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4章 決戰到來
大唐:李二你的綠帽掉了 作者:七月餘火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就在房遺愛準備攻城的時候,新羅的主力大軍終於來了。
這也印證了房遺愛之前的猜測是對的。
所以,攻打國原城已經變成了圍城打援。
圍城打援若是能夠成功,必然能取得極大的戰果,但是圍城打援本身就具有不小的風險。
尤其是國原城裏還有不少守軍,雖然這幾天火器營一直在用火炮轟擊國原城,但是取得的戰果並不算大,國原城的守軍並沒有傷筋動骨。
所以,在打援的同時,還要防備國原城的守軍出城偷襲。
當然了,國原城的守軍出城偷襲也未必是壞事,如果唐軍實力夠強的話,甚至可以輕而易舉的反攻下國原城。
唐軍的實力強不強?
平心而論,事到臨頭的房遺愛還是感受到了壓力。
倒是一眾將領們知道新羅的主力大軍來援,一個個摩拳擦掌激動不已。
好消息是新羅的援軍來了。
更好的消息是新羅的援軍都來了。
熱氣球飄搖在天上,雙方的斥候也在國原城外的廣闊地帶上不停的交手、試探。
金庾信在距離國原城以東二十裏的地方紮營之後,就沒有繼續進軍,而是一直按兵不動。
國原城的守軍和百姓也知道了有朝廷大軍前來支援,原本低落的士氣一下子變得旺盛了起來。
在經過一番試探、偵查以後,雙方主帥心裏都有了底。
當然了,因為唐軍有熱氣球在空中了望觀察,得到的情報更多。
很顯然,金庾信很沉得住氣,並不急於進攻。
國原城有很多糧草,這樣僵持下去明顯會對新羅更有利。
因為這是在新羅的地盤,唐軍雖然在攻陷城池之後也繳獲了不少糧草,依然不足以滿足大軍長時間的消耗。
所以,新羅大軍拖得起,而唐軍卻拖不起。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金庾信帶領大軍越過國原城來進攻,但是,既然金庾信選擇了按兵不動,那房遺愛就隻能主動進攻。
這種情況也在房遺愛的預料當中,也早就和將領們推演過。
無非就是留出少部分兵力防備國原城守軍的進攻。
“經過這段時間的探查,城內的守軍在兩萬左右,金庾信帶來的援軍大約有八九萬,這應該已經是新羅傾國所出的兵力。”
蘇定方點了點頭:“金庾信很謹慎,看來是打算主動進攻。他是想讓我們主動越過國原城攻打他,然後跟國原城的守軍前後夾擊。”
房遺愛沉聲道:“沒必要等下,我們耗不過他們,那就盡早越過國原城逼金庾信決戰!”
蘇定方點了點頭,他與房遺愛持同樣的看法,在火炮的威脅下,金庾信不可能據營寨堅守,必定會主動迎戰。
“那就必須分兵,留出一部分兵力來防備國原城的守軍,主力則逼迫金庾信決戰。”
說到這裏,房遺愛也做下了決定,沉吟道:“我想讓你來率領主力來與金庾信決戰,我則帶少部分兵力防備國原城的守軍,你意下如何?”
蘇定方很是驚訝的看了一眼房遺愛:“我來指揮主力?”
原本他是想主動提出帶領部分兵力狙擊國原城的守軍,並且乘勝奪取國原城,但是他又不放心房遺愛獨自指揮主力與新羅大軍決戰。
沒想到房遺愛竟然想讓他來指揮主力。
見蘇定方一臉驚訝,房遺愛笑道:“我沒有指揮大軍作戰的經驗,想來想去還是老將軍你經驗豐富,功不功勞的不重要,跟著我們出征的都是好兒郎,不能辜負他們。”
毫無疑問,指揮主力大軍獲勝可比擊敗國原城守軍奪城的功勞要大,房遺愛身為大軍主帥,又那麽年輕,肯定愛麵子,想立大功,沒想到房遺愛卻不這樣。
如此磊落坦蕩的心胸,蘇定方心裏很是欽佩。
平心而論,這一路上他對房遺愛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便是房遺愛指揮主力也未必會輸。
蘇定方拱手笑道:“國公都這麽說了,末將敢不從命?”
房遺愛沉吟問道:“老將軍需要多少兵馬?”
兩人帶了五萬大軍,也收編了些降兵,不過收攏的降兵多用來守城,加上折損和派去守城的將士,兩人手上還有四萬五千人馬。
蘇定方思索片刻,斷然道:“三萬足矣!”
雖然新羅出動了八九萬兵馬,並非都是精銳,他覺得能有一半是精銳就不錯了。
房遺愛笑道:“那就三萬五吧,我留一萬人馬,擊敗守軍奪城之後,我會盡快支援你。”
蘇定方捋著胡須笑道:“國公不必心急,國原城的守軍也未必弱。”
雖說他是三萬五對八九萬,房遺愛一萬對國原城的兩萬守軍也不輕鬆。
當然了,兵在精不在多。
打仗也不是兵越多越好,兵馬越多陣營擺的越大,越考驗統帥的指揮能力,也更考驗各軍之間的協同能力。
尤其是帶著很多雜兵反而有可能會露出破綻。
房遺愛召集諸將開始分配部署,最終他還是決定自己帶上薛仁貴。
眾將對於分配沒有任何異議,無論分配到哪邊都是打仗,奪城也是大功,斬將奪旗也是大功。
一眾將領們也隻是對於主戰場由蘇定方指揮感到有些驚訝,隨即他們就更加振奮。
這一路行軍打仗到了現在,他們對房遺愛的能力也是認可的,房遺愛絕不是草包。
當然了,房遺愛的經驗和軍略畢竟還是比不上蘇定方。
他們也沒想到房遺愛竟然甘願讓賢。
國公的格局真夠大的!
這一把穩了!
部署完成之後,房遺愛沉聲道:“眾將可有異議?”
一眾將領們都沒有說話,隻不過一個個目光都很灼熱。
房遺愛笑道:“好,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明天四更造飯,五更出兵!”
一眾將領轟然道:“遵令!”
唐軍將士進駐國原城下已經有十天,自從新羅大軍來援之後,國原城內外早就彌漫起了緊張的氛圍。
唐軍將士們無論是從體力上還是從心理上都已經做好了大戰一場的準備,隨時都可以開戰。
這也印證了房遺愛之前的猜測是對的。
所以,攻打國原城已經變成了圍城打援。
圍城打援若是能夠成功,必然能取得極大的戰果,但是圍城打援本身就具有不小的風險。
尤其是國原城裏還有不少守軍,雖然這幾天火器營一直在用火炮轟擊國原城,但是取得的戰果並不算大,國原城的守軍並沒有傷筋動骨。
所以,在打援的同時,還要防備國原城的守軍出城偷襲。
當然了,國原城的守軍出城偷襲也未必是壞事,如果唐軍實力夠強的話,甚至可以輕而易舉的反攻下國原城。
唐軍的實力強不強?
平心而論,事到臨頭的房遺愛還是感受到了壓力。
倒是一眾將領們知道新羅的主力大軍來援,一個個摩拳擦掌激動不已。
好消息是新羅的援軍來了。
更好的消息是新羅的援軍都來了。
熱氣球飄搖在天上,雙方的斥候也在國原城外的廣闊地帶上不停的交手、試探。
金庾信在距離國原城以東二十裏的地方紮營之後,就沒有繼續進軍,而是一直按兵不動。
國原城的守軍和百姓也知道了有朝廷大軍前來支援,原本低落的士氣一下子變得旺盛了起來。
在經過一番試探、偵查以後,雙方主帥心裏都有了底。
當然了,因為唐軍有熱氣球在空中了望觀察,得到的情報更多。
很顯然,金庾信很沉得住氣,並不急於進攻。
國原城有很多糧草,這樣僵持下去明顯會對新羅更有利。
因為這是在新羅的地盤,唐軍雖然在攻陷城池之後也繳獲了不少糧草,依然不足以滿足大軍長時間的消耗。
所以,新羅大軍拖得起,而唐軍卻拖不起。
最理想的情況,當然是金庾信帶領大軍越過國原城來進攻,但是,既然金庾信選擇了按兵不動,那房遺愛就隻能主動進攻。
這種情況也在房遺愛的預料當中,也早就和將領們推演過。
無非就是留出少部分兵力防備國原城守軍的進攻。
“經過這段時間的探查,城內的守軍在兩萬左右,金庾信帶來的援軍大約有八九萬,這應該已經是新羅傾國所出的兵力。”
蘇定方點了點頭:“金庾信很謹慎,看來是打算主動進攻。他是想讓我們主動越過國原城攻打他,然後跟國原城的守軍前後夾擊。”
房遺愛沉聲道:“沒必要等下,我們耗不過他們,那就盡早越過國原城逼金庾信決戰!”
蘇定方點了點頭,他與房遺愛持同樣的看法,在火炮的威脅下,金庾信不可能據營寨堅守,必定會主動迎戰。
“那就必須分兵,留出一部分兵力來防備國原城的守軍,主力則逼迫金庾信決戰。”
說到這裏,房遺愛也做下了決定,沉吟道:“我想讓你來率領主力來與金庾信決戰,我則帶少部分兵力防備國原城的守軍,你意下如何?”
蘇定方很是驚訝的看了一眼房遺愛:“我來指揮主力?”
原本他是想主動提出帶領部分兵力狙擊國原城的守軍,並且乘勝奪取國原城,但是他又不放心房遺愛獨自指揮主力與新羅大軍決戰。
沒想到房遺愛竟然想讓他來指揮主力。
見蘇定方一臉驚訝,房遺愛笑道:“我沒有指揮大軍作戰的經驗,想來想去還是老將軍你經驗豐富,功不功勞的不重要,跟著我們出征的都是好兒郎,不能辜負他們。”
毫無疑問,指揮主力大軍獲勝可比擊敗國原城守軍奪城的功勞要大,房遺愛身為大軍主帥,又那麽年輕,肯定愛麵子,想立大功,沒想到房遺愛卻不這樣。
如此磊落坦蕩的心胸,蘇定方心裏很是欽佩。
平心而論,這一路上他對房遺愛的能力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即便是房遺愛指揮主力也未必會輸。
蘇定方拱手笑道:“國公都這麽說了,末將敢不從命?”
房遺愛沉吟問道:“老將軍需要多少兵馬?”
兩人帶了五萬大軍,也收編了些降兵,不過收攏的降兵多用來守城,加上折損和派去守城的將士,兩人手上還有四萬五千人馬。
蘇定方思索片刻,斷然道:“三萬足矣!”
雖然新羅出動了八九萬兵馬,並非都是精銳,他覺得能有一半是精銳就不錯了。
房遺愛笑道:“那就三萬五吧,我留一萬人馬,擊敗守軍奪城之後,我會盡快支援你。”
蘇定方捋著胡須笑道:“國公不必心急,國原城的守軍也未必弱。”
雖說他是三萬五對八九萬,房遺愛一萬對國原城的兩萬守軍也不輕鬆。
當然了,兵在精不在多。
打仗也不是兵越多越好,兵馬越多陣營擺的越大,越考驗統帥的指揮能力,也更考驗各軍之間的協同能力。
尤其是帶著很多雜兵反而有可能會露出破綻。
房遺愛召集諸將開始分配部署,最終他還是決定自己帶上薛仁貴。
眾將對於分配沒有任何異議,無論分配到哪邊都是打仗,奪城也是大功,斬將奪旗也是大功。
一眾將領們也隻是對於主戰場由蘇定方指揮感到有些驚訝,隨即他們就更加振奮。
這一路行軍打仗到了現在,他們對房遺愛的能力也是認可的,房遺愛絕不是草包。
當然了,房遺愛的經驗和軍略畢竟還是比不上蘇定方。
他們也沒想到房遺愛竟然甘願讓賢。
國公的格局真夠大的!
這一把穩了!
部署完成之後,房遺愛沉聲道:“眾將可有異議?”
一眾將領們都沒有說話,隻不過一個個目光都很灼熱。
房遺愛笑道:“好,既然大家都沒有異議,明天四更造飯,五更出兵!”
一眾將領轟然道:“遵令!”
唐軍將士進駐國原城下已經有十天,自從新羅大軍來援之後,國原城內外早就彌漫起了緊張的氛圍。
唐軍將士們無論是從體力上還是從心理上都已經做好了大戰一場的準備,隨時都可以開戰。