大興縣盡快開始軍屯,應對三年之後的北平城建設。


    辛屈準備以北平為核心,建造一座都城,麵積將會超過以往建造的任何一座城市,所以需要龐大的資源供給。


    因此辛屈順手就把新的縣域畫出來,然後給每個縣安排任務。


    比如臨近燕山的,被要求開始采伐木材,未來幾年不用上稅糧食,全部改成提供木材。


    有的則是負責提供糧草、草木灰、貝殼。


    而大興縣,則負責提供糧食,因此沿著大興縣這片區域,需要接下來配合營繕水利。


    可以說,重大利好!


    大興縣的開發力度,直接拉滿。


    姚炙他們越發沾沾自喜。


    瞧,他們多厲害,接下來北平的建設一旦啟動,他們受益就更多。


    姚冊這才算是勉強放下心來。


    至於辛屈用薛峙,對於姚冊來說,也可以接受。


    畢竟辛屈的長子長女,都是人巫小葉生的,薛峙作為風彖的次子,巫小葉的表弟,被委以重任,也是應該的。


    這是利益的分配問題,姚姓已經夠強了,不能再對旁姓下死手,否則徹底得罪全部勢力,後果難以估量。


    但真有這麽簡單嗎?


    辛屈並沒有太多餘的動作,要解決姚炙,辦法很多,土地分配更是簡單,接下來的軍屯,自然會教他們做人。


    姚共很快從宣化迴來,並不開心。


    因為冰甲的姐夫澤魚受傷,現在他就是西部戰區的大咖,眼瞅著就能趁著這會兒多撈幾筆軍功。


    結果還沒開啟,辛屈直接將姒玉調來頂了他的缺,然後還把他從西邊調來東麵任職,著實有點打破辛屈之前一直在弄的潛規則。


    那就是,封地隨人走。


    縱觀最近幾年的調整,辛屈每次的調整,都是將各家的土地,挪到他們任職的縣域去。


    這意味著,你去哪裏任職,土地就去哪裏,生產生活就去哪裏。


    畢竟這個時代,距離稍微遠點,可能一輩子就迴不來了,你自家的土地不在自己的地盤上盯著,你也放心不了。


    所以,通常都是地隨人走。


    畢竟不走的話,萬一你的家人在你離開的時候,或者欺負了,你能怎麽辦?


    鞭長莫及,這種道理大家也是懂的。


    所以,每次動遷,就是一次土地的調整。


    而現在,辛屈直接停掉了這種潛規則。


    姚共本來想著帶著麾下離開,但被辛屈派來的人直接製止了,讓他直接帶著幾個親信和數個得力家臣離開就成。


    同時還保證,他任職滿兩年半,就能返迴宣化。


    這裏頭的政治信號代表了什麽,不言而喻。


    不過姚共雖然有牢騷,還是選擇配合辛屈。


    但當他來到了昌平,就接到了辛屈去了盧龍,去跟妟氏商量合並的事情去了,暫時人不在。


    不過,辛屈留了任命書,讓他直接拿著書去陵區提人,將陵區那邊的三百歸化人,直接帶去大興縣,大興縣那邊已經有兩百多人,這群人整編之後,就是大興縣軍屯主力了。


    所以,姚共隻能找到了姚冊。


    將心中所有疑惑釋放出來,好好問個明白。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空山一先生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空山一先生並收藏我在盤庚遷殷時發起翦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