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姨母和妹妹都對新羅女王使用美人計十分感興趣,賀蘭敏之喝了口茶,當即娓娓道來,將此事的經過詳細的說了一遍。


    聽到新羅女王說房遺愛好公主,武媚娘等人不由莞爾,這麽說還真不是無的放矢。


    武順蹙眉道:“這個新羅女王是聽誰這麽說的?這不是敗壞國公的名聲嗎?這要是傳開了,公主們還不人人自危?”


    武媚娘噗嗤一聲笑了:“公主才不會人人自危呢,是駙馬人人自危才對。”


    武順推了一把妹妹,無奈道:“你還笑的出來,也不怕這話傳開了影響國公的名聲!”


    女兒馬上就要入公主府做妾室,她們家也與房遺愛深度綁定,武順自然也格外的關注。


    武媚娘笑道:“姐姐你才來長安沒幾年,所以不清楚,當初先帝先將高陽公主許給了國公,國公當時很不樂意。”


    “那時候他還寸功未立,名聲不顯,到處嚷嚷著要退婚,堅決不娶公主,甚至驚動了陛下。”


    武順驚訝的叫道:“還有這麽一迴事?先帝許了公主,他還敢嚷嚷著退婚?房相也不管嗎?”


    武媚娘笑道:“怎麽不管?但是就他驢脾氣還有機靈勁兒,房相哪管的住,反正鬧出了好大一場風波。”


    賀蘭敏之兄妹倆也聽的津津有味,他們前兩年才隨著母親來到了長安,對這些陳年舊事不甚清楚。


    賀蘭敏之好奇的問道:“竟然還有這樣一樁舊事?既然先帝許婚的是高陽公主,那為何國公最後娶的是晉陽公主?”


    武媚娘笑道:“那時候啊,房相被氣的不輕,好多人都暗中譏諷房相生了個不肖子。高陽公主不想嫁,國公不想娶,當時好多人都在等著看樂子。”


    “後來國公在芙蓉園遇到了晉陽公主,兩人一見鍾情。高陽公主因思念亡母出家,兩人的婚約就解除了。”


    “再後來,國公屢立功勳,一飛衝天,朝中勳貴又說生子當如房遺愛。”


    賀蘭敏之越聽越激動,忍不住擊掌讚歎:“若國公真娶了高陽公主,縱然立再多功勳也遮不住高陽公主惹下的滔天大禍!”


    “當初人人都譏諷他,卻都不如他看的透徹。國公逆轉局勢,絕處逢生,迎娶賢惠而又尊貴的晉陽公主,立下赫赫功勳,真乃神人也!”


    迴想房遺愛過往的每一步,武媚娘也不禁怔住了,其實她還有一句沒有說,她嚴重懷疑,當初李承乾謀反後,是房遺愛給李治出謀劃策幫助李治謀奪到太子之位,不然無法解釋為何李治對待房遺愛如此之好。


    武媚娘笑道:“是啊,步步生蓮。”


    賀蘭敏月聽的也津津有味,莞爾笑道:“咱們不是說新羅女王嘛,怎麽又一起誇起國公來了?”


    武媚娘笑道:“這不是說起當初國公堅決要退掉和高陽公主的婚事嘛,由此可見他並不是好公主,那些駙馬公主肯定是清楚的。”


    賀蘭敏之笑道:“國公也說他並非是好公主,而是好絕色美人,而新羅女王並非是絕色美人。”


    武媚娘挑眉問道:“是當著新羅女王的麵說的嗎?”


    賀蘭敏之點頭:“對啊,就是當著新羅女王的麵說的。”


    武媚娘笑的花枝亂顫,房遺愛這麽說等於誇她是絕色美人,當然了,她也一直認為自己是絕色美人,房遺愛這麽認可她,讓她更為高興。


    不過,最高興的還是賀蘭敏月,國公譏諷新羅女王不是絕色美人,卻收了她的荷包,這說明在國公的心裏她就是絕色美人!


    武媚娘笑道:“我見過新羅女王,雖然算不上絕色,卻也算得上容貌秀麗,不過蠻夷小國的女王算不得什麽尊貴的出身,國公看不上她也正常。”


    “再說了,她身份敏感,動機不純,隻想著利用國公,國公肯定不願讓她沾上。”


    “不知道她還想不想著複國,若是心裏還想著複國的話,那可是個大麻煩。”


    賀蘭敏之搖了搖頭:“國公一直開導她,她大概沒有複國的念頭,不過,一路上她是沒放棄對國公的覬覦。”


    “在幽州慶功的時候,眾將頻頻勸酒,國公喝的酩酊大醉,新羅女王半夜還想強闖帥帳,好在國公提前交代過,讓我們給攔了下來。”


    賀蘭敏之聽的目瞪口呆:“半夜強闖帥帳這種事竟然都做得出來?”


    她以為自己主動送國公荷包已經夠出格了,沒想到新羅女王竟然這麽不要臉。


    武媚娘倒是不覺得有什麽,對於新羅女王的所作所為她也能理解。


    武媚娘笑道:“她倒是有魄力,不過她身份敏感,國公肯定心有忌諱,她縱然有些手段也難以奏效。”


    “反倒是來了長安覲見陛下之後,說不定反倒是有機可乘。”


    皇宮中,盛宴已經開始。


    李績和房遺愛作為出征功臣自然備受矚目,同時新羅女王金勝曼和百濟王子扶餘隆也備受矚目。


    當然了,皇帝李治才是絕對的主角。


    朝臣們一陣歌功頌德,宴會的氛圍十分熱烈,百濟王子扶餘隆卻十分煎熬,大唐朝臣的歌功頌德都建立在百濟和新羅的覆滅之上。


    雖說走投無路投降了大唐,他卻不知道等待自己的命運是什麽。


    大唐皇帝會不會殺了他?


    還是將他囚禁在長安?


    如果可能,他當然還是更希望迴到百濟,哪怕隻是做一個庶民。


    今日是大唐庶民,或許來日能複國成為百濟的王!


    李治放下了酒杯,看向新羅女王和百濟王子,笑道:“女王和王子為何一言不發?這一路行來,覺得大唐江山如何?”


    扶餘隆囁囁不知該說什麽,連忙看向旁邊的新羅女王,兩人算是同病相憐之人。


    然而,金勝曼卻已經早有準備。


    這一路上她早已經想清楚了,不說大唐的火器和強兵,看看大唐的蒸汽船吧,無論是河運還是海運都能源源不斷的向遼東輸送糧草軍械和兵力,根本就無須耗費那麽多人力物力。


    對於新羅和百濟而言,地利已經不存在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繁體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七月餘火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七月餘火並收藏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